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雙方都不要孩子,自私的人可以過得更幸福

2020-09-05 暢談你我他n

我有個發小,她在去年結束了她維持三年的婚姻。導致婚姻破裂的原因是髮小的前夫婚內出軌,發小很果斷的就離了婚。



她們婚後有一女,去年兩歲左右,非常的活潑可愛,可是離婚的時候雙方都不想要這孩子。發小前夫不要小孩的理由很簡單,他說孩子是女人生的,當然該由我發小帶,,他是個大男人,不會照顧孩子,經濟條件也不好,會影響再婚。


發小覺得這段婚姻前夫是過錯方,憑什麼拍拍屁股就走了,女人憑什麼因為一個男人的過錯,就得一個人承擔帶孩子的責任,甚至賠上一輩子,所以發小也不想管,因為孩子撫養權甚至鬧到了法院。



發小前夫家經濟條件不是很好,結婚的時候房子車子都是髮小家出的,跟上門女婿差不多。發小家庭條件不錯,家裡有別墅市內也有房子。


最後法院還是把孩子判給了發小,她就把孩子扔給父母,看都很少看,就只給錢,發小覺得孩子長得太像前夫,看得鬧心。



如今離婚也一年了,發小前夫這邊又想把孩子撫養權奪回來,其實主要的是男方父母想奪回來,原來發小前夫離婚沒多久就再婚了,再婚對象是個離異帶娃的女人,發小前夫父母不太能接受那個孩子,覺得自己孫女不帶給別人帶孩子,所以才想奪回孩子的撫養權。


發小說要回孩子撫養權可以,給出部分補償費用,兩人婚後男方就沒交什麼家用,發小懷孕生產沒辦法工作,損失的工資讓男方賠償,男方不願意。



發小前夫指責發小談男朋友,指責發小自私,覺得以後發小結婚繼父會欺負小孩,因為這些事,兩人鬧得更僵,原本發小前夫每月還會給500撫養費,因為這次沒要到孩子撫養權,直接撫養費都不給了。


而發小如今依然在外面工作談男朋友,孩子依然跟著發小父母,發小知道對於孩子她沒盡到責任,只能不斷的給錢。



發小無疑也是自私的,無論前夫犯下什麼樣的錯,孩子是無辜的,雖然婚姻不在,可是永遠是孩子的媽媽。


發小前夫更是渣,,婚內出軌,離婚後再婚還指責前妻談男朋友,把自己的責任撇的乾乾淨淨,到最後撫養費都不願意給。



都說人只有活的自私才能幸福,有很多單親媽媽,為了孩子寧願淨身出戶,離婚後有良心的男人還給點撫養費,沒良心的男人直接不管,女人只能一邊工作一邊帶娃,日子過得苦哈哈,男人卻可以拋開一切重新開始。

