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德芬在《遇見未知的自己》裡說: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自己。
上周末,我和大學室友們聚會,大家都有各自的生活圈,遷就時間,能一年一聚。6個女生碰在一起,是何等熱鬧,即便深夜降臨了,也是停不住的熱聊。
小玉一直都算是我們的活寶,結婚幾年,這活寶除了原來的脾氣活寶,還多了一層焦慮的底色。究其原因,是因為幾年前,她生了女兒,未能如她婆婆希望的那樣,生下兒子打響頭炮。然後這麼多年大小矛盾積累在一起,婆媳關係已經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夫妻關係也是進入了僵局的狀態。
小玉把所有的這一切都歸結在婆婆的身上,婆婆和丈夫爭吵,數落她不是的時候,她會毫不猶豫加入戰場。她和老公爭吵的時候,也會不顧情面地翻帳婆婆的所作所為。用她的話來說,就是提起婆婆兩個字,心裡就是一股憤怒和怨氣。
我們在一旁都聽得非常的累!小玉婆家自建房,公婆住二樓,他們住三樓。小玉夫妻不具備搬出去住的條件,她三餐也在公司吃,周末都是夫妻帶女兒出去玩,不會和公婆碰面吃飯。其實,她已經是最大程度能和婆婆保持隔離的狀態了,但是她還是很輕易就被婆婆挑起情緒,哪怕是婆婆在樓下說一句話,她都能火冒三丈。
世上的事分為三種:自己的事,別人的事,老天的事。哪怕自認能力再好,後兩者是你能力範圍以外的事。她要打破目前的局面,只能從自己身上改變。不是有這麼一句笑話麼:改變自己的是神,改變別人的都是神經病。
我們在處理親密關係以及婆媳關係,如同升級打怪的過程。玩遊戲的時候,被怪物KO了,你會知道是自己的技能不夠。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是很難自覺認為是自己的情緒控制或者是處理事情不夠好,而將責任歸咎於外界。
同樣的一件事,發生在不同的人身上,會有不同的反應和感受,這都是我們內心的投射。這些事情只是觸動了我們內心的情感按鈕,但不是建立了按鈕。要不要消除或儘量避免被觸動這些按鈕,是我們自己的功課,與外界與別人是無關的。
我們遇到的所有困難,就像命運給我們包裝得很醜陋的禮物。有人看見了,會很嫌棄地丟掉;有人會尋找適當的工具,慢慢地打開這份禮物,驚喜地發現,裡面是自己一直想要的東西。
是扔掉?是努力需要工具拆開?都是你自己的事。我們遇到的困難,都是自己該修的功課。第一次你遇到,選擇視而不見,它會在後面繼續出現,直至你真的能正面面對它為止。只是,哪個時候,它可能從一個小雪球變成大冰山。
無論遇到什麼困難或者困境,我們都要向內看,至少在自己能控制的部分做好,自己不能控制的部分隨緣。因上努力,果上隨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