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花岸
天價彩禮,確實是壓在很多男性頭上的一座大山。 很多父母,為了兒子的婚事,為了這高昂的彩禮錢,愁白了頭,甚至因為彩禮錢,上演了不少愛情悲歌,家庭慘劇。
之前看到一則新聞,因為差10萬彩禮,兒子不依不饒,母親哭訴「你這是要逼死你娘啊」,情緒失控的兒子脫口而出「那你去死」,沒想到母親當即就從窗臺跳下去了。
民政部大力整治天價彩禮,是一種好的社會導向,但是這種命令,禁止,宣傳引導的方式,真的能禁得住這樣的風氣嗎?真能緩解幾千萬男性單身問題嗎?
我覺得為時尚早呢。我們且來逐步分析。
為什麼會存在天價彩禮?彩禮是中國的一種文化傳統,這種文化傳統滋生在封建社會,而在那個社會,女性更像是一種附庸,在家從父,出嫁從夫, 彩禮像是女性的臉面和門票。
男方彩禮出的越多,女性似乎更值錢些。
在如今社會,天價彩禮的出現,是傳統的延續,也是競爭的結果。越是經濟落後,越是女性不獨立的地方,彩禮更加高昂。 女孩的父母,抑或女孩本人,都會覺得彩禮越高,自己的價值越高。
曾經的計劃生育政策,加上重男輕女的傳統,使得這個社會男女比例存在較大的不對等,2018年的統計數據顯示, 中國的男女比例是116.9:100,男性比女性多3000——4000萬。 女性在婚姻市場上有更多的選擇權,所以在擇偶上也會條件頗多。
一家女,百家求。 這種競爭也促使了天價彩禮的萌生。
國家整治天價彩禮,只是一種形式上的改變, 很多父母也會變得開明,在一定程度上也會緩解男性的婚育問題,但是這不是一種根本的解決辦法。
不以彩禮的形式出現,它可以以另外的方式呈現,比如房子,車子,金銀首飾,裝修等其他費用的形式出現。
女性作為附庸的歷史存在了幾千年,不是一下子就能改變的。 即使現在受過高等教育,在思想上未必擺脫附庸的位置。
有人說:「父母把女孩子養大養了二十年,結果給人家做媳婦,高昂彩禮錢就理所應當」
有人說: 「彩禮是女人的面子,別人在看著,自己的臉面,高價娶回來的媳婦,婆家自是不敢怠慢。 那些要很少的彩禮,或者不要彩禮的姑娘,都是傻姑娘,不重視自己,遲早被婆家輕看。
高價彩禮,是所有人共同推起來的結果。 這裡面混雜著人性的自私,對未來的不安,對自身價值的不確定,要想根治,需要的是一種物質保障,一種精神的升華。
男性的房子,是婚前財產,對於女性,彩禮變成了一種財產保障。
女性天生不安全感強烈,另外女性因為要承擔生育責任,在收入上存在斷檔期,又加劇了這種不安。 各方面沒有保障,所以才會在婚前想要抓住機會給自己一個保障。
你看女明星,自身掙錢能力比較強的女性,愛就只管愛了,有物質和錢財兜底,她對於彩禮的概念就淡薄了,越是掙錢能力弱的女性越要拼命抓住一些東西來保障自己。
要想女性心安,一方面是女性自身不斷成長,增強自己的價值感,另外一方面社會也要為女性創造一種公平,不能因為女性有生育需求而存在職場歧視,如果寶媽有更多的邊帶孩子邊增收的機會,她們內心的那種惶恐感也會少很多。
這種惶恐感的減少,需要社會制度的完善,需要男性的尊重,需要女性不斷增強自我價值感。
一場疫情,不知道帶來人們的一種反思嗎?生命中究竟什麼東西最重要?
比起高昂的彩禮,在苦難災難面前的相濡以沫,不離不棄是不是更值錢? 如果女性想明白生活中什麼東西更重要,自己能掙能花,不需要高價彩禮維持自己安全感的時候,這才是單身男性鬆一口氣的時候。
但是,也要明白,這其實也是一種人性,靠別人生活總比自己奮鬥容易,有人就是願意選擇這樣活著。
天價彩禮經過努力會減少,但永遠不會消滅。 這是人性。
所以對於男性,不要抱怨女性的勢利,天價彩禮有其不合理,但也是一種社會問題的反應, 你們要做的就是不斷努力增進自己的價值,用自己的人品,用愛和尊重去打動姑娘,總有好姑娘,眼睛不停留在錢上,而是停留在你的為人上的。
沒有姑娘看得上那些空頭承諾的,那些自身不努力,卻總是抱怨姑娘勢利的人,註定要落單……
麵包和愛情,真的不能兼得嗎?那些選擇麵包的女孩就一定是勢利嗎?
麵包和愛情兼得,那是皆大歡喜。一個上進,能力強,又會疼人又多金的伴侶,姑娘們不要豈不是傻?
如果沒有麵包,那也要找個能奮鬥出麵包的人吧,相親相愛,然後一起努力打拼,最怕遇見以愛情為幌子,沒有麵包又不努力的人,耗費姑娘大好的青春。
要不要彩禮,無可厚非,那是女性的一種選擇。 不懼未來的人,不會那麼在意彩禮。 害怕未來的人,想要抓著一根安全繩而已。
我當年沒要彩禮,有人說我傻,因為我真的覺得我們兩人可以奮鬥到我們想要的東西。 這是一種賭約吧,幸好,我堵對了。哈哈! 如果不是他,對於一個沒有感情基礎的人,彩禮我是一分不會少的。
單身男性不要想著呼籲取締彩禮,如何給自己減負,儘量想想如何提升能力多掙錢,再不濟就是當個暖男,也有人死心塌地。
我是花岸, 注重分享有思想有態度的內容,關注我,更多精彩分享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