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二十不惑,三十而已」焦慮:識別虛擬繁榮,才能體驗真實幸福

2020-08-01 璐名老師心理頻道

最近《二十不惑》、《三十而已》刷屏,看到很多網友留言,越看越焦慮。


尤其是這些女主們要麼二十就在為夢想打拼,被各種資源環繞,要麼三十就開始踏入上流社會,為融入其中絞盡腦汁。


成長節奏之快、物質生活之豐富、社會交往之複雜讓人眼花繚亂。


看「二十不惑,三十而已」焦慮:識別虛擬繁榮,才能體驗真實幸福

再對比我們自己,好像二十歲的時候還只知道在學校嬉鬧,三十好幾了依然只是做著普通的工作,也沒取得什麼大的成功,確實自愧不如。


然而,無論是電視劇裡高大上的人生,還是短視頻裡絢麗多彩的瞬間,其實離我們是很遙遠的,甚至是虛構的,那些劇裡痴情專一的男神可能在現實中朝三暮四,那些視頻中美若天仙的女神離開了濾鏡也是路人一個。


看「二十不惑,三十而已」焦慮:識別虛擬繁榮,才能體驗真實幸福


那我們為什麼還是容易跟這些虛擬繁榮進行對比,並產生了真實的焦慮呢?


事實上,這並不是因為我們的無知和盲目,而是跟我們漫長的進化機制有關。


理解了這個問題,我們才會更加接納自己真實的人生。


看「二十不惑,三十而已」焦慮:識別虛擬繁榮,才能體驗真實幸福


首先,進化需要我們關注周圍的環境,這是我們遠古時期賴以生存的基礎,只有讓自己變得比周圍的人更強,對周圍的環境更敏感,才能在危險發生時,看見的比別人早,跑得比別人快,存活的比別人久。


然而,那時候的人類都是生活在自然場景下的,周圍都是真實的人,真實的事,信息量有限,也基本都與自身密切相關。


看「二十不惑,三十而已」焦慮:識別虛擬繁榮,才能體驗真實幸福


但時至今日,我們的生存方式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尤其是近百年以來,周圍的信息越來越龐雜,我們從電視、手機網絡等獲取了太多的信息,而這其中很多都是虛構的、加工的,並不真實。


只是我們大腦潛意識的注意力和處理方式還停留在過去,不知道竟然還有虛假的情境呈現,所以還是會不自覺地,把發生在周圍的事情都當成我們要去比較和超越的對象。


看「二十不惑,三十而已」焦慮:識別虛擬繁榮,才能體驗真實幸福


也就是說,看起來你知道電視、短視頻裡面的畫面是假的,是帶了濾鏡的,是被編劇塑造的,但是潛意識裡還是容易把它們當真,以為真實的生活就該如此,就該是帥哥美女,豪車豪宅,以至於產生了很多焦慮和不滿,甚至影響了自己在現實生活中的選擇。


