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對未來感到很迷茫?要不要進來看看?或許會有啟發

2020-08-27 時光濫濫

畢業幾個月了,卻還沒有找到稱心如意的工作,很迷茫,後悔沒有早作打算,如今翻看著網上的各種招聘信息,可壓根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麼,又能夠做什麼。總結以下幾點:

1 尋找你的優勢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只是善於發掘與否的差異。或許有的人會在心裡嘀咕:「我怎麼沒看到自己的優勢,只知道有哪些缺點呢?」其實,有時候,缺點的背面恰恰就是優點。

舉個例子:你不善於表達,只是喜歡靜靜傾聽,這看似一種缺點,但從另一方面來看又是優點,比如心理醫生,就需要耐心聆聽患者的傾訴;反之亦然,善於表達卻不善於傾聽,比如演講師、培訓師,都需要侃侃而談的能力。

以此類推,你記性不好,那意味著你不記仇,可以考慮交際工作;你容易犯困,在哪都能睡,那意味著你睡眠好,可以適應常出差的工作;你喜歡寫不喜歡說,那你可以考慮文字工作,等等,如此一來,就很容易發現自己的優勢了。

結合這些優勢,再去考慮你的職業選擇,乃至未來人生的規劃,是不是感覺眼前有了一絲光亮,不再那麼迷茫了呢?

給大家推薦一本書,叫《蓋洛普優勢識別器》,書末的測試碼是全書的價值所在,此碼可以去網站測試你的優勢所在,書的內容主要是測試的各種結果分析,這是很專業的測試,國外已經流行了近一個世紀了,大家可以以此來明確自己的優勢。

2 明確人生目標

「錢多事少離家近,位高權重責任輕」,這是網絡上的流行語,估計也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工作狀態。但是請醒醒,夢與夢想還是有區別的,這是做夢,不是夢想,魚與熊掌不可得兼,天下哪有十全十美的好事。

·精簡標準

如果真的想認認真真規劃你的未來職業,那麼必須要做到——將你的標準精簡。你單純的想找一份錢多的工作,可能還好找;但是既想要錢多,又想事少,那就有點難了;若再考慮離家近,責任輕的問題,那幾乎就不可能了,尤其是就你的第一份職業而言。

或許,你的標準會有很多,但是,要學會取捨,擇其中最重要

的方面。你若選擇了遠方,就只顧風雨兼程;你若選擇了安逸,就別考慮有太好的發展。

不僅選擇職業要精簡標準,對待人生,我們也要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我要做一個什麼樣的人。

·量化目標

老子云:「慎終如始,則無敗事。」年輕時就要考慮清楚,當我們老了之後,希望被別人說成是個什麼樣的人,是有智慧,有名望,還是平凡,一無是處,或是一個只懂得安逸的人?明確了這一點,接下來要做的就是量化你的目標。

你想做一個智慧的人,光說是遠遠不夠的,得明確,怎樣做才能實現這一目標。因此就需要把目標具體化,也就是限定為可衡量、有具體時間限制的,不能紅口白牙地說,「我這一輩子要做一個智慧的人」,那太寬泛了,和沒說沒什麼區別。

相反的,定好目標之後,還應該繼續具體細化到日常生活之中,比如說,我想做一個智慧的人,那麼:1,我每天都要讀書幾個小時;2,每周都要抽出幾次時間來寫作;3,多少歲之前,至少一本有深刻思想的著作問世。每天實現一點點,日積月累,夢想才會變為現實。

3 基於興趣選擇

前陣子畢業季,即將找工作的一個朋友向我吐槽,說在求職時遭到一家人的幹涉,父母希望他能就近工作,女友希望他能到她讀研的城市工作,親戚的建議更是五花八門,這讓他無從選擇,不知道該聽誰的好了。

其實,除了以上諸因素外,還有一種潛在的選擇也在困擾著他,那就是社會的公認選擇。

我們找工作,肯定會考慮這個問題:什麼屬於熱門行業。熱門這個詞,就代表了公認。

如此一來,影響我們選擇的因素就包括:社會,家人,朋友。

一句話叫「一著不慎,滿盤皆輸」,說的就是選擇的重要性。那麼,面對這麼些因素,我們該如何去選擇呢?

