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在心中,量人也量己

2020-10-10 宇文成功

尺在心中,量人也量己;尺在身內,量得又量失。

一個人來到世上,從懂事起,就有了一把尺子。尺在心中,量人也量己;尺在身內,量得又量失。

這把尺叫比較,以人生為參照物,量一量,一個人謙虛與驕傲、儉樸與奢侈、光榮與恥辱、成功與失敗、真善美與假惡醜,都一目了然。

這把尺叫規範,做人什麼可為,什麼不可為,要有個尺度。一個人的一言一行,量一量,就能看出是否符合道德規範。

這把尺叫分寸,對己、待人、處世,都應把握分寸,一個人的所作所為,量一量,就能看出適當、適度、適宜與否。把握不好,差之毫厘,失之千裡。

人生之尺,無處不在,長短不一,因人而異。眼中有事三界窄,心頭無事一床寬。不同價值觀用這把尺子量,能量出巨大反差。

人生有尺,社會有度,心靜則尺平,心明則尺準。當尺、度完美結合時,人生有了方向,社會有了規則,世界就會因此而美麗。

把握人生尺度,內心世界就有了深度,海納百川,壁立千仞,有了山海般胸襟氣度,無論生活在何處,皆可超然於塵俗,來去自如,遊刃有餘。

尺度把握人生,內在生命就有了寬度,放寬心中尺度,整個世界都會為你讓路。丈量自己,照亮世界,坦然面對榮辱浮沉,心境釋然,路越走越寬。

漫漫人生路,曲曲彎彎,坎坷不平,心中有了這把尺子,經常度量規範自己行為,做人做事,就能時時有度,分寸得當,平準淡定。

人生之尺,是行為的指南針、定盤星。有了它,就能平平安安、高高興興,灑脫快樂一輩子。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

