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想過,職場中失利的人是被什麼打敗的?
近期疫情又有開始肆虐的勢頭,而又有人在其中斷送了自己的職業生涯。網上大家關注的可能更多是生活上的話題討論焦點。
但是做為職場人的你,應該從中看出一起更值得我們思考的東西。
為什麼會有人這麼愚蠢的去扼殺自己的職業發展呢?疫情期間的要害關鍵,身為局人不是應該更清楚嗎?
我反問了一下自己,即使是一般的普通人的,都不可能會不清楚其中的要害。
為什麼,偏偏一個局中人就犯了這種不應該犯的錯呢?也許其中有些被忽略掉的魔鬼細節。
今天,我想和同為職場人的你,探討一個職場中的重要事情:別被日常小麻煩扼殺你原本應該輝煌的職場生涯。
1.慢性日常麻煩
伏爾泰有句話說,「使人疲憊的不是遠方的高山,而是你鞋子裡的一粒沙子」,意思是在生活中擊垮我們的往往不是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而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
小陳是公司的區域銷售經理,近期公司對市場銷售結構進行新的摸索和調整,小陳有好的想法,但還得到領導的支持。他準備利用今晚下班時間做一份具有說服力的報告,明天爭取領導的支持。
可是今天下午正準備下班就接到學校的通知,孩子生病了。妻子正好這段時間在老家照顧身體不好的父母,沒辦法趕回來。而是小陳連飯都顧不上吃就急忙趕到學校帶孩子去看醫生。
剛好下班時段,路上又堵成狗,好不容易來到醫院,發現這個點醫院居然還在排長隊。
小陳想著反正要排長隊,不如利用時間在手機上先整理一下報告的大綱,但是還沒寫到一半,手機又沒電了。放下手機,一看發現排這麼長的隊居然還有人插隊,而情緒一下被燃爆,和插隊的人吵了起來.......
還好看完醫生後孩子沒什麼大礙,但是折騰了一晚,小陳什麼都沒幹成。第二天,小陳精神依然很疲憊,報告也沒能寫好,領導沒有再給他機會。
晚上,妻子終於回來了,正好看見小陳在對孩子發脾氣。
英雄就是這麼被生活擊垮的。這些事兒的特點是你無法掌控。你想幹的不是這樣的事兒!你的計劃裡沒有這種項目,可是它們就這樣一波還未平息一波又來侵襲。它們互相勾連在一起,壓在你的身上,哪還有心情琢磨什麼大事。小陳心想,如果生活是電子遊戲,我能不能先退出一會兒。
卡洛琳·奧爾德溫是俄勒岡州立大學健康老年研究中心的主任,把這種說大不大、說小又折磨人的事兒,稱為「慢性日常麻煩」 。
你一看「慢性」這個詞,是不是馬上想到某些病症。沒錯,奧爾德溫的研究表明這些小麻煩不但影響人的情緒和工作表現,而且還會影響人的健康,甚至會縮短人的壽命。
慢性日常麻煩會讓人有壓力感,壓力感會讓人體內一種叫做皮質醇的荷爾蒙濃度升高,而這會破壞免疫系統。免疫系統不好使,身體就容易出現慢性炎症,這些慢性炎症又會進一步導致其他更嚴重的疾病,甚至會增大得癌症的風險。
我們早就知道,重大壓力事件,比如失業、失去親人、長期照顧病人,這些大事,對健康會有很大危害。
而奧爾德溫的研究表明,慢性日常麻煩對健康的危害,幾乎就和大事一樣。
2. 對麻煩的感知和反應
你肯定知道這種小麻煩是生活的永恆主題,不可避免的。還好,科學家通過研究告訴我們:真正影響你健康的不是麻煩本身,而是你對麻煩的反應。
奧爾德溫在2014年對1300名受試者做了一項研究,讓受試者對情緒打分,分數高低代表情緒的強度。研究結果發現,經學對小事有激烈反應受度者,他們的健康狀況和死亡率,就和那些面對重大人生壓力的人一樣。尤其是反應強度最大的那一組,在同樣內的死亡率是正常人的三倍!
奧爾德溫在2016年找來900個受試者,做了一項統計人在遇到多少個小麻煩,測量他們的「心率變異性」(該指標好,代表心臟健康;反之就容易心臟病),看看他們對小麻煩的反應。
研究表明,受試者的心率變異性和他們遇到小麻煩的數量沒有多大關係,而和他們面對小麻煩如何反應很有關係。
這個關鍵是麻煩怎樣影響你的情緒。
你想想,對小麻煩應激過烈是不是在生活中很常見?
