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來自天堂,他們已經有了成就偉大的種子。孩子的命運不是由父母決定的。父母要做的是創造肥沃的土壤使孩子成長為其既定的樣子,而不是父母認為孩子應該成為的樣子。
與別人不同沒關係
每個孩子一生下來就是獨一無二、與眾不同的。
實際上,這意味著孩子可能會與父母期望的很不一樣。
他們有自己獨特的天賦,有自己獨特的挑戰。為了迎接這些挑戰,他們會有自己獨特的需要。
作為父母,我們的任務不僅僅是容忍他們的不同,還要接受他們的不同。
只有當我們能夠認識每個孩子獨特的需要是什麼並能夠滿足這些需要時,我們才能最有效地完成養育任務。
認識不到這一點,常常就會想:「我的孩子有問題,他或者她需糾正,而不是培養。」或者「我的孩子在某個方面不好,需要改進。」
這種態度是父母犯的最大錯誤之一。
孩子需要一個明確的信息:他們很好,和別人不同很好,而且是很正常的。
「我的孩子有問題」這種說法表明父母缺乏對孩子的認同。
運用積極養育的五個技巧使得這種認同變得容易多了。通常是當父母沒有得到他們需要的合作時,他們會覺得孩子不好或出了問題。
如果能更清楚地認識到孩子們之間是多麼不同,那麼當這些不同出現時,父母就不會很快往壞處想。
父母不要反對孩子的不同,而是要培養孩子獨特的天賦和能力並幫助他們克服自己的弱點。
每個孩子都是由不同特質組成的獨一無二的組合體,這些特質是由性別、體型、性情、個性、智力和學習風格所決定的。
意識到所有這些特質之間可能的差異、組合和排列,有助於父母接受這些差異。
認識到這一點,就比較容易承認一個孩子並不比另一個孩子好,也不比另一個孩子差。
與別人不同並不意味著這種風格好於那種風格。
父母們常常錯誤地以為自己知道什麼對孩子最好。
假如孩子是一棵蘋果樹,父母卻堅持要幫助孩子成為一棵好梨樹。
這種幫助限制了孩子的發展。
儘管孩子天生就具有內在的藍圖,已經規劃好了他們是什麼樣的人,他們來到這個世上要做些什麼,但他們依然要父母的接受、愛護、支持、時間和關注來喚醒、培養他們的潛能。
父母對孩子最終會成為什麼樣的人不負有責任,但有責任儘自的最大努力幫助孩子發揮其最大潛能。
父母需要記住,每一個孩子來到這個世上都有自己獨特的旅程和目的。
孩子來自天堂,他們已經有了成就偉大的種子。
孩子的命運不是由父母決定的。父母要做的是創造肥沃的土壤使孩子成長為其既定的樣子,而不是父母認為孩子應該成為的樣子。
這種特別的支持和對孩子之間的差異的接受,給了孩子去實現其夢想的力量和信心。
性別差異
性別差異在青春期表現得尤為明顯。
但從出生的第一天起,男孩就是男孩,女孩就是女孩。每一個孩子,不管性別如何,他或者她都呈現出不同比例的男性和女性特徵。重要的是要接受。
通常,父母傾向於認為,適合自己的東西也適合於孩子。
這是錯誤的。
承認普遍的性別差異,就使得接受並尊重那些看起來似乎不合常規的行為和需要變得容易多了。
我們不應該認為對我們有效的東西對孩子也總是有效。
缺乏對性別差異的理解也會妨礙母親了解父親應該給孩子提供什麼,反之亦然。
母親常常憑直覺就會知道什麼對女孩——而不是對男孩——最好。而父親憑直覺就會知道什麼對男孩——而不是對女孩——最好。
這是因為我們傾向於把自己想要或者需要的東西給予孩子,而事實上,那並不一定是孩子真正需要的。
如果對這些差異不了解,人們一般會以為其他人的反應和行為應該跟自己的一樣。
認識到這種可能的差異後,當別人對生活的反應跟我們不一樣時,我們就不會立刻認為是什麼事情出了差錯。
對信任和關心的不同需要
男孩子們通常有些特別的需要,而對女孩子們來說就不是那麼重要。
同樣,女孩子們也會有一些對男孩來說不那麼重要的需要。
當然,最重要的需要是愛。
但愛有很多不同的表現方式。父母主要通過關心和信任來表現對孩子的愛。
關心是一種隨時幫助孩子的意願,一種對孩子的幸福以及他是誰的興趣,一種對孩子的幸福的渴望和對孩子的痛苦的同情。
關心是一種寫在臉上的愛。
信任是對孩子各個方面的一種積極認可,是對孩子取得成功的能力以及從錯誤中學習的能力的一種了解和信任,是認為一切都會變好,從而讓事情自然展現的一種坦誠心願。
信任是認為你的孩子一直在儘自己的最大努力,哪怕看上去不是那樣。
信任給了孩子獨立自主的自由和空間。
當然,每個孩子都需要關心和信任,但需要的多少卻不盡相同。
一件好的事情,太多了就變成不好的了。
在未滿九歲的時候,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更多的關心,而對信任的需要就少一些。九歲之後,孩子會很自然地開始脫離父母並變得更加獨立。
當孩子為你的某些行為感到尷尬時,你就可以判斷出他或者她需要脫離父母了。
