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悅自己,永遠比討好他人重要

2021-02-28 小北

「前進路上千萬不要弄丟了自己。人最怕演繹著自己不擅長的角色,最後把自己弄丟了。」

 

我一直都覺得這句話,可以解釋我們深夜難眠時大多數人的鬱悶與糾結。

許多在感情上懂事的女孩,總是容易因為他人而影響自己的情緒,明明知道不是自己的錯,卻忍不住內疚和自責。

 

她們在每一個相處細節上都小心翼翼,最怕因為自己的一句言語、一個舉動而無意間讓他人感覺到不開心;

她們拼命付出,把真心和行動完全展露給他人;

她們總是被人稱讚高情商、熱心腸,可自己卻並沒有那麼瀟灑和快樂。

她們總是照顧他人的情緒,自己的情緒負擔卻早已不堪重負。

 

她們很懂事,卻總是要包容他人的不懂事;她們比其他人更加敏感,卻總是把這份糾結自我消化,在一個個輾轉反側的夜晚裡鬱悶到睡不著。

我很想告訴這些女孩:


你們已經做得足夠好了,但如果能夠把重心回歸到自己的身上,一定能成就一個更為完整和豐富的靈魂,讓自己內心多幾分自如和快樂。

 

就像俞飛鴻曾經說過的一句話:「獨立自信的女孩子,從來不會把自己寄托在別人的身上。人生是我自己的,何須靠他人來獲得滿足感。」

 

從她們的困惑當中我也逐漸發現,我們的痛苦總是源於太過在意別人的想法。

 

我記得留言當中曾經有一個女孩叫小冉,她給我講過她的第一次戀愛經歷。

小冉在大學裡算得上系花的級別,不僅長得好看,性格也溫柔開朗,因此人緣頗佳。

多年以來,小冉身邊從來不乏朋友和追求者,幾乎是在溫暖和愛的關懷下成長起來的女神。

她在大三談了自己人生裡第一次戀愛,當然,對方在各個方面也很優秀,鍥而不捨的追求下,小冉答應了他。

可在小冉和他戀愛一兩個月後,她卻覺得這段感情遠遠不如她憧憬的那般甜蜜美好。

 

她覺得對方時常對她忽冷忽熱,有的時候還許久不回消息。為了這樣的事,倆人鬧了許多矛盾,令她每天處於苦悶的狀態。

她不明白男友的心思,所以只能一個勁兒地揣測和不安,把自己折磨得身心俱疲。

原本小冉是一個性情開朗、溫柔大方的人,卻變得越來越沉默寡言,總是為了一點小事,整日心神不寧。當男友最後和她提出分手的時候,她那無處安放的不安情緒也達到了峰值,她發了瘋一樣地乞求複合,一旦被委婉拒絕,就會一直追問原因。

 

她也不停地拷問自己,也問過身邊的很多朋友,自己究竟是哪裡做得不夠好,才讓他迫不及待地想要遠離。

朋友們都會安慰她,一遍遍地告訴她說,這不是她的錯。

可她卻始終跨不出泥潭,反而一再深陷其中,懷疑自己。

 

當時我記得看見這條留言的時候,一時間也不知道怎麼回復。我覺得她的男友固然有錯,他如此用心地追求小冉,卻在相戀以後,並沒有做到給她足夠多的安全感。

 

可是我覺得更重要的是,我們在一段感情裡,無論何時也不能夠愛到失去自我。即便是當我們尋找到了相愛之人,我們在付出愛的前提下,也一定要自愛和沉穩,才能夠去愛人。

 

我們尋找陪伴,是為了兩個獨立而豐富的靈魂得到溝通和共鳴,得到喜悅和希望,而不是讓誰去變成另外一個人的附屬。

蔣方舟也曾經在《奇葩大會》裡,講述過自己這種「討好型人格」。

她說:「我好像都不會去表達自己的真實情緒,我不會去跟對方爭吵,我非常地害怕起衝突,我也非常地害怕讓對方覺得不高興。」

可這樣的結果換回來什麼呢?

她發現,她這樣為他人考慮,卻沒有跟任何人產生所謂真正的關係。

並不是因為她情商特別高,或者是特別懂事,而就是因為她從來不會去產生任何的衝突。

所以你看,當你全身心地去付出和考慮他人,卻發現,並沒有人會在對岸等待著你,等著伸手去拉你一把,與你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朋友。

 

而取悅自己,卻能夠讓你不知不覺中在志同道合的路上,尋找到心意相通的伴侶。

我聽過一句話說,取悅自己,是站在命運之河對岸的樹,善待自己才能夠拒絕一切漂流。

 

是啊,很多時候,我們在乎任何人,卻唯獨忘記了自己,我們以為這是無私,可其實這就是自身的一種缺失。

 

