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何處不鄉愁
人生何處不鄉愁文字/瑞瑞鄉愁是故鄉的身份證,故鄉是鄉愁的根,是多少遊子魂牽夢繞的地方。不知什麼時候起有了別離,有了遠方,也就有了鄉愁,離家越久遠,鄉愁越濃烈!村裡的很多人都出去打工了,村裡的房屋有的上了銅鎖,有的砌了圍牆,有的人早已故去了,有的住進了明月天涯的兩端,而我也走出了村莊,走向了山那邊的那邊,融入了山那邊的生活……故鄉,對於常年在外顛沛的遊子來說,不再是歸客,而是過客,像每個回娘家探望的子女!中年危機的另一個名字,或許就叫做鄉愁吧。
-
「鄉愁」是什麼?這是最詩意的回答
君家何處住,妾住在橫塘。,是身在故鄉時對遠方的嚮往,是遠走他鄉時對回歸故鄉的渴望。遙夜人何在,澄潭月裡行。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而最後的鄉愁,都將魂歸故裡。
-
鄉愁,為什麼隨著年齡的增長,越達濃鬱?故鄉藏著我們怎樣的時光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賀知章詩人賀知章在年少時離開家鄉,到了垂暮之年才回來,雖然故鄉的口音沒有改變,但家鄉的孩童卻不知道自己,他們笑著問:客人是從哪裡來的?他不禁感嘆道,自己已和故鄉生疏了。
-
故鄉的雲—鄉愁
頭條說寫一篇鄉愁,我想很多人都有不同感受,但同樣的是內心抑制不住對家人、故鄉的千絲萬湧。 猶記得余光中先生的《鄉愁》所說: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
-
鄉愁:是故鄉的那個人·那碗菜
文/江雨閣鄉愁,是李白筆下「天涯失鄉路,江外老華發」的一縷無奈;鄉愁,是王灣筆下「鄉書何處達?歸雁落陽邊」的一封家書;鄉愁,是王維筆下「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的一份思念;古人筆下的鄉愁,婉轉悽美,波瀾壯闊、裡面飽含濃濃的思念及厚重的家國情懷。
-
鄉愁是一種情感,故鄉是給予我們歸宿感的地方
小時候不知道什麼是鄉愁。長大以後離開家,東西南北,為生活打拼,為夢想奮鬥,累了,倦了,自然流露出來的一縷對家的思念,淡淡的,悠悠的愁緒,這就是鄉愁。鄉愁隨著年齡的增長,會越來越深。賀知章的鄉愁是家鄉的那一片鏡湖,王維的鄉愁是家鄉那一樹寒梅,席慕蓉的鄉愁是家鄉那一曲清笛。而我的鄉愁可能是對農村老家的思念,想著老屋的貓、狗、雞、鴨;想著土坯青瓦上的嫋嫋炊煙;想著門口的那棵大樹,春來綠滿枝,碧葉叢中,清香四溢,沁人心脾。
-
抹不掉的鄉愁,回不去的「故鄉」
而在我眼裡,故鄉是一縷鄉愁,那裡有我最美好的記憶。算起來,離開家將近20年了。每次回家,總是來匆匆,去匆匆,有時候連陪父親好好吃頓飯都沒做到。每每想念,就打一通電話,話題幾乎是千篇一律,老調重彈。故鄉是一個小山村
-
遠嫁他鄉的美女回到海南島故鄉海邊
回到故鄉,解了思鄉之苦。古代詩人筆下的鄉愁:「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千年前詩人落寞的感嘆「月是故鄉明」。鄉愁的味道藏在那快樂的時光裡。兒時的小夥伴一起遊戲的美好時光記憶,永不磨滅。在故鄉時,故鄉的遠山近水,就像是一幅美麗的畫卷,我們在畫中嬉戲玩耍;當我們離開故鄉時,故鄉是夢裡一副山水田園畫
-
鄉愁 | 故鄉的雨季
雖然回到故鄉已經幾年了,可是每當下雨的時候,卻還是分外想念遠方的雨。恰好故鄉有山、恰好故鄉有水。更歡喜的是,從前承載著思鄉情結的雨,現在落在故鄉充滿希望的田野上和山坡上。再也不用四處奔波,四處尋找。我們一起編微信共同記錄家鄉的變化寫下村事、寄出鄉愁
-
90後的鄉愁,農村我回不去的故鄉
作者:田園農匯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也很無奈兒時的我期待走出這片貧瘠之地,現在的我漸漸的有了鄉愁。出生在山西一個普通農村的我,有著跟同齡人一樣的命運,畢業之際去了北京打工,一待八年的城市也沒有讓我感覺到家的味道,除卻節假日一年回家也就兩次機會,在家短短的待著不到二十天的時間又得被迫遠離家鄉,每次回家最大的變化就是父母越來越蒼老,家鄉越來越陌生,心裡跟翻了五味雜瓶一樣,非常的難過。
-
再回首,回不去的故鄉唯有鄉愁!
