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之間,需要保持多遠的距離?

2021-01-21 如何提升自信

    有人說:「人生就如一把尺子,必須有度。感情就如鏡面,最忌的是越界。」

    人與人之間保持多遠的距離,才會讓彼此感覺到是尊重,而不是越界呢?這是我們今天討論的話題。

     關係再好的兩個人,若是相處起來沒有了邊界,也會變成一場災難。不僅朋友之間如此,親人之間也如此,愛人之間更是如此。

     我們所居住的地球,距離太陽大概1.5億公裡。

     據專家分析,如果地球和太陽的距離再近1%,地球就會變成「火焰山」,瞬間生靈塗炭;

      但如果再遠3%,地球就是「寒宮」,幾乎所有生命都無法存活。

     而現在,它們的距離是恰到好處的1.5億公裡。

     這不遠不近的距離給我們帶來了富饒的物產、宜人的氣候,讓地球不像其他星球那樣,荒蕪、孤獨。

     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也同樣如此。也經常聽到不自信的網友向我傾訴,希望自己能夠有更多親密無間的朋友,可以掏心掏肺,甚至能同穿一條褲子,一個碗裡吃飯才行,認為這才是真哥們,真兄弟。

     但是,今天我要告訴你的是:當你對待朋友用盡了十二分熱情的時候,卻會發現一些令自己失望的事情!

      不信?那看看在你身邊有沒有發生下面這些情況:

你今天告訴他的秘密事情,明天他就說給了別人聽;

你精心幫他挑選的禮物,他明天就轉手送給了別人;

你今天盡心竭力地幫助他,改天你遇到困難他卻不願伸出援手;

     所以,朋友之間再好,也不要不分你我。一杯水,就是你們之間最好的距離。

     假如現在你非常的渴,你覺得喝什麼水最解渴?是飲料,還是白開水?

      有句話大家都知道,也都聽過,「君子之交淡如水!」就是這麼個意思。好的友誼就像一杯清水,看似平淡無味,實則解渴清涼,平凡卻不可或缺。

      那失去了距離感的友誼像什麼呢?

      應該就像一瓶飲料或一杯糖水,由於過甜、過膩,所以在關鍵的時刻還是無法解渴,也無益於身體的健康。

      上面這是和朋友之間的相處。和親戚之間也要保持距離,那該保持多遠的距離才最舒服呢?

       記住,是保持「一碗湯的距離」!

       看到家個距離可能不少人會一頭霧水,「一碗湯的距離」是多遠?

       路遙在《平凡的世界》裡說過:

     「人與人之間的友愛,並不在於是否是親戚,小時候常常把親戚二字看得美好而重要。」

      長大了,開始獨立生活才知道親戚關係常常是庸俗的,互相設法沾光,沾不上光就翻白眼,甚至你生活中最大的困難也常常是親戚們造成的。」

      天底下最複雜的事情,便是感情糾葛。

 在親情和恩情的糾纏中,永遠沒有兩清的時日。而親戚之間過於親密,往往就會招致各種不必要的麻煩。

     與親戚保持分寸感,並不是要你冷漠疏遠,也不是傲慢,而是要有原則地幫助他們,避免管私事,只守住「一碗湯」的距離。

 一碗熱湯可以管溫飽,解困境,但卻不是一輩子的幫扶。

     和親戚保持「一碗湯」的距離,不會因為太燙而傷了自己,也不會因為太冷而涼了心意。

      最後,我們再來說說和愛人之間應該保持多遠的距離?

     和最親愛的人,應該保持一張紙的距離

     溫格朱莉在《幸福婚姻法則》裡說過這樣一句話:

   「 再恩愛的夫妻,一生中都有200次想離婚的念頭,以及50次想掐死對方的衝動。」

      這句話,可能只有結過婚,吵過架的人才能夠真正理解 。

 一段關係,往往越是親密越容易引起摩擦。

     之前看過一個戀愛觀察類節目,其中有一對夫妻,就是因為「親密無間導致喘不過氣」而對峙臺上。

     丈夫生說:

      妻子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事無巨細,不論是什麼事情都要管;

