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走不可的彎路縱然崎嶇,但每一步都是在為達到成熟而奠基

2020-10-15 一雨微思

兩點之間,直線最短。人們為了用最少的時間到達目的地,總喜歡走小道、超近路。殊不知,有時候看似省時省力的小路,恰恰是最費力的。由於不熟悉路況,彎彎繞繞幾圈,反倒浪費時間,弄巧成拙。

圖片

有誰不希望自己的人生一帆風順呢?不管是康莊大道,還是羊腸小路,每個人終究都要走向自己獨一無二的人生之路。在一路前行的過程中,每個人都難免會遇到高山大川,也需跨過潺潺溪流。體力充足時,人自然可以拾級而上、毫不費力。當身心疲乏時,行路之難就會被成倍放大,甚至連自己都開始懷疑能不能走到終點了。


對於前人已走過的路,後來者有的追隨,有的趨避。能夠亦步亦趨的沿著前人開闢的道路前行,的確是一種保守的做法,既不會迷失方向也不會陷入無路可走的絕境。但是,只是沿著開闢好的道路行走,很容易被現有的框架所束縛,難以推陳出新、走出新路。正因為如此,很多後來者更喜歡多多嘗試、去摸索和找出一條可行的新路徑。


自己有勇於探索的精神固然是好的,但是由於缺乏經驗,跌跌撞撞走一些彎路也是常有的事。就像是登山一樣,明明看到峰頂就在眼前,循著山路爬上去卻又到達了側峰的一處高地,離峰頂還遠得很呢。登山者此時雖已大汗淋漓,但還是對登頂滿懷信心。誰又能說這不是一種鍛鍊,不是一種對精神的磨礪呢?


記得之前看過張愛玲寫的一篇散文《非走不可的彎路》,其中探討了「彎路」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全文描述了作者在青春的路口遇到了一條若隱若現的小路,母親雖然規勸自己不要去走那條彎路,但是作者用「我喜歡,而且我不怕」的句子回答了母親,勇敢地踏上了那條路。不停地碰壁、摔跟頭後,作者走過了那條彎路。


後來,有一個年輕的朋友又站在自己當年所處的路口上,想要走那條路。儘管作者提醒她那是條彎路,但是朋友仍然義無反顧地沿著那條路走了。那時,作者已不再年輕,並發現自己開始扮演「過來人」的角色,同時患有「過來人」常患的「攔路癖」,也更加理解了規勸者的心態和探路者的想法。


用作者的話來說,就是「在人生的路上,有一條路每個人都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輕時候的彎路,不摔跟頭,不碰壁,不碰個頭破血流,怎能煉出鋼筋鐵骨,怎麼才能長大呢?」


這話乍一聽,充滿了一種敢想敢拼的英雄氣和願意百鍊成金的悲壯感,似乎每個人在成長路上不碰到點挫折,不多走點彎路,都不會成熟似的。也許正是在一次次的受挫、沮喪、沉悶、失落過後,人才會靜坐沉思,反省自己的過失,並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從而下意識、有目標的進行改進和提升。


遇到挫折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一顆直面艱險、迎難而上的堅強的心。人生實苦,我們都應該學學彈簧,不管受到怎樣的擠壓,都能將多餘的外力排除出去,用柔韌的力量來對抗所有堅硬,在受到越大阻力時彈得越高。

