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深度、格調
做大事,是指可以用掌控全局的眼光、全面規劃的思維能力、精準判斷的決策力去推動事情發展。
事件本身覆蓋的人口數越多、包含了領域範圍越廣、對社會產生的影響力越大,決策規划行動需要的能力就越強。所以,要考察一個人的掌控全局能力是關鍵。具體參考有以下三個點。
在做大事方面,人品並不是考察的重點,能力才是能否擔重任的標準。如果一個人的能力不足以承擔重任,那麼他的人品也不可能支撐他走到最後。
一個人對自己的現有能力、潛在能力和能力局限必須明確知曉,才能在當下做出最有利的決策。
現有能力是指一個人對自己已有能力的認知,清楚知道自己能做什麼、可以做到什麼程度、事件結果對周圍人事物的影響有哪些。
潛在能力是一個人對自己的還未開發能力的預估,一個人的現有能力越大,他對潛在能力的預估也就越精準。
換句話說,一個現有能力越大的人,對事物的認知越客觀,外在表現越謙虛,所以真正謙虛的人必然是厲害之人。
能力局限是潛在能力和現有能力的範圍,一個人對自己的能力局限如果沒有清楚認知,那麼他有可能做出錯誤的決策,比如古代有人認為自己在手上沾滿羽毛就可以飛翔,最後摔死。
這就是對自己的能力局限認知不清晰,這樣的人常常會有自大的表現。
社會學領域和技術領域是完全不同的,對社會學領域的判斷往往不是用數據,它的不精準性讓很多人摸不著頭腦,比如人類情感運作的規律。
而有能力的人能夠把人性和現實聯結起來,做出比較準確的判斷,知道在哪個位置用哪個人是最合適的,並且會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他人。
這類人可以判斷他人的潛在能力,並且激發這種潛在能力或是用更合適的人替換。
技術領域包括對數據的解讀、把握具體工程細節的能力。一般來說,一個有能力的人必須具備一定的相關領域的技術知識,才能夠結合社會學對整個進程的人、事進行全局規劃。
只精通識人而對技術領域一無所知的人,由於沒有過硬的內核知識體系,不可能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遠,技術領域知識是幫助人前進的原動力。
一個人必須擁有自我批判能力,才能緊跟時代的步伐。自我批判的能力是人不斷進步的內在源泉。如果一個人固步自封,不懂得自我批判,就會驕傲自滿,以至於最後被推下時代的舞臺。
一個有自我批判能力的人表面通常非常謙虛,當有人指出他的過失時,敢於承認並及時改正。而那種抱著死豬不怕開水燙心態的人,表面接受了別人的批評,實際上能力很弱。
自我批判能力另一個表象是包容他人,當你學會自我批判時,就擁有了融入他人知識技能的能力。
這種能力不光能使你在思想層面上大有提高,也會使你在人際關係上多多受益,走到哪裡都會遇到貴人,得到別人的幫助。
除了以上三種主要能力,還有許多其他能力,比如控制情緒的能力,需要從自我認知和控制能力中鍛鍊,控制情緒不是壓抑情緒,是理解來源並有效疏導。
另外還有融合他人語言體系的能力,當你和他人溝通時,所說的詞彙意思是否有細微差別,你能否識別出來或是在感到不確定時提問。很多人自以為懂得了別人的意思,結果卻不如人意。
一個人有能力的人,會讓感覺如沐春風,而一個能力不足的人,可能會表現出易怒、抱怨等狀態。所以,做一個有能力的人吧,世界會給你積極的反饋。
期待您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