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路人》:底層人的掙扎

2020-11-08 飛飛魚電影

我也認識一個麥路人

他40多歲的年紀,離家千裡外出打工,兜裡的錢有多少花多少,從沒有存款。

當時我們和幾個朋友一起去打暑假工,我的朋友認識他,然後找到他,我們和他一起進廠。

第一次見他,他叼著一根煙,大概是經常上夜班的緣故,整個人滄桑不已,黑眼圈很嚴重,四十多歲的年紀,卻像我老家村口的小老頭。


我們當時還很有警惕性,畢竟朋友的朋友,也是第一次認識。但他很熱情,也幫了我們許多,在我們沒錢吃飯的時候主動找老闆要預支工資,相處下來後,我們也逐漸變成了朋友。

接下來的一個多月,我們和他一同打工,每天清晨下班的時候,是我們最快樂的時候。吃完早餐走回宿舍那條小路,他總喜歡唱起他老家的歌。歌聲悠揚,洗刷了我們勞累一晚上的疲憊。

我們叫他老哥。老哥人很好,因為他年紀比我們大,而且他年輕的時候走南闖北,有過不少經歷。他總跟我們講許多為人處世的道理,在那段時間我們也學會了很多。

但時光總是短暫的,一晃八月底,我們都要走了,走的那天下了點小雨,我幾個朋友先走,而我在等滴滴,他遞給我一根煙,煙霧繚繞中,我問他以後有什麼打算,他沉默不語,像是電影裡的郭富城。

是啊,我們的相遇就是賭氣離家出走的深仔遇到了博哥。他教會我們如何在這個社會生存,我們跟著他一點一點融入社會這個大熔爐,深仔們愈發成熟,而博哥,卻命不久矣。
他也有難處,家裡的小孩上學需要錢,每每他躲著我們打電話,我們就知道他有難處了,但他從來不說。


