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婆媳這本經卻普遍存在每個家庭中。十個媳婦,九個和婆婆關係處理不好;是誰的錯?怎麼才能念好這本經呢?
昨天表姐又和她婆婆吵架了,這是第幾次吵架我也數不盡了。她婆婆家裡有兩個兒子,表姐是家裡的大兒媳,但婆婆不管做什麼都偏袒自己的小兒子小兒媳,例如在年前的時候,表姐花了差不多一個月的工資給公公婆婆買了件名牌的羊毛衫,過年的時候婆婆不僅沒有穿表姐送的羊毛衫,對表姐也沒有一句暖語。
而小媳婦買了兩盒筷子,一到吃飯前就說:「這是老二媳婦給我的,你看老二媳婦多關心我呀,知道這個筷子要經常換,知道我不換,對我健康不好」等。而姐夫作為大兒子,為了維護大過年的氣氛,就沒為表姐說話,和表姐說這都是小事,不要放在心上。
還有年初的時候,小兒子跟他媽說:媽,我買房子,孝敬您二老。但小兒子卻向表姐家借錢,說蓋房子給爸媽住。婆婆還打電話給表姐說:這買房子你不出錢也得出。這讓表姐覺得莫名其妙,表姐並不是不想出這錢,要是兄弟兩一起出錢孝敬二老,表姐還是樂意出這錢的,畢竟也有表姐的一份孝心在裡頭。但為什麼是小叔子買房孝敬二老,還要以借的名義來要錢,不僅佔了便宜還賣乖。孝心沒有還得拿錢,這讓表姐很生氣,就讓表姐夫要小叔子要借條,表姐夫卻拉不小面子來。
表姐夫說這些都是小事,不要放在心裡。但表姐真的很憋屈,她說:那結婚生育也是小事嗎?
這事還得從表姐生產時說起,表姐臨近產期時,叫婆婆幫忙照顧一下,婆婆卻說沒空;等到表姐生完小孩後,婆婆才去醫院看了一眼,不聞不問的,得知是女孩後就走了。
孩子漸漸的大了,表姐和姐夫工作也忙不開,沒能很好的照顧孩子;叫婆婆幫忙帶一下,婆婆也是說一句沒時間就完事了;就這樣她們的婆媳關係愈演愈烈。
在家庭生活中婆媳關係是一種比較特殊,比較難處理且又不得不處理的人際關係,那麼怎麼樣才能處理好這本「難念的經」,使得婆媳關係更加和睦呢?
與人相處少不了真誠,真誠是化解矛盾的試金石,當矛盾出現時,婆婆和兒媳可以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並告訴對方你為什麼會生氣,你希望對方怎麼做。但要注意自己的態度,如果雙方都在比較激動的情緒下,那麼就等雙方冷靜下來再好好談談。只要不是一個野蠻的人,在你真誠的溝通下都會有所改變的。
媳婦要關心婆婆,遇事多和婆婆商量,定期不定期的給予老人溫暖,如每逢節日給婆婆發個紅包買些禮物,多帶著他的兒子回去看看她。讓她知道並不是因為你的出現而少了兒子的陪伴與照顧,相反是因為你,兒子回家看她的次數多了,老人會感激你的;媳婦還可以利用撒嬌等方式多向老人表答愛意,一方的熱情總能暖化僵硬的關係;婆婆也要多包容兒媳,要看到她的付出與努力,不能一味的指責也要多關心媳婦。
婆媳之間矛盾的存在,基本是因為出發點不同,導致觀點不同;所以要嘗試換位思考,婆婆學會包容兒媳,兒媳學會諒解婆婆;彼此更退一步,關係會融洽很多。
兒媳要關心婆婆,儘可能地適應婆婆。因為婆婆和我們有年代差,生活,思想和習慣上難免會有摩擦從而引起婆媳不合。在這種情況下,媳婦要注意控制自己,只要不是什麼原則性問題,儘量照顧老人的性情和習慣。有時還可以遷就老人的某些習慣,得到婆婆的歡心,從而慢慢消除婆媳間的隔膜。
有經濟能力的情況下,可以和公公婆婆分開住,畢竟距離可以產生美,保持適當的距離,可以減少生活上很多不必要的摩擦。但記得多回去看看老人,多給予老人關心。
在吵架發生摩擦時,要懂得示弱,畢竟我們吵架不是為了輸贏,而是為了解決問題。
作為兒媳如果不希望婆婆參與兩小口的事,那就在婆婆第一次插手的時候明確告訴她,我們自己的事可以自己解決,請父母不要插手,亮出自己在婆媳間的底線。
婆婆也不要摻合小夫妻的事,善意引導,擺正自己的位置,得體的退出他們的婚姻生活。
在婆媳關係中兒子是雙方重要的紐帶,需要要擔起責任。既不能不能偏袒一方,也不能指責一方;要做好調解人的緩衝工作,婆媳關係才能慢慢變好,才能實現家庭和睦;在面對大家庭和小家庭的矛盾時,兒子應該先處理好小家庭再處理大家庭,平衡好大家與小家的關係。
不管是處理婆媳之間的關係還是丈母娘與女婿之間的關係,化解矛盾的法寶就是要做到:視如己出的關愛,相敬如賓的對待。
例如對於婆婆,您的兒子是兒子,人家的女兒也是十月懷胎生出來的;憑什麼您說我的兒子是我一手拉扯大的,要將心比心的思考,人家也是父母身上掉下來的肉,您得一樣疼,甚至更疼一點。
一個聰明的母親愛兒子的體現;不是愛自己的兒子多,而是更愛他的媳婦;當兒子與兒媳鬧矛盾是,不要向著自己兒子,而是護著兒媳。
不管是婆婆,兒媳,還是兒子,想要生活幸福美滿,都需要相互包容相互尊重,在生活中各自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end(圖片來源網,侵告刪)
這裡是 ,如果你也有所收穫記得點讚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