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本沒有意義,因為我們的存在,它才開始有了色彩,變得五彩斑斕。
「你現在沒上班,在家帶孩子,不如趁早生二胎,兩個一起帶,省時省力。
現在孩子也大了,國家二胎政策也放開了,趁現在我們還帶得了,再要一個吧!
一個孩子太孤單了,以後連可以幫扶的人都沒有。就當是為了孩子,再生一個陪伴他。
現在多生孩子還有補貼獎勵,多生一個又沒有什麼壞處。
你真的不打算要二胎了?一個孩子多孤單啊……」
自打國家開放二胎,每次和親戚朋友碰面時,都免不了一番關於「生二胎」的說教。
起初,礙於面子,還會附和幾句,找找理由。可是七大姑八大姨各種親戚卻總是念叨此事。
索性心一橫,直截了當的說:
「我就沒打算要二胎。
我怕死、也怕累、更怕弄丟了自己的人生。
我就想活得「自私」一點兒!」
聽完我的回答,她們難免七嘴八舌、議論紛紛。但是卻也終於閉了口,再不提二胎之事。
01我怕死、也怕離開和失去
在結婚生孩子以前,死亡對我來說一直都是遙不可及、虛無縹緲的存在。
可是有了自己的家庭,生了孩子以後。我卻對死亡有了一種真真切切的恐懼。
當初生孩子的時候沒覺得有多可怕,也沒想過和擔心自己會不會發生什麼意外。當一切過去之後,我再想起自己在手術臺上感覺呼吸不上來的那一刻時,心裡止不住的慌亂。
我們常說,女子本弱,為母則剛。
這句話沒有錯,但是我們卻忽略了另一面:
為人母后會剛強不假,但也會比以前更加脆弱。
無意中刷到的產婦誕下孩子後離開的新聞;不經意間看到的意外來襲,父母離開後孩子可憐的模樣……
每一次,心都會跟著揪在一起。一邊惋惜心疼他們的人生,一邊又慶幸那些事沒有發生在自己身上。
2020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侵襲,打亂了原本該是濃濃喜慶、闔家團圓的春節。
有太多原本幸福的家庭在朝夕之間被迫離散,很多還來不及和家人擁抱訴說愛意的人,經歷了生離死別。
為了孩子,即使手無寸鐵,我們也可以變身成身披鎧甲的勇士,抵擋世界可能出現的惡意,把他們護在身後。
但也是因為孩子,我們的心底有了一塊兒無比柔軟的空間。開始理解了父母那些令人厭煩的嘮叨,也漸漸把自己變成了那般模樣。
孩子是上天賜予的禮物,也是我們求來的福報。
為人父母后,除了想要給他們更好的生活,更想要對他們的人生負起十分的責任。
以前看生死離別時,只覺遙遠。
如今再看,只擔心哪一天意外降臨,而我什麼都沒準備好。
沒有準備好離開自己最愛的家人,沒有準備好讓父母的餘生無憂,沒有準備好讓孩子自己去走自己的人生……
所以,在誰也無法預知的有限的人生歷程裡,我只想「自私」一點兒,對現有的人負起責任,擔起重擔。
而那些但凡有大機率意外發生的事情,我都不想去觸碰。
02我怕累,更怕讓彼此都陷入了煎熬之中
如果有條件,兒女雙全、福壽綿長大概是每個人都嚮往的存在。
但人生,從來都是有限度的,凡事也皆有度。
現如今,養育一個孩子,不只在於「養」,更要精於「育」。
在現如今,一個孩子從出生前的備孕、出生時的照料,到出生後的吃穿用度各種花銷,每一樣都是需要用時間、精力和能力去賺取而來的。
但世間人有千千萬,能力也各不相同。
我們吐槽的不合格、不衛生的「散裝衛生巾」,對有的人來說,就已經是能夠夠到的最好的生活水平了。
養孩子也一樣。
有人養幾個孩子都不是問題。但有人,養一個孩子都已經傾盡了全力。
在不知他人在過何種人生時,用自己的價值標準去要求別人。這是一種無形卻誅心的惡意。
生育權是每個女人的權利。
想不想生二胎?能不能生二胎?做決定的人,都應該是自己。
我們也深知有幾個孩子的好,但我們能負擔得起的,是養好,並育好一個孩子。
如果忽視生活現狀,超負荷的多生一個孩子,那多出來的,就不僅僅是一個孩子了。
各種高昂的費用、愛意的澆灌、精神的共鳴、現實的陪伴……
都會漸漸成為一種透支,最終誰也沒顧上,還為難了自己。
我寧願「自私」一點兒,做能力以內的事情。這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孩子負責。
否則,超負荷、太過用力的人生。於人於己,都是一場災難。
03對不起,我只想活成我自己
人生有一種悲哀,叫「活成了別人的人生」。
值得注意的是,如我一般在二胎政策開放之後被催生的人,從來都不是少數。
她們中的很多人,或因為沒有主見、或因為受不了被念叨、或因為面子、或因為逼迫,最終選擇了遵從他人的想法,生下了二胎。
可是生了之後現狀如何呢?
有人越來越拮据,有人因為照顧幾個孩子身心俱疲,後悔不已,有人因為瑣事繁多,矛盾滋生,家庭破裂……
當然也不乏有生了二胎之後,更加努力工作,充滿鬥志的。但是始終是在透支自己的身體。
生孩子這件事聽起來很簡單。
可是需要考慮和牽絆的東西卻有很多。
生與不生,沒有好壞之分。
但是不是按照和遵從自己的意願做出的決定,往往決定了自己以後人生的好壞。
不想生孩子看起來是我們為了自己能夠活得輕鬆舒適的「自私」的決定。
但人生,卻少不了這樣的「自私」。
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想要的人生去做每一個決定、走每一步路。
我們才會對自己的每一個抉擇真正負起責任,活成自己理想中的樣子,也給予和擔負起孩子美好的未來!
偶爾「自私」一點兒,未來反而更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