武漢電影《萬箭穿心》:90%女人的婚姻悲劇,都是因為太「要強」

2021-01-09 晴晴的娛樂日記

國產電影,近些年有一種趨勢,那就是喜歡用「方言」,喜歡用地域特色去表現一個特定的故事。

但是,大多數時候,我們看到的這些「方言特色電影」,一般是用的「重慶話」,一般是用的「東北話」。

作為一個湖北人,當然也想看一部有著強烈『湖北色彩』的電影,偶然的情況下,就翻到了這部2012年上映的劇情片《萬箭穿心》。

作為一部極具「武漢特色」的電影,這部電影確實完美的呈現了一個武漢家庭的「幸與不幸」。

一,女強男弱的特色

去過武漢的人,都會發現武漢的人,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嗓門都特別大,但是大多數時候,我們都會發現那些嗓門大的都是女人。

而這也是湖北武漢大多數家庭的一個特色,「女強男弱」。

首先,在電影《萬箭穿心》裡一開場就通過幾個簡單的場景,就將這個「特色」給展現了出來。

一開場女人蓬頭垢面,忙前忙後的招呼那些工人進來搬家,但是臨時工人們卻要提價,不提價,就不幹。

女人在門口和工人吵架,男人卻在屋內像一個小媳婦在收拾屋子,看顧孩子。

女人說話總是大喊大叫,男人說話卻總是小聲小氣。

甚至到了後面,女人坐上汽車揚長而去,男人卻像一個小媳婦似的只能騎著單車,帶著孩子在後面慢慢的追趕著。

再加上女人嘴裡時不時冒出來的「漢罵」,再加上女人行動上的「果敢」,不止丈夫怕她,外人也都怕她。

第二個場景是,搬進新家當晚,女人本來是想表達自己的喜悅之情,本來是想和男人好好恩愛一番。

但是她的語氣,她的動作,都出賣了她的性格。

第一句話是:「今天老子高興,不想和你吵架」。

第一個動作是用腳踹了丈夫一腳,讓他趕緊去洗澡。

這種生活化的場景,一出現在眼前,就將兩個人物的性格,也將這一對家庭關係的矛盾,完美的展現了出來,至於後面女人不準男人的親媽進家門,以及兒子總是護著他的爸爸,都是在通過細節,強化這種「女強男弱」的家庭關係。

而這也是整部電影的起因,同時也是造成這個女人一生悲劇的開始。

二,一個要強的女人,從不信命

在搬進新家以後,女人遭遇了一系列的事件,首先是丈夫提出想離婚,女人不答應,甚至揚言要拖著他,可是結果是把丈夫逼走了,還讓兒子對她恨之入骨。

爾後,女人又親眼發現丈夫帶著別的女人去開房,她一個電話打到派出所把自己的男人給舉報了,事後,她卻選擇了「原諒」丈夫,重新接納丈夫。

再到後來,丈夫跳橋自殺,兒子對他反目成仇,一切的一切,就像是身後有一隻手在把這個女人往懸崖邊推著。

這個女人不懂,明明自己搬進了新家,明明自己有了新的開始,為什麼到了最後,卻變成了「萬箭穿心」,卻變成了「家庭破滅」。

朋友告訴女人,這是因為你們家風水不行,這是你們家朝向不好。

但是這個要強的女人,卻並不信命,甚至當朋友勸說她:「要不你就好好哭一次,這樣釋放出來,你也輕鬆一些」。

但她卻選擇了咬牙,她卻選擇了堅持。

要強的她,說:「一點都看不上那個軟弱的丈夫」,自己現在活著,唯一的念想就是把孩子撫養長大,唯一的念想就是讓孩子考上大學。

於是這個柔弱的女人,選擇了做一個扁擔,選擇了像一個男人一樣活著。

搶著做苦力,搶著拼命,她以為只要把孩子送進大學,她以為只要讓孩子長大成人,她就成功了,她就功成身退了,可是後來的事情卻超出了她的想像。

三,人們往往把自己的不幸,歸結於命運的不公

在女人苦熬了十年,她也從青年走向了中年,可以說她的大半生都是為了這個孩子,可以說她的大半生都是為了這個家。

可是誰能想到等孩子考上了大學,孩子提出的第一件事,就是讓她搬出去,就是讓她滾。

女人狠狠的扇了兒子一巴掌,罵道:「你就是一個白眼狼,我十年如一日的辛苦是為了誰,不就是為了你,不就是為了這個家嗎?」

可是兒子卻執著於父親的死,兒子卻執拗於為父母鳴不平。

電影中,女人始終想不通,為什麼自己的丈夫,為什麼自己的兒子,都始終不理解她,都始終不同情她。

畢竟苦,她一個人吃了,罪,她一個人也受了。

她全心全意為了這個家,錯了嗎?她辛苦拼命,錯了嗎?

