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姥姥姥爺(二)

2020-10-24 胖兒子瘦媽媽

4

後來我離婚了,帶著孩子住在娘家,生活一地雞毛。我請了長假在家看孩子,看兩個孩子,一個我的、一個我弟弟的。每天就是倔強的付出,不想讓別人說自己成了娘家的累贅。

每天白天洗衣做飯看孩子,晚上代替我媽去醫院照顧我姥姥,我姥姥得了腦梗,出院後半邊身子不能動。

我姥姥出院後先回了自己家,我媽、我倆姨和倆舅輪流照顧。

在家住了不到倆月,我媽把我姥姥接到我家。我媽說我姥爺不讓我姥姥在家,嫌我姥姥成了廢人,我姥爺說在家也是你們姐兒幾個照顧,我也不會管她,看到她我倒生氣,不如住在你們姐兒幾個家,這樣你們不用每天跑,還方便。

倆舅媽直接說不想讓我姥姥去她們家,大姨說自己有病,白天晚上照顧老人,要不了兩天自己也就垮了。

最後我媽把我姥姥接回來我家,我小姨說費用她出。

我姥姥來我家以後,每天我給她針灸、按摩,我爸給我媽買了一個三輪車,讓我媽沒事了騎三輪車帶著我姥姥上街轉轉。

我爸有時候會說:「老人年輕的時候可別偏心,你指望那個孩子,不一定就能指望上。最後指望的卻是你看不上的那個孩子。」

我媽聽到我爸自言自語說這個,就罵我爸,怕我姥姥聽到了。

有一次我給我姥姥扎針灸,我爸有點兒得意的問我姥姥:「你看你現在沾妮子的光了吧?」

我姥姥流著哈喇子說:「沾光了,她急著給我紮好了,我能走了,就不住在你家了。」

我爸本來是想表我們父女的功來著,結果卻也不落好。

我爸苦笑說:「老人偏心了,你是一點兒辦法也沒有。」

我爸照常給我姥姥買糕點,卻也不敢再說老人偏心的事了。

我姥爺偶爾會來看看,心情不好的時候,會衝著我姥姥喊:「你說你活著幹啥?」

我姥姥在我姥爺面前啥也不敢說,真覺得自己不如死了清淨。

我姥姥在我家住了三年,我姥姥去世的時候,我媽一滴眼淚也沒掉,我媽對我爸說:「我該盡的孝道都盡了,哭是給活人看的。」

5

姥姥時年前臘月初八去世的。年後正月初三的早上,我姥爺突發腦出血住進了醫院。

那時我已經上班了,每天白天在醫院上班,晚上替我媽在醫院照顧姥爺,三年前的經歷又重現了。

只不過這次姥爺沒回家,直接從醫院搬進了養老院。

大家都覺得這樣挺好,老人在養老院由護理員照顧,每個月交個一千多塊錢,算到每家頭上也不過幾百塊錢。我舅舅說了:「關鍵妮子(我)守著呢,她姥爺不會受委屈,不然也不會把老人扔到養老院。」

我媽說你每天去上班,第一件事是去看看你姥爺。

我每天上班第一件事是看看我姥爺,最後一件是也是看看我姥爺。我以為我這樣做就夠了,但是我忘了我姥爺住在養老院除了護理費和飯費要交以外,每天要吃藥、還要用護理墊、老人紙尿褲、衛生紙,這些不是固定收取的。每次藥吃完了,我給姥爺買藥,用的東西完了,護理員通知我,我馬上買了。

