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娜和大陳是在一個抖音平臺上認識的。
今年夏初,天氣有點悶熱,米娜躲在房間裡不出去,閒著沒事兒,就刷起了抖音。無意之中,看到了一個視頻,其中有一個看起來溫文爾雅的男士,吸引了她的注意力。米娜看他外表不錯,乾淨憂鬱的感覺,想多了解了解他,於是主動添加了他的微信,這個人就是大陳。
大陳很快就同意了她的申請,並隨即索要了米娜的電話,之後的一周,大陳每天晚上都給米娜打電話,兩個人好似有聊不完的話題,每次掛電話都有意猶未盡的感覺。米娜覺得大陳是一個很成熟、很上進的人,大陳也覺得米娜不錯。
米娜從讀書到畢業工作,一直都沒有離開過省會城市,而大陳卻不一樣,他去過很多城市,見過很多人,遇到過很多事,這對於米娜來說太有意思了,大陳說的故事,小芳只在熒幕中見過,從沒在現實中接觸過,她覺得大陳太棒了,好像給她打開了另一扇世界的大門。
愛情來了,誰也擋不住,之後的第二周,兩個人相約在省會城市見了面,沒有見光死,而是迅速的確定了關係。
兩個人都在不同的城市,相隔較遠,平時工作也比較忙,只能通過電話來寄託雙方的思念。雖然見面的時間少,但是他們卻依然甜蜜,像夫妻一樣互相關心著對方。大陳每天都要打一個長途電話給米娜,有時候要聊一個多小時,米娜沉浸在這樣平凡又溫暖的感情中,感覺非常幸福。
然而,好景不長,米娜總感覺異地戀太不真實,讓她很沒有安全感,於是她以我們不合適為由向大陳提出了分手。
大陳一下懵了,傷心難過了好久。但是他又想不出更好的理由來說服米娜。
就這樣,兩個人處於尷尬期。
大陳每次拿起電話,想給米娜打個電話,但是都找不到好的理由,於是只能在心裡默念對方。大陳能感覺到,米娜也還愛著他,只是雙方還差一個說話的契機。
沒過幾天,米娜突然給大陳發了一條信息,大陳欣喜若狂,她終於理我了。這時候,他才發現,原來他是這樣的深愛米娜。
可是當他看完米娜的信息,頓時像被潑了冷水一樣,從頭涼到腳。米娜說:「有時候,我發現你跟我哥很像。」
大陳回憶起跟米娜的聊天,在聊天中她總是說他的哥哥是一個不負責任的男人。大陳這才明白米娜發這條信息的意義,原來是說大陳是個不負責任的男人。
大陳感到非常的委屈,但是他無法去證明自己,因為他倆在一起的時間很短。
一次偶然的機會,大陳了解到,原來米娜的前男友對她非常好,給她的感覺是非常踏實,米娜就想找一個像她前男友那樣的人。
大陳感覺任重道遠,但他沒有灰心。他想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證明,他是愛米娜的。
然而,相處的時間長了,自然要談婚論嫁,米娜明確表示不願意離開省會城市,希望大陳的家人能支持他在省會城市交個首付買個房。
年底,大陳的家人到了省會城市,和米娜的家人正式見了面。但是,整個過程都不太順利。米娜的父母表示堅決反對,他們覺得大陳的家在山區,條件不好,而且大陳的工資水平不高,給不了米娜穩定的生活。在米娜的父母看來,這次的見面根本就是沒有必要的,飯還沒吃上一口,雙方就不歡而散了。
當天下午,大陳就和家裡人回了老家,兩人說好過春節大陳就再回來。雖然雙方父母見的不愉快,但是兩人還是保持著聯繫。
沒想到,回老家沒幾天的大陳給米娜發來消息,說他的媽媽不讓他再去省會城市,大陳心一軟,同意了,於是兩個人被迫分手。
雖然分手了,但是米娜心裡還是愛著大陳的。
趁著休假,米娜偷偷的去了大陳所在的縣城。大陳一直勸米娜也留在當地,但是米娜想到父母的反對,和一切都要重新開始,心裡很迷茫,不知道要如何抉擇,在休假結束之後回到了省城,
回到省城之後,米娜遇到了一個對自己很好的男生,米娜不喜歡也不討厭,雖然心裡還想著大陳,但是也答應了。
和新男友交往的時候,米娜總是想到和大陳的點點滴滴,甚至在接吻的時候,閉上眼睛腦子裡都是大陳的臉。米娜知道自己這樣不對,甚至可以說是不道德。雖然她現在確信彼此仍然是有感情的,可沒有物質基礎的愛情,會有好的結果嗎?
米娜一邊想著大陳的好,一邊對陌生的城市感到恐懼,她又想和大陳繼續相親相愛,一邊又不想去陌生的城市,可是無依無靠的生活,這樣真的值得嗎?
雖然米娜和大陳之間看起來有很多問題,但實際上主要是來自父母的壓力和物質上的壓力。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沒有經濟的愛情太薄弱,風一吹就跑了。正如米娜和大陳。
其實擺在米娜面前的就是一個單選題,選項有兩個,一個是愛情,一個是現實。就像魚與熊掌不可兼得,那樣,無論她有多糾結,她都只能選擇一個,一方面在心裡想著大陳,一方面又害怕沒有物質基礎,困在兩者之間,只會給自己添更多的麻煩。
其實米娜可以問問自己:「我到底想要的是什麼?選擇誰更能接近我想要的結果?」你想要的到底是愛情和歡愉還是富足與清閒,到底選擇誰更能達到自己想要的標準。
每個人對「幸福」的定義不同,對「愛情」的想法不同。
確實,愛情是需要一定的物質的,幾乎沒有人在餓著肚子的時候考慮愛情。但是,米娜和大陳並沒有窮到吃不飽穿不暖啊,米娜也並不是沒法工作,想要養活自己並沒有那麼難。只是因為既不想付出太多、又不願意承擔選擇的風險,在物質上缺乏安全感的緣故。
事實上,大陳對米娜很好,兩個人隔的遠,他處於事業低谷期,但他依舊堅持每周寫文章,想要給米娜更好的物質保障;雖然他工資水平一般,但是他願意把自己的工資卡交給米娜來保管;大陳家裡不富裕,但是他有一顆真誠的想要娶你的心啊,家裡父母浩浩蕩蕩從老家過來看米娜,也算是誠意十足了。
可惜兩家人還沒有開始吃飯,談判就被打斷了,甚至兩家人也因此有了心結。如果站在大陳家人的角度看來,這個媳婦,娶不起啊!
而米娜,從小就在父母的呵護下一路成長,沒受過什麼委屈,可以說是溫室裡的孩子,她怎麼懂如何為愛情付出呢?她只擔心,自己的未來會像父母嘴裡的那樣沒有希望。在米娜和她的父母看來,房子是女兒未來的歸屬感、安全感的來源,沒有房子,結婚是萬萬不可的。
米娜和大陳的故事很短,結局也並不完美,但卻是很多人一生的縮影。
我們一生都在做選擇題,如何讀書,如何選擇工作,如何選擇伴侶,雖說道理我們都懂,但是我們依然難於過好這一生。
如果換做你是米娜或是大陳,你是屈從現實還是向命運抗爭?你會怎麼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