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中國的高房價,毀滅了年輕人的愛情,毀滅了年輕人的想像力。他們本可以吟誦詩歌、結伴旅行、開讀書會。但現在,年輕人大學一畢業就成為中年人,像中年人那樣為了柴米油鹽精打細算。他們的生活,從一開始就是物質的、世故的,而不能體驗一段浪漫的人生,一種面向心靈的生活方式。
1998年,我國將房地產、教育、醫療這三樣東西,完全市場化了。平心而論,房地產市場化之後,很多家庭的住房面積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現在我們中國人均住房面積達到39平米,甚至於比發達國家人均33平米還要出許多。而且,房地產業的繁榮,以及基建投資的興盛,帶動了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
但是,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房地產、教育、醫療市場化之後,卻沒有對低收入群體進行託底。而高房價帶來副作用正在逐步顯現出來,甚至會影響整整一代人。
第一,年輕人不結婚。從2011年開始,我國的結婚率就呈現下滑趨勢,每年結婚的人口越來越少,離婚的人口越來越多。年輕人不結婚的原因就是高房價,帶來的社會貧富差距。現在就算你是農村小夥子,也想結婚。但是,必須在縣城裡面有套房,否則媒婆也懶得理睬你。除了在縣城裡要有房,還要有車,還要有存款。結婚成本越來越高,窮苦農民真的結不起婚。
而在大城市裡面,房子價格更高,城裡的小夥子如果沒有父母的幫助,真的也結不了婚。如果房價便宜,結婚成本降下來,中國的結婚率就會順勢反彈。
第二,從2016年始,我們國家早就放開了二胎政策後,新生兒出生率還是持續下降,從2017年的1756萬,降至今年1100萬左右。為此,專家提出鼓勵大家生三胎,但現在養娃成本高,多養一個娃,也並不是一般家庭所能承受的。
據學者估算,新生兒出生率下降,這種趨勢無法改變,在十四五期間將會發生,中國人口可能出現負增長。實際上,現在房價這麼貴。如果只養一胎,家房子小一點也就算了,但是如果養二胎,為了保證二胎的活動空間,就要擴大房產面積,這是普通剛需所承受不了。
第三,高價使中國人不敢消費。中國人的消費率比巴西和印度都還低一些。拿曹德旺的來說,中國總共有14億人口,其中有12億是沒能力消費的人,只有2億人還有消費潛力。因為多數70後、80後都要還房貸,沒有多少可支配收入;而90後卻被消費貸款所困住了。而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就達到2.5億人,這些人倒是想消費,但是,歲數大了,消費能力也不及年輕人了。這樣算來,國內真正有能力消費的人口就不多了!
實際上,房子、醫療、教育等關乎民生福祉,是不能完全市場化的,要對收入群體予以託底,要控制房價的上漲。高房價已經影響到了這一代年輕人的幸福,他們不敢結婚、不能消費,還不敢生娃,這些都是嚴峻的社會問題。
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降低房價,要讓房價由當地老百姓收入來決定,還要將大家的收入漲上去,而不是少數人悶聲發財。只有真正做到了「房住不炒」,把炒房者趕出市場,現在的各種社會問題就能迎刃而解,房地產業才能走向可持續發展的軌道。
來源:法治學術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