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人口增長率一直呈現停滯甚至負增長狀態。對於人口問題,俄羅斯官方也曾表示,按照這種趨勢發展下去,等到100年之後,俄羅斯人將成為「少數民族」。
俄羅斯國土面積1709萬平方公裡,但是人口數量僅有1.44億,而屬於島國的日本,人口規模都已經達到了1.27億。為什麼俄羅斯的人口少,並且還越來越少?
第一,氣候環境惡劣。
俄羅斯大多數地區屬於高寒氣候,天氣嚴寒,不適合人類居住,因此俄羅斯人口主要集中在歐洲部分。而亞洲部分人口既少又增長乏力,尤其是在遠東地區人口流失嚴重,俄羅斯北部和東部地區大量土地無人居住,也導致全國人口數量低下。
第二,俄羅斯人愛酗酒。
俄羅斯甚至把酗酒當作當作了一種「文化」,並且俄羅斯男性都喜歡烈酒伏特加,這種五六十度的烈酒既傷胃又傷腎,很多俄羅斯男人每天喝得醉醺醺回家後倒頭就睡,這種不健康的生活習慣也導致生育率低下。
第三,二戰的「後遺症」。
二戰後俄羅斯人口男女比例是4:5,女人多出了20%。男人少,適合結婚的男人更少,適合結婚的好男人是少上加少。而隨著俄羅斯社會體系的完善,女性更加獨立自強,因此很多俄羅斯女性不願意在婚姻上將就,這就導致不結婚的女人越來越多,所以能夠生育的女人會越來越少。
俄羅斯的人口數量與國土面積不相匹配,這對經濟發展是極其不利的,所以俄羅斯政府也意識到了人口問題的嚴重性,並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來鼓勵國民生育。
第一,降低法定結婚年齡標準。
在俄羅斯,男性到了15歲、女性到了13歲就可以結婚,而在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才剛剛進入青春期,放在我們國家來說,這麼大的孩子談戀愛都是不被允許的,但是在俄羅斯卻已經可以結婚生子了。不過實際上剛剛達到法定婚齡的年輕人,並不會選擇立即結婚,就算結婚也不會馬上生孩子。
第二,獎勵生育,提供補貼。
因為俄羅斯放低了年齡限制,對於那些年紀小且沒有足夠收入來源支撐基本生活的年輕人來說,婚姻和生育都是一種負擔,因此俄羅斯政府在新生兒的衣食住行支出上都進行補貼,甚至在有些地區,新生兒的生活支出全部由政府買單,包括奶粉和尿布都由政府一手包辦。
由於俄羅斯常年受到西方的經濟制裁國家財政困難,在生育補貼上的能力有限。所以對於俄羅斯大多數年輕人而言,由於生活壓力較大,政府的生育補貼只能說是杯水車薪,因此很多年輕人還是不願意生孩子,更別說二胎了。
第三,放鬆移民政策。
俄羅斯政府出臺各種獎勵補貼政策,吸引其他國家的公民移民至俄羅斯,根據俄羅斯官方的說法,他們希望其他國家的高素質人才能夠移民到俄羅斯。但是根本沒多少人願意去俄羅斯這個冰天雪地的國家,而且俄羅斯人具有一定的「排外情結」,這也不利於移民政策的落實。
俄羅斯面臨嚴峻的人口問題,雖然經過努力後,改變了俄羅斯數量負增長的趨勢,但由於經濟、文化和地域等因素的影響,俄羅斯想要實現人口快速增長難度非常大,也並非一朝一夕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