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定居在廣州,娘家在400多公裡外的梅州。當年和先生決定結婚時,爸媽曾極力反對,理由只有一個:離家太遠。
年少時情竇初開,有情飲水飽,並不能理解體會父母的心,在我的堅持下,我如願地嫁給了先生,婆家籍貫清遠。
首先我必須先聲明一點,嫁給先生的這十七年,我很幸福,先生對我的愛有增無減,疼愛有加。
讓我真正從心裡發生這種轉變源於媽媽的突然離世,400多的公裡數,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但是在病魔和死神面前我硬是沒有來得及見上最後的一面......此痛,刻骨銘心,永恆!
年少的時候,以為愛情就是能夠解決世上所有的煩惱,但是漸漸長大,漸漸明白,愛不會永遠長生,但是父母卻會慢慢老去,很多時候經常是一晃神,他們就不再年輕了。
少年夫妻老來伴,沒有了老伴的爸爸日子過得有多麼的壓抑,心裡有多少的孤單寂寞?每晚9點的電話成了我們父女倆雷打不動的約定。可是就算如此,我身在遠方,儘管知道他是只報喜不報憂又能如何?
不久前,我初中的一個和我一樣同樣是遠嫁的女同學向我傾訴:當初一意孤行要嫁給前夫,但是婚後五年他們的感情就出了問題,特別是在她生了二寶後,對她更是有過之而不及。
受傷後的她哭著從家裡出來,卻悲哀地發現在這個地方,除了那個滿是傷痕與爭吵的家,竟沒有一個地方能容納自己。
當年她拋棄了一切來到這個陌生的地方,好不容易在這裡生了根,結果那個信誓旦旦的男人卻變了。
默默地聽她說完,心裡格外地平靜。她說得我懂,都懂。
其實每一對阻止女兒遠嫁的父母,不僅僅是捨不得孩子離開,更害怕的是當女兒在遠方受欺負了,身邊連個聽她說說委屈、替她出頭的人都沒有。可惜年少時候的我們眼裡看到的只有愛情,看不見父母親背後的憐愛、擔憂。
去年開始,只要一有合適的機會我就會給我的寶貝女兒灌輸不要遠嫁的思想,起初,先生會在一邊打岔,覺得我有點過於草木皆兵。我回:如果爸媽能夠有意識地早點給我灌輸不要遠嫁的思想,恐怕也就沒有你什麼事了吧。幾次過後,我再引導女兒時,沒有了不同的聲音。
每一場婚姻本就是一場賭博,遠嫁都是一次豪賭,賭贏了,一生幸福;賭輸了,痛苦的不僅是你自己,更痛苦的卻是你父母。
希望每一個娶了遠方女孩的男人,能多想想她有多愛你、多勇敢,才會選擇離開那個從小長大的地方,離開疼愛她的父母,離開熟悉的朋友,去到你身邊?
當你買斷她的後半生時,請給她足夠的愛,別讓她在忍受異鄉孤獨的時候,還要忍受變了的你。
每一個遠嫁的女孩,希望你過的幸福、美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