這個時候,她甚至開始相信朋友說的話:「她人生的不幸,她婚姻的不幸,都是因為房子,都是因為風水」。

只是她真的錯了,她永遠不會明白:「90%的女人,她們婚姻的不幸,都在於太要強,都在於太不懂得讓位」。

比如從一開始搬家開始,丈夫在同工人們散煙,在同工人們閒聊的時候,女人就應該尊重自己的丈夫,而不是對工人進行指責,而不是對丈夫進行毫無底線的謾罵。

而到孩子面前,作為妻子,作為母親,也應該讓位給父親,也應該讓位給丈夫,而不是一味的貶低自己的丈夫,而不是一味的指責自己的丈夫。

至於後面丈夫去世,她大可以痛哭一場,她大可以大嚎一場,她大可以當著孩子,當著婆婆的面把自己的委屈,把自己的痛苦說出來。

而她選擇了所有的苦都自己品,她選擇了所有的罪都自己受。

其實從一開始,就決定了未來「兒子」的不理解,同時也是這場家庭的起源。

結束語:

這部根據武漢女作家方方的中篇小說改編而來的《萬箭穿心》,上映於2012年,但是時隔八年以後再看這部電影依然能被電影裡的真實感,能被鏡頭前的「無力感」所打動。

特別是當最後一幕,辛苦一生的女人離開了這個奮鬥了一生的家時,那種悲劇色彩和故事的真實性,確實讓人感同身受。

至於片中的「漢罵」,「漢正街」等等武漢元素,也成為了本片之所以成功的一大主因。

如果你也是一個想了解武漢特色,也是一個想了解中年夫妻婚姻生活的人,這部電影絕對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