路怒症,是不是一種很常的應激行為?你看到過多少個,就因為搶車道或不讓車道就開始互歐的視頻?我不記得數量,但真的很多。
你想想自己在工作中,有沒有因為一些小麻煩導致崩潰,進行有過激行為,把自己的職業人設一下毀掉的經歷。
我就有過......本來一線的工作就繁雜,指標壓力大,然而公司各種「表哥、」「表姐」催個不停,更要命的就是當天發出,當天上午就要。放下手頭的事不管去做表格,又擔心流失銷售機會完成不了指標,不及時反饋後臺同事又不停的催「全公司就差你了」。終於有一次忍不住在領導調研會上開炮,結果......當然不會是好結果。至少在領導眼裡:這個人工作能力一般,小事都平衡不好。
最可怕的是小麻煩還有個積累效應。如果你最近心情都挺好,那就算出個小事兒也沒關係。如果你已經到了焦頭爛額的程度,那每個小麻煩都可能是壓倒你這匹駱駝的最後一棵稻草。
說到這裡,你是不是可以思考一下,這些平時對小麻煩應激過烈的行為,正是一點一點摧毀我們職業上升通道的元「兇手」?
所以,在此次熱點事件中,我在想這位局中人是因為什麼才會產生這樣不適當的行為,也許小麻煩在這裡面,會是個致命因素。
然而每個成年人都要自己的行為承擔後果,縱使你有說不清、道不明的緣由。成年人的生活沒有退路,成年人的職場生涯更沒有退路,且行且珍惜。
3. 怎樣忽略麻煩
我們繼續說回小麻煩,現在你應該發現,如果沒有對小麻煩的這個知識,這絕對會是我們在職場上的一個大坑。
但是,你也發現,身邊總會有一些善於控制情緒的同事,這種能力讓他們能處理好各種職場中的關鍵時刻。
那應對小麻煩的關鍵是什麼——真正的問題不是麻煩本身,而是你對麻煩的反應。
也許已經有智者給過我們答案,(據說是)愛因斯坦說過:「弱者報復,強者原諒,智者忽略」——答案是忽略。
那怎麼忽略呢?根據關鍵因素,我們不是要忽略小麻煩本身,而是要忽略自己的情緒。
第一,你要善於觀察自己的情緒。你可以像生活黑客一樣,用智能工具協助自己時刻掌握自己的情緒,如智能手環。如你發現自己有被「真氣」灌腦的感覺,就看一下手環,自己的心跳指數是不是加快——這時候你就知道自己要發怒了,馬上開始調節自己的應對系統,讓自己平靜下來。現在手環有呼吸調整的工具,這時候感覺挺適用。
第二,開心的小事兒可以中和煩惱的小事兒。這個事實也是研究發現。那開心的小事兒從哪裡來呢?我個人經驗,這要自己有能發現生活美好之處的眼睛。每當我對工作感覺到壓力山大,對未來充滿焦慮的時候,我都會想自己可愛的孩子,體貼的妻子,還身體健康的老父親,這時我現在想見就能見到他們的幸運之事。想想那些比自己更艱苦的人們,自己的這點小麻煩,根本排不上號。共情是種能力,是可以培養的。
第三,更強的功夫,是使用斯多葛哲學和阿德勒「課題分離」的思想。關鍵在於,不要把小麻煩給「個人化」。這件事只是一個客觀的存在,並不是世界在針對你,更沒有那麼多人與你為敵!客觀的存在是你控制不了的東西。
人很是容易陷入「主角」思維,有些不如意之事就覺得世界在和自己做對,但老話常說「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這不是自找苦吃嗎?
你真正能控制的,只有自己的行動和自己的態度。你控制不了這次的面試和競聘會有人已被內定的情況,但是你可以選擇認真做好自己的面試和競聘材料,積極在面試和競聘時展現自己的能力,這本身就是一個非常難得在領導心裡留下深刻印象的機會,可惜有很多人看到只有小麻煩,剩下的就是被小麻煩葬送掉的表現機會。
小麻煩不在你能控制的能力邊界內,不能控制總想控制,情緒就會上來,健康就會下去,同時葬送掉那本應屬於你的輝煌職業生涯。
最後,我還是想用這句話和同為職場人的你互勉——成年人的生活沒有退路,成年人的職場生涯更沒有退路,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