     穿什麼牌子什麼顏色的衣服、褲子、鞋子,都必須由妻子規定;

     選什麼樣的工作,交什麼樣的朋友,甚至有什麼樣的愛好,妻子都要橫加幹涉;

     每次出門必須報備,經過妻子的同意才能去,每天回家不能超過11點……

 因為妻子美其名曰的「愛」,自己都快要喘不過氣來了:

「我好像變成了你的機器人,沒有自己的自由了。」

「我這不是因為太愛你了,關心你,才會這樣嗎?我也是在照顧你呀!」

      但節目中戀愛導師的一句話,卻直接道出了本質:

「你那根本不是愛,是控制!真正的愛,是要去接受,而不是改變;是要去支持,而不是支配。

      夫妻之間要給對方留個人空間,而不是當做自己的所有物一樣,去支配對方的一切。」

     在婚姻中,我們常常會陷入這樣一個誤區,總以為結了婚,就該不分你我。但事實上,婚姻裡的兩個人,都是需要被尊重的獨立個體。

      最後,我們來看一個故事:

   在寒冷的冬天,兩隻刺蝟需要相互依靠著取暖,但一開始,它們由於距離太近,各自身上的刺將對方刺得鮮血淋漓。

     後來它們調整了姿勢,彼此之間拉開了適當的距離,在取暖的同時,也避免了互相傷害。

      這則寓言告訴我們:太過親密的距離,總是讓人覺得喘不過氣,有時候還會傷人傷己,而那些把婚姻經營得十分美好的夫妻,都懂得給親密加一點空間。

     這樣的相處模式,讓兩人互不打擾,卻又自得其樂。

     愛人之間的最好距離,大概就是「一張紙」。不會讓對方在自己面前變得完全透明,但也不會隔絕兩個人之間的溫度。


相關焦點

  • 人與人之間需要保持距離嗎?看這裡就明白了
    在人類思想史上,馬克思第一次對人的本質做出了科學的界定:「人的本質是一切關係的總和。」 從出生開始,我們就開始和這個世界產生千絲萬縷的聯繫。在這複雜的人際關係中,我們扮演著各種各樣的角色,是愛人,是職員,是孩子也是父母。我們在這些身份裡不斷的切換著,應對著每一個人。 而在這所有的關係裡,都需要帶有一點點距離。
  • 家鄉,是多遠距離,人與心靈又是多遠的距離
    開啟--場水墨丹青的旅行,縮短與你的距離。返鄉,遠遠遠多遠距離。上一次親近你是多久前,而這次慢慢與你迸親近。坐在父親車裡,路邊枝繁草茂從眼前飄過,內心的激動已然無法掩飾,望著車的顯示器,心中默默言道,與你的距離是1 00公裡。
  • 人與人之間需要保持一定的距離,才可以更好的相處嗎?
    其實不光動物之間要保持一定距離,人與人之間也應有一定的距離,即我們常說的「私人空間」,這是在人際交往中應該注意的,即使和別人親密也要有間。,當兩個不認識的人想坐下來休息的時候,通常坐凳子兩端的多,一旦凳子的兩端有人佔據,也幾乎很少有人會主動去坐中間的位置,本是一個4人的長凳,先來的那個人會首先選擇中間的位置坐下來,而後來的那個人就會坐在長凳的另一端,原來坐在中間位置的那個人則會挪到長凳的另一端。
  • 人與人之間最好的關係是保持距離
    俗話說「距離產生美」,所以,人與人之間最好的關係就是四個字:保持距離。要保持一定的距離,認同對方的喜好,然後有各自的朋友圈子,和睦愉快相處。和子女之間,保持「一碗湯」的距離生活上,和子女保持「一碗湯」的距離,能常去看望他們,給他們送去一碗湯;心理上,也要和子女保持「一碗湯」的距離,不會因為太熱而燙到他們,也不會因為太冷而涼了心意。
  • 人和人之間,要保持一個轉身的距離
    其實,在人際交往中,人和人之間的關係,不能太過於親密,要保持一個轉身的距離,為自己,同時也是為別人,留出迴旋餘地。在現代組織體系中,領導和下屬之間保持「親密但有間」的關係,依然非常必要,甚至必須。作為領導者,一是和下屬保持一定的物理距離,比如,最好有自己獨立的辦公室,二是保持一定的心理距離,公共場所不能再稱兄道弟,勾肩搭背。領導與下屬保持一定的物理距離和心理距離,可以避免下屬的防備和緊張,這樣做既可以獲得下屬的尊重,又能保證在工作中不喪失原則。作為管理者應該做到要做到「疏者密之,密者疏之」,這樣才算稱職。
