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世界,人海茫茫,相遇便註定緣分一場。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歡迎來到我的世界。
一,導語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有一個好的晚年,那到底什麼樣的老年生活,才算是一個幸福的晚年呢?
有的人說:需要很多錢,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想去哪裡玩就去哪裡玩?想怎麼任性就怎麼任性?
也有人說:子女健康、兒孫環繞,他們都能過上好日子,也就是自己的幸福生活。
也有人說:老年人的幸福,就是有房住、有錢花、有老伴陪……
誠然,他們說的都沒有錯,因為每個人對幸福都有著不同的定義。
有的人身價千萬,仍不會覺得幸福;有的人,僅能填飽肚子,卻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其實,今天我想說的是,相比其它物質或附加條件,一個人的好心態才是幸福的關鍵。
二,真實案例
01
狠心拒絕,從此過上好日子
我57歲那年離婚,以後一直自己過。
至於為什麼離婚,是因為前夫脾氣極其暴躁,在外邊遇到一點不順,回家就拿我出氣。
忍了他幾十年,實在忍不了了,人生短短幾十年,為什麼非要過得那麼委屈呢?何苦呢?
於是,在我的晚年,破除各種阻攔,勇敢的做了一個選擇,堅決離婚,並決不回頭。
離婚之後,前夫多次拖孩子說情,又說我跟他復婚,並每次都拖孩子給我帶吃的、喝的。即使在婚內,他都沒對我這麼好過。
說實話,我也感動過,但幾十年的忍辱負重不允許我走回頭路,我狠了狠心,還是明確拒絕了前夫。
從那之後,我就自己一個人過,竟然感覺比原來幸福了很多,甚至,無可比性,這次是我想要的生活。
我有了更多的自由,少了更多的爭吵;有了精彩的生活,少了雞毛蒜皮的瑣碎;有了自己的興趣愛好,少了幹不完的家務!
對於我來說,這就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幸福,餘生能過個安靜的日子,我就知足了。
02
狠心對待兒女,卻得到他們的理解
有時候,兒子或女兒周末加班或忙的時候,會把孩子放到我這裡,我喜歡孩子,也願意幫忙照看,每次都會領他們出去玩。
但這就要面對一個問題~每次去遊樂場玩或出去玩,都不少花錢,吃的、玩的、喝的,多則三四百,少則一兩百,對我來說不是個小數,因為我的退休工資實在太少了,又沒有什麼積蓄,所以常常感覺力不從心。
於是,就對兒女說:把孩子放這裡,沒問題,但你們要自己承擔花銷。然後,我又給他們列舉了自己的日常花銷,並告訴他們自己工資只是夠用,並沒有多少剩餘。
我知道,要是別的老人肯定就自己出錢了,哪怕自己不夠花,也得委屈自己,即使有怨言,也在心裡憋著,弄的自己不快樂。
可我不會這樣,讓孩子知道自己的處境和難處,讓自己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幫助孩子,他們反而更感激。
反而,打腫臉充胖子,死要面子活受罪才是最不可取的。
所以,我覺得要想讓自己快樂,就要對兒女開誠布公,不做為難自己的事情。這樣,對子女好,對自己也好。
三,小結
案例的女主人公,之所以過上了想要的幸福生活,不是因為她有萬貫家財,也不是因為她位高權重,而是因為以下兩個原因:
其一,做到了適度的「狠心」。
面對前夫的復婚請求,她狠心拒絕。與其說她是「狠心」,不如說她是理智和果斷。
只有翻過去這一篇,才能有嶄新的生活。忘掉過去,迎接未來,才是一個人該具備的生活態度。
面對子女的周末「要求」,她沒有不顧自己的情況,無條件的援助子女;而是開誠布公的講了自己的難處,不但解決了問題,也贏得了子女的理解。
和子女之間有界限,也有分寸,不強求別人,也不委屈自己,才能過上自己所期望的生活。
其二,心態好,能苦中作樂。
這種情況,要是換到別的老人身上,可能會覺得自己很不幸,臨到晚年又離婚,從此變成孤家寡人,實在可憐。
再加上工資少得可憐,在物價膨脹的今天,可能僅夠維持基本生活。
即使在這樣的環境下,案例中的女主人公仍能感覺到滿足和幸福,這源於她有一個好的心態,不與周圍人攀比,活出自己的精彩就好。
現實中,很多老人感覺自己不幸福,最關鍵的就是缺少一個好心態。
相信你還會喜歡下列文章,點擊即可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