有了漂泊便有了遠方,有了遠方便有了鄉愁,隨著在外生活的時間越來越長,慢慢的故鄉便成了它鄉。記得讀小學的時候學過一首詩:「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曾經一直不是很理解為什麼要很小就要離開家,到老了才回去。現在才明白,家是避風的港灣,誰不希望能在家呆著,陪著父母一起生活慢慢變老。現實中的我們卻身不由已,為了生計不得不四處奔波。
-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故鄉也無歸途
故鄉,濃濃的鄉愁詩人席慕蓉在她的著名詩作《鄉愁》中這樣寫道:故鄉的歌是一支清遠的笛,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故鄉的面貌卻是一種模糊的悵望,仿佛霧裡的揮手別離離別後,鄉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永不老去故鄉是印在骨子裡的情懷,是每個人走再遠也難以割捨的回憶。
-
鄉愁的樣子
從此我的鄉愁---更愁,更濃。走在鄉愁的路上,我再也找不見故鄉的小河,那清澈見底譁譁流淌的故鄉水,久久纏繞在我的心頭,我迷失了方向,在故鄉的小路上。我模糊了視線,在故鄉的懷抱裡。鄉愁的樣子,是靈魂裡的烙印啊,無盡的鄉愁,最後的守望,被時間遺忘,
-
請記住鄉愁
少小離家,工作在大西北,多年,依然喜歡在戈壁灘上看月亮,那月下有濃濃的鄉愁。想家,是鄉愁的底色。記得,剛到單位,一切都不熟悉,加上工作強度大,每晚都想家。手捧一碗麵條,我也會流淚,真沒出息,少年也是男子漢怎麼會流淚。我只是想家了,想媽媽做的手擀麵,噴香而溫暖。有什麼辦法,前途與鄉愁總會糾纏在一起。於是,我便總是在月夜,坐在茫茫戈壁灘上 看月亮,只是看一下便思緒萬千。
-
當有天鄉愁來襲
鄉愁源自故裡的幽幽舊夢;鄉愁源自娘親的殷殷目光;鄉愁是久埋在你心中,不知什麼時候就會突然發作的一縷銳痛。事實上,鄉愁並不是僅僅生在那些遠離故鄉的人們心中。一個人從小到大,就算從來也沒有離開過可以叫做故鄉的那片土地,但你也不敢說就沒有了鄉愁。十幾、幾十年的歲月,有什麼力量能與之抗衡,有誰、有什麼能不被淘洗得面目全非?往昔的那片土地,往昔的那座城市,往昔的時光,往昔的情懷,往昔的人事物語,甚至那天空,甚至那日月,甚至你自己,原有的一切如今都已經不復存在。是所謂沒有人能夠踏入相同的兩條河流。
-
故鄉依舊唯美,但總是感覺缺少些什麼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記得兒時每逢讀到這首詩總是不覺想嘲笑幾句,怎知隨著年齡一點點長大,近鄉情更切的感覺或是不自然的從心底萌發。然而如今,在外漂泊的遊子對家的概念卻又多了一絲別樣的情愫。「有人說鄉愁是一壺酒,越喝越會覺得有味道。但是只有真正踏上故鄉的那一刻你才會知道,原來故鄉和以前真的很不一樣。」
-
難以忘懷的鄉愁
鄉愁是什麼?有人說鄉愁是一幅畫;鄉愁是什麼?有人說鄉愁是一支歌?鄉愁是什麼?有人說鄉愁是一首詩;鄉愁是什麼?我想說,鄉愁是一種難以忘記的思鄉情懷,思念故鄉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思念自己的親人,思念兒時的玩伴。鄉愁就像一張無形的網,深深地罩在你內心的深處,隨著時間的推移,讓你魂牽夢繞,不能自拔的眷戀。
-
可淡可濃的是鄉愁,可近可遠的,是回家的路
如此,關於家,套用一句人盡皆知的話,或許可以這樣說——小時不識家中暖識得已是異鄉人鄉愁人皆有之,這種情緒,李白在他的詞作《菩薩蠻》中,描寫尤為生動傳神: 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 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
-
清明 寄一縷思念慰鄉愁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一首古詩傳唱千百年,皆因其道盡此時此刻人們的心情:思念與鄉愁。 「流動」是當今社會的主題詞,鄉愁也是流動中國的必然結果。每年有數億人離開故鄉,走進一個原本不屬於自己的地方,去尋找夢想、打拼未來、創造幸福,最後他鄉成了家鄉。
-
隨筆:鄉愁
朱鍾昕鄉愁,總以眺望的姿勢,在心靈的路上來回丈量著,一條走了千萬回的老路卻從不厭倦異鄉的夜晚,難以翻開昨天的故事,情感在星星和月亮之間徜徉,總也找不到一條通往故鄉的捷徑。今天的月亮,肯定不是老家的月亮,一點都不大氣,扭扭捏捏的,就像鄰居家的小妹,趴在門縫裡往屋裡看,其實她都不知道在瞅啥。難道真的是想老家啦,看那掛在樹梢上彎彎的月牙兒,就像鄰居孩子那樣的嬌氣。十幾年來,孑然一身,把一輪彎月望圓,清晨濺起的晨露,常常打溼眼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