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學發展史》中國上古文學之四:《詩經》5

2021-01-09 網易

2020-12-17 09:18:39 來源: 麟劍的人類史

舉報

  中國上古文學之四:《詩經》5

  5.愛情詩

  愛情詩在《詩經》中所佔的比重相當可觀,約有五十篇,佔《詩經》全部三百零五篇的六分之一。愛情詩是《詩經》中最精彩、成就最高的篇章之一,這不僅因為它具有較高的藝術性,還因為它具有深刻的思想性。

  《詩經》中的愛情詩所涉及的範圍非常廣泛。從愛情發展的歷程看,它包括初戀、熱戀和結婚三個階段的不同愛情感受和表現形式;從戀愛方式上看,它包括男追女,女思郎和單相思等;從結局上看,它包括失戀、戀愛後的結婚、婚後的婚變(婦女遭遺棄等)等。

  從詩中可以看出,對歌是男女青年戀愛所採取的重要方式之一。《鄭風。蘀兮》便是一首描寫女子要求與情人對歌的詩,詩這樣寫道: " 蘀兮蘀兮,風其吹女。 叔兮伯兮,倡予和女。 " 蘀兮蘀兮,風其漂女。 叔兮伯兮,倡予要女。

  這首詩不僅情調歡快,而且意境很美。風吹拂著綠草和樹葉,阿妹要求阿哥唱歌,以便自己和之。

  

  戀愛中的男女往往互贈禮品以寄託相思之情,以表達愛慕之意。《衛風。木瓜》便如實地反映了這種習俗: "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 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 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 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這首詩之所以廣為流傳,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準確地表達了戀愛中男女的心聲。正如詩中所言,互贈禮物不是為了報答對方,而只是表示長久相愛的忠貞。正因為如此,這種方式千古不變,一直延續至今。

  俗語說: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召南。摽有梅》和《邶風。匏有苦葉》則把青年女子盼望早日成婚的迫切心情揭示得淋漓盡致。《摽有梅》以梅子墜落比喻青春易逝,盼望男子早日求婚,不致使青春虛度,紅顏老去: " 摽有梅,其實七兮。 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 摽有梅,其實三兮。 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 摽有梅,頃筐塈之。 求我庶士,迨其謂之!

  這首詩揭示出,在階級社會中,青春和姿色是女人的資本,隨著年齡的增加,歲月的流逝,女人便也越來越貶值。當她尚有七分青春之時,希望小夥子不要錯過好時機;當青春已逝只留三分之時,便催促小夥子不要再等;當青春盡逝有如熟透的梅子紛紛落地之時,只要有人開開口,她便會欣然嫁之。

  《匏有苦葉》的主人公之處境有所不同,她已有意中人。全詩描寫了這樣一個故事:在一個落葉秋天的早晨,初升的太陽映紅了濟河,一個女子一大早便到岸邊觀望,她盼望住在河對岸的未婚夫快點來迎娶她。她心想,如果他沒有忘記婚事,就應該趁著濟河水不大,沒不過半個車輪之時,趕快過河來娶親,不要等到冰凍河封之時。對男女青年私下約會情形的描寫更是維妙維肖,其情景有男青年約女青年的,也有女青年約男青年的,還有專門描述相約相見時歡樂氣氛的。