有一個真實的故事,一位男生考上了一所女生偏多的大學,他感到特別幸福,因為他發現學校的女生實在是太漂亮了,青春洋溢,活潑可愛。


然而,有一次男生聚會,他的朋友卻說:我們學校真差勁,一個漂亮女生都沒有。男生覺得很奇怪,直到有一天他來到了這個朋友的宿舍,才發現了原因。


原來他朋友的宿舍裡面貼滿了女明星的畫報,她們當然都是身材特別棒,拍得特別漂亮,跟這些明星比起來,學校的女生當然就沒什麼吸引力了。


看「二十不惑,三十而已」焦慮:識別虛擬繁榮,才能體驗真實幸福


可問題是這些明星的照片並不是真實的,有些在日常生活當中其實也沒有那麼好看,只不過是化妝和濾鏡塑造出來的。


看看是沒問題的,但若因此失去了欣賞現實的能力,就很容易產生不滿,很難在真實中獲得幸福,甚至進一步沉浸在虛擬中形成惡性循環。


事實上,真實的人生從來都沒有那麼多輝煌,那麼多俊男美女,但也有很多簡單美好,真情實感以及平凡的幸福。


電視也好,遊戲也罷,本質上只是一種娛樂,是為我們服務的,若反而因此沉迷或焦慮,則無異於耍猴的變成了被猴耍的,那豈不是很悲劇。


看「二十不惑,三十而已」焦慮:識別虛擬繁榮,才能體驗真實幸福


所以,願我們學會在真實的人生裡踏踏實實的努力,享受屬於自己的那份成就與幸福就好,撥開虛擬的繁榮,才能見到真實的彩虹。

相關焦點

  • 二十不惑,三十而已,都在販賣年輕人的焦慮
    二十不惑和三十而已,這兩部劇在熱播的同時,也在給人們傳達一種情緒。沒錯,就是焦慮。二十歲的迷茫,三十歲的焦慮,三十五的恐慌,人這大半生,似乎沒有一帆風順。再拍一部四十而卒,這個系列就算圓滿了[狗頭保命]。
  • 從「二十不惑」,「三十而已」到「乘風破浪的姐姐」,在焦慮什麼
    年輕人越來越焦慮,逐漸向低齡青年蔓延 最近,綜藝節目《乘風破浪的姐姐》和熱播電視劇《二十不惑》,《三十而已》,好像都主要和女性和年齡扯上關係;其本質都是反應現在社會現實與焦慮,都是特別強調他們的年齡,這些作品的受眾也是處於這一年齡段的女孩和女士,劇中的情節深深戳中的他們的內心
  • 二十不惑 三十而已
    近段時間新播出了兩個劇,分別是《二十不惑》和《三十而已》。看到這兩個劇的名字時,第一反應就是選擇看後者。因為二十多歲的我處於這兩個年齡之間,時常對未來感到非常迷茫,很想知道女生到了三十歲,會如何平衡事業和家庭。二十歲自己已經親身經歷過了,那時候的自己懵懂無知,每天操心的只有平常的籤名答到、課後作業,以及最終的考試。收到大學通知書的時候才有了第一部手機,之後可以說是對其有點沉迷。
  • 二十不惑,三十而已,我在中間困惑不已
    最近兩部熱播劇大火《二十不惑》《三十而已》,這兩部劇我其實都沒看(因為我在看四十《重啟》),只是看到這兩個題目有點感觸。  01  二十與三十之間,是我這個中年90後的年紀,二十多歲,剛畢業也就兩三年,成家暫時沒想,比上不足比下無餘,既沒有80後們的閱歷和資產,也沒有00後們的青春與活力。  在二十三十之間的年紀,真的是又困惑又上進,又迷茫又清醒,又討厭人情世故又要逢場作戲,沒錢沒愛又無奈。  從表面上看,風光無限,好的一批,但是問題和困惑,真多得要命。
  • 從「二十不惑」走向「三十而已」,做好這一點就夠了
    01、還記得我們月初寫了一篇《二十不惑,三十而已:女人不能沒有錢》,有小夥伴感慨,實際生活中不是所有女孩都都會如此幸運,我們沒有姜小果的聰慧和勇氣,沒有段家寶的雄厚家底,沒有梁爽的美貌和天賦,也不像羅豔有個能幫她鋪路的母親。
  • 二十不惑,三十而已,我卡在中間,困惑不已
    今早剛看完熱播劇《三十而已》,身處此年齡的我,擁有無限感慨,所以就有了此文。回顧自己三十歲這一年,應該是人生低谷的一年,應該是安穩踏實的一年,應該是看清人情世故的一年,更是成長的一年。你有沒有發現,不管是誰,面對三十歲,都有像脫了軌火車一樣的事情發生,讓你措不及防,很慌張,即使艱難險阻,都需要你去勇敢地面對。
  • 二十不惑?不,二十多歲的我們最迷茫
    最近,《二十不惑》、《三十而已》這兩部電視劇在全網刷屏,很多人在其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在我看來,其實二十過半,三十未滿的我們,才是最迷茫的一群人。不再需要為了幾百塊的借款而焦慮,也不需要為了搭配一件面試用的正裝而東奔西跑。
  • 二十不惑是生活的開始,三十而已才是真正的生活。
    我最近一直在追這兩部劇,不知道你們看沒有,我看了兩部劇的感受,真的如他們說的「不敢看二十不惑,因為那是我想回卻回不去的青春……不敢看三十而已……因為那是我即將面對的生活。人 ,不管到哪個年紀,崩潰起來,都是無法釋懷的,作為女生,任何時候都要悄悄努力,悄悄拔尖,攢夠實力,才能活出強大的自己和自己想要的樣子,我深刻記得鍾曉芹說的一句話,「愛情是避風港,是安全感的靠位,可是都想避風那誰當港啊」?
