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網絡,圖文無關
一則消息:2019年12月20日上午,在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第三次記者會上,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嶽仲明表示,民法典婚姻家庭編草案三次審議稿徵求意見過程中,有意見認為,同性婚姻合法化應該寫入民法典婚姻家庭編。
支持者心聲:
@一位不願意透露姓氏的張先生l:你可以不同意、不允許自己交往同性伴侶,這是你的權利;但是,也請別幹涉別人與同性伴侶交往的權利。
@法蘭西大柿子:那些反對婚姻平權的,當你們有了女兒,你就知道她嫁給gay是一種怎樣的悲劇了。
@這裡沒有反抗的人:恐同的異性戀不用急著跳腳,不是同性婚姻合法了,就會讓你變成同性戀。另外有人說《民法典》修改有那麼多建議和內容,為啥只報導同性婚姻?關鍵是《民法典婚姻家庭編(草案三次審議稿)》的公開意見徵集中,提同性婚姻的人次最多啊,有18萬多人次。
@Cyuccl:能不能成功都是次要的,看看現在的國情和網絡上反對聲音,這條道路還很長,能報導重視就說明了是一種進步,能真正為這些群體做出法律保護以及尊重。
@Leemoos李默:明明真實存在的一群人,卻不被正視。什麼時候可以拿出來公開討論,什麼時候才是所謂的「條件成熟」。支持多元。
@七個小哆啦:支持 借用《奇葩說》的一句話:「沒有任何一種愛情值得嘲笑」 願所有人都能在陽光下坦坦蕩蕩地相愛。
反對者心聲:
@CCsummery:作為一個法律人,對於同性戀,我不支持但也不反對,畢竟他們中有一部分人是基因決定的。但是對於同性戀上升到立法角度去支持和維護,我是不支持的!畢竟這違背了自然規律!從生物學角度來說,這種行為本就是滅種的行為,真不認為值得去鼓勵或者宣揚!
@湛長明:不同意,為啥要跟著西方那群瘋子,可以容忍這些現象存在,但是不能放縱。這些現象本來就是不正常的。
木子李編後語:
看了一下評論,搜羅了一些比較有代表型的觀點。
在評論區,支持同性婚姻合法化的評論多於反對者的評論,但是,支持者多數都是「既得利益者」,而反對者的評論後面緊跟的是既得利益者的謾罵或譴責,也有少數支持的聲音。
關於同性婚姻是否合法以及中國同性戀人群現狀,我站在中立角度,給予一些看法:
1)同性婚姻在我國遲早會合法的,但是,現在合法化有些不太可能;
2)多數非同性戀者對「同性婚姻合法化」採取的基本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或者「撐同志,反歧視」態度,關鍵是,這些表示中立或支持同性婚姻合法化的非同性戀者,如果他們的子女是同性戀,態度很可能沒這麼「豁達」。中國很多同性戀者之所以「壓抑」,其實顧慮的不是親戚朋友的感受,而是父母的感受。那些極少數出櫃並被父母理解和接納的同性戀者顯然是幸運的。
3)現階段,確實有一些無辜的女生或男生和同性戀者結婚了,這種婚姻有一半最終維繫到了「白頭到老」(主要是同性戀者偽裝的比較好,並不代表他們和異性結婚後,就不找同性「曖昧」了),還有一半和異性結婚後,最終又選擇了離婚(多數都是有了孩子後)。在離婚的這一半人群中,有些「同妻」或「同夫」,即便離婚了,都不曾知道自己和一個同性戀者有過婚約,因為離婚的藉口有很多種。
4)同性戀人群可以捫心自問:你可以大膽地對身邊的親朋友好友以及父母坦白自己的真實性取向嗎?那些深櫃裡人們的顧慮也側面反應了現實生活中,大家目前對於同性戀者群體的真實態度。
據統計,中國有七千萬甚至更多的同性戀者,也就是說,同性戀人群對於總人口的佔比為5%。這個人群確實應該得到關注和重視。
一個觀點:如果你不是同性戀者,基本上不會有掰彎的可能。
一點建議:如果你身邊有同性戀者,請不要給予他們「孤立」;如果你的子女是同性戀者,請不要對他們逼婚,因為讓一個同性戀者和一個異性戀者結婚,對異性戀者不公平(別人家的子女也是子女)。記住:作為同性戀,不可能因為和異性結婚,性取向就能改變,既然性取向無法改變,就應該坦然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