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學會享受孤獨

2021-03-05 布爾費墨

中國的女性,從20歲到60歲,都有個普遍的現象,就是沒了男人不能活。哪怕這個男人懶惰、自大、愚蠢、花心,又抽又喝又嫖又賭,戀母、猥瑣、不舉、沒有男子氣概,不會調情,不懂女人心……她們都不會離開他。

究其原因,不外乎下面兩點:一是人言可畏,二是害怕孤獨。

為什麼人言可畏?因為語言是思維控制的工具。誰控制了語言,誰就能控制別人的想法。誰控制了別人的想法,誰就能控制別人的行為。所以大到國家,小到家庭,語言都是控制行為的最好工具。

每當女人痛下決心拋棄這個窩囊廢,追求獨立的新生活,馬上就有一大幫人,特別是她的女性親屬,過來勸你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從一而終,死守婦道,家和萬事興。她們是在幫你嗎?當然不是。她們是在幫自己。

因為她們自己沒本事,又懶又醜又愚蠢,要依附著男主人才能生存。如果她們的女性親屬裡出了「不守婦道」的你,而且她們不對此表示義憤,不出面阻止的話,她們的主人就會懷疑她們的忠心。所以為了能在主人面前做一隻好狗,她們要杜絕一切對她們忠誠度的懷疑。而你就成了她們表忠的工具。

其實她們不在乎你。即使她們在乎你,也無法替你負責,只是拿你做表演的道具而已。就像那些批鬥自己父親的紅衛兵,他們真的恨自己的父親嗎?顯然不是。他們是在向革命組織,向毛主席表忠心,道理是一樣的。

既然語言是思維控制的工具,那麼如果不想讓別人控制你的思維怎麼辦?要麼不聽,要麼和她們辯論,如果都做不到,就請她們閉嘴。為什麼要這樣做?因為語言是思維控制的工具,你在聽別人講話,就說明你甘心被別人控制。

所謂人言可畏,是因為你賤,沒有自信,總想得到別人的肯定。如果你是有自尊和自信的成年人,不想活在別人的肯定裡,只需要自己肯定自己,那你就壓根不需要聽,你就不會被人言所困。所以人言到底可不可畏,說到底還是你自己的選擇。

第二就是害怕孤獨。是的,人都害怕孤獨。所以這就成了你的軟肋,別人就會用這個來控制你。如果想要擺脫別人對你的控制,就首先要徵服自己的軟肋。所以你一定要戰勝孤獨,把孤獨當成享受。這樣你就會聆聽你內心的聲音,完成自己的目的,而不是別人灌輸給你的東西。

戰勝孤獨是人生的必修課。你不是靠男人活的,你是完整的人,不是誰的另一半。你活著是為了自己,而不是別人。搞清楚為什麼要戰勝孤獨,要比獲取具體的方法更重要。因為每個人的情況不同,具體的方法也不同。重要的是決心,而不是方法。如果你有決心,那麼你自己會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

有人會問,我一旦享受孤獨,是不是以後就不再會有親密的關係?不是這樣的。享受孤獨,也享受共處,兩者並不排斥。而且,學會享受孤獨,才能真正享受和另一個人在一起。你知道為什麼嗎?

因為如果你無法享受孤獨,那麼你和一個人共處,就不一定是因為喜歡這個人,而是怕孤獨而已。這樣你即使和他在一起,也開心不起來。因為他就是一個替代品,一個解藥,而不是喜歡的人。和另一個人在一起,是因為恐懼,而不是因為喜歡,那麼你怎麼能開心得起來呢?

而且,如果你無法享受孤獨,那麼你要分手的時候就更麻煩。因為你沒辦法獨處,所以必須找備胎,才能實現分手。而備胎會引發各種意想不到的事情。很常見的,就是備胎本來就單戀你,你現在又給了他機會,他就無法自拔地愛上了你。備胎的使命完成之後,你想甩也甩不掉,然後你又害怕甩掉以後重新陷入孤獨,所以就只好和備胎在一起。你和一個不愛的人在一起,又怎麼能幸福呢?

如果你不能享受孤獨,你就無法控制自己,就像吸毒一樣需要人陪伴。如果你學會了享受孤獨,那麼你一旦決定和一個人在一起,就是因為你真心喜歡和這個人在一起了。和真心喜歡的人在一起,才能得到幸福,不是嗎?