  • 二十不惑,真實嗎?
    最近,二十不惑播出,四個女孩不同的青春,沒有三角戀沒有墮胎的青春。二十不惑,真實嗎?她們確實代表一些二十的大學生,可身處二十歲的我卻共情度不高。大學生活是快樂的,可畢業是悲傷的。工作,前程,回家還是留在大城市。畢業就異地了,愛情怎麼辦。考研還是考編,工作還是深造?還有難過的論文,學校催的就業率,實習難找。在二十不惑裡,惑未免太與眾不同了。姜小果放到現實中,可以和上司這樣發展?
  • 二十不惑是生活的開始 三十而已才是真正的人生 中間的我何去何從
    最近兩部劇挺火,《三十而已》與《二十不惑》。尤其是當顧佳、鍾曉琴和王曼妮與二十不惑的梁爽、羅燕、姜小果和段家寶坐在同一間教室的前後排,看似各說各話,實則卻像極了我們經歷的十年時光。從以為自己對人生一目了然通透的象牙塔裡的「不惑」,到拖著娃上下班,來不及買菜而叫外賣,擠出時間還要練瑜伽做美容的「三十而已」。
  • 二十不惑,三十而已,五十歲的黃小廚正年輕
    ,三十,四、五十最近在熱播兩部戲我要特別推薦下,一部叫做《二十不惑》,一部叫做《三十而已》,這兩部戲都是製作《小別離》、《小歡喜》的公司,也是我多年的合作夥伴,關係非常好的朋友,檸萌影業出品的兩部戲。圖片來源於網絡《二十不惑》是一青春戲,面臨畢業,面對社會未知與新鮮,人生一切剛剛開始。
  • 二十不惑,三十而已,你終將明白需要怎樣的另一半
    二十不惑,三十而已,你終將明白需要怎樣的另一半如果一個人的人生可以倒過來活,那他可能永遠也不會犯錯,也不會在人生中有太多遺憾。可是現實生活中這是不可能的,最近的電視劇《二十不惑》《三十而已》受到不小的關注,既然現實中不能倒過來,那電視劇裡面是可以的。
  • 二十不惑三十而已四十剛好
    %二十不惑三十而已四十剛好  https://v.douyin.com/eJatkwG/ 腹淛此連結,打汧Dou音搜索,直接觀看視頻!突然發現我在未來等你是巔峰之作,明明是寫17歲的劉大志,用到今天寫給30歲。hi40歲的劉同你好,我是50歲的你。
  • 「二十不惑」,三十而已,愛情,婚姻,不同年齡的微想法
    2020年,最關注的話題,就是」二十不惑」,『三十而已」兩部劇,都是以女孩為主,演繹了90,,95,00,時代,對愛情,對婚姻,對職業發展的故事。 先說「二十不惑」,是一群95後,00後,在校園,感情,職業規劃,家庭為核心的故事。說到校園,他們懷念生活回憶,依戀舍友之間的友情,沉思男女愛情的簡單與單純。倚靠家庭和職場,對物質,對生活之間的微妙關係。
  • 二十不惑!三十而立
    最近上映的《三十而已》和《二十不惑》,都是女性向題材,講的都是二三十歲的人生故事,不過,前者故事情節更偏向於職場和家庭。你最近在追三十還是二十呢?二十,青春正好的年紀。二十歲,這個年紀對於那個時候的我們沒有定義,所以稱為「青春」。
  • 無論二十不惑,還是三十而已,女人不應該被年齡所定義
    點擊上方藍字 [從容讀書] 關注我吧,比心哦~情感細緻真實,戳心滿滿
  • 「二十不惑,三十而已」寫給這十年的自己
    最近有兩款熱播的電視劇《二十不惑》和《三十而已》。而工作三年的人,則羨慕這些碩士有著較高的學歷,畢業了就有好的工作,還能夠晚一些才體驗生活的苦楚。28歲我們到了父母催婚的年紀。於是你看了看周邊的人。選擇了一個自己並不討厭,但也確實談不上非常喜歡的那個人,成為了你的終身伴侶。
  • 二十不惑,三十而已
    二十不惑,三十而已,在人生這最好的十年你經歷了什麼,這些經歷造就了你現在的生活。我記得我們那時候做的最多的就是去圖書館看書,或者呆宿舍看書,要麼就在宿舍追劇,當時看《流星花園》哭的稀裡譁啦啊。事實證明我的選擇是對的,現在在武漢回老家只要3個小時,孩子小的時候在我爸媽家,我是每周都自己開車回去看他們的,如果在深圳,這是不可能的。
  • 勵志青春,」二十不惑」,擁有哪吒心態,三十隻是年齡而已
    勵志青春,是每個人應該有的一種幸福。二十不惑,是因為有了十八歲的修行,可以有個好習慣,可以有個好心態,也可以有好的簡單。 為什麼大家喜歡青春呢? 因為青春,是朝陽的,是活力的,是年輕茁長的,也是簡單的,新潮的,灑脫的。是因為我們努力著,充實著自己的書卷,是我們為了心中的那份倔強和夢想,可以拼搏著。我們二十不惑,我們能明而不疑。
  • 二十不惑,三十而已,而你我困惑不已
    最近常聽到的一句調侃是:二十不惑,三十而已,而剛好卡在二十歲到三十歲之間的我們困惑不已一定有一些人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以上帝的視角來觀看你我的生活。他們會知道我們走的每一步路是否是正確的他們會了解我們接觸的每一個人是否值得深交 甚至他們會提前知曉我們每個角色的人生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