  • 我們與父母之間的距離有多遠
    我天真的以為母親只是需要時間去適應新的圈子,去構建新的人際關係,可是不久之後母親卻徹底的爆發了。朋友突然問我,你覺得自己與父母的距離有多遠?我愣了愣,沒有回答。因為我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後來,我在照顧女兒的那段不分晝夜的日子裡漸漸地明白了「父母」二字的來之不易,並不是所有人都能被如此稱呼。我們與父母之間的距離有多遠?很多人沒有認真的去思考過,甚至從來不會去想這個問題。
  • 人與人之間要保持一定距離,走得太近,容易矛盾
    有些人可能會這樣認為,人與人之間走得越近越好,代表著兩個人的關係好話說,距離產生美。關係再好的兩個人如果沒有保持距離,就會很容易發生矛盾,隨之關係就會變得越來越冷淡,再也修補不了。相反,保持一定距離,那麼關係就會如當初那樣美好,才會越走越長遠。其實,不管與任何人相處都要保持一定距離,對你或是對方都有好處,這樣就不會過於近距離接觸,從而產生不必要的麻煩。
  • 愛情的最佳距離該多遠
    我理解小姑娘對美好愛情的期許,但真正的愛情必須是有距離的,在愛情中的雙方必須保持獨立的人格,給自己也給對方一個相對自由的空間。我是我,你是你,我們有共同的地方,也保持著各自的不同。那美好的愛情到底要保持多遠的距離?一米、兩尺,還是三天、半月?
  • 已婚的人,請保持和異性的距離
    或許對於有的人來說,異性之間,只要是朋友的關係就沒有太大的問題,但有時候異性之間也應該要適當地保持距離,這樣才能夠增加更多的邊界感,在婚姻中只有學會和異性保持界限,才能夠讓自己的婚姻更加的牢固。你看,能夠主動和異性之間保持距離的男人其實才是最有魅力的,在婚姻中,維持感情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保持自覺性。
  • 一個人距離死亡的距離有多遠
    死亡,是人們所忌諱的話題,但是死亡,又是一個人常常應該去面對的問題,那麼,死亡距離我們究竟有多遠呢?曾經我在爬一座山時,從山的上面滾落下來一塊石頭,石頭有20乘20乘20釐米那般大小,它從我的腦袋邊飛過,我的頭髮能感覺到那塊石頭,但是它沒有傷到我,我知道在那一次死亡距離我只有3釐米的樣子。
  • 人到中年,異性之間交往,一定要保持一個安全的距離
    所以,筆者在這裡就是為了提醒人們,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在婚姻當中要時刻保持對自我的約束,要守住初心,做到忠誠,這樣在人與人交往當中,尤其是和異性的接觸交流中才能把握住分寸,保持得住克制,才不至於陷入婚外情的泥沼之中無力自拔。男女之間真的很少有純潔的友誼,已婚男女之間的相處,就算是關係再好,也要保持距離。首先,要學會拒絕異性的曖昧。
  • 3個女人的自述:人與人之間保持距離也能長壽,別不信
    導語為了生活,人開始抱團取暖的方式,大家一起與生活對抗,也就是組成一個小家。其實除了這個之外,抱團取暖的生活也不會讓人感到孤單。可是人總會生老病死,這是人無法改變的,只是人可以延長壽命,這是真的。也許靠藥物,也許靠技術,相信大家沒聽說過,人和人之間保持距離也能長壽吧。下面我們去看看幾個女人怎麼說吧。
  • 伴侶之間應該保持怎樣的親密距離?
    一般情況下在有空位的時候,每個人都不會選擇緊挨陌生人。這是因為每個人都有安全距離。美國心理學碩士鄧肯說過:1.2米是人與人之間的安全距離。除非是你特別信任、熟悉或者親近的人,否則無論是說話還是其他的交往,逾越了這個距離,都會讓你產生不安全的感覺。跟不熟悉的人靠的太近,我們會不自覺心生牴觸,陌生關係卻觸犯了你的親密距離,我們便會發生條件反射。