相關焦點

  • 哪些女人離婚不要孩子?她們是自私還是冷酷無情?
    一段婚姻走到了盡頭,通常只有兩種結果,要麼為了孩子而選擇將就著生活,繼續保持名不副實的婚姻,要麼鼓起勇氣選擇離婚,各奔東西。現實中有不少女人為了孩子而選擇湊合著過,也有不少女人雖然選擇離婚,但是要爭取孩子的撫養權。這也導致了現在很多人都認為,夫妻離婚,女人要孩子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女人離婚不要孩子就是不負責任,冷血無情,那這種說法真的成立嗎?
  • 那些離婚不要孩子的女人,後來都過得怎麼樣了?
    「如果有能力,離婚的時候,每個當母親的肯定是斷不會不要孩子的,男人要孩子是因為爸媽需要個孫子,女人要孩子是因為孩子需要媽媽。」,沒有貼心的人幫襯,更沒有家人可以依靠,不忍心讓孩子跟著自己受苦受罪。對於女人來說,再沒有一個比失去孩子更讓人難受的事情了。
  • 「那些離婚不要孩子的女人,後來都過得怎麼樣了?」
    01中午吃飯的時候,不經意間聽到隔壁桌阿姨在嘮家常,她的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離婚不要孩子的女人,肯定都不是好女人!」我突然想到之前一位粉絲在文章下的留言,覺得感觸很深。「如果有能力,離婚的時候,每個當母親的肯定是斷不會不要孩子的,男人要孩子是因為爸媽需要個孫子,女人要孩子是因為孩子需要媽媽。」
  • 為什麼自私的人反而過得更幸福?
    然而,老公沒同意你,他把自己放在了第一位,把你和事情都放到了次位。所謂自私,只不過是別人對自己好,大過了別的。 可是,如果你都不關心自己,卻依靠老公的關心,什麼時候是個頭呢?你這邊使勁透支著自己,那邊期待老公來關心你,這樣合適嗎?
  • 為什麼與自私的人談戀愛更幸福?
    ,是那種極度自私只考慮自己的人,那麼大概率會讓對方獲得幸福。人都自私,沒有利益驅動人是不會行動的,就像國富論說的,追求個人的利益往往使他能在比真正出於本意的情況下,更有效的促進社會利益。簡單地說,我們常常看到的那些只為自己考慮不管他人的都不叫自私,他們是愚蠢。
  • 當媽的,離婚不要孩子,你真是太自私了
    孩子的花銷、家裡各項支出,男人都沒有付過一分錢。男人對她的付出沒有絲毫感激,反而振振有詞:「這麼多年你不就養孩子了麼?難道這不是你應該做的麼?我才欠了15萬你就急著跑了?!」此外,男人家裡弟弟得了抑鬱症,父親是個酒鬼。大家頓時群情激憤,紛紛出招。就在這熱熱鬧鬧中,突然有人說了句:「他家這樣的家庭情況,你們夫妻一場,你打算把他丟下不管嗎?你忍心嗎?別自私啊!」
  • 「自私」的女人,婚姻更幸福
    現在的婚姻,男人承擔的責任越來越少,也變得越來越自私,反倒是女人付出的多,也更無私。有的女人,為了不當家庭主婦,硬著頭皮兼顧家庭和事業,非常累人。現在的婚姻現象就是,總是女人無私付出,總是選擇主動去犧牲。
  • 晚年過得幸福的老人,在這四個方面很「自私」
    聰明的人,在年輕的時候就會考慮好養老的問題,從來不會指望兒女養老。那些年輕時候,把所有的錢財都給了兒女的老人,並不見得很幸福。03其實,晚年過得幸福的老人,在以下四個方面很「自私」。第一個方面:兒孫自有兒孫福,在兒女面前很「自私」。在兒女面前,要自私一點,不要把錢財都給了兒女,更不能讓自己流離失所。我是三伯父,就是因為過分疼愛兒子,導致自己流離失所。人老了,還是寄人籬下,日子很難過。
  • 知乎高贊回答:為什麼自私的人反而過得更幸福?
    其實,學會愛自己,才是獲得幸福的根源。3300字,預計8分鐘讀完,希望你能明白,接納自己的有限性,就是愛自己的開始。是啊,工作中有很多重要的事,家裡也有很多重要的事,這些都不得不做。可是這只能說明:那些事情是第一位的,你是第二位的,老公是第三位的。 然而,老公沒同意你,他把自己放在了第一位,把你和事情都放到了次位。所謂自私,只不過是別人對自己好,大過了別的。
  • 那些離婚不要孩子的女人,後來都過得怎麼樣了?
    整個月子期間,他們家沒有帶過一次孩子,更沒有給孩子換過一次尿布。孩子哭得厲害,婆婆只會在旁邊冷嘲熱諷說我沒奶給孩子吃。還天天慫恿他兒子:可是當我爭女兒的撫養權時,他們家卻說,那是他們的後代子孫,不讓我帶走。我不甘心,可是因為沒有工作,沒有房子,法院認為我沒有撫養孩子的能力,最後我還是失去了她。
  • 那些離婚不要孩子的女人,後來都過得怎麼樣了?(很現實)