姥爺在養老院4年,我給姥爺買了四年的藥和紙尿褲。

前段時間姥爺哭著說:「你給你舅舅打電話,我想他了,讓他來看看我。」

電話我打了,告訴舅舅姥爺想他了。可是這麼多天過去了,舅舅一直沒來。

相關焦點

  • 「酒妮兒泡北京」我的姥姥姥爺(二)
    上學時每年暑假我要回國探親。除了北京外,我一定要回到老家去看望年邁的姥姥姥爺。每次到樓底下,我就情不自禁地喊:「姥姥姥爺。」很快姥爺從樓上探出了腦袋,接著姥姥也湊過來。我望著他們,用力地揮手。正呼哧帶喘地爬樓, 樓上傳來房門打開的聲音和姥姥的腳步聲。這就是姥姥打招呼的方式。 姥姥姥爺家很溫馨。
  • 我和我的姥姥姥爺
    我跟護理員說我姥爺迷糊了,他想罵人就罵吧,罵累了就不罵了。護理員一臉嫌棄,不知道她是嫌棄我姥爺的鬧騰,還是嫌棄我對我姥爺的放任。護理員說她罵你姥姥罵的太難聽了。我無奈的笑笑,那能怎麼辦?我總不能把他的嘴堵上吧。我姥爺今年77歲了,我也不知道我姥爺是真糊塗還是裝糊塗,每天罵我姥姥,罵的很難聽,一會兒罵我姥姥跟著這個老頭跑了,一會兒又說跟著那個老頭跑了。
  • 家事春秋:我的姥爺姥姥(作者 範僅)
    今下午吃酒時,一相似現狀讓我想起姥爺了,說來很可笑和傷感的,時光太快了。 本人五十有餘了,己不象那會兒吃酒非菜非好菜非幾個象樣的菜吃酒了;現至此時有鹽味即可,北部人愛酒的大都如此,酒不多但必須吃點,作為農村人感覺生活有意思象過日子樣,其實我自己獨飲真沒這習慣的,這不,在特意練習自己每晚飲二兩! 姥爺一生愛酒不愛菜 。
  • 姥姥姥爺生日
    下周五即農曆的十月十三,是我姥姥和姥爺的生日了,沒錯,是兩個人,他們同一天生日。姥爺今年90大壽,姥姥94歲大壽,兩人一起攜手相伴已經整70載。但是今年的生日,因為姥爺的身體狀況出現了一些老人的常見問題,整個家族少了一些歡喜和熱鬧,多了一絲憂傷和無奈。
  • 姥姥、姥爺相濡以沫的愛情
    姥爺家雖然條件不好,但是家人都是很樸實和善良,對嫁過去的姥姥很好。雖然說在衣食住行方面是比不上姥姥家,但是她們也是把自己家最好的東西都留給了姥姥。加上太爺爺太奶奶時不時的補貼一點,姥姥、姥爺家的日子還算過的去。 日子一天天過,姥姥、姥爺靠著彼此那一雙勤奮的手,一步一步地、踏踏實實地把自己的家庭建設的越來越好。隨著時間的推移,婆婆出生了,然後大舅、二舅、小舅陸續出生了。
  • 那山村,那老屋,我的姥姥姥爺
    對於姥姥和姥爺,我一直心懷愧疚,尤其是對姥爺。可是我只有羨慕的份,因為我的母親是姥爺和姥姥唯一的孩子。 長大後,從母親的敘述裡,我知道了姥姥和姥爺生育了好幾個孩子,可是存活下來的只有母親自己,在那個年代,孩子夭折的機率很大,可能只是一場感冒或者發燒,孩子就沒了。可想而知,母親對於姥姥和姥爺來說有多麼重要。 現在的獨生子女,父母有多麼愛他們,我的姥姥和姥爺對我母親就有多愛。
  • 奶奶爺爺和姥姥姥爺,誰更愛孩子?真正的科學排序,不無道理
    比如「北京有一怪,生了孩子姥姥帶」,再比如從70代、80代、90代流傳到現在的「媽媽生,姥姥養,爸爸回家就上網,姥爺天天菜市場,爺爺奶奶來欣賞。」從這兩句話其實就能簡單看出來,姥姥姥爺帶孩子成了現如今的普遍現象,也是「隔壁親」的主力。可這些老人的內心深處也存在著「攀比心理」,都希望大孫女孫子覺得自己待她(他)更親,事實又是怎樣的呢?
  • 娘家(姥姥家)
    我的家在太行山深處的一個小山村,這裡是我的故鄉,我生在這裡長在這裡,我深愛著這裡,這裡有我的家人我的夥伴我的一切的一切,最主要這裡有我最愛的娘。我娘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村婦女,從小我就喜歡跟在娘屁股後面一起去娘的娘家,姥姥家。我的姥姥家是一個龐大的家族,姥姥一生養育了十個子女,準確說應該是十一個,因為有一個大姨在小時候就夭折了。姥姥的十個子女為三男七女,最大的已年近八旬,最小的也過五旬了。
  • 我和我的姥爺
    姥姥是在解放前就嫁給了姥爺,他們是媒人牽線,姥姥家是當地的名門望族,清朝的時候還出過幾位舉人,姥姥從小念私塾,所以可以讀書識字,因為中國馬上就要解放了,姥姥的爸爸就決定將她下嫁給我姥爺,可是媽媽小時候和我說,姥姥自從嫁給姥爺後,他們過的並不幸福,姥姥性格內向做事謹慎,可是有時候會委屈自己,姥爺性格開朗,行事魯莽,為人仗義。他們經常會因為處事觀點不一樣而發生爭執。
  • 天津一大怪,姥姥帶孩子:姥姥姥爺和爺爺奶奶到底誰更愛孩子?
