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情感公寓
昨天跟趙姐在一起喝酒,也許是喝多了,再也不是清醒時的端莊大方了,說話也有點大舌頭了,但也說了很多的大實話,比如關於如果有來生,你還會不會再做女人的問題,趙姐瞪著眼睛對著我說:不,不做了,如果有來生,我再也不要做女人,因為太累了,她說的大概意思我也總結如下:
1
沒結婚之前,一直覺得現在的這個家就是自己永遠的家,就算以後自己嫁出去了,這個家依然是自己的家!
可後來結婚後,慢慢的發現自己以前想的有點幼稚了,結婚的最初幾年裡,曾經認為永遠是自己家的家,換了新稱呼,叫娘家,不過心裡覺得娘家就娘家吧,有娘的家嘛,反正身心對於娘家還是依然有歸屬感,這就是我的家!
幾年之後,自己有了屬於自己的孩子,每天照顧孩子吃喝拉撒睡,做好晚飯等著老公回家,孩子長大的過程中,接送孩子上下學,然後一家三口圍在桌子上吃飯,晚上靜下心來才發現,這個家有老公孩子,不知道什麼時候,自己對現在的這個家有了歸屬感,曾經發誓娘家是永遠的家,跟自己這個小家比起來,似乎有點遠近之分了,這個想法一出現,她說她覺得很可怕,就像多年的信仰突然倒塌了那樣可怕!
2
雖然回娘家的時候,跟父母嘮家常的時候父母說:這裡永遠是你的家,永遠為你敞開大門,我居然有點感動,我覺得不應該感動啊,本來這裡就應該是我的家啊,我為什麼要感動?既然感動了,不就說明這裡已經不是我的家了?
難道真的是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那一刻的我感觸頗深,覺得做女人確實挺好的,但從結婚的那一刻起,硬生生的把結婚之前跟父母的親情在形式上硬性的進行隔離,並且以一種溫水煮青蛙的方式讓你在歲月中否認,否認你以前堅定不移的認定娘家就是你的家的這個說法是錯誤的!
3
如果命好,遇到的老公對你好,那女人還算好點,起碼她離開她的娘家,她的父母,來到男人的家,從不會當媳婦,開始學著做別人家的媳婦,不會做飯,學著做飯,因為在娘家的時候,都是父母做好了,然後自己持,結婚後就要自己做飯了,也許是從對做飯一竅不通,發展到最後自己一個人能做一大桌子的美味佳餚!
在娘家的時候是做公主,結婚後是做女主人,做公主是被父母伺候著,而做女人,是要伺候一大家子人的,不可能象在娘家那樣當個甩手掌柜,父母什麼都做好了,做女人是要親自把什麼都做好的!
4
女人最終是要做母親的,人們說只有做母親的女人才算是完整的女人,可為了做這個完整的女人,也只有女人知道生孩子是多麼的痛苦,象大家說的從鬼門關裡走一遭,一點也不為過,象那些難產送了命的女人還少嗎?
生孩子痛苦就痛苦吧,也算做了回完整的女人,當然孩子也會帶給自己快樂這倒是毋容置疑,只是孩子並不是自己一個人的,是屬於你跟老公的愛的產物!
遇到疼你的男人,那有了孩子後他會更疼你,遇到沒把你當回事的男人,女人總是幻想著用孩子拴在住對方的心,那絕對是痴心妄想,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男人不會因為孩子而改變對你的看法的!
5
最後趙姐嘆了口氣說:女人啊,長點心吧,別指望自己嫁得好,就可以一步登天,要知道那些物質可都是男人自己或者父母輩辛辛苦苦賺下來的,不是大風颳來的,他們絕對不會甘心自己辛苦打下的江山讓你這個女人坐享其成,除非你能帶給他們認可你的東西!
所以說女人,還是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努力賺錢,當你足夠優秀,對生活有大把的選擇權的時候,你才不會對男人患得患失,也不會對什麼自己家還是娘家那麼的理還亂剪不斷的!
也許那都是缺乏安全感的一種表現吧?因此,我還是說:這輩子做女人挺好的,但是如果有來生,我不會再做女人,說完,趙姐看向窗外,似乎在想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