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把遺產都留給兒子,女兒真是「潑出去的水」嗎?

2020-08-19 從平凡的日子中找亮點


同事小李父親去世了,她歇完喪假後,整個人都瘦了一圈,看著人都憔悴了。小李的父親已臥床幾年,小李兄妹二人早年喪母,父親把他們兄妹二人拉扯大不容易,兩個人都很孝順,小李的父親開始一直和兒子一起生活,但是他患有腦血栓後因行動不便,大多數起居都需要別人伺候,小李的哥哥工作性質需要長期跑外,父親覺得讓嫂子伺候多有不便,小李就將父親接回了家。



今年小李的父親忽然病情惡化,醫生搶救無效後去世,上班後的小李很多天都鬱鬱寡歡,我勸解她想開點,她忽然說:「我盡心盡力伺候了父親幾年,父親臨終前留了幾萬元錢給哥哥,讓他不要告訴我,說女孩是潑出去的水!哥哥沒有聽從父親的話,把錢分給我一半。我不是貪圖那麼點錢,我在父親眼裡僅僅是潑出去的水嗎?」

父親去世本來就是很痛苦的事,被父親排除在外的感覺更是讓小李覺得雪上加霜,這種被父親視為外人的痛苦,像刺一樣深深刺痛了小李的心。

一.為什麼許多重男輕女的家庭,會將出嫁的姑娘視為潑出去的水?

以前有這樣的習俗,當姑娘出嫁的那天,當男方到女方家迎娶新娘時,女方的母親給自己即將出門的女兒沐浴更衣,當女兒上轎後,母親要用一盆清水撒到轎子後面,表示自己的女兒是清白之身,如果男方認為有什麼不認可的話,現在反悔還來得及,這就是所謂「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的來歷,而並非女兒嫁出去就是外人了。



但是許多重男輕女的家庭卻將這個風俗漸漸演化成:

1. 大年初一已嫁之女不可回娘家,更不能在娘家過年,否則娘家這一年都會受窮。

2. 有的家族女孩不上族譜,女孩不得進入家族的祠堂,男丁方有資格進入祠堂。未婚配的女孩疾病猝死,沒有資格埋在家族的墓地裡,有的父母甚至會給女孩配個陰婚,讓女孩有個埋葬之處,讓她不至於成為孤魂野鬼。

3. 舊社會的「三從四德」中在家未嫁從夫、出嫁從夫、夫死從子,也是側面反映了姑娘嫁出去就是丈夫家的人了。

4. 古時候姑娘出嫁後,姓氏前都被冠以夫姓,生的孩子都隨父姓,和娘家人來往都是走親戚了。

《 紅樓夢》中的林黛玉母親去世後,因她身體不好,被外婆接入賈府居住,她雖然受到賈母的疼愛,但是私下裡卻受到一些勢力僕人的怠慢,只因為她不是賈府的嫡親的孫女,而是府裡的表小姐,她母親賈敏雖然深受賈母寵愛,也是潑出去的水,雖然表面上黛玉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但終究在最後婚配時候,賈母在孫子寶玉和外孫女之間,選擇了為孫子的前途著想,她為孫子選擇了更有助力的親家,黛玉落得鬱鬱寡歡而死的結果。

在封建大家庭中,家長往往想的是家族的利益,女兒、外孫女都是屬於潑出去的水,她們大多數被視為待價而沽的籌碼,隨時可能被犧牲掉。

5.有些農村沒有兒子的家庭被稱為絕戶,許多沒有的兒子的家庭在人前說話都不硬氣。



這一切都是世俗中男女不平等所造成的,是人們腦海中封建殘餘思想所形成的畸形現象。

二.在現實生活中,作為潑出去的水的女兒真的對娘家沒有用了嗎?

當人們說生女兒沒用的時候,生活中有時女兒對家裡的貢獻會超過兒子。

1. 許多人認為養兒防老,只有生了兒子,將來才會老有所依,但是現實生活中許多口頭上最沒用的女兒卻是家裡的頂梁柱。

《歡樂頌》中的樊勝美的父母就是典型的例子,樊母從小對兒子嬌生慣養,把兒子養成了一事無成的廢物,她把女兒視為家裡的搖錢樹,讓女兒為兒子買房結婚,甚至孫子也是讓女兒養著,兒子每天無所事事,一家子像吸血鬼一樣榨乾了女兒的血汗錢。

既然認為兒子是父母的依靠,女兒是外人,當父母一次次打電話和女兒要錢時,是否當女兒是外人,是即將潑出去的水?他們其實早把女兒當成家裡的頂梁柱,家裡隨時的提款機,生怕女兒成為潑出去的水,不再去填充他們家裡的無底洞。