博哥也是這樣的,他破產了,不敢面對自己的媽媽,去給媽媽掛個花燈,只能包個利是。隨後查出肺癌,他還不敢相信,不敢去面對。

底層人面對困境,連痛苦都不敢。

而深仔們,離開了工廠,還能躺在學校的溫床裡,茁壯成長


電影裡的深仔,他還年輕,他還能有很多機會,擺脫目前的困境。


可是老哥,他再也沒有機會了。他只能繼續在底層掙扎,不停的掙扎,直到肌肉開始鬆弛,鬢角長出白髮。

底層人的結局,都大抵如此。

衷心祝願老哥能健健康康,天天發大財。

相關焦點

  • 楊千嬅帶你看《麥路人》故事
    這群人的現實,思想和未來,非常值得人文關懷和大眾關注。 還有深仔,影片對這個角色的設置非常巧妙,有著一種隱喻。這個本來連懷孕大肚的嫂子都打的青少年,很容易就變成如小島前段時間窮兇極惡的部分搞事者。 但在相遇的陌路人的影響下,他體會到生活艱難,活著不易,顛覆了他以往養尊處優的認知。
  • 底層人何必為難底層人!
    都是底層人,可為什麼底層人不願意彼此相惜,非要變成「冤家」?我們都聽過這樣一個故事,兩個乞丐去街上行討,一段時間後,一個乞丐乞討的比另外一個乞丐多。於是這個乞丐就心生嫉妒,處處想著壞點子去針對他,反倒是對每天從他身邊走過且次次都賺了大錢的富豪熟視無睹。這裡我們能看到乞丐只會嫉妒與他身份相同的人,而那些層次高出他很多的人,他大多會選擇性失明。
  • 39、底層的機緣
    一個人落到社會的底層,不是體驗底層,是真到了底層,這時會有一種機緣。一種什麼樣的機緣?一種看清社會真相的機緣。以底層的視角來看,這個社會的真相是這樣的:一黨政軍衙門庭院深深,裡面的人高深莫測,是統治階級,中國自古以來就是官本位,當個官自古以來是最高階級追求。我一個小老百姓地位真是卑微,死了都沒人知道! 二大城市繁華似錦、豪車遍地、紙醉金迷,可是跟我有什麼關係!
  • 到底什麼是社會底層?
    聊天的最後,她總結說社會底層通過奮鬥,一定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我出生在大西北的一座縣城,我對她所說的「社會底層」不以為然,我說道,真正的底層不是掙扎在溫飽線水平、住在貧民窟。真正的貧困,或者說真正的底層,是被生活壓得無法呼吸、無力掙扎、而又毫無改變辦法的人。她聽我說完下面的這個故事後,也對我的觀點表示認可。
  • 不要淚奔:那些掙扎在社會邊緣的底層是怎樣的一種生存(二)
    這個結果稍稍讓人感到欣慰。但是有一個事實帶來的失望遠遠超出這個「欣慰」。我問女警「表妹」,為什麼昨晚不到十二點這個混蛋就走了,他們卻要到上午才來報警?「表妹」說,這在辦案中非常正常。你不能體會最弱的個體在被傷害時那種無助掙扎放棄和絕望,他們要在這四種狀態中掙扎很久才能擺脫絕望。他們可能是一些在最底層被欺壓成了習慣的人,從來就沒有體驗過成功的反抗。這番話讓我的心拔涼拔涼。「表妹」說,社會就是這樣,誰也沒有辦法。
  • 不要淚奔:那些掙扎在社會邊緣的底層是怎樣的一種生存
    01,卑微的活著,被傷害時有一種捲曲的掙扎,像蝸牛那樣。有大朵大朵的憂傷,有一點點微茫的希望。這讓人想起劉禹錫的《烏衣巷》: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02,城南榴花巷,因明季李姓進士辭官歸隱後在此地遍種石榴花而得名。幾經滄桑,這裡早就沒有了石榴花,老舊的小街人家幾乎租滿了外來打工者,房東自己大多已在新城的高檔小區買房。我要講述的事是大約十年前,我要講述的姐弟倆就是這裡的租客。
  • 有些人拼盡全力,也難過好一生​
    在電影《麥路人》就拍出了這樣一種人間真實。麥路人,這個說法源自日本,意思就是在麥當勞24小時店裡過夜的人,逐漸演化成無家可歸者的代稱。他們不是乞丐,也不是流浪者,他們大多是底層勞動者,他們沒錢買房,勉強租住的環境更是一言難盡。於是選擇在24小時便利店裡寄居。
  • 成功的人需要脫離「底層思維」
    俗話說:「一樣米養百樣人」,在這個世界,人與人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差距。這個差距並不是指單純的生理和智力上的差異,而是人與人之間的思維模式和行動力。明代思想家王陽明主張的「知行合一」正是闡述了這個道理。簡單解釋就是:一個人有了正確的思想與認知,行為上同時也要遵循準則,只有把「知」和「行」統一起來,才能稱得上「善」。
  • 心理學:社會底層的人,值得同情嗎?