怎樣才能享受孤獨?核心就在四個字:取悅自己。古人說,女為悅己者容。把自己打扮得漂亮一點,穿上最喜歡的衣服,去吃最喜歡的東西,看一場想看的電影,做一次按摩,泡一個舒服的澡。女人要學會和自己約會。只有你真正愛上自己,你才有愛上別人的能力。也只有真正愛自己的女人,才值得別人去愛。



相關焦點

  • 要學會享受孤獨,與自己相處
    而人始終要脫下偽裝,學會享用孤單,與自己共處。獨處,也是一種高遠的人生境地。莊子說:「獨與六合精神來往」,人只要在獨處時,才幹真正與生命、世界對話,抵達「逍遙於六合之間而心意自得」的境地。  美國作家梭羅有一句話:如果我真的對雲說話,你千萬不要見怪,城市是一個幾百萬人一起孤獨生活的地 方。
  • 學會享受孤獨,也是一種福氣
    七零年代的法國時讀到一篇報導,社會心理學家發現巴黎的上班族一回到家就打開電視、打開收音機,他們也看也聽,只是要有個聲音、影像在旁邊。這篇報導在探討都市化後的孤獨感,指出在工商社會裡的人們不敢面對自己。我們也可以自我檢視一下,在沒有聲音的狀態下,你可以安靜多久?沒有電話、電腦、沒有網絡的環境中,你可以怡然自得嗎?
  • 【學會享受孤獨,而不是忍受孤獨】
    【學會享受孤獨,而不是忍受孤獨】 2021-01-13 14: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人生最高級的活法,就是學會享受孤獨!
    人生,不要害怕孤獨,要學會享受孤獨,這才是一種姿態。叔本華曾經講過:「一個人越不需要跟人們打交道,那麼,他的處境也就越好。」我曾經看到過一個人這樣評價自己的孤獨:最孤獨的時候,看著電話簿翻來翻去卻始終沒有播出去其中一個。後來,看到這麼一句話:你自己就能完成的事情,為什麼一定要讓自己和另一個不確定的人去完成?
  • 當你學會享受孤獨,才會開始變得強大
    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一書中,有這樣一段話​:生命從來不曾離開過孤獨而獨立存在。無論是我們出生、我們成長、我們相愛還是我們成功失敗,直到最後的最後,孤獨猶如影子一樣存在於生命的一​隅。其實,孤獨並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一個人內心​枯寂。
  • 享受孤獨,你就對了
    直到我自己也成為了何老師那樣的人,我才開始明白:享受孤獨,是每個成年人的必修課。認識我的人,對我的印象大多數都是開朗、熱情。我也順理成章的被定義為「一個外向的人」。這種定義,讓我自己從來沒有懷疑過自己。
  • 適應孤獨並享受孤獨
    於是就有很多人會問我,女兒上學去了,老人又不住在一起,老公有時候晚上又要值夜班,你下班後一個人在家不會很無聊很孤獨嗎?一開始我還會跟大家聊聊這個話題,後來問的人多了,我也就只是一笑而過了。因為我知道或許每個人對孤獨的理解不一樣,對待孤獨的方式也不一樣,所以也就沒有解釋的必要了。以前覺得「孤獨」是一種情景,沒有同伴,沒有了喧囂,寂寞冷靜就是一種孤獨。
  • 《狼道》:學會享受孤獨,你會明白這3個人生道理
    孤獨,這個詞在有些人看來,是社交能力差的表現,但其實透過事物本身,你會發現,孤獨的人普遍更加優秀,因為他們的心,早已比普通人更加強大,一個經不住孤獨的人,也註定成為不了強者。品味人生,學會享受孤獨,你會明白許多人一輩子都不會明白的道理,而這些,都將會使你變得更加強大,像一頭狼一樣,雖然孤獨,卻傲視群雄,成為草原上的強者。而這三個道理,你也只能在孤獨中才能看得更明白。
  • 人生而孤獨,享受孤獨的人才能放過自己!
    人生而孤獨,享受孤獨的人才能放過自己,要麼孤獨,要麼庸俗,孤獨讓我們變得出眾,而不是合群。 《西雅圖》裡有一句話:人生而孤獨,這就是世界。在我眼中,孤獨分兩種,一種是沒有享受過繁華世界單純的孤單,一種是歷經悲歡離合後,學會與孤獨好好相處。
  • 孤獨現代人的通病,接受孤獨,享受孤獨
    一.接受孤獨不管你願不願意,孤獨都是一種常態。成年人,為了自己的事業,家庭的責任,必須打拼。在孤獨中你必須學會成長,歷練一顆真正強大的內心。也正是一個人的時候,我們可以卸下面具,只做自己。也只有真正孤獨的時候,我們可以真正直擊自己的內心,知道我們想要什麼,該怎麼做。一個人的孤獨,也會磨練我們的心智。在孤獨中成長,體會生活的本質。
  • 一個人內心強大的極致,是享受孤獨
    於是,漸漸明白,人生其實也挺無趣的,沒有一個人能夠陪你走到最後,最多的時候,還是自己一個人默默地扛下了所有;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願意拿出來分享,不是所有的心裡話都可以對他人傾訴,更多的時候,其實是自己熬過了所有的一切,把所有都埋在心底。於是,你漸漸學會了孤獨。