相關焦點

  • 《萬箭穿心》:婚姻裡的悲劇大多起源於自認為的「錯不在我」
    這部電影的魅力僅從劇情內容解讀,很難將它的內涵和深遠意義真正呈現,這也是導演妙不可言的藝術天分。@千飛鹿《萬箭穿心》是有著哲學意味的國產藝術片,導演通過高超的表現方式使電影擁有現實主義、黑色幽默、多重意象等特徵。一個隱忍強勢的武漢妻子遭受親叛子離後的悲慘婚姻,李寶莉一直沉浸在「錯不在我」的思想裡,直到最後,自我反省才得以救贖。
  • 一個好女人,一家好風水——簡評《萬箭穿心》的婚姻悲劇
    一個好女人,一家好風水——簡評《萬箭穿心》的婚姻悲劇 婚姻生活中,女人該給男人些什麼?也許很多女人從未思考過這樣的問題,反而固執地認為:只有強勢地管住男人,才能穩住自己的江山和地位;甚至有部分女人把嚴管與壓制男人,當成自己的人生樂趣。為了進一步探究女性在婚姻悲劇中的根源問題,女作家方方以「女人反思女人」的獨特視角,通過《萬箭穿心》這部電影進行了比較適度的思考——女人應該給予男人一種「融洽度」,一種溫馨感。
  • 現實電影《萬箭穿心》婚姻的愛是把鋒刃劍,生活的萬箭穿心誰之過
    那麼「屠狗輩」和「讀書人」結合在一起,就註定是一個悲劇。《萬箭穿心》這部主要講述了一個時代中國式家庭中人性的悲劇。《萬箭穿心》是確實是一部值得一看的中國電影,可能很多觀眾都沒有知道甚至聽說過這部電影,現在社會上幾乎看的都是商業化的電影,再來看這種現實普通老百姓生活的電影可能都有點不習慣了。
  • 高分電影《萬箭穿心》:老公出軌我選擇舉報,卻被兒子恨了一輩子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部經典的老電影,我重溫的時候才發現,「現男友」李現也在裡面出演,演的還是那個令人又討厭又覺得可憐的角色 。這部電影上映於2012年,上映之後最大的贏家就是女主角顏丙燕,獲得了華語十佳影片、北京國際電影節、華表獎、北京大學電影節等最佳女主的稱號。引用李銀河的評論,《萬箭穿心》拍得非常收斂,並不煽情,被感動完全是因為悲劇之美"。
  • 媽媽逼爸爸自殺,兒子記恨媽媽一輩子,一部《萬箭穿心》的電影
    要過屋中「坎」,先解心中「結」你好呀,我是土豆怪人,今天給大家介紹一部看完讓你「萬箭穿心」的電影《萬箭穿心》。故事背景發生在90年代的武漢,普通家庭裡的丈夫馬學武(焦剛 飾)是一家國企的廠辦主任,典型的知識分子,妻子李寶莉(顏丙燕 飾)是漢正街的一名買襪子小販,滿身市儈氣,他們還有個上小學的兒子,名為小寶(李現飾)。
  • 《萬箭穿心》:有多少夫妻被逼成這樣?中國式的婚姻,真實而殘酷
    沒有不幸的婚姻,只有不幸的夫妻。一對對夫妻懷著對婚姻無比美好的憧憬而走進婚姻的殿堂,可是他們有的人因為生活中的雞毛蒜皮而失望了,有的人因為枯燥的婚姻生活而得隴望蜀,最終他們的婚姻失敗了,於是,他們責怪婚姻,說著婚姻是墳墓,埋葬了他們的愛情,而其實他們真正要怪的是————自己。
  • 《萬箭穿心》豆瓣8.6分:避免婚姻的「萬箭穿心」,警惕以下幾點
    萬箭穿心》是一部以小人物組成的家庭生活,折射婚姻真實問題的電影。主要講述發生在90年代武漢一個普通家庭的的瑣碎故事。三觀完全不同的兩個人,女強男弱強烈反差很大結合的普通家庭。看到電影結尾,讓人心疼這個好強有責任感的女人,為什麼落得被丈夫背叛、被兒子趕出家門的悲慘結局呢?
  • 武漢女人李寶莉可以回答
    武漢女人李寶莉可以回答。電影《萬箭穿心》講述了上世紀90年代,在漢正街賣襪子的李寶莉,仗著自己長得漂亮結果看似柔弱清純的周芬對他說:「馬主任,是個挺好的人,但是不太怎麼懂女人。」緊接著,他又接到通知,因為男女關係上的汙點,他成了廠裡第一批下崗人員。多重打擊下,馬學武一躍跳進長江。
  • 為什麼有些女人為愛拼盡全力,卻還是萬箭穿心的命?
    這個徹頭徹尾的悲劇,來自豆瓣高達8.6分的電影《萬箭穿心》。 李銀河說:「這是《雷雨》之後,最好的一個悲劇。」 悲劇為何「好」? 按理說,一個女人失敗的婚姻和坎坷的人生,值得同情;但觀影者卻都覺得,李寶莉可憐可悲,也可恨。 悲劇之所以「好」,大概是,李寶莉的悲劇裡藏著很多女人的疑惑: 明明為愛拼盡全力,為何活得萬箭穿心?
  • 脆弱的婚姻關係中,一不小心,就是萬箭穿心
    在辦完馬學武的喪事之後,閨蜜和她說:「我一直覺得你的新房風水有問題,七八條路都從這裡扎過,這叫萬箭穿心。」李寶莉不信邪,她說,「馬學武走了之後,小寶和他媽都得我罩著,要我說,這叫光芒萬丈,我不會叫這個家散了的。」
  • 對的人,便是萬丈光芒錯的人,便是萬箭穿心