把決定你快樂和舒適的權力從別人手上一定要拿回來,真正把握自己的心情和人生,你會發現取悅自己所帶來的快樂,將由內而外去成就一個自帶光芒的你。

相關焦點

  • 不要花時間刻意討好他人,豐富自己遠比取悅他人更有意義
    這樣的重複與逃避沒有任何意義,永遠都長不大,永遠都不會成為一個能坦然面對人生起伏的成年人,又或許只有去經歷去感受才能向前走,才能在歲月的流逝中不再焦慮,順其自然,任它逝者如斯。畢竟可怕的不是遇到傷害或者遇到爛人,不是遇到挫折或者阻礙,而是你一直試圖在別人那裡尋找自我,不停的討好他人,而自己卻沒有半點改變和收穫,這是多麼令人沮喪的事情。
  • 女人,與其討好世界,不如取悅自己
    婆婆看到了她的辛苦和用心,主動分擔日常家務,讓圓圓有時間和精力做自己喜歡的事。如今,回歸本職工作後,她還成為一名自由撰稿人,不僅多了一份可觀的收入,更重要的是,還多了一份自信和尊嚴,能夠更加從容地生活。
  • 心理學:獨處是一種能力,盲目地討好別人,不如取悅自己
    所以獨處是一種能力,當自己和別人相處的不愉快時,不如選擇享受獨處。有時候盲目討好別人,不如取悅自己。盲目討好別人,不如取悅自己心理學上,討好型人格是指一味的討好他人而忽視自身感受的人格,這樣的人格是不利於心理健康發展的。
  • 去他的討好,取悅自己才是王道
    ,討好身邊的人,這似乎已經成為了我們的社交生存本能。只是,討好已經成為了一種本能,她不想成為落單的異類,那太可憐了。不再討好任何人,不再拉直自然捲髮,註銷所有社交帳號,扔掉所有家具,她就這樣背著一床棉被就跑到郊區開始新的生活。28歲、無房、無業、存款不多、沒有夢想,這些詞放在一起簡直就是災難。但是,大島給了我們不同的答案。
  • 真正傷害你的,不是「取悅別人」,而是「取悅自己」
    開篇強調經典,強調「平等」,是因為:我們對「自由、平等」有多渴望,就對「取悅他人」的行為有多厭惡。​所以,日常中喊的:「取悅了別人,迷失了自己」其實並不是事實的真相~真相,是我們根本就不了解自己!表面上討好行為,背後其實是一種算計,是對對方的一種情感上的勒索:他應該感激我、喜歡我,畢竟我為他們做了那麼多。他應該永遠喜歡我、認可我,因為我一直在很努力地討他們歡心。
  • 取悅這三種人,不如討好自己!
    有時候,並不是我們要去討好誰,而是你總會不經意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尤其是你心裡在乎的人的看法。想努力做到最好,想能夠被別人認可,人人都愛面子,這無可厚非。但是要是遇到這三種人,你真的很難去取悅,所以也不需要耿耿於懷了。脾氣差的人,指的是那些陰晴不定,不能控制自己情緒的人。
  • 學會討好自己
    有調查指出,世界上接近8成的人都認為取悅別人比討好自己更重要。這是一個意料之中,情理之外的結果,無論哪個國家,主流價值觀都推崇要友善地對待他人,而自己則不在這個考慮範圍之內。對待別人,我們就像愛德華那句著名的名言「有時治癒,經常關懷,總是安慰」。
  • 想要取悅一個男人,不用討好,而要學會「折騰」
    只是有時候,主動得多了、付出得多了,在努力討好一個男人的時候,會不自覺地覺得自己太過於卑微、太過於委屈,在心理不平衡的情況之下,兩個人相處也不會和諧。所以,女人想要取悅一個男人,其實並不用討好。要知道,凡事都是需要方法和技巧的,不是所有的討好都能夠得到男人的喜歡,也不是所有的委曲求全都能夠得到真愛。
  • 人活一世,有錢沒錢都不必討好他人
    人活一輩子,總是在不斷討好別人,不斷取悅別人。有錢的時候,為了有更好的發展,你去討好比自己更有錢尊貴的人,渴望讓自己獲得更高的地位,從而權利更高。沒錢的時候,你學會了去討好身邊的人,渴望他人能幫助你走出困境。你也會去討好上司,討好家人,只為求得一份穩固的工作,討得家人的歡心。
  • 情感丨取悅你太累,不如取悅我自己
    -----------------------------取悅別人是需要花很多時間的,既然花很多時間去取悅他人,而且還有可能費力不討好,為什麼不花時間來取悅自己呢?其實所謂的取悅自己,更應該說是經營自己。經營自己,必然要付出很多時間。
  • 取悅別人,是對自己最大的消耗