    2、奶奶們大部分都沒有在帶娃,一是尊重兒媳婦的選擇,二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雖然她們也會因為孩子的事情和兒媳婦鬧彆扭,但對孩子還是很盡心盡力的,所以奶奶的愛也很深。3、閨女是爸爸上輩子的小情人,姥爺對自己的小情人自然會給予超多寵愛,而姥姥幫忙帶孩子,姥爺也不可能閒著,會把女兒的孩子當成小小情人更加寵溺,因此,姥爺的愛不會少。
  • 我的姥姥婆(我爸的外婆)
    我的印象裡,大概是在小學一年級左右,我才知道這位長輩,那會我爸媽前後腳去了新疆打工去償還我爸開白灰窯時欠的債務、我家挪出老屋蓋新房的債務、我爺治病和三周年借的錢,我奶自告奮勇要帶我和我哥(一個複雜、牽扯各方關係的結果),然後我奶去看她娘時,會帶上我和我哥,我才時不時見到姥姥婆(我們那稱呼爸爸媽媽的奶奶或者外婆為姥姥婆)。
  • 我和母親悄悄給姥姥取名為「不高興」,姥爺則是「沒頭腦」
    人們都說,「沒頭腦」和「不高興」是絕配的組合,可是「沒頭腦」走了,「不高興」就是真的不高興了......今年,我的姥姥78歲了。,就像是開了閥的水壩,一瀉而出,關也關不上,或許是因為她經常因為一些小事而產生的莫名其妙的生氣,所以我和母親悄悄地給她取名為「不高興」。
  • 我和母親悄悄給姥姥取名為「不高興」,姥爺則是「沒頭腦」
    人們都說,「沒頭腦」和「不高興」是絕配的組合,可是「沒頭腦」走了,「不高興」就是真的不高興了……今年,我的姥姥78歲了。今年,我的姥爺84歲了,如果他還在這個世界上的話……姥姥是一個特別喜歡將心中的煩惱連續不斷地說出來的人,就像是開了閥的水壩,一瀉而出,關也關不上,或許是因為她經常因為一些小事而產生的莫名其妙的生氣,所以我和母親悄悄地給她取名為「不高興」。
  • 四次婚娶,十一個孩子,姥爺的坎坷人生(一)
    為了有人照顧小女兒,很快娶了第二個媳婦,但沒想到過門才半年多,就因為傷寒和繼女先後離世。接連的不幸,讓姥爺每日長籲短嘆。為了讓姥爺恢復對生活的熱情,外曾祖母又為姥爺張羅了第三個媳婦,就是我的姥姥。其實姥姥不能算是外曾祖母張羅的結果,確切說是緣分把姥爺和姥姥湊到了一起。
  • 和姥姥在一起的日子—關於姥姥
    由於一些事情,最近都和70多少歲的姥姥住在一起。這也是上了高中之後,和姥姥在一起最久的日子了……很開心因為每天都可以聽到姥姥給我講一些很老故事但是也遇到很多問題。這些問題關乎飲食作息、關乎認知觀念、關乎年輕人與老年人的相處之道。
  • 我記憶中的姥爺
    明天要給姥爺姥姥圓墳,那些關於姥爺和姥姥的記憶就不由自主地湧入我的腦海。因為姥姥去世時我才七八歲,年齡比較小,所以我對姥爺的記憶自然多一些。提起我的姥爺,首先映入腦海的就是那張他年輕時期的照片,那個梳著類似與現在板寸的頭髮,帶著黑圓框眼鏡(那個年代照相流行帶個假眼鏡其實並不近視),一副清秀的知識分子的形象歷歷在目。 我的姥爺膝下有2子7女,孫子外孫20餘人,是位高壽多子的老人。
  • 姥爺去保護膽小的姥姥了
    姥爺的思維很超前,他是我們村的第一位汽車司機,也是第一個開解放牌汽車的人,他用自己的勤勞智慧給家庭創造了財富。作為村裡的領導人,他兢兢業業,一心撲在工作上,在自己任職期間,精心分管著自己的工作。我們村是附近村裡第一個修路,在我上小學的90年代,我們村已經是水泥路了,街上乾淨整潔,下雨後不再泥濘不堪。學校,也是姥爺在分管,他都要定期去查看學校的環境,設備,上學時候我都能在學校隨時碰到姥爺。
  • 我想姥姥了……
    姥爺是個有文化的人,年輕時是生產隊的會計,但不知道為什麼從我姥姥嫁給姥爺的那一刻起,我姥爺就只有一隻眼睛可以看見東西,另一隻什麼也看不到。我曾問過好多人其中的原因,包括問我媽我姨,甚至問我姥姥,她們都說不知道其中的究竟。此外,因為姥爺是獨生子,面對生活中一大家子的吃喝拉撒,姥爺也是事事不管不問,無奈之下,姥姥只有帶著孩子們拼命勞動來維持一家人的溫飽。
  • 懷念我的姥爺
    小時候的我就對各種事情感興趣,姥姥總笑我,說我喜歡打破砂鍋問到底,還要問砂鍋裝幾升米的?可姥爺總是和藹可親,微笑著為我解答各種問題。雖說姥爺那個時候沒上過多少學,但在他的認知裡,他會儘可能嘗試著用我能理解的方式和語言告訴我答案,姥爺就是這麼細緻而且有耐心。姥爺那個時候家庭成分不好,很早就沒了父親,母親也在姥爺未成家之前去世了,姥爺那時候是到姥姥家做的小女婿。
  • 姥爺娶了姥姥,害慘了三代人
    有一回父親找這個老主任探討病情,不知怎麼說著說著,竟發現這位老主任和我們家還有些淵源。據說和我姥爺曾是戰友。又一個新人物出現了——姥爺。但我隱隱約約對這個姥爺是有印象的。但印象並不深,想不起來有過什麼交集,只知道在我很小的時候他就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