  《邶風。靜女》以一位男子的口吻描寫了幽期密約的樂趣。一位嫻靜、可愛的姑娘約他到城樓上見面,為了故意捉弄他,她先躲起來讓他著急。小夥子不見姑娘到來,果然急得抓耳撓腮,但等到那位心上人不但依約而來,還帶給他禮物時,便喜出望外。雖然禮物僅僅是幾根茅草,但因其採自美人之手,便也顯得格外美麗可人。全詩共三章: " 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 愛而不見,搔首踟躕。 靜女其孌,貽我彤管。 彤管有煒,說懌女美。 自牧歸荑,洵美自異。 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 "
這首詩把一位有心的阿妹戲弄其情郎的氣氛渲染得恰如其分,姑娘略施小計便得以窺見情郎的憨態及對自己的一往情深,芳心大悅之下,隨手採幾根野草贈與阿哥,兩人共享愛之溫馨。相比之下,《鄭風。子衿》中的女主人公雖然沒有表現熱戀中女性可愛的 " 狡猾 " ,但與其情郎一日不見如隔三月的感覺也著實令天下男子對那位情郎產生嫉妒之情: "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挑兮達兮,在城闕兮。 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
詩中描寫的這位阿妹到經常幽會的城闕處去等待她的情郎,雖然她並未去找他,但依然認定他應該來此見面。久等不來,把個阿妹急得團團轉,只好手拿情郎所贈之佩玉帶寄託相思之情。多次往返也是徒勞,登城遠望也不見其蹤影,終於忍不住把心中的相思之苦一吐了之:一日不見,如隔三月。