2.自古以來,巾幗不讓鬚眉。奮發圖強的女孩不但能頂半邊天,還能頂整片天。

鄰居小芳是遺腹子,她爸爸在她即將來到這個世界的前一個月,因工傷去世了,小芳有4個姐姐,大姐當時馬上高中畢業了,鄰居都說這以後的日子怎麼辦?一家子女兒,小芳的媽媽老了以後靠誰養?小芳的大姐,頂替父親進了工廠上班,大姐幫助媽媽把下面幾個妹妹撫養長大。小芳上大學時,幾個姐姐都有了自己的家庭,她們每月都擠出一部分錢來作為小芳的生活費。小芳大學畢業後考入事業編,成為公務員。

小芳家的日子過得紅紅火火,姐妹幾個不管是企業上班的,還是下海經商的,都守望相助,互敬互愛,小芳的媽媽也輪流在女兒家居住,越活越年輕。

這讓鄰居們羨慕不已,都說小芳媽媽好福氣,生的女兒個個能幹,誰還敢說姑娘就是潑出去的水,小芳媽媽老無所依的話?

3.隨著時代的發展,男女兩性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和家庭等各個方面,享有同等的權利,負擔同等的義務。因為女性與生俱來的溫柔和細心,有女兒的家庭幸福感會更強烈一些。

步入婚姻殿堂的小兩口,大多數都會和父母分開過日子。兒子、閨女結婚後,因為女孩相對男孩來說比較細心,許多女孩會記住父母的生日,父母的衣食住行會更操心一些,而男孩大多數大大咧咧,對父母的關心會少一些,所以婚後有女孩的家庭反而會幸福感爆棚,常回家看看的經常是女兒一家,潑出去的水不但回來了,還帶著個盆(女婿)回來了。

時代在前進,我們的思想也要與時俱進,拋棄重男輕女的思想,讓自己有個幸福的晚年。

三.我們怎樣正視自己對待兒子和女兒的態度,改變女兒是「潑出去的水」的態度,讓自己有個幸福的晚年?

1.父母對兒子和女兒無差別對待,老人才會擁有幸福的晚年。

曾經看過一個網友說家裡拆遷了200萬,他給了女兒60萬,兒子70萬,老兩口留了70萬,結果兒子女兒都不高興。兒子認為財產給兒子是天經地義的事,不應該給女兒,女兒認為兒子結婚買房都是家裡出的錢,女兒結婚時家裡沒出錢,現在拆遷款應該和哥哥一樣多。因為這些拆遷款,兒子和女兒鬧得不可開交。

網友評論說:老人應該給兒子和女兒一樣的錢,要不就把錢自己都留著,將來誰上門伺候的多,就給誰一點。兒女不公平的待遇必然必然引發家庭矛盾。

現如今兒女都有撫養老人的義務,兒女應該一樣的待遇,不能在有福利的時候差別對待,在要求義務的時候,要求均等,這對於女兒太不公平了,容易引發家庭糾紛。只有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儘量做到無差別對待,才能讓女兒更有家庭歸屬感,嫁出去的女兒不成為「潑出去的水」,父母將來做到老有所依。

2.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思想在慢慢轉變,有的人養育孩子奉行的準則:「窮養兒子,富養女兒。」養育孩子不要從一個極端到另一個極端,家長怠慢女孩和慣養女孩都是不可取的。養育孩子的過程,富養女孩不是慣養,物質上的滿足並不等於富養,只有精神上的充實、獨立,培養良好的性格才是真正的富養。



家長要適當給女孩進行挫折教育,讓女孩也像男孩一樣,培養自強自立、抗挫折的能力,才會將女兒培養成為對社會和家庭都有責任心的人。

3.家長不要將女兒作為待價而沽的商品,有的家長在女孩準備出嫁時,向男方索要天價彩禮,這會讓女兒有時失去心儀的對象,慢慢熬成「齊天大聖」。最終湊合婚姻的女兒,因為婚後的不幸福,她就會成為「潑出去的水」,一去不回頭。

4.我們鼓勵女兒婚後常回家看看,對父母適當表示關心,但父母不要把兒子所需的花銷,都轉嫁到女兒身上,讓女兒成為」扶弟魔「。女兒婚後也有自己的家庭,娘家過分的壓榨女兒,會讓她的小家庭產生矛盾。不要讓父母偏心的愛,阻斷女兒回家的路,真正成為」潑出去的水」!

十指連心,手心手背都是肉。我們對待女兒和兒子,要實行一碗水端平的態度,父母的區別對待,會讓孩子形成心理落差,有的人甚至會影響到一生。「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希望所有的父母都善待自己的孩子,讓女兒不再是「潑出去的水」,而是自己養育的花,帶著花盆(女婿)回來了。

願天下所有的父母都有兒女承歡膝下,擁有一個幸福的晚年!



