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晚安先生,是茫茫人海中一個不起眼的存在,從小熱愛寫作的我,喜歡用筆記錄生活。因為大學專業的選擇,畢業後我在遊戲公司,做了五年的遊戲策劃,忙碌的工作填滿了我的時間,讓我幾乎沒有時間,去思索什麼是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情。
今年春節,疫情的原因讓我擁有了充足的時間,去思索自己究竟是在遊戲行業消耗掉青春,還是遵循自己的內心,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於是在今年,我轉型成了一個新媒體運營人員,而在工作之餘,也開始運營自己的個人微信公眾號:聽風樓閣。
我的個人微信公眾號
而今天,我的頭條號,也要開始正式運營了。我喜歡聊歷史、評熱點、左看體育、右品綜藝,旅遊美食通通不可辜負,愛好頗多,用筆記錄生活。希望藉助這個平臺,讓更多的好夥伴,和我一起記錄生活,分享生活,去發現生活中,那些令人快樂的時刻。
圖片來源:嚮往的生活
五年前在大學順利畢業,踏入社會,眼前的景象不再是象牙塔裡,路旁金黃的銀杏樹,以及清晨清脆的小鳥鳴叫聲,取而代之的,是擁擠的大廈車流,以及夕陽下人群嘈雜的喊聲。生活看似簡簡單單地,從三點一線變成兩點一線,但路途中,三兩人勾肩搭背的簡單快樂,過濾成了路途中,一個人望向窗外的五味雜陳。冰冷的現實,仿佛也在時刻提醒著自己,這就是成長的代價。
圖片來源:個人微信公眾號:聽風樓閣
從小生長在書香世家的我,算是一個抱著書本長大的小孩,雖然那個時候的我,覺得方方正正的文字,還不如一串阿拉伯數字來的有趣,但從小的耳濡目染,讓我在心底種下了一顆嚮往文學的種子。等到高中畢業,沒有了應試壓力的枷鎖,這顆種子便以迅猛的速度茁壯成長,進入大學的自己,思想也變得自由起來。回想初入象牙塔,一切都是新鮮的,彼時的我,不是在創作,就是在尋找創作素材的路上:山川河流,花鳥魚蟲,愛恨情仇,悲歡離合,發現的題材越多,就越體會到了這個世界多彩的魅力,那時的我,不需要擺事實,講論據,證論點,只需要簡簡單單將心之所想,付諸筆觸,一筆一划之間,就為自己,還有大家,構建了一個美好的家園。這份快樂,純粹且簡單,卻也讓人回味。
現在偶爾回看起當年的作品,還是能讓自己的嘴角不自覺上揚,是為了當年文採飛揚的驕傲,亦或是為了紀念那回不去的青春。稚嫩的文筆下,是一份單純的心靈,笑自己幼稚的同時也黯然感傷,畢竟那是一段專屬的記憶,屬於那個回不去的歲月的記憶。
圖片來源:個人公眾號:聽風樓閣
「人生有夢,各自精彩」,這八個大字,雖說簡單質樸,卻也是一種難以企及的幸福。我們90後這一代,是在做夢中長大的一代,小學時的《我的2020》,還有高中的《對2035的自己說一句話》,無不是對未來美好的期待,演變成自己努力的目標。那時的孩子們,是未來的科學家,警察,教師,一張張朝氣蓬勃的面龐,上面仿佛就刻著「人生有夢」的印記,構成「各自精彩」的世界。
那時的我們,萬萬想不到,當年被當做洪水猛獸的計算機,已經成為了當今社會最不可或缺的物品,也想像不到當年被視作奢侈品的手機,會有著現在這樣的功效。時間的車輪在滾滾向前,日新月異的變化讓人目不暇接,當年做夢的小孩,現在又變成了什麼樣呢?是像我一樣,感覺背負一座大山,在籠子裡艱難的移動,還是扛起旗幟,健步如飛地向頂峰奔跑?這些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的是,人生有夢的人,都在各自精彩著,無論這份精彩是成功的喜悅,還是拼搏的血淚,這一份份各自的精彩,拼接成了如今這個五彩斑斕的社會,空氣中,充滿了人生有夢的味道。
也許,這就是「無跡方知流光逝,有夢不覺人生寒!」吧。
圖片來源:個人公眾號:聽風樓閣
這就是我在頭條號,想說的第一番話。作為一個創作愛好者,希望未來可以在這裡,寫出更多讓大家喜歡的文章,不求大紅大紫,但求惺惺相惜。
請關注我的頭條號,並且在微信公眾號中搜索「聽風樓閣」,或搜索「tingfenggelou」,關注我的個人微信公眾號「聽風樓閣」(ID:tingfenggelou),我會在這兩個平臺,一起品味生活的美好。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其實我們都有一雙發現生活之美的眼睛,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