  《陳風。東門之楊》則表明,男女青年秘密約會的佳期是黃昏之後,最好的場合是楊樹林。《鄭風。野有蔓草》則重點描寫了一對情侶在早晨相遇于田野的激動、興奮之情。《鄭風。風雨》描寫了一位害相思病的女子在風雨交加、天色昏暗、群鳥狂鳴的氣氛下,盼見情郎一面的如饑似渴的迫切心情,其情郎前來赴約後,相聚的喜悅頓時把所有的病痛全打消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對中國文學的熟悉與陌生
    中國文學在韓國人眼中,有兩種截然相反的感覺:一種是很熟悉,另一種是有點陌生。具體而言,中國古典文學讓我們感到很熟悉、很親密,但是中國現當代文學讓很多韓國人還是感到有點陌生。對中國也是一樣,一般讀者不是要了解中國而讀中國文學作品,而是通過中國古典文學作品,領悟人間的秩序、人與人之間的奧妙關係以及平時不易看到的、隱藏著的人的內心等。所以,很長時間,很多人喜歡中國古典文學作品。事實上,不只是中國古典文學,世界名著大都也因此一直受到大眾的歡迎。
  • 朱國華:論中國愛情文學中的「女追男」現象
    ,而不是以守株待免的姿態被動消極地等待女子來追求,可是,大量的中國愛情文學作品卻並非如此。要之詩詞貴在含蓄蘊藉,重在含情不露。所以,更具有典型性的愛情詩詞採取了相思的形式。在《詩經》中,「愛」字出現五次,卻沒有一次意義與現代之情愛相接近,而「懷」字出現31次,「思」字出現84次,[3] 足資證明相思詩是中國愛情詩的主流。
  • 中國十大青春文學作家,你喜歡哪一個?
    中國十大青春文學作家,你喜歡哪一個?青春文學十分受年輕人的喜愛,近些年來,隨著電影改編青春文學越來越多,青春文學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那麼你最喜歡哪個作家呢?郭敬明青春文學的領軍人物郭敬明,中國作家、上海最世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最小說》等雜誌主編。早年憑藉參加新概念作文大賽獲獎而進軍青春文學。憑藉傷感青春文學《夏至未至》、《悲傷逆流成河》以及玄幻《幻城》等一系列小說迅速走紅。憑藉《小時代》等小說銷量多次榮登作家富豪榜。如今跨界當導演,開始翻拍自己作品已經製作電視劇等,人氣依舊很高。
  • 什麼是世界文學?為什麼它對我們了解這個世界至關重要?
    最終,歌德找到了解決之道——世界文學。作為一個居於偏遠鄉村的知識分子,歌德處於法國大都會文化統治和德國本土主義者復興民族主義浪潮的夾擊之中。進退維谷的他想要找到一個解決眼前難題的途徑,世界文學由此誕生。
  • 【三秦文學】楊俊國:【過年,在冬天】(詩歌)
    夏曆紀年,一年十二個月,一年之始謂之「年」。然而,過年時候還是冰天雪地,穀物成熟應該是一種憧憬,冬日歲末對來年豐收的憧憬。 「大年初一」,舊稱「元旦」或「元日」,因這一天是「歲之元」。王安石《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後世引入西洋曆法,為與陽曆1月1日元旦相區分,才改稱「春節」。
  • 【文學】路遙|文學是一種艱苦的勞動
    但是,有一個重要的問題往往容易被忽視,這就是:如何正確認識和對待文學創作這種勞動。 搞文學,具備這方面的天資當然是重要的,但就我來說,並不重視這個東西。我覺得,作品在某種意義上,不完全是智慧的產物,更主要的是毅力和艱苦勞動的結果。 從工作特點來看,作家是個體勞動者。
  • 彭春蘭:文學女人的情愫
    文學女人與一般的女人也有所不同,緣於她們常懷一款至死不渝的文學情結;文學女人與文學男人又在趨同中有所不同,則緣於她們的文學情緒之外還有一份獨屬女人的心境和氣質。  趙淑俠正是這樣的一位文學女人。我第一眼看到趙淑俠,便被她的美所震懾。
  • 法國電影人馬可:電影與文學若即若離
    著名作家、劇作家楊爭光,資深媒體人梁二平以及資深影評人孫海帆、喬奕思,四人行,腦力激蕩,圍繞「文學與電影的關係」展開激烈討論,甚至還引來法國「洋文青」電影人馬可參與。 楊爭光寫詩歌寫小說,同時也是一位著名編劇。深諳文學與電影之妙的他,一反平日裡的羞澀,火力全開,一開場就攻擊當下中國電影脫離了文學性,弊病纏身。
  • 打工與文學
    理查得·肖爾的一篇文章《被壓迫者教育學——致敬保羅·弗萊雷》說得好,去認識和應對所處世界的具體現實人在命名周圍事物的過程中藉以發現自己並發掘潛能的手段,每個人又重新贏得了說出自己的話語,也即命名世界的權利。命名和解釋世界的權力,不能都在老闆手中。要發出真正的打工者的聲音。
  • 《失樂園》譯者:渡邊情愛文學的特色
    渡邊淳一作為一代文學大家,享譽海內外,21歲從文60年來,孜孜不倦地探索人生。尤其以描寫中年人情感糾葛,特別是陷入不倫之愛的男女情愛的作品成就最高。渡邊從作家的使命感出發,數十年來專注於男女情愛的探索,儘管遇到種種的毀譽褒貶,仍然矢志不渝地走到了今天。且不論怎樣評價他的文學,僅僅從他對藝術的全身心地投入來看,就是一種可貴的精神。