答案是:興趣+發展前景

既要考慮行業的發展前景,更要考慮自身興趣。熱門行業,可以確保你短時間內有良好的發展空間,而發展空間,又是一個在選擇中必須考慮的因素。

但是,有一成不變的熱門行業嗎?沒有。你說網際網路很火,那是你不知道千禧年的網際網路寒冬;你說國企很穩固,但當年的下崗熱潮,哪個不是國營?改革開放初期,計程車司機是個擠破頭的職業,可現在呢?

雷軍曾說,「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可是,如果風停了呢?熱門的行業,終究會有一天變得冷清,那個時候,只有興趣,才能支撐你堅守下去,並取得成就。

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在《異類》一書中提出「一萬小時理論」,即成為一個領域的專家,需要一萬小時。換算下來,如果每天工作八個小時,一周工作五天,那麼需要五年。這五年時間,能否堅持下來,能否過的快樂,就取決於你是否興趣在此。

ps:《三傻大鬧寶萊塢》,這部影片大家可以看一下,其中主人公們與父母關於職業選擇的討論,值得深思。

4 培養自身才能

壓軸出場的,往往是重中之重。職業規劃,一定不要忽視了你自身的才能。以上種種方面只是確保你的下限,但才能,卻會決定你的上限。

·證書的作用

能力怎麼體現?面試的時候人家要看看你的專業能力,不可能讓你現場做份題,那麼,唯一的辦法就是看你的相關證書了。英語四六級,計算機等級,以及其他各種專業方面的證書,都是你的敲門磚。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你只是把證書當成敲門磚來用,那就大錯特錯了,在考取證書過程中所培養出的能力,才是無價之寶。千萬不要買櫝還珠,獲得證書之後就將這一技能棄之不顧。

·「給我個驚喜,還你個機會」

很多人求職的時候,都有這麼個想法:「給我一個機會,還你一個驚喜。」但是,公司憑什麼給你機會呢?用未來做承諾是很不靠譜的,公司需要看到的,是你的潛力,即你簡歷上呈現的那些相關的經歷與成績,也就是說,你得先給他們一個驚喜,他們才會考慮給你一個機會。

那麼,怎麼去創造這種驚喜呢?「羅馬並非一日建成的」,需要你去慢慢積累,培養相關的能力,在校期間,就要想方設法增加自己感興趣方向的經歷,實習也好,志願者也罷,多涉獵,哪怕是失敗的經歷,都比沒有經歷要強的多。

