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我九歲,放學後去小夥伴家玩。隔壁人家正在激烈地爭吵,我們小孩聽了趕緊站到牆上看熱鬧。
只見這一家人:奶奶、爸爸、四個兒女都在指著一個瘦弱的女人罵。突然,當中的小兒子從中竄出來,飛上一腳把他的母親踹倒在地,還要再補上兩腳踢在女人的肚子上,嘴裡叫喊著:「叫你嘴硬!你這種人就該去死!你連累了我們一家人你知不知道?」女人驚愕,然後絕望地痛哭起來:「兒呀!你是吃著我的奶長大的兒呀,兒啊,你不怕天打雷劈嗎……」那哭聲裡充滿著絕望與痛苦。
「就打你這個沒用的東西!要你這個女人做什麼?你養過我們多少天?你只會裝這痛那痛的不幹活,留你有什麼用?你可以去死了……」
我從來不敢想像,一個未成年的11、12歲孩子,竟然厭惡自己生病的母親,還痛下打手。這是一個怎樣的家庭呀!
我們總算聽出來了,這一家人嫌棄這女人不幹活,還要錢去看病。要不是隔壁的一個大伯看不下去了,過來勸架,也不知道會怎樣收場。
第二天,那個被打的女人背著包袱,路過我家菜園子,和我的母親了哭訴了她的遭遇:
她是從很遠的別村嫁到這裡18年了,在這個家生養了四個兒女,大兒子16、17歲了。嫁入這個家沒過過一天好日子,只因為自己羸弱的身體,三天兩頭的不舒服,重活累活幹不了,婆婆總是挑唆兒子打罵媳婦,說娶了個沒中用的東西,連累一家子。媳婦也幹活,雖然做得少,可也盡力了。在這個家裡,帶不好孩子挨打挨罵,做不好家務挨打挨罵,和男人頂嘴挨打挨罵……婆婆就是看她不順眼,男人對她不如養的一條狗。在婆婆的挑唆下,孩子們也跟她不親。這是一個懦弱而可憐的女人。
「妹呀,我走了,以後不會回到這了。不知道我們姐妹還有幾回得見面哪!」
女人抹著眼淚走了。
聽說,娘家嫂子對她被丈夫譴回家裡也感到不滿,整天指桑罵槐。後來在媒婆的介紹下,女人嫁給了一個在城裡賣菜的光棍。
三年後,在集市上,我們看到了她,差點認不出來了。人胖了,臉色也紅潤了,頭髮梳得整整齊齊,手裡還牽著個一歲多的小男孩。
她跟母親講述了這幾年的生活:
回娘家一個多月,媒婆就幫她介紹了現在的老公。這個男人也是苦人家,年輕的時候家裡窮,娶不上媳婦。眼看四十多了,這輩子能娶個媳婦就滿足了,婆婆很待見她。看見她面黃肌瘦的,就給她買肉加菜補充營養,聽女人說有病就帶去醫院治療。天可憐見的,在婆婆和老公的悉心調養下,病情竟好轉了,還懷上了孩子,一家人對她更好了。生下了兒子,為這個家延續了香火,婆婆更覺得這女人給他們帶來福氣,坐月子的時候,更是盡力伺候。
女人說,她在這個新家裡享受到了做女人的福報,經過月子的調養,女人的病竟全好了,現在身體很健康,每天和丈夫在市場上賣菜,小日子過得好順心。
一個女人有了婆家和丈夫的疼愛,才會有好的心情,好的身體。那些對媳婦惡語相向,拳打腳踢的,又何來好日子可言呢?可惜有些愚昧的村民不懂這個道理,他們只知道,女人病了就是晦氣;女人不幹活就是懶。無知的婆婆,就看不得自己兒子心疼媳婦,教唆兒子把媳婦打跑了還覺得自己是這個家的主人,她卻不知道,兒子老了需要個伴,孫子需要母親。孩子沒有母親的教導,又如何健康成長呢?
想著13歲的小女兒,就想來問問女兒願不願意跟她到城裡去,以後長大了在城裡找個好婆家。可是女兒不領媽媽的這份情,連面都不出來一見。
也許是報應。
十幾年後,那個家裡的老太太去世了。直到現在,家中的四個兒女,除了大女兒嫁過人後被離婚回來,其他三個兒女都沒有結婚,兩個兒子討不到媳婦,小女兒說了多少媒人也沒嫁出去,一個個兒女陪著他們的老父親在家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