    這其中,消磨了自己的時光,耗費了自己的心力,看似一直在對別人好,卻很難獲得想要的情誼,很可能如我的來訪者琪那般,被人評價「八面玲瓏、不真誠」。真真是得不償失!更重要的,在本該自我探索,認識自己的能量與邊界,找到真正所喜之事、所愛之人的日子裡,取悅者卻對自己內心的聲音置若罔聞,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對別人需求的滿足中。
  • 心情說說:與人相處不必取悅誰,不必討好誰,做自己,隨心隨意就好
    不必取悅誰,不必討好誰;不必挽留誰,和誰舒服就和誰在一起! 02 用一顆初心面對生活,是對世界最好的回應。溫暖在,日子就在,幸福也會與你不期而遇。人生已多磨難,要學會為自己鼓掌。不苛求、不虐待、不折磨自己。無論遇到何種困境,學會對自己說:算了吧,沒關係,會過去的。要像孩子一樣純真,像陽光一樣溫暖,像向日葵一樣堅強。
  • 取悅自己,才是最聰明的活法
    你對他人總是笑臉相迎,永遠只說OK,以為就可以避免衝突。最後,你卻發現,生活並沒有想像的平靜,矛盾也越來越多。一個真正優秀的人,不會為了討好別人而將自己弄丟,而是選擇堅持自我,取悅自己。所以,取悅自己,才是最聰明的活法。 你屬於哪一種類型?
  • 吳昕:取悅自己,是女人一生最重要的課題
    像十幾歲的少女一樣,肆意綻放著獨自的美麗,她們用自己的獨特魅力影響著別人,綻放自己。吳昕漂亮的一字馬,自創Rap驚豔了很多人。自己作詞自己演唱的Rap,將自己十四年的跌跌撞撞,唱進了人們心坎裡。追述她上次最高光的時刻,還是她參加湖南衛視的比賽《閃亮新主播》,一路過關斬將,拿到比賽亞軍的選秀節目。
  • 人生最好的狀態,是取悅自己,寬容別人
    什麼是取悅自己?就是無條件包容自己一切優缺點,欣賞自己,對自己時刻都充滿信心。悅己,也是一種自信向上的態度。人活一輩子,一定要活成自己最真實的樣子,不必活成別人的影子,一味地取悅別人,你會很累、很失望,不如學會取悅自己,這才是正確的選擇。人生就是來點亮自己,照亮別人的,如其無端取悅別人,還不如多慰藉一下自己。
  • 討好誰不如討好自己,讓自己變的更獨立有自尊!
    我覺得自己並不醜,就是生完孩子140斤略胖一點,皮膚稍微黑一點,沒結婚的時候在外面打工也沒幾個人說我醜。把這些事給老公說了,老公一點不理解我,和他媽一起說我。這兩個月老公單位停工回家了,遊手好閒一點家務也不幹,我把他伺候的服服帖帖,想著這樣討好他們能不能緩和一家的關係。讓婆婆和老公對我改變看法,對我好一點。但無論我怎麼做,他還說我這不對哪不對,我實在不知道該咋辦。
  • 拼盡一切對別人好,討好別人不如先取悅自己
    那些不在乎、不喜歡你的人,沒有必要去委屈自己獲取他們的開心,日子是自己的,活著首要的事情就是讓自己開心,然後不經意間也能帶給他人快樂。02、活出自己喜歡的樣子我們要學會取悅自己,活著是為了給自己看,而不是活給別人看。在很久以前,有一位追求藝術的畫者,耗費心血畫了很多作品,可是卻無一人欣賞。
  • 女人過了四十歲,取悅別人,不如取悅自己
    尤其是過了四十歲,人生已經過半,此時的女人如果還在討好別人,取悅別人,沒有一點自我,那真的是太可悲了。如果,前半生你一直都在取悅別人,那麼,過了四十歲的時候,請為自己著想,取悅別人,不如取悅自己。,還是和別人相處表面和諧重要一點。
  • 你不必假裝認同他人,不討好,才幸福
    身邊的很多人,包括我都認為自己是「討好型人格」,因為擁有「討好型人格」的人都有這麼幾個相同的特徵:時常假裝同意他人的觀點;經常會道歉;特別難拒絕他人的要求;儘量避免所有衝突;很多人之所以討好別人,其實是因為太害怕被人討厭。沒有人希望被人討厭,但其實沒有人能讓所有人喜歡;比受人喜歡更重要的,是為自己而活,讓自己過得更好。
  • 我們終其一生,需要戰勝和取悅的人,是自己!
    境由心生,境由心造,境由心動,境由心變,你的心,決定了一切,我們終其一生,需要戰勝和取悅的人,是自己。戰勝自己,你才能贏得自己,贏得生活,贏得人生,活出自己的價值人生是一場自己和自己的較量,你才是自己最大的敵人,你才是自己最難過的關,你才是自己最難跨的坎,我們唯有戰勝自己,才能戰勝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