相關焦點

  • 非走的不可的彎路
    母親攔住我:「那條路走不得。」我不信。「我就是從那條路走過來的,你還有什麼不信?」「既然你能從那條路上走過來,我為什麼不能?」「但是我喜歡,而且我不怕。」母親心疼地看我好久,然後嘆口氣:「好吧,你這個倔強的孩子,那條路很難走,一路小心。」
  • 非走不可的彎路
    上路後,我發現母親沒有騙我,那的確是條彎路,我碰壁,摔跟頭,有時碰得頭破血流,但我不停地走,終於走過來了。坐下來喘息的時候,我看見一個朋友,自然很年輕,正站在我當年的路口,我忍不住喊:「那條路走不得。」她不信。「我母親就是從那條路走過來的,我也是。」「既然你們都可以從那條路走過來,我為什麼不能?」
  • 有些路非走不可
    她不信,母親說我就是從那條路走過來的。她說既然你都走過了,為什麼我不能走?母親說因為那是彎路。她很固執,還是走了。多年之後,看到年輕人再那樣走,她也說那是一條彎路。可是年輕人也不聽,還是要繼續走!人生在世,有些路每一個人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輕時候的彎路。不摔跟頭,不碰壁,不碰個頭破血流,怎能長大呢?
  • 《人字旁》:探索人生在虛實世界中非走不可的彎路
    關於愛、關於人生、關於社會的種種隱喻,需要我們自己來體會,在人生的路上,有一條路每一個人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輕時候的彎路。書中收錄了五篇小說,幾乎每一篇描寫的都是「不太普通」的人。相同的是那些身份各異的主人公們因為各種因緣際會,都進入了現實世界,像普通人一樣生存、生活,還有了豐富的情感體驗。他們存在於我們最熟悉的世界裡,他們又是我們所極為不熟悉的。也許因為作者默音是雲南大理人,她的文字裡總充斥著一些獨特的民族感和異域風情,而帶上點民族的、宗教的意味,讓我們與劇中人物的距離一下子遠了。
  • 人生,其實沒有彎路,每一個經歷都是有意義的
    其實,無論是就近還是遠涉,每一段旅程都是人生的風景,每一個經歷都是有意義的,都會給自己留下美好的記憶。有的人經常會感嘆自己在人生的路上走了很多彎路,無論是達成一個理想,還是實現一個願望,成就一番事業,或者是談一場戀愛,以及獲得一樁婚姻,都夢想著能夠有一條捷徑,最好可以毫不費力的直達目標,到達彼岸。
  • 少走些彎路
    母親拉住我說:「那條路走不得」。我不信「我就是從那條路走過來的!你還有什麼不信?」「既然您能從那條路上走過來,我為什麼不能?」「我不想讓你走彎路」「但是我喜歡,而且我不怕」母親心疼地看我好久,然後嘆口氣:「好吧,你這個倔強的孩子,那條路很難走,一路小心」。上路後,我發現母親沒有騙我,那的確是條彎路,我碰壁、摔跟頭,有時碰得頭破血流,但我不停地走,終於走過來了。
  • 走一段彎路,看一段風景
    將彎路走直謂之幸運,將直路走彎謂之挫折。道路不同,風景不同,人生不同。「彎路」成就另一種人生。今生只有一次,既不能遺憾前世,也無法修正來生。無以西行五萬裡、苦行十七年「彎路」和遠方,何以玄奘取經和《大唐西域記》千年不朽? 儘量不辜負師長輩「為你好」。 父母最悽苦寄兒女厚望無以回報。「為你好」其實旨在多捷徑、少陷阱。年輕不一味聽從師長或「後浪催前浪」,唯「個性」有走彎路、「吃虧在眼前」之虞。
  • 漫漫人生路,每一秒都是歲月,每一步都是人生
    我們每個人終其一生,攏共只兩萬多天,有的人活得認真、仔細,每一天都是一個鮮活的存在,扎紮實實過了兩萬多天;而有的人得過且過,誇張說來,是只過了一天,卻重複了兩萬多次。同樣是活著,生命的重量與質量卻迥然不同。相信,每個人都想認真而活,在這塵世間瀟灑走一回。
  • 在人生的路上,有一條路每個人非走不可
    坐下來喘息的時候,我看見一個朋友,自然很年輕,正站在我當年的路口,我忍不住喊:「那條路走不得。」她不信。「我母親就是從那條路走過來的,我也是。」「既然你們都可以從那條路走過來,我為什麼不能?」「我不想讓你走同樣的彎路。」「但是我喜歡。」我看了看她,看了看自己,然後笑了:「一路小心。」
  • 你所走的每一步都要有意義
    你所走的每一步都要有意義 經歷完了這期末考試,也終於迎來了屬於我們每個人的假期。早在考試周時,我們宿舍每個人都在想像著或者計劃著這美妙的假期。 有個舍友忽然問我:「你回家最想幹的第一件事是什麼?」
  • 年輕人,這3句話會導致你多走10年的彎路,早知早受益
    具體的情況,具體考慮,每個人都是世界上唯一單獨的個體,不可能全都被概括在內。就比如那些所謂的名人名言或是被譽為真理的格言,在我看來也不能盡信。對於年輕人來說,這3句話必須注意,甚至會導致你多走10年的彎路,早知早受益。