當然,職業規劃並非一成不變的,它是因人而異的,需要融入我們自己的所思所想和實際情況。我所提供的,更多的是一個框架,而非成品。

相關焦點

  • 你會對未來感到不安嗎?
    小時候,我們對未來懷揣無盡的希望與夢想。長大後,照顧父母、工作壓力與金錢壓力卻讓我們疲於奔命。這時候再一想到未來,很多人或許都會感到焦慮不安。將近7成人對未來感到不安對此,日本調查編輯部以全國1589名20多歲-60多歲的男女為對象,針對「將來」這一話題展開了調查。
  • 別害怕那些迷茫帶來的焦慮
    ;一起工作的人總是渾水摸魚、推卸責任導致工作做起來很費勁&39;每一起的激烈吐槽之後大家都會陷入沉默,然後嘆息找不到生活的意義而感到迷茫。不要盲目做選擇,不要胡思亂想鑽牛角尖,拋開目前對生活的不滿,先冷靜下來,騰出一些時間來 &39;閱讀&39;當我們感到迷茫的時候,很有可能是因為自己的能力、知識儲備已經無法和野心達成正比,即使不知道自己的野心目標具體是什麼事情,但是當下的生活狀態環境是否讓自己感到舒適就是最好的證明。
  • 如何度過人生中最迷茫的階段,沒有目標的你還不進來看看!
    你是否覺得現在的生活並不是你想要的?現在的你是否已忘了當初的理想?看不清的未來和日復一日的工作,俗話說:理想很美好,現實很骨感,一部分年輕人離開學校,踏入現實社會。從個人行為學上講,人都喜歡呆在自己的舒適區,從無憂無慮的象牙塔,步入機遇與挑戰並存的社會,無法做到適應的年輕人還是有不少的,在學校,至少大家有一個明確的目標,順利畢業。而進入社會,你的競爭者瞬間擴大了很多唄,而且直接影響個人的自身利益。你要過關斬將,這個時候個人的能力隨之增加或減弱(不進則退),開悟早的人抓住機會站穩腳跟,未及時開悟的開始進入迷茫期還有不開悟的這裡不談。
  • 對未來迷茫的句子 對未來迷茫的說說
    沒有人會攙扶你一輩子,你總得為自己謀一個吃飯的本事。不成熟的人為了偉大的事業而死去,成熟的人為了偉大的事業而卑賤地活著。這世界太熱鬧,怎麼傾聽我的孤單跟感傷。每天睜開眼,看到同一片天花板,白色,帶著雨水滲透而來的痕跡斑斑……未來在哪裡啊,誰能給我指引方向,一個人太累了。迷茫,才是青春應該有的樣子。
  • 工作中你們是否迷茫?
    畢業了一年多,從最初對未來工作的清晰認識到現在的迷茫和彷徨,不知道自己未來該何去何從。一直以為只會發生在愛情中的事情,也同樣出現在了工作中,在工作我漸漸迷失了自己的方向,找不到未來的路,就像在一片漆黑的大海裡,看不見燈塔的方向。心中出現了很多問號,問我是否想要放棄堅持近兩年的工作,是否捨得自己曾經的努力和汗水,是否要離開這個熟悉的環境。
  • 迷茫,很多人都有;如何走出和避免迷茫,很多人不知道
    ,冷靜地分析產生迷茫的原因,找準自己的坐標,認準自己的方向,確定適合自己實際的目標,扎紮實實地走好自己的每一步,就一定會走出迷茫,見到晴朗的藍天,看到美麗的大自然;就能看到美好的未來、看到人生無限的希望;就會感到自己生活的充實,感到自己有無窮的力量,去實踐自己崇高的理想,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 不要再讓現在的自己,不斷地成為被未來的自己所憎恨的人。
    快30歲了,猛然發現人生真的會有太多來不及。寫這篇文章的初衷是希望大家不要像我一樣,在後悔和自責中度過前半生。人生如戲,卻沒有劇本讓你去演。人生有太多不確定的東西,有時候一個選擇就會改寫一生。回頭看看,我所走過的路,慢慢的都是遺憾……我是個自卑而且沒有主見的人。高中的時候,聽家裡人的話,選了自己不喜歡也不擅長的理科。
  • 你,是否還在迷茫
    每個人都有迷茫的時候。或許是高考落榜了,頓時失去人生的目標;或許是工作工作不如意,茫茫然無處可依;也或許投資失敗了,變得頹廢不堪,不知所措......可是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如果你在遇到挫折時就放棄,從此得過且過,那麼你的人生將變得毫無價值。就算你還活著,卻已經如同死去。
  • 迷茫的時候,請不要停止學習
    迷茫的時候,消極情緒總是如影隨形。這個時候如果不適當調節,更加容易陷入其中,導致更加嚴重的持續消極情緒,甚至會出現一度否定自己,失去信心。或許在某個瞬間,所有的事情都能豁然開朗。當然,也不要刻意去為了「想通」,你需要的是享受這個過程,專注於這個過程。迷茫的時候,我建議你去閱讀。「書中自有言」,在閱讀的時候,可以去學習別人的人生、別人的故事明事理,可以去閱讀歷史上的故事明邏輯、可以去閱讀某些專業性的書籍強理論。迷茫的時候,我建議你去學習。
  • 他摟著我很認真地問:「我們會有未來嗎?」我陷入了迷茫……