    每一個文藝而理性的人都置頂了「周衝的影像聲色」最近看了一部老片子,顏丙燕演的《萬箭穿心》。故事很揪心,顏丙燕的神演技,更為故事增了不少顏色。故事情節說起來平淡無奇:一個出身底層社會的妻子,面容姣好,卻潑辣至極,不給丈夫面子;一個同樣出身底層卻受過些教育的丈夫,面對妻子的高壓不勝壓抑,選擇出軌。
  • 《萬箭穿心》李寶莉:"口嫌體直"的女人在婚姻裡到底多吃虧
    可是再往後看,你也會對這個女人討厭不起來——因為丈夫是自殺,她並沒有拿到撫恤金,丈夫留下的所有積蓄,也不過薄薄的幾張票子。因為生活不易,所以她在馬學武想要請客抽菸喝汽水的時候,毫不客氣地擊中要害&34;;因為生活不易,所以馬學武囁嚅地提出要把老娘接過來的時候,她雖然表現出了極大的不願,但卻不動聲色地想招兒找兼職;因為婚姻太不容易了,如果她和馬學武都不做&34;,他們又憑什麼搬進新房子,置辦新家具。
  • 《萬箭穿心》李寶莉:刀子嘴的中年女人,最容易成為生活「棄婦」
    站在家門口俯瞰樓下縱橫交錯、川流不息的世俗生活,閨蜜皺著眉頭說,你這裡在風水上叫"萬箭穿心",沒有好兆頭的呀,而李寶莉滿臉的"不服":什麼萬箭穿心,我就不信這個邪。可是再往後看,你也會對這個女人討厭不起來——因為丈夫是自殺,她並沒有拿到撫恤金,丈夫留下的所有積蓄,也不過薄薄的幾張票子。
  • 《萬箭穿心》:搬新房後家破人亡,丈夫出軌後跳江,妻子卻成罪人
    「李寶莉的父親說,這叫萬箭穿心。李寶莉不明白,說,怎麼個說法?李寶莉的父親說,你看,你這裡是個死角,條條馬路都跑到你門口的轉盤打轉。哪條路都像箭一樣,直朝你住的樓房射。這就叫萬箭穿心,風水上這是頂不好的。」——《萬箭穿心》武漢女人李寶莉怎麼也搞不明白,從棚戶區搬進丈夫單位分的新樓房,本是件天大的喜事,是新生活的開始,怎麼就變成她一生悲劇的導火索?
  • 《武漢日夜》首映 電影人眾志成城致敬武漢
    激發他們支持《武漢日夜》的原因只有一個:武漢日夜,也是中國的日夜,疫情面前,沒有一個人是旁觀者,每個中國人都在用堅韌拼搏的毅力和守望相助的真情,匯聚力量、創造奇蹟。發起《武漢日夜》公映觀影活動的電影人還在持續增加,在電影頻道和所有電影人的帶動下,全國院線及眾多企業也自發加入到以光影傳遞溫暖的行列,並通過這一正能量的活動向全社會發聲,讓點點微光匯聚成炙熱的光亮,以此向英雄的城市武漢、英雄的武漢人民致敬。1月16日,《武漢日夜》在中國電影博物館舉行首映特別節目。
  • 萬箭穿心:丈夫自殺,兒子絕情,壞脾氣和刀子嘴是家庭悲劇的禍端
    《萬箭穿心》講的是,一個性格潑辣的妻子,因為自己的壞脾氣和刀子嘴所以,馬學武出軌了,每天都和周芬在外面廝混到很晚才回家。女人的第六感向來是敏感的,李寶莉的直覺告訴她,馬學武百分百的出軌了,所以她像便衣一樣的跟蹤馬學武,直到親眼看見他和周芬雙雙到旅館開房。
  • 《萬箭穿心》:李寶莉是害了丈夫的元兇嗎?外遇男人還有理了?
    電影《萬箭穿心》裡面,李寶莉是個潑辣的女人。小學文化的她,嫁給了大專畢業的丈夫馬學武。李寶莉年輕時是個漂亮的女人,這也是馬學武對她窮追猛打追求的主要原因。年輕時馬學武給李寶莉寫了一封封的情書,讓李寶莉心動不已,這不就是愛情的模樣嗎?可是誰想到因為愛情結婚的兩個人,也迎來了婚變的困境。
  • 萬箭穿心:女人舉報出軌丈夫嫖娼,"女強男弱"婚姻背後多少淚水
    李寶莉的悲劇,果真是因為風水嗎?裡面沒有一個完美的人,每個人都有優點和缺點,但是卻又是真實的活生生的。李寶莉在家裡強勢、能幹,雖然潑辣,卻是一心為了這個家。但是她忘了最重要的一點,家不是靠女人撐起來的,而是靠男人撐起來。一旦這個家裡女人太強勢,男人就會失去尊嚴和地位,而這對於男人來說是致命的。
  • 婚姻中的要強與示弱
    王敏在是個很低調,長相不太出眾的女孩,在幾千人的大公司裡,很多女孩化妝整容、爭奇鬥豔 ,她顯得很為普通只有任泉心裡明白,作為單親家庭長大的他,從小經歷過父母婚姻的動蕩,王敏打動他的,恰是她的那份沉靜。這是在情海浮遊多年,受夠了家庭財富所累的任泉最看重的。因為過往任泉談過四任女友,都是都市裡的漂亮時尚女郎,生活奢侈、花他的錢如流水一樣,讓他始終有種是愛上自己,還是看上自己家錢的疑惑,內心缺乏穩定的踏實感。倆人成家後,任泉給王敏買了英菲尼迪轎車。
  • 《萬箭穿心》:換成誰嫁給馬學武這樣的男人,都難幸福
    ,自己才一步步走進了萬箭穿心的婚姻。如上三點,是馬學武觸碰的婚姻中的三大禁忌,相信換成誰嫁給馬學武這樣的男人,都難幸福。因為他從骨子裡考慮的都是自己的感受,從來都是以自我為中心,並不是表面看出來的那樣憨厚、老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