  • 成長沒有白走的路,每走一步都算數
    人生本是一道又一道選擇題,既然專注於一個目標,就得把其他不是非得去做的選擇儘量捨棄掉,把所有的時間、精力、資源都往一個靶子上打,有舍,才會有得。看書成千上萬部,不如自己邁一步。對於我這種沒有長期堅持過什麼的人而言,還真感受到了「行動」這兩個字的可貴。比如說我今天的體會,就是走過10天的體會,和第一天的體會斷然大不相同;我一個月後的感受再和今天的感受相比,又是一番心境;若日更1000字能堅持一年,一年後的體會,又怎能和堅持10天的體會豈可同日而語?
  • 不但要長大,還要成熟
    七、不會墜入「非此則彼」、「非黑則白」的兩極端思考陷阱。明白到世事往往在兩極端之間有一整系列的中間狀態。八、明白到「人比人,氣死人」的道理,不拿自己跟別人濫加比較。九、了解到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乃世上最困難也是最有意義的一回事,而封閉自傲的心靈,正是這一溝通的最大敵人。十、明白到世事萬物——包括自己的思想和信念,都在變動前進,並且有「以今日之我戰昨日之我」的勇氣。
  • 年輕人,該走的彎路一定會走,該流的淚也一定會流
    無論別人怎麼苦口婆心的勸說,就是聽不進去當初的勸說,非要按照自己的想法,走自己的路。大多數,都生活的不如意。什麼原因產生的呢?因為自身認知不夠,眼界不夠。你做出的選擇,方向,所考慮的事情達不到預測事情正確發展的方向。然而,又偏偏選擇相信自己,不接受家人和師長的任何建議。到最後,頭破血流,悔之晚矣。就如這篇文章一樣。說再多的大道理,都不如你自己去經歷。
  • 沒什麼非你不可,也沒什麼不可失去
    我們每個人都希望在人生這條漫漫長路中能擁有一場剛剛好的感情,從相知到相戀,彼此視對方為此生唯一的摯愛,一起走過人生的朝朝暮暮。只可惜,人與人之間,相遇容易,相處難,相伴容易,長久難,不是每段感情都能有個幸福美滿的大結局,也不是每個人都懂得真心以待。昨晚,後臺有位聽友向我留言,她說:「我對那個人的真心他視而不見,對他的付出也從不被他珍惜。
  • 人生本來就苦短,沒有捷徑可走,好在每一步都沒有白走
    相信很多的人都聽說過這句話,「人生苦短,及時行樂」,就像作者本人一樣,剛開始聽著聽這句話的時候也是不明所以,我們在逐漸向前走的時候,才會明白,有些話其中的深意。像這樣膾炙人口的詩句還有很多,我們每一個人都遇到過,你到現在想到了那首詩句呢?
  • Es muss sein & 餘生,非你不可.
    藏身孤星的你:Es muss sein & 餘生,非你不可德語,非此不可。也許你聽起來會覺得很可笑,世界這麼大,離了誰不可以?對的,這世界離了誰都可以。誰都可以,換句話說,就是誰都不可以。不得不說,儘管謝光沂拼盡全力想要說服自己忘記顏歡,事實上她也以開展一段新戀情的實際行動鞏固自己的決心,但結果總是不盡人意。時間不對,地點不對,感覺也不對。
  • 張愛玲:有些彎路非走不可
    母親心疼地看了我好久,然後嘆口氣:「好吧,你這個倔強的孩子,那條路很難走,一路小心!」上路後,我發現母親沒有騙我,那的確是條彎路,我碰壁,摔跟頭,有時碰得頭破血流,但我不停地走,終於走過來了。坐下來喘息的時候,我看見一個朋友,自然很年輕,正站在我當年的路口,我忍不住喊:「那條路走不得。」我很感激她,她讓我發現自己不再年輕,已經開始扮演「過來人」的角色,同時患有「過來人」常患的「攔路癖」。
  • 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
    她們一會兒就叫來一幫人,因為我們當地的風俗習慣,過春節時家家都貼,所以倒是不愁賣,但有時效性,就年底一段時間。那時,我小姨家有好幾臺織手套的機器,還用著幾個工人,姨父有銷路。我想,這是個長期可以做的活兒,就跑到小姨家學織手套。後來,拉過來一臺機器,在自家加工,讓姨父給賣。誰知,過了一段時間,姨父的銷路斷了。
  • 沒什麼非誰不可,也沒什麼不可失去.
    看開許多事情,明白沒什麼非誰不可,也沒什麼不可失去。願意留下來的人,就好好相處,彼此信任;想要遠走的,就揮揮手說聲抱歉,恕不遠送。知道謝每一粒種子每一縷清風,也知道要早起播種和御風而行。去接受一些你不了解的東西,去爭取,去相信自己可以改變一些事情。抱最大希望,盡最大努力,做最壞打算,持最好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