  • 繁華喧囂的深處是享受孤獨
    生活並不那麼可愛,你無法永遠讓自己保持積極亢奮的狀態,有時候享受孤獨也並不可恥。生命是一條長河,你是過河人,也是擺渡人,渡人,是一種胸懷;渡己,是一種成長;渡心;是一種修行。然後我用涉世未深的腦瓜反覆思考,渡己,渡心難道不是要求我們自己學會獨處,享受孤獨的過程嗎?
  • 今生情感糾葛,回溯前世看到答案:學會獨立,學會放手,享受孤獨
    樹為他遮風擋雨,他陪伴樹度過孤獨。到後來,樹老了,絲帶隨風飄走了。樹感覺到水分漸漸離開身體,自己已經體力不支了,一陣大風颳過來。它沉浸在強烈的分離、孤獨還有錐心的思念中。它思念老樹,思念蘑菇,也思念小兔子。 再到後來,兔子也走近了生命的終點。它孤獨的不舍的走向死亡,但它本能的求生欲望使它掙扎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它的腿因受傷腐爛,它聞到了腥臭的味道,非常難過。河裡又一次發大水衝走了它。它絕望的飄在水面上順流而下,它知道死亡已經逼近了它。
  • 生命感悟:人生最高級的修行,是享受孤獨
    我們每個人的修行從來都不曾離開過孤獨,無論是從我們的出生、我們的成長、我們的相愛還是所有的成功與失敗,光榮與夢想,直到最後的一切,我們都要經歷孤獨,學會獨行,這無法迴避!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我們孤獨地來,又孤獨地走,沒有誰能真正相伴一生。孤獨卻如同影子,伴身而生,隨光而行,陪伴我們走過一生。
  • 我說我享受孤獨你信嗎?
    總之越來越學會怎麼去感受和愛護自己了。所以我並沒有覺得孤獨的感覺就是負面的,就是弱小可憐的。我是不想讓朋友覺得我不識好歹,可是我也真的沒有到了那種讓身邊去過度擔心的地步。人成長到一定階段就會越來越知道怎麼去生活,怎麼去慰藉自己了。於是我再一次用了我最真誠的語氣告訴她,我是孤獨的,但是我不是軟弱無力的。
  • 享受「好的孤獨」,成為更好的你
    一個是闡述單身獨居正成為席捲全世界的趨勢,該現象蓬勃發展的社會研究及其理論,一個是年輕的哲學老師就個人的孤獨和幸福展開的娓娓訴說。 從外在現象到內在心聲,個人無疑是現代社會最亮的點,個人的能量和意識的覺醒處於歷史的巔峰。
  • 夜讀:清醒的人往往都孤獨但也享受孤獨
    【本文為華蕊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可轉載】劉同在《你的孤獨清醒的人往往都孤獨,清醒的人也在享受這份孤獨。後來漸漸明白了,工作永遠忙不完,身體健康永遠是第一位,只有失去了,你才能明白曾經擁有的重要性。朋友說,看你挺好的,生活充實。我說其實每個人都有不如意,只是不說罷了。都是從被關愛到關愛別人,被理解到理解別人,學會包容,學會默默承擔,學會適應所有人。越長大,越覺得孤獨才是最終每個人的歸宿。
  • 一個人的成熟,從享受孤獨開始
    陳瑾說:「甭管你是有家還是有孩子,一個人一輩子始終是跟自己相處,人始終都是孤獨的,有一句話我特別喜歡,就是自由是什麼,自由就是你孤獨的站立,不依戀不懼怕。」她用自己的故事告訴我們,人生是可以逆襲的,但是,你要有堅持夢想的勇氣,通往成功的道路往往都是孤獨的。
  • 成年人最頂級的生活方式:享受孤獨
    孤獨是一種情緒,更是無時無刻不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它並不是一種消極的情緒,孤獨絕對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糟糕。當孤獨感襲來,正說明你開始審視你自身,你開始去思考當下。可能剛開始你是無助的,甚至壓是抑的。很多時候,一個人學會「獨處」,才是真正強大的開始。
  • 魯迅《孤獨者》:獨立自由,獨特成長,享受孤獨,牢記慎獨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不管是出去玩,還是平時工作生活,都少不了要和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是捨棄自我、匯入江河,還是孤高自許、自行其是?兩種聽起來都不像褒義,但我們確實要在和人打交道的過程中進行取捨。學會獨立的思考,獨立的做事,還可以藉此培養自己的能力。學會獨立的生活,獨立的成長,我們總要長大,未來的路,總要一個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