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二十不惑》、《三十而已》刷屏,看到很多網友留言,越看越焦慮。
尤其是這些女主們要麼二十就在為夢想打拼,被各種資源環繞,要麼三十就開始踏入上流社會,為融入其中絞盡腦汁。
成長節奏之快、物質生活之豐富、社會交往之複雜讓人眼花繚亂。
再對比我們自己,好像二十歲的時候還只知道在學校嬉鬧,三十好幾了依然只是做著普通的工作,也沒取得什麼大的成功,確實自愧不如。
然而,無論是電視劇裡高大上的人生,還是短視頻裡絢麗多彩的瞬間,其實離我們是很遙遠的,甚至是虛構的,那些劇裡痴情專一的男神可能在現實中朝三暮四,那些視頻中美若天仙的女神離開了濾鏡也是路人一個。
那我們為什麼還是容易跟這些虛擬繁榮進行對比,並產生了真實的焦慮呢?
事實上,這並不是因為我們的無知和盲目,而是跟我們漫長的進化機制有關。
理解了這個問題,我們才會更加接納自己真實的人生。
首先,進化需要我們關注周圍的環境,這是我們遠古時期賴以生存的基礎,只有讓自己變得比周圍的人更強,對周圍的環境更敏感,才能在危險發生時,看見的比別人早,跑得比別人快,存活的比別人久。
然而,那時候的人類都是生活在自然場景下的,周圍都是真實的人,真實的事,信息量有限,也基本都與自身密切相關。
但時至今日,我們的生存方式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尤其是近百年以來,周圍的信息越來越龐雜,我們從電視、手機網絡等獲取了太多的信息,而這其中很多都是虛構的、加工的,並不真實。
只是我們大腦潛意識的注意力和處理方式還停留在過去,不知道竟然還有虛假的情境呈現,所以還是會不自覺地,把發生在周圍的事情都當成我們要去比較和超越的對象。
也就是說,看起來你知道電視、短視頻裡面的畫面是假的,是帶了濾鏡的,是被編劇塑造的,但是潛意識裡還是容易把它們當真,以為真實的生活就該如此,就該是帥哥美女,豪車豪宅,以至於產生了很多焦慮和不滿,甚至影響了自己在現實生活中的選擇。
有一個真實的故事,一位男生考上了一所女生偏多的大學,他感到特別幸福,因為他發現學校的女生實在是太漂亮了,青春洋溢,活潑可愛。
然而,有一次男生聚會,他的朋友卻說:我們學校真差勁,一個漂亮女生都沒有。男生覺得很奇怪,直到有一天他來到了這個朋友的宿舍,才發現了原因。
原來他朋友的宿舍裡面貼滿了女明星的畫報,她們當然都是身材特別棒,拍得特別漂亮,跟這些明星比起來,學校的女生當然就沒什麼吸引力了。
可問題是這些明星的照片並不是真實的,有些在日常生活當中其實也沒有那麼好看,只不過是化妝和濾鏡塑造出來的。
看看是沒問題的,但若因此失去了欣賞現實的能力,就很容易產生不滿,很難在真實中獲得幸福,甚至進一步沉浸在虛擬中形成惡性循環。
事實上,真實的人生從來都沒有那麼多輝煌,那麼多俊男美女,但也有很多簡單美好,真情實感以及平凡的幸福。
電視也好,遊戲也罷,本質上只是一種娛樂,是為我們服務的,若反而因此沉迷或焦慮,則無異於耍猴的變成了被猴耍的,那豈不是很悲劇。
所以,願我們學會在真實的人生裡踏踏實實的努力,享受屬於自己的那份成就與幸福就好,撥開虛擬的繁榮,才能見到真實的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