九歲左右時,隨著脫離父母,孩子們開始發展自我意識。這是自我意識時期。從這個時候開始直到十八歲,儘管關心仍然重要,但孩子需要的信任越來越多。
無論哪個年齡,男孩子們都需要更多的信任,女孩子們都需要更多的關心。
當男孩子獨立完成了一件事時,他會自我感覺良好;當他能獲得信任時,他會覺得更自信、更自豪。
例如,在穿鞋的時候,他可能會固執地拒絕母親的幫助,以便他得到信任並自己承擔責任。而對於女孩子來說,如果你提供幫助,她可能會感覺到更多的愛。
提供幫助是關心的一種表示,而讓男孩子自己做某件事情則是信任的表示。
當母親過於關心兒子的某種特別需要時,他很容易把母親的行為看成是「她不相信我能自己做好」的表示。當父親過於信任女兒處理事情的能力時,她會覺得父親不夠關心她。
當女孩有太多空間時,她可能會覺得遭到了拒絕、傷害或者拋棄。然而,男孩子則會認為父母承認他的能力,相信他能夠照顧好自己,相信他能夠把事情做好。
母親們常常因為過於擔心而削弱了兒子的能力或者因為過於關心而使兒子感到窒息,而父親們經常因為給了女兒太多的空間,相信女兒能夠自己處理事情,而忽略了她們對關心和關注的需要。
父母需要理解到,男孩子基於獲得的信任來形成積極的自我意識,而女孩子則基於得到的關心和愛護來形成積極的自我意識。
繼續信任和關心
對女人來說,生活中最大的挑戰是在受到傷害後重新建立起對他人的信任,而對男人來說,最大的挑戰是在受到傷害後仍能受到激勵或者繼續去關心別人。
在應對人際關係中的困難時,女人最常抱怨的是:「我沒有得到我需要的」(也就是「我不能信任他能給我所需要的。」)而男人抱怨的是:「我做什麼都不能使她開心,所以還做來幹什麼。」(也就是「我再也不在乎了。」)女人最常抱怨的是:「他不再關心我了。」男人抱怨的是:「她太難取悅了,因此我不再關心她。」
這種不同的脾性開始於童年時代。
女孩和男孩帶著對信任和關心的同等需要來到這個世界上。當他們經歷了忽略或者需求得不到滿足的痛苦時,男孩的反應往往是對別人的關心減少,女孩的反應往往是對別人的信任減少。
父母的挑戰是給女孩子更多的關心、理解和尊重,這樣她們就能夠繼續信任他人。而對於男孩子來說,父母的挑戰是給他們更多的信任、接受和讚賞,以使他們繼續受到激勵。
女孩子們更需要感覺到她可以信任父母會幫助她,並理解她的感覺、希望和需要。這是她脆弱並依賴他人的需要。她在依賴於父母獲得支持時,需要感覺到安全。
這種需要通常是通過分享情感以及尋求幫助來得到滿足的。
當她痛苦的時候,她需要知道父母會在她身邊,會給予她很多很多的關心。當她得到她所需要的關心時,就能感覺到對他人的信任並又能坦誠對人了。
信任他人的女孩是一個幸福、滿足的女孩。安全感對於女孩子發展自己的天賦和才能至關重要。否則,她會覺得自己不足取、不可愛且對別人的支持有牴觸情緒。
有時候,如果女孩子覺得無力獲得自己需要的東西,她可能會抑制自己女性的脆弱,變得更像一個男孩子,需要更多空間、信任、接受和讚賞。
對這種女孩子來說,需要關心卻得不到就太痛苦了,因此她就克制自己女性的一面,而其男性的一面就會隨之出現。
這並不是說具有男孩子特點的女孩子都是因為其女性的一面受到了傷害。也可能是因為她性情活躍,使她顯現出較多的男性特徵。
儘管她們的行為更像男孩子,但野丫頭依然是女孩。她們依然需要更多的關心、理解和尊重。
當然,男孩子也需要關心、理解和尊重以感覺到安全和信任,但對他來說,更重要的是激勵。他需要激勵,否則將不再去關心他人。
當男孩不再關心的時候,他會變得厭煩一切,難以管教並且會產生學習問題。當他得不到激勵的時候,他會失去自己關注的焦點,從而變得情緒低落或者過度活躍。
男孩子更需要激勵。
要讓男孩子去關心,需要用成功和獎勵來激勵他們。他需要獲得明確的信息:他能夠並且確實做到了讓父母幸福。
當他成功地做到讓父母開心的時候,他就會繼續受到激勵,否則會變得脆弱並且漠不關心。
對正確行為的正面獎勵就是明確的信號,告訴他,他成功了。
對一個女孩子提供幫助會讓她覺得自己很特別並感覺到被照顧,而男孩可能會認為那是侮辱。
對他提供幫助可能暗示著你不相信他能夠完成要求的事情。有時候,你對男孩最大的關心就是給他空間,讓他自己去做事情。即使這意味著他可能會失敗,但要相信他能吸取經驗教訓。
請記住,如果他失敗了,不要對他說:「我已經告訴你會這樣了。」
當然,女孩也需要感覺到被信任、接受和讚賞,但要激勵一個男孩子,他需要更多的信任、接受和讚賞。
當男孩被認為有能力並被接受時,他會關心更多的事物。更多的信任讓男孩覺得自己很能幹。
激勵他們的「超級燃料」就是讚賞。當男孩覺得他做的事情得到承認時,幹勁會更足。沒有比成功本身促使男孩子成長的更大動力了。
文章摘選自《孩子來自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