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四川的李女士和任先生是一對再婚夫妻,和其他再婚夫妻不同的是,李女士在這兩段婚姻中都沒有孩子。就在去年任先生因為房子拆遷得到了一筆140萬的拆遷補償款,李女士提出讓丈夫拿出30萬元給自己養老。她給出的理由是這樣的,在她看來一個60歲的保姆每個月都能賺3000塊,她這個年紀更不用說。退一步說就算按每個月三千計算,她跟任先生在一起,9年算下來也至少30萬,所以他認為丈夫給自己30萬元作為養老錢合情合理。
儘管妻子的要求並不合理,甚至有些荒唐,但任先生還是表示願意接受,目前雙方的分歧點就在於時間上。任先生打算將來再給妻子養老錢,李女士卻要求立刻拿到養老錢。為了儘早拿到養老錢,李女士甚至主動從30萬降到了20萬,沒想到任先生還是不接受。任先生認為9年來夫妻倆過得很幸福,他不理解為什麼妻子不到50歲就惦記著養老問題,還非得從他那兒拿一筆養老錢。那麼李女士到底怎麼了,她迫不及待地想從丈夫那裡得到這筆養老錢,究竟是因為什麼?
如今夫妻雙方來到了調解現場,李女士表示她不但要錢,而且是現在就要。李女士說丈夫總是找各種藉口拖延給錢,這樣下去她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才是個頭。所以她不想再等了,她說這筆錢本來就是她應得的。
李女士究竟何出此言,這還得從9年前的一件事開始說起。李女士說自己自己是有一個房子的,大概60個平方,但是為了替任先生還債就把房子賣掉了。為此任先生自願將位於某處的房屋一共4樓,面積630平米,將其中的第三層贈送給李女士,如政府性拆遷,李女士享受面積為157.5平米。從結果上來看,這套贈與的房屋跟李女士賣掉的房子相當於抵消了,按理說這樣就不應該有問題了。
可是前不久任先生當初贈與李女士的自建房,接到了拆遷通知,李女士原本以為她可以獲得一筆補償款,從而了去她當年賣房的心理不平衡,沒想到等待她的竟然是一個噩耗。任先生當初贈與的自建房屬於違建房,當初白紙黑字的贈予承諾成了一張空頭支票,這讓李女士目瞪口呆的同時,極度的不平衡感也隨之卷土而來。
李女士決定要跟丈夫重新清算當年的賣房之債,湊巧的是大好的機會正擺在眼前。去年任先生的另一套房子拆遷拿到了140萬的補償款,她認為這是丈夫補償他的最佳時機,便順理成章地提出要30萬的養老金。
在李女士看來丈夫有140萬的拆遷補償款在手,輕輕鬆鬆就可以兌現承諾。然而她萬萬沒有料到,在條件如此成熟的前提下,丈夫把一切安排得妥妥噹噹,唯獨把她的養老問題給擱置了。
可任先生說他是在乎在乎李女士的,也是願意付出的,如果不在乎,他就不會花25萬購置住房,並且寫了兩個人的名字。但是任先生沒有想到他的努力並未能博得李女士一笑,反而得到了這樣的回報,還觸碰了他底線。
任先生說自己和朋友做生意,因為經濟上的一些問題被派出所拘留,自己打電話給了妻子,可是直到第二天妻子都沒有來看望自己,讓他覺得妻子的心比他還硬。對此李女士解釋她沒有錢,再也解決不了事情,而且自己還需要工作還需要過日子,所以自己沒有去看望丈夫。
調解到這裡觀察員表示有話要說,在他看來男方掌控了經濟大權,女方是出被動弱勢的。家庭經濟的不透明讓女方沒辦法得到安全感。男方要明白女方並不是要跟他爭什麼財產,只是想要得到她應得的。
調解老師的話讓任先生明白了自己問題,他表示願意給妻子再加5萬的養老錢。但他希望妻子能給他兩年時間,分批次給與妻子。丈夫態度的軟化讓李女士欣然接受他的提議,夫妻倆重歸和諧攜手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