相關焦點

  • 尺在心中,量人量己
    尺在心中,量人也量己;尺在身內,量得又量失。尺在心中,量人也量己;尺在身內,量得又量失。這把尺叫比較,以人生為參照物,量一量,一個人謙虛與驕傲、儉樸與奢侈、光榮與恥辱、成功與失敗、真善美與假惡醜,都一目了然。
  • 人生要做一把尺子,量己量人。
    尺在心中,量人也量己;尺在身內,量得又量失。 這把尺叫比較,以人生為參照物,量一量,一個人謙虛與驕傲、儉樸與奢侈、光榮與恥辱、成功與失敗、真善美與假惡醜,都一目了然。 這把尺叫規範,做人什麼可為,什麼不可為,要有個尺度。一個人的一言一行,量一量,就能看出是否符合道德規範。
  • 心是一把尺,量人先量己!
    心是一把尺,量人先量己一個懂得反省的人,一定能記住別人的好處,意識到自己的不足,一定能看到別人的優點,並發現自己的缺點。做人如尺,量人先量己;心裡有稱,稱人先稱己。誰都有脾氣,但要學會收斂,在沉默中觀察,在冷靜中思考,誰都有底線,但要懂得把握,大事重原則,小事有分寸。一個人,只有學會寬容,腳下才會有好走的路。只有學會尊重,身邊才會有更多朋友。
  • ​心是一把尺,量人先量己
    心是一把尺,量人先量己。總盯著別人的短處,就看不到人家的長處。總站在自己的角度看人,會把別人的不足放大。是人,都不完美;人人,都有缺點。如果學不會體諒,做不到寬容,就會引來矛盾,發生衝突。蘇聯大文豪高爾基說:「反省是一面瑩澈的鏡子,它可以照見心靈上的玷汙。」
  • 人 生 之 尺
    尺在心中,量人也量己;尺在身內,量得又量失。尺在心中,量人也量己;尺在身內,量得又量失。這把尺叫比較,以人生為參照物,量一量,一個人謙虛與驕傲、儉樸與奢侈、光榮與恥辱、成功與失敗、真善美與假惡醜,都一目了然。
  • 人生之尺
    尺在心中,量人也量己;尺在身內,量得又量失。一個人來到世上,從懂事起,就有了一把尺子。尺在心中,量人也量己;尺在身內,量得又量失。這把尺叫比較,以人生為參照物,量一量,一個人謙虛與驕傲、儉樸與奢侈、光榮與恥辱、成功與失敗、真善美與假惡醜,都一目了然。
  • 人生之尺!(深度好文)
    尺在心中,量人也量己;尺在身內,量得又量失。一個人來到世上,從懂事起,就有了一把尺子。尺在心中,量人也量己;尺在身內,量得又量失。這把尺叫比較,以人生為參照物,量一量,一個人謙虛與驕傲、儉樸與奢侈、光榮與恥辱、成功與失敗、真善美與假惡醜,都一目了然
  • 人生之尺!
    來源 | 網絡,佚名尺在心中,量人也量己;尺在身內,量得又量失。尺在心中,量人也量己;尺在身內,量得又量失。這把尺叫比較,以人生為參照物,量一量,一個人謙虛與驕傲、儉樸與奢侈、光榮與恥辱、成功與失敗、真善美與假惡醜,都一目了然。
  • 人生之尺!( 說得極好)
    尺在心中,量人也量己;尺在身內,量得又量失。以人生為參照物,量一量,一個人謙虛與驕傲、儉樸與奢侈、光榮與恥辱、成功與失敗、真善美與假惡醜,都一目了然。一個人的一言一行,量一量,就能看出是否符合道德規範。
  • 心中有尺,行事才能有度
    直尺用來拉直線,方尺用來量直角的兩邊長,捲尺則純粹是為了攜帶方便。俗話說:「眼是一把尺,量人先量己。」心中有尺的人,能夠不為利益所動,不被誘惑所驅。心中有尺,行事才能有度。漫漫人生路,心中需有尺。
  • 人生之尺(深度好文)
    尺在心中,量人也量己;尺在身內,量得又量失。這把尺叫比較,以人生為參照物,量一量,一個人謙虛與驕傲、儉樸與奢侈、光榮與恥辱、成功與失敗、真善美與假惡醜,都一目了然。  這把尺叫規範,做人什麼可為,什麼不可為,要有個尺度。一個人的一言一行,量一量,就能看出是否符合道德規範。
  • 尺度把握人生,放寬心中尺度,整個世界都會為你讓路(深度好文)
    01人來到世上,就有了一把尺子。尺在心中,量人也量己;尺在身內,量得又量失。人生之尺,無處不在,長短不一,因人而異。眼中有事三界窄,心頭無事一床寬。人生有尺,社會有度,心靜則尺平,心明則尺準。漫漫人生路,曲曲彎彎,坎坷不平,心中有了這把尺子經常度量規範自己行為,做人做事,就能時時有度,分寸得當,平準淡定。人生之尺,是行為的指南針、定盤星。有了它,就能平平安安、高高興興,灑脫快樂一輩子。02人生百年轉眼間大半輩子過去了,不想和別人爭來鬥去,也不想活在別人的眼光裡。
  • 財富量決定自由度
    那時候,我們心中會很難受,就不得不感慨,財富量少了,人生是沒有自由的。對個人是這樣,對國家呢?恐怕也是這樣的。國家看似強大,實際上卻始終受制於收稅這個命脈。把國家想像成一個人,它的收入也是有限度的。如果國家經常赤字,統治者還能隨心所欲地花錢嗎?恐怕就不可以了,除非統治者願意很快就被掃入歷史垃圾堆,否則他們肯定不會寅吃卯糧,而會號召老百姓過緊日子。
  • 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
    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應尊重他人的選擇。人不能霸道,霸道無友;心不能自私,自私則困。心中有愛有情誼,眼中能容有世界。  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  做事要留些餘地,說話要留些口德,惡語出口不足以喪身,卻足以喪德。言語之惡,莫大於造誣。人的嘴要吐真話、善語,不要無中生有,信口雌黃。
  • 也來談談「器量」
    器量即氣量,喻指人的度量。對人來說,器量是指能容納不同意見的肚量與胸懷。能盛得下天地萬物,器量大也。有器量才能心有定力,俗話說有雅量無難事。 器量的大小,決定一個人的修養的高低,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一個人成就的大小。 一、 人與人相處,需要器量。
  • 有心量,才有器量;有肚量,才有份量
    來源:儒風大家有心量,才有器量 曾國藩說:「富貴功名,皆人世浮榮,惟胸懷浩大是真正受用。」 胸懷浩大就是心量大,拿得起放得下,船過水無痕,鳥飛不留影。 心量大小決定了人生苦樂。心量越大,煩惱越輕;心量越小,煩惱越重。心量小的人,容不得,受不得,裝不下大格局。 心量是一個可開合的容器,當我們只顧自己的私慾,它就會愈縮愈小;當我們能為別人考慮,它又會漸漸舒展開來。 一念之差,心的格局便不一樣,可大如宇宙,也可細如微塵。 有心量,才有器量。心量決定器量,境界決定高下。
  • 肚量如同藏金屋,量大福大不可量
    肚量如同藏金屋,量大福大不可量學佛第一要緊的事情就是要把心量拓開,要能夠忍辱,要能夠包容,要能夠饒恕別人,不跟人計較。人與人過一生中是有怨恨的,&34;可以把&34;化解掉。相傳在很久以前的京師,有兩位最傑出的佛像雕刻師李勇和張記,他們的感情很深厚,因為李勇雕刻的絕活幾乎全是大師兄張記親手傳授的。
  • 讓人三尺,渡己一生!
    古人云:「讓人三分不吃虧,容人三分無損失。」人生在世,需學會讓步,處事時學會退一步,待人時學會寬一分。讓步,不是怯懦,不是慫,而是一種智慧,一種為人處世的高深境界。一個懂得讓步之人,必有厚福。01常言道:「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 讓人三尺,渡己一生
    一日,張英收到一封家書,信中寫到鄰居家中要蓋新房,想佔用家裡三尺地,家裡人希望張英動用關係解決這件事。張英看完信後,只回了24個字:千裡家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鄰居看見張英家主動退讓,倍感愧疚,也選擇讓出了三尺地,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六尺巷」。是啊,人生於天地之間,如此寬廣,讓他三尺又何妨?一封書信,代表著一種情懷,更代表了一種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