  • 人與人之間需要有一段距離區隔,各自擁有獨立思考的角落
    人與人之間需要有一段距離區隔,各自擁有獨立思考的角落。再者,彼此相隔一段距離,更有時間、空間可以省思、喘息,說不定一些矛盾都能夠迎刃而解。何況,這個舉動,顯示她有心改變現狀。」對方感到無可奈何,只能接受了!我們都明白行車需要保持「車距」,以策安全;同理,人與人之間也需要有一段距離區隔,各自擁有獨立思考的角落。而這個距離,包括空間距離,和心靈距離。
  • 保持一段距離,是人和人之間該注意的,切記!別走得太近
    在交往的時候都應該記住了,一定要保持距離。也想提醒大家注意一下,在任何時候,人跟人之間都不用走的太近了。不然就不會有好的下場的,最後吃虧的,傷害的還是你自己,不要等到吃虧了之後才知道後悔。更重要的就是不管你跟這個朋友的關係有多好,都要保持一定的距離,不該說的話就不要隨便說了。父母和愛人都是自己最親的人了,就算是親人之間,在相處的時候,該保持的距離也要保持,不然就是在坑害你自己,不會有什麼好的下場的。
  • 夫妻之間一定要保持距離嗎?可別被「距離產生美」給誤導了
    「距離產生美」這句話適用於大多數的人際關係的相處。那對於夫妻之間的相處,應該如何理解呢?能否單純的認為,夫妻之間也要保持一定的距離就更好呢?事情並不是這麼簡單,我們就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跟大家討論這個問題。
  • 從愛情到婚姻,有多遠的距離?
    結婚的時候都想著能一起白頭,婚姻卻讓我們都早早的白了頭,人卻不知所蹤。為了婚姻能長久,老人們總結經驗說: 結婚要門當戶對。父母孩子老公家務做飯,沒有一樣不操心,哪有時間精力澆灌自己,早已忘了自己也是一朵花,需要呵護,需要保養。最後大多還要被男方家裡嫌棄,覺得你只會吃喝享樂,家裡錢都是我兒子賺的,最終會被嫌棄而苦不堪言。新時代,女強人頻頻誕生,可又有多少女人真能平衡好家庭與事業的關係呢?中國人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心裡,又有多少男人能真心接受女人比自己強,被人說成「妻管嚴」沒地位呢!
  • 最親密的愛人,也要保持距離
    關係中,保持多遠的距離,算是恰當的距離。 她偷偷的看了男朋友的手機發現的,大吵大鬧後,覺得他男朋友是很陌生的,認為他們之間原本應該有的一個緊密的距離,原來是這麼的遙遠。 她自己是如此的自由和放鬆,但對於男朋友卻又這樣嚴格,所以他們之間就變成了一個不對等,不平衡的距離。
  • 愛一個人最成熟的方式:保持距離
    而此時,愛一個人的最成熟的方式,莫過於相互保持距離。愛一個人最成熟的方式,就是「保持距離」。距離不光產生美,距離還能杜絕很多沒有必要的是非,減少相互間的摩擦與傷害。愛一個人,不只是需要陪伴,而更重要的是高質量的陪伴。而高質量的陪伴,注重的是心靈的溝通,精神的融合,並不完全依賴於人與人之間的親密。
  • 又是一個父親節:現在的您與父親之間的距離有多遠呢?
    我們似乎又感覺與父親之間有著一段看不見摸不著的距離。這無不印證著我們與父親之間存在著一種距離。而這種距離還附帶著一種年齡感。它會隨著年齡的不同而變化。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與父親的距離越來越遠。從剛出生的零米。到上小學的幾十米。再到上初中的幾百米,上千米,幾十公裡。再到上大學,工作後的幾千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