    坐在一起,我們談論著未來的生活。他說我們以後一定要養一隻邊牧,我說可以啊。突然,他把我緊緊地摟住,問:「我們會有未來嗎?」其實我不是不知道他對未來充滿了期待,他期待和我一起幹很多很多的事情。只是,我不敢輕易給他承諾。
  • 大學的你如果感到迷茫、沒有方向,那麼這幾個道理你要明白
    很多同學在大學期間都會感到很迷茫、焦慮,沒有方向,覺得自己孤單,什麼事情都做不好,其實筆者在很久之前也有過這樣的經歷,作為過來人,想要告訴大家的是,在大學裡面的迷茫期,你一定要知道的這幾個道理。放棄無效社交剛上大學的時候,很多同學迫不及待的想要認識各種新同學,社團、學生會一下子加好幾個,什麼事情都搶著去做,各種團體活動一個 不落,心裡想著要多交朋友,恨不得在所有人面前都混個臉熟。舍友之間如果有了什麼矛盾,那自己也永遠都是忍氣吞聲的那一方,總想著委曲求全,討好別人。
  • 送給迷茫的年輕人:未來的路究竟該怎麼走?
    對未來迷茫,是年輕人面臨的難題之一。我們的選擇無非幾種:升學,工作。讀書太累,能不能放棄升學?該不該插本考研?能不能不聽爸爸媽媽的建議,走自己的路?能不能不上班,自主創業?經歷所限,觀點是有局限的,不能羅列種種問題,但可以作為思考未來的基石,每個人面臨的情況不同,需要解決的問題也不同。就升學而言,學習累,工作更累,這是不用說的了。炫耀自己工作輕鬆的,也看看月薪是不是也特別高。如果不升學,你能找到什麼工作?如果升學,學成後又能找到什麼工作?對於研究生出來能找什麼工作,我不是很清楚。
  • 當你對未來迷茫時,不妨這樣做,領悟得越早越容易走上坡路
    據調查所得,每十個人之中大概有一半的人會經歷迷茫。迷茫的大多數都會因為不知道前路該走向何方,說得直白一點也就是對於未來而產生迷茫。後臺經常會收到關於迷茫的留言:「我今年三十有五,目前在一家工廠工作,月薪5000元,生活壓力很大。
  • 當你「悲傷,憤怒,痛苦時」,建議你進來看看
    作者:心理盧先生《當你「悲傷,憤怒,痛苦時」,建議你進來看看》當你點進來這篇文章的時候,說明你的心情並不好,我猜你可能失戀了,或者離婚了,要麼是跟愛人吵架了,或者是感到很彷徨,很迷茫,我這個標題你也許會問,如果恨不是越來越生氣,或者越來越不甘心嗎?但是你別忘了,當你痛苦的時候,肯定有兩種念頭,一個恨一個愛,也是這兩種念頭不停的折磨你。
  • 晨讀丨讀書,能解決80%以上的迷茫
    過年的時候同學聚會,她得知一起畢業的很多同學都已升職、拿職稱,被狠狠地刺激了一番,就立志要努力進取。放假去她家,看她整天抱著手機玩遊戲刷視頻,我問她:不是說要努力上進嗎?她說:好迷茫,不知道要學什麼,還是放鬆一下再說吧。年輕的時候迷茫很正常,因為你正處於一個對未來沒有方向的階段,但這不能成為荒廢時間的藉口。路是走出來的,不是等出來的。
  • 莫慌,99%的年輕人100%會迷茫:年輕人這樣要不得哦
    或者說,人生的謎題是由迷茫和困惑組成的。所以迷茫和困惑本身不是什麼問題。與其說要解決它,不如說,遺忘它。那些即使真的找到自己想幹什麼的人,依舊是迷茫的,依舊有困惑;但這問題不大,做事要緊。迷茫的時候不要想得多,做得少,你要知道,行動才能成就一個人。多做一點,焦慮就少一點,迷茫就少一點美國有句俗語:我們不曉得自己要到什麼地方去,但是我們總要往前走。
  • 複利效應:如果感到迷茫,就做一些肯定不會錯的事
    我進一步問:「你對你未來的人生和職業規劃是怎麼樣的呢?」「不清楚,我覺得好迷茫,我感覺自己的工作沒什麼價值,35歲以後可能就要被淘汰了。」我心裡清楚了。其實和許許多多年輕人一樣,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能做什麼,雖然有著穩定的工作和生活,但對未來感到迷茫。
  • 大學為何會迷茫?
    在大學裡很多人會遇到這樣一個問題,「我很迷茫」。為什麼大學生一般會迷茫,我跟很多人了解過,就是感覺他們想的太過深遠。以前的我也有這個問題,會想以後會幹什麼?我畢業了幹什麼?哪個行業比較賺錢?怎麼樣買房買車?這樣想我也感覺自己超級壓力山大,感覺以後的人生都無趣。我在雜誌上看過這樣一個比較有趣的問題,你有煩惱嗎?
  • 一個人是否會變得富有,早已顯現:您可以注意他是否擁有這四件事
    一個人是否有一定成就通常取決於他是否有很多錢。有人可能會說這話有些俗氣,但當前的環境確實是這樣,並且大多數人都會按照這個標準來對待一個人。但是還應該指出,一個成功人士的素質也值得關注,並且大多數擁有這些素質的人都會取得一定的成功,因此名聲和財富都取決於他們。因此,今天我將帶大家來看看一個有能力做事的人獨特的素質。
  • 塔羅佔卜:離開以後他會想你嗎?會感到後悔嗎?
    塔羅佔卜:離開以後他會想你嗎?會感到後悔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