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女士和姜先生因網絡而結緣,卻因現實的差距而踟躕不前,張先生直言自己比康女士大了十五歲。思慮再三康女士想出了一個萬全之策,給自己寫下了一份財產保證書,婚後由女方當家男方不得由任何異議。另外還寫了一份情感保證書和幸福保證書,可是在三重保證下,雙方的情感還是出現了問題。
如今夫妻雙方來到了調解現場,康女士一上場就擺明立場堅決要離婚,而且兩人的財產還要照單全收,對此姜先生擺出了一副不服氣卻又無可奈何的態度。因為當初認識的時候姜先生比康女士差了不是一星半點,他比康女士大了十五歲,那時候的姜先生更是一無所有。但姜先生誠懇的言語打動了康女士,思慮再三康女士想出了一個可以讓自己安心放下的法子與姜先生籤訂了一份婚前財產公證書,對於這個建議姜先生欣然答應。
雙方籤下了一份事無巨細的公證書,家中所用的物品都登記在案以及銀行的存款都屬於康女士的個人財產。不得不說康女士為了她的這段愛情費了很多的心思,但是這份公證書並沒有保證康女士想要的幸福。一件不大的小事就引發了兩個人的爭吵,最後還是大了十五歲的姜先生做出了讓步,率先向康女士道歉。康女士也意識到光是財產上當家做主,似乎還不能給他的愛情加上保險,於是她想出了一招,寫了一份新的保證書。
保證書上寫著不說冤枉話,要溝通要謙讓老婆不爭吵,要按時回家做事要商量,特別是晚上睡覺要抱著老婆給老婆暖腳,事情聽從老婆安排。康女士將這份保證書奉為圭臬,滿心期待著對方會如實做到保證書上的每一點,收穫一個體貼溫柔的完美伴侶。可她沒有想到的是,姜先生這邊只是將保證書當做哄自己開心的一個手段罷了,並未當真。帶著這樣的認知差異,雙方很快便迎來了第二次的爭吵,而這一次的爭吵更是上升到了肢體衝突的程度。
康女士說過年的時候去了姜先生的老家,他的侄子都沒有叫自己,所以自己不開心就沒給他們紅包,結果丈夫就因此不開心了,自己讓他幫忙做菜也不搭理自己。最後氣不過的康女士去揪了姜先生的耳朵,結果姜先生直接對康女士大打出手,最後還是康女士報警解決了這件事。
除夕夜的大打出手打傷了康女士的心,這一次面對怎麼也哄不好的康女士,姜先生想到了一件強力武器,主動寫下了他的又一份保證書,在這份保證書中不乏一些浪漫溫馨的甜言蜜語,而這一份保證書裡的內容,感動了康女士,也成了她決定結婚的原因。
可是因為保證書而結婚的兩人,為何又會在婚後鬧得要離婚呢,姜先生開始大倒苦水,原來保證書寫一下之後,妻子猶如有了尚方寶劍一樣,而自己似乎成了拱手稱臣之人,保證寫的越多,自己卻似乎越來越沒有保障的。姜先生說自己一回家就被要求說我回來了,後來又被要求改口說老婆,我回來了。後來有一次因為朋友找自己沒有及時回家,到家後剛喊了老婆,我回來了,結果妻子上來直接給自己兩個耳光。
再好的脾氣也有爆發的那一刻,再多的耐心也有消磨殆盡的那一時,姜先生說那些保證書怎麼看都像一個把柄,他開始絕不承認這些保證書了。保證書效力不在,康女士頓時抓狂了,自己有著年輕的優勢,財產的優勢,保證書的優勢,怎麼這些優勢通通化為了烏有,她思來想去,覺得丈夫肯定是變了心。
調解至此,這對歷經了一份公證書和兩份保證書的夫妻,最終還是沒能經受住生活的點點滴滴帶給他們的考驗。最後一份保證書中的那一句永遠要相互陪伴,慢慢變老。在現在看來也變成了諷刺,面對這樣一對總是通過保證書解決問題,但是卻把問題越鬧越大的夫妻觀察員拿起了話筒,在他看來女方看似無理取鬧的行為其實是在渴求愛的關懷,但是度沒有把握好,所以會讓男方感覺到不舒服沒有受到尊重。雙方都要明白當自己的面子和夫妻感情發生衝突的時候,適當的將自我放低一些,才能避免很多的矛盾衝突。
調解員老師的話讓康女士漸漸平復了情緒,也願意慢慢調整改變,姜先生也真正看懂了妻子,表示會在以後的生活中給妻子更多的溫情,調解結束了,夫妻倆都決定繼續生活下去,而這一次,他們再也沒有依賴任何的保證書來維持這一份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