    很多事情,沒有經歷過,真的不能感同身受。很多女人離婚的時候,選擇不要孩子,無非是這3個原因。父母朋友都不在身邊,沒有貼心的人幫襯,更沒有家人可以依靠,不忍心讓孩子跟著自己受苦受罪。面對這些殘酷的現實,很多離婚的女人不是不想要孩子,而是要不起,要不到。對於女人來說,再沒有一個比失去孩子更讓人難受的事情了。離婚不要孩子,離開越久心裡越愧疚,她們的每一天都是在煎熬。
  • 解決這三個核心問題 再婚也可以過得幸福
    原文 作者:渡心離婚率如此高據統計,初婚離婚率已經高達44.1%,二婚離婚率已達近60%,三婚離婚率70%。看到這個數據,很是感概,既然那麼多人離婚了,勢必還需要進入婚姻。那再婚怎麼能夠得到幸福,就應該好好思考。
  • 離婚,不要拿孩子說事。
    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夫妻,一吵架時就搬出這樣的理由,要不是為了孩子,我早不要你了。要不是為了孩子,我早就跟你離婚了。在這裡必須批評常說這類似的話費哪些夫妻……你們真的是很自私。為了解氣,為了賭氣,為了嘴一時痛快。說出傷害孩子的話,讓孩子替你們背黑鍋,你們想過沒有?
  • 婚姻裡,夫妻雙方都應該學會自私一點兒
    一直喜歡美好而長久的東西,一直希望文字能治癒孤獨,如果我的文字曾感動你,請點上方的關注,一起走下去哦~在小時候的教育當中「自私」一直都是個貶義詞。所謂自私,就是只考慮自己,不考慮別人;而做人是應該有犧牲精神的,應該去犧牲自己,成全別人。這種精神成為標準,父母養育我們,老師教育我們都是這樣,只談不出,不求回報。
  • 離婚時,要孩子和不要孩子的女人,後來都過得怎麼樣了?
    現實生活中,夫妻離婚,婚姻內男女出/軌,都不是什麼新鮮事了。那麼夫妻離婚時,那些選擇要孩子或者不要孩子的女人,她們都是怎麼考慮的,又過著怎樣的生活。為此清水特地採訪了2位當事人,聽聽她們怎麼說。可因為有愛情,娜娜比誰都快樂。娜娜和大鵬剛結婚的時候,大鵬家裡窮得酒席都辦不起,可娜娜不在乎。婚後,大鵬繼續在工廠打工,而娜娜選擇了開淘寶店。一開始娜娜的淘寶店,開得並不順利,可她能吃苦,人又愛鑽研,很快就把生意做起來了。後來娜娜懷孕,先後生下兩個女兒,她忙不過來的時候,就把淘寶店交給大鵬去打理,所有的進貨渠道也都跟大鵬交代了。
  • 離婚後男方過得慘還是女方過得慘?離婚沒有贏家,男女雙方都很慘
    離婚對夫妻雙方來說都是一件傷筋動骨的事情,如果不是迫不得已一定不要走這一步。離婚後男方過得慘還是女方過得慘?這個問題沒有確切的答案,離婚沒有贏家,男女雙方都會很慘。我的堂哥就屬於這種情況,他和前妻離婚10多年了,現在他們倆的日子過得都不怎麼樣,他們甚至動了復婚的念頭。
  • 女人離婚了要不要孩子?網友:不要,不能讓他瀟灑過一輩子
    女人離婚了,要不要孩子?網友:不要,給他帶孩子,讓他瀟灑,不爽女人離婚了,要不要孩子是一個大問題,要了孩子,以後不好嫁。幫前夫帶孩子,讓他瀟灑單身,心裡不爽。寧願不要孩子,讓他帶著孩子,以後也不好娶,只要對孩子好就可以了。
  • 人到六十歲,過得自私一點,才是最好的養老
    其實,這裡說的自私,是指到了六十歲以後,不妨多為自己考慮一些,不要凡事只為兒女或他人著想。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裡,父母為了孩子,往往是可以傾其所有、付出全部心血,這並沒有錯,但是,當你對兒女的扶助太過的時候,反而不利於他們的獨立和能力。所以今天要說的就是,人到六十歲,過得自私一點,才是最好的養老。
  • 過來人的事實證明,晚年過得幸福的老人,一般這4方面很自私
    幸福是人的一生追求。小時候我們愛吃糖,覺得有糖吃有零食就是幸福 長大了,學習好,爸爸媽媽疼愛,我們覺得很幸福,戀愛的時候有一個自己喜歡的人疼你愛你,覺得很幸福,孩子出生,夫妻和睦,孩子乖巧聽話,覺得很幸福,中年了,孩子有出色,知道孝順自己,覺得很幸福,到老年了,一筆退休金,有金錢的保障,兒女經常回來看看,兒孫環繞,含飴弄孫,那種感覺也非常幸福。
  • 晚年過得幸福的老人,大多是自私和貪財的。
    導語:李女士退休後,日子過得比較清閒,她經常去廣場跳舞,她發現晚年過得幸福的那些老人,大多是自私和貪財的。李女士:以前我們說自私和貪財,總覺得這兩個是貶義詞,一個自私的人能有什麼好下場,一個貪財的人能有什麼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