相關焦點

  • 嫁出去的女兒,潑不出去的水?
    今天,本律師就來跟大家談談這方面的法律問題,如果你和你的兄弟姐妹都理解了,我敢打一塊錢的賭,你們的兄弟姐妹感情必將恢復到當初。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這句話好像是來自古典名著《紅樓夢》,這是封建社會留給我們的文化糟粕,每個人都必須在思維深處徹底清理掉。有關父母贍養問題,《婚姻法》第二十一條規定: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
  • 因生女兒,而離婚,真是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嗎
    難道真的生兒子就能養老嗎,生女兒就是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以後都不會再管女兒了嗎?換個說法就是一直為兒子打工,難道就是應該嗎。那時候我還在笑,不懂這些道理,總是聽身邊的人比較誰誰家又生了兒子,誰誰家又是兒子,然後他們都特別難高興。
  • 嫁出去的女兒,不是潑出去的水
    如果離婚,孩子撫養權不管歸誰對孩子都不利,丈夫父母已不在,只有哥嫂,而L女士的父親極其封建保守,重男輕女,他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就是潑出去的水,是別人家的人了,與他再無關係,離婚在他眼裡是非常丟人的事,讓娘家帶外孫更是不可能的事。
  • 嫁出去的女兒不是潑出去的水
    鄰居看到後很驚訝:「女兒來做客還要自己煮啊?」我怎麼現在就成了「客人」了?回來也稱之為「來」,而不是「回來」,看來真是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了。記得去年年底我拿結婚證給奶奶看的時候,她哭了:「嫁人了就不一樣了,回來一次是一次了。就像你姑姑,當時嫁的時候她還在我們家附近的中心小學教書,覺得後天就會回來教書,所以一點都不難過。
  •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老爹的處世哲學居然讓我感動
    老公在外地當兵,我一個人帶著一歲的兒子住在婆家,最近與婆婆發生了一點不愉快,堵著氣就帶著兒子回到了娘家。可我那親愛的老父親似乎一點都不能體諒心疼自己的女兒。我心裡很是著急,我那親愛的父親不僅不心疼,他居然生氣的大聲說:"哭,大半夜的哭什麼啊?你抱著他走走,再哭下去,該把我的孫子吵醒了。"大冬天啊!即便是生了爐子,農村的房間也是很冷的,我的老爹怎麼光想他的孫子?難道就不怕他的外孫感冒嗎?手心手背都是肉,這心也偏的太明顯了吧?還是母親,一遍呵斥父親,一遍安慰我。我強忍著淚水,哄孩子入睡。
  • 嫁出去的女兒還能繼承娘家的遺產嗎?
    小張的媽媽生了三個孩子,其中小張作為長女已經出嫁了,可家裡的老二和老三都還沒有結婚,半年前小張的媽媽因病去世,留下了一筆遺產,小張的爸爸認為「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小張已經嫁出去了就是婆家的人了,是不能繼承娘家的遺產的,這筆財產應該留給兩個沒有嫁娶的孩子。
  • 『你不能在家過年,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別讓迷信毀掉親情
    ,女兒和兒子一樣的待遇,一起照顧老人,遺產也是平等的分配。但我還是經常聽到有人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我對這句話從來都是嗤之以鼻,現實生活中,把女兒當作外人的應該是極少數吧!「你小點聲,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結了婚的女人不能在娘家過節,會影響我們家的香火和運道,你明天出去住吧」。「媽,什麼年代了,你還信這些。」
  •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她就不配有繼承權嗎?
    突然覺得女的真心難、不是因為財產問題、是覺得女兒不養父母屬於不孝、兒子再怎麼也是兒子、女兒嫁出去了就是潑出去的水、來家就是客人、女兒是直系親屬也沒有孫子重要、所以我就覺得女人真難、沒別的意思、
  • 都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
    都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我有時也會有這種感覺,但是,我還是很感恩有個好媽媽,弟弟弟媳也很好。我生老二是在娘家生的,媽媽和弟妹一直照顧我,最後留的夥食費她們也硬是不要。記得要生的前兩天,夜裡兩點肚子痛了很久,我忍不住了,怕孩子有事,最後我弟弟二話不說穿衣就陪我去醫院看,醫生說孩子沒事才放心。要是在家,我老公肯定會說要不等天亮了再去。
  •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同樣的父母為何差別這麼大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什麼都給了招女婿的(或者兒子),出嫁的毛都沒有,那為何現在養老要平攤醫療費?
