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意之中刷到這麼一個帖子,對於婆婆給自己帶孩子,究竟給多少錢合理?
這個問題似乎並沒有什麼答案。對於給婆婆多少錢,我基本不會過問,雖然孩子是我和先生兩個人的。那麼如果先生體諒自己地媽媽主動給錢,我基本不會插手。所以就這個問題,我們基本能達成一致。
該給婆婆多少錢,我從不過問也不插手,因為對於我來說,該給多少還是得看情分的。我不想把這件事攬過來的原因就是想表明自己態度,即使要錢,作為爸爸也應該出拿一份錢。
很多婆婆都會認為幫帶孩子只是幫自己的兒媳婦。因為在他們那一代,骨子裡認為帶孩子就是媳婦的責任,至於賺錢養家是兒子的責任。於是很多婆婆會抓住這一點,既然媳婦想出去工作,那就多給點錢給我吧。
可是在這個問題上,很多婆婆其實把問題搞錯了,媳婦出去工作說到底也是為了減輕家庭負擔,也是為了幫兒子。
可是很多婆婆幫帶孩子,就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覺得我給你帶孩子,就是對媳婦多麼大的恩情,以此就認為媳婦就應該以一種低姿態來面對自己。殊不知帶孩子也是自己兒子的責任,很多時候婆婆幫帶只是在幫自己的兒子,把自己兒子帶孩子的那一份責任攬過去了而已。
以前就這個問題婆婆和先生之間還產生了些矛盾。婆婆總認為先生沒給自己錢,帶娃的時候就會體現出一些不樂意,甚至會無意之中會在我面前表現出來。
但是想想先生在日常生活中負擔了所有的家庭支出,比如交保險、買奶粉之類的大頭支出都是他負責的,我只會負責很小一部分支出。在這種情況下,先生手頭上也沒什麼錢留著,而我的工資則基本上可以存起來。即便如此,我也沒提出來每個月應該固定給婆婆多少錢。
對於婆婆的不滿,先生沒辦法,就說著自己已經負擔了家庭的所有支出,工資也沒有什麼可剩下來的。於是先生在婆婆面前賣慘,最後也就這麼過去了,也沒有說每月應該給孩子多少錢,但是我也明白婆婆多少還是貼補了我們這個小家的,說到底婆婆都是心疼自己兒子的。
回到帖子中的問題,說到底這對小夫妻是覺得一個月給三千塊錢就是過多了,可畢竟是婆婆提出來的。就他們的收入來看,確實是過高了。夫妻倆一個月收入一萬,刨去家庭支出,其實也沒有多少錢剩餘。
那麼婆婆這樣做合理嗎?當然合理。畢竟你在外請個保姆帶娃很可能不止三千塊錢。可是這卻有些不合情,完全看不出來婆婆是幫助小輩的,也沒有減輕任何的家庭負擔。
這種情況下,讓作為兒子、作為父親的這個男人更應該出面給錢,也要讓他意識到自己就是應該承擔家庭的責任的,這樣或許能讓婆婆意識到自己幫帶娃其實並沒有給自己的兒子減輕負擔。媳婦出去工作也能夠為自己的兒子減輕負擔。
就我對身邊人的觀察而言,婆婆幫帶孩子的基本上都會要求給錢,而大部分媽媽給女兒帶娃的基本上都不要女兒給的錢。我在想是不是應該換一種方式呢?
站在婆婆的角度他會覺得,兒子兒媳越不願意給錢,她就會越想要錢。而站在媽媽的角度則會變成女兒總是會想給錢給媽媽,這樣下來媽媽倒是不願意要了。
所以當我們在這個問題上換一種方式,平和地看待給錢給自己的婆婆,有時候婆婆只是想通過這種要錢的方式來引起兒子兒媳的重視。我想大部分婆婆要來的錢應該也會花在後輩身上吧。
當然如果真的不願意的話,也大可直接選擇不給,畢竟家庭情況就是如此,大部分老人還是會體諒小輩。現在的生活壓力這麼大,如果老人一味地要錢,超出小輩的能力範圍,還是選擇請保姆帶會更好一些,矛盾也會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