    首先我們要看看什麼是底層社會社會底層,也叫炮灰,古代稱我等賤民,字面意思更好理解,就是一群loser的集合。總的來說,活在社會底層,芝麻綠豆大小事,你都得受氣,因為你沒錢沒勢。當一些生活還算優渥的中層或者說中下層群體,看到底層群體的時候,往往會產生一種特別的情愫,這種情愫之所以會那麼親切,是因為,中層或者中下層群體的人往往曾經也經歷過很長一段時間的底層生活,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勤奮和智慧改變了之前的狀況與遭遇,如今看到底層群體就感覺看到了以前的自己。熟不知,那群人不是你,那群人中的大多數一輩子只能那樣。
  • 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都是些什麼人?
    任何人都經歷過艱難險阻,挫折是人生路途當中所不可避免的部分,可如果多年之後你毫無改變,一直在社會底層摸爬滾打,那就要好好自我反思一下了。你為什麼會把日子過成這個樣子?不要總抱怨命運,命運對於每一個人而言,其實都是公平的。一個人一直身處社會底層,一定是有他的原因的,通常情況之下,這種人都具有以下四個特點。
  • 真正的社會底層和大家心中的社會底層是非常不一樣的
    真正的社會底層和大家心中的社會底層是非常不一樣的。我們知道,在中國,只要你有基本的勞動能力,不需要任何專業技能,隨便找個廠子打打工,一個月也能掙個兩三千。要是青年男子,身體素質好,肯吃苦,或者有一點技術,月收入是很容易達到四五千的。要是有一點門路,跨國務工,那月收入破萬都是有可能的。這都是在完全沒有任何學歷的情況下。那為什麼會有六億人的月收入不足一千?
  • 底層人的掙紮成長——男人不可以窮
    他怕家裡人擔心,瞞著自己剛剛失業加失戀的事;弟弟阿勇踢球時被人撞倒他二話不說衝上去揍了那人一拳為弟弟出頭,雖然他根本不會打架。小人物有時候也不乏勇氣!給自己放了個短假之後,薛可正在朋友趙文栽的推薦下進入一家金融公司做倫敦金經紀。
  • 社會底層人物的生活是怎樣的?底層人物沒什麼生活,有的只是生存
    我從來不覺得我不是社會底層,不要看現在的生活怎麼樣,反正在底層的位置沒變過。不知道,為什麼。看到底層就和窮人勾鉤了。底層不就是窮嗎?一個窮字道出了低層的生活狀態。為了能更好的生活,我們每天要很努力的去工作。然而只是能勉強生活 ,一旦發生了什麼天災人禍,就全都完了。生活就會一團亂。
  •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取決於底層能力
    對於部分人來說,一場疫情,會吃光家底。 直到危機來臨,很多人恍然驚覺:足夠的存款是支撐生活的底氣。 一場疫情,其實也是一個分水嶺。會產生極度的危機意識,從而開始積極「自救」和改變。 什麼是底層能力?
  • 上層社會人捧人,越是底層的人,反而越喜歡相互踩踏
    大家生活中也經常會看到這種現象,越是處於社會底層的人越是相互踩踏這個社會上,有些人的就是這樣的心理,我爬不上,你也不能往上爬,我過得不好,你也不能過得比我好。越是底層的人,越是熟悉的人,這種心理就會越嚴重。看不得別人好,尤其是看不得身邊的人比自己好。窮人相對於富人而言,沒有大的格局,他們更注重眼前利益,沒有考慮結怨後會對自己產生什麼樣的惡劣影響。
  • 「底層邏輯」和「頂層邏輯」
    「底層邏輯」和「頂層邏輯」是相對的兩個概念。我對這兩個概念的理解可能還有點淺面,今天我就對我的理解進行一個闡述。首先明白什麼是底層邏輯跟頂層邏輯?其次它又是怎麼產生的?最後我們應該如何去改變自己的這種思維。按我的理解,「底層邏輯」和「頂層邏輯」是思考問題時原始的出發點,一個人的思維觀念也決定了它的底層邏輯跟頂層邏輯。
  • 為什麼很多人辛勞一生,仍然生活在社會底層?
    前幾期得視頻和大家聊了加班地問題,我看了不少人回復,發現很大一撮人都生活在社會底層,身處糟糕得環境,找不到出路。針對這種情況,所以今天想和大家聊聊,為什麼很多人辛苦一生,人生卻毫無改變,出路在哪?總之,現實競爭慘烈,所有人都在吐槽,不管怎麼努力,似乎都看不到希望,那這一切的根源究竟在哪呢?
  • 底層的人性邏輯:其實,我們都是平凡的人,都在為錢而奔波
    為什麼底層人更能看清人生百態?什麼是底層的人,如果以金字塔來形容,塔尖上都是高層成功人士,那麼最底下那層就是底層人員,也是社會上佔絕大多數的那一層。這層人非常多,有養家餬口的工人,農民,商販等等都是,如果要說的更透徹點,所謂的底層人員,就是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的一些人,就是家境貧苦的為錢奔波發愁的這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