  • 在農村「嫁出去的女兒就是潑出去的水」?養兒未必能防老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這句話是封建糟粕思想,是古代「男爭女卑」的體現。意思是女兒嫁出去後,就是男方家的人,不要再回來爭財產,有事找婆家。現在男女已經平等,不應該有這種思想了。但是在農村還有此等思想殘留,為什麼呢?因為農村比城裡養老難。有句話叫:「養兒為防老。」那麼養兒真的能防老嗎?
  •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這句話寒了多少女兒的心!
    她認為女孩男孩都一樣,那都是自己的孩子。但是人人都有煩心事。張奶奶生了五個孩子,並且五個都是女兒。張奶奶年輕的時候沒少被人說閒話。張奶奶的老公也因為她生不出來兒子,打罵張奶奶。後來,張奶奶的老伴因病去世。張奶奶獨自養大了五個孩子。我真的挺佩服張奶奶!你永遠都不知道單親家庭有多難,你也不會知道單親媽媽的辛苦。張奶奶不僅養大了五個女兒。而且還讓她的女兒都讀了書,上了學。
  • 「女兒是潑出去的水,沒事少回家」父母的冷漠,我五年沒回娘家
    但是仍然會存在一些家庭當中有著嚴重的重男輕女思想的父母,把自己的兒子當成寶,而女兒卻是可有可無的草。其實養兒防老這一套早就已經過時了,但是仍然有的父母就是改不掉自己的這種頑固思想。總想著只有兒子是可靠的,而女兒終歸要嫁人,就像有的人說嫁出去的女兒就像潑出去的水是不可靠的。
  •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在古代,家暴了也不能回娘家
    俗話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古代女兒嫁出去之後基本上就不會回娘家了,而且回娘家的話甚至會遭到大家的非議,以為他們家的女孩子被休掉了,所以就有了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這一個典故,女兒嫁出去之後除了回門,就算有家暴現象,其他時間都不準回娘家,只準在夫君家待著,這樣的女兒就相當於潑出去的水,再也收不回來了。
  • 婆婆生病3個女兒輪流伺候,臨終遺產都留給兒子,兒媳不肯接受
    特別生活在農村地區的人,非常在乎名聲,倘若家裡生的都是女兒,會被人稱為「絕戶」,這個稱號非常有損尊嚴。另外以前農村種地缺少機械化工具,全靠人力,而女孩子力氣小,做不了耕田耙地的活,這時候男人壯勞力就派上了用場。況且以前人重男輕女,認為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只有兒子能給父母養老送終。儘管呼籲男女平等很多年,可是有些父母依舊覺得女兒沒有兒子靠得住。
  • 為什麼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 這些原因很戳心
    文|文兒       鄰居有兩個女兒一個兒子,老人在兒子家養老。兩個女兒嫁得很遠,也不常來看他。近兩年老人身體變得不大好,就更加想念女兒們了。也許是因為這樣,今年我們隔三岔五就能看見他的兩個女兒回來看他。有不少人都說,老人好福氣,有兒子養。女兒也來看望的勤。
  •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聽著寒心,其實女兒常回家未必是好事
    導讀: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聽著寒心,其實女兒常回家未必是好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情感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聽著寒心,其實女兒常回家未必是好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父母把所有的積蓄都給兒子,養老卻想依靠女兒,這合理嗎
    大部分人都反對,認為父母沒有一碗水端平,畢竟兒子女兒都是自己生的,就應該公平對待。筆者認為也不太合理。其實在法律上,父母自己掙的錢願意怎麼花就怎麼花,哪怕一生省吃儉用的積蓄全部給兒子都可以。可是借債務給兒子買房,希望女兒一起還,女兒的嫁妝要女兒自己去掙,這對兒子和對女兒區別對待差異太大了,這對女兒而言太不公平了。何況法律上也不支持女兒還債的說法。兒子離得遠,生病養老靠女兒,為什么女兒沒有得到一分遺產,反而還要養老人?
  • 嫁出去就等於潑出去的水,娘家給房女兒,弟媳大鬧反對
    嫁出去就等於潑出去的水,娘家給房女兒,弟媳大鬧反對嫁出去的女兒等於潑出去的水,可是父母對於兒女的感情始終是割捨不下的,甚至有的父母還會留一部分的家產給女兒。而張芳就是這樣了,因為娘家拆遷了,分了三套房子,所以母親就想著給她一套。可是因為這事卻讓她和弟弟鬧得特別不愉快,因為弟媳特別不願意母親分房子給她。
  • 嫁出去的女兒無繼承權?法院最後這麼判
    小龍和《都挺好》劇中的蘇明成一樣,理直氣壯地覺得父母的財產就是應該留給兒子,嫁出去的女兒都是潑出去的水,憑什麼能跟自己爭家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