  • 第四屆橙瓜網絡文學獎暨見證·網絡文學20年評選年度獎項結果揭曉
    網絡文學誕生已有20年,橙瓜網絡文學獎評選也已舉辦到第四屆。作為網絡文學行業唯一一家第三方綜合性服務交流平臺,橙瓜一直在致力於為網絡文學行業服務,推動行業積極健康的發展。在網絡文學20年這個階段性歷史節點,第四屆橙瓜網絡文學獎暨見證·網絡文學20年評選有著特別的意義。中國網絡文學被人評價為「世界四大文化奇觀」之一,這樣的成績無疑是輝煌的。
  • 如何提高自身的文學素養
    讀書更可以提高我們自身的文學素養,畢竟,多讀書,其義自見。而且,有句名言佳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多讀書的好處也很多,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萬卷書,也如行萬裡路。多讀書,尤其是文學經典,這樣的話,自身的文學素養,自然而然也就提高了。
  • 是時候重新打量非洲英語文學了
    日前,中國首屆非洲英語文學專題研討會在上海師範大學舉行,近百名外國文學專家齊聚。有學者談到,自20世紀中期起,非洲文學的價值逐漸為世界認可,國外學者建立起頗為豐富完善的研究體系。但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國內的非洲文學尤其是非洲英語文學研究尚顯零散初淺,並未充分進入學界視野。
  • 我的世界:「凡爾賽文學」是個什麼梗?玩家:我有20鐵,怕否?
    一個有趣想法:當「凡爾賽文學」遇到了《我的世界》這款遊戲,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呢?「凡爾賽文學」是指用平凡的語言在網絡上書寫自己貴族生活的線索。典型的炫耀+自戀型人格。不經意間的露富、拐彎抹角地炫耀、潤物細無聲地展現自己的優秀。
  • 生態文學 • 四川行(10)丨水月溼地潤眉山
    編者按:2020年11月10-14日,由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司、中國作協社會聯絡部主辦,中國環境報社、四川省生態環境廳、四川省作家協會承辦的「大地文心」生態文學作家採風活動走進四川省眉山市。
  • 文學有什麼獨特的魅力?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對文學不厭其煩,也有很多人對文學情有獨鍾。那麼,文學究竟有什麼獨特的魅力呢?以下給大家列舉幾點文學的魅力所在。好比很多文學作品,都改編成電影或電視劇,而且深受觀眾的喜愛。在日常生活中,文學能給人精神上的鼓勵。比如,當你情感受挫的時候,你可以讀一些勵志的文學書籍。如卡耐基的《人性的弱點》,或一些作家的心靈雞湯。因為,文學是有關人的學問,也是表達人們情感的產物。在你困惑或失落之際,它能讓你的心靈得到一定的救贖。而且,你閱讀文學經典作品也會受益匪淺,更會感受頗豐。
  • 展望2021|華語文學有哪些好作品值得期待
    「我不信世上會有君子國,這使我活得不矯情;我反對『他人皆地獄』之說,這使我活得不狡猾。」梁曉聲以他擅長的現實主義筆法,通過兩個青年的奮鬥故事,講述人與命的深度糾葛,呈現不幸和幸福的多維辯證,思考人何以為家,何以為人。普通人的命運軌跡折射著大時代的變遷,記錄著鄉土中國的現代化轉型,也預示著我們能擁有一個什麼樣的未來。該書即將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 如何看待凡爾賽文學的流行?
    【如何看待凡爾賽文學的流行?】對於「凡爾賽文學」及其流行,應辯證分析,理性看待。作為炫耀的「凡爾賽文學」以「曬生活」之名行炫耀之實,流露出不健康的心態。刻意打造「高級生活」來填補空虛的內心,反映的是自我認知和社會認可產生落差之後的「過度補償」心理。這樣的「凡爾賽文學」實質是網絡環境裡的表演行為,暴露出虛偽的人生態度和扭曲的價值觀念。
  • 經典品讀‖017《詩經·行露》,女性不畏強權,抗爭精神
    1、《毛詩序》聯繫《甘棠》而理解為召伯之時,強暴之男不能侵陵貞女。2、《韓詩外傳》、《列女傳·貞順篇》卻認為是申女許嫁之後,夫禮不備,雖訟不行的詩作,清龔橙《詩本誼》、吳闓生《詩義會通》等承襲此說。3、寡婦忠貞不二之詩。明朱謀瑋《詩故》以為此詩是寡婦執節不貳之詞。
  • 再見2020,你好2021:這些文學作品將與讀者見面
    人文社舉辦「線上訂貨會」:王安憶、梁曉聲等作家將推出新作1月13日下午,人民文學出版社線上舉辦了「2021與好書相遇——人民文學出版社新年新書大放送」。中國作協協會副主席、著名評論家李敬澤,作家梁曉聲、周大新、李洱等蒞臨直播間,分享他們的作品。作家莫言、葛亮、邵麗、朱德庸、江南、寶樹等通過視頻的方式介紹自己的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