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小李父親去世了,她歇完喪假後,整個人都瘦了一圈,看著人都憔悴了。小李的父親已臥床幾年,小李兄妹二人早年喪母,父親把他們兄妹二人拉扯大不容易,兩個人都很孝順,小李的父親開始一直和兒子一起生活,但是他患有腦血栓後因行動不便,大多數起居都需要別人伺候,小李的哥哥工作性質需要長期跑外,父親覺得讓嫂子伺候多有不便,小李就將父親接回了家。
今年小李的父親忽然病情惡化,醫生搶救無效後去世,上班後的小李很多天都鬱鬱寡歡,我勸解她想開點,她忽然說:「我盡心盡力伺候了父親幾年,父親臨終前留了幾萬元錢給哥哥,讓他不要告訴我,說女孩是潑出去的水!哥哥沒有聽從父親的話,把錢分給我一半。我不是貪圖那麼點錢,我在父親眼裡僅僅是潑出去的水嗎?」
父親去世本來就是很痛苦的事,被父親排除在外的感覺更是讓小李覺得雪上加霜,這種被父親視為外人的痛苦,像刺一樣深深刺痛了小李的心。
一.為什麼許多重男輕女的家庭,會將出嫁的姑娘視為潑出去的水?
以前有這樣的習俗,當姑娘出嫁的那天,當男方到女方家迎娶新娘時,女方的母親給自己即將出門的女兒沐浴更衣,當女兒上轎後,母親要用一盆清水撒到轎子後面,表示自己的女兒是清白之身,如果男方認為有什麼不認可的話,現在反悔還來得及,這就是所謂「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的來歷,而並非女兒嫁出去就是外人了。
但是許多重男輕女的家庭卻將這個風俗漸漸演化成:
1. 大年初一已嫁之女不可回娘家,更不能在娘家過年,否則娘家這一年都會受窮。
2. 有的家族女孩不上族譜,女孩不得進入家族的祠堂,男丁方有資格進入祠堂。未婚配的女孩疾病猝死,沒有資格埋在家族的墓地裡,有的父母甚至會給女孩配個陰婚,讓女孩有個埋葬之處,讓她不至於成為孤魂野鬼。
3. 舊社會的「三從四德」中在家未嫁從夫、出嫁從夫、夫死從子,也是側面反映了姑娘嫁出去就是丈夫家的人了。
4. 古時候姑娘出嫁後,姓氏前都被冠以夫姓,生的孩子都隨父姓,和娘家人來往都是走親戚了。
《 紅樓夢》中的林黛玉母親去世後,因她身體不好,被外婆接入賈府居住,她雖然受到賈母的疼愛,但是私下裡卻受到一些勢力僕人的怠慢,只因為她不是賈府的嫡親的孫女,而是府裡的表小姐,她母親賈敏雖然深受賈母寵愛,也是潑出去的水,雖然表面上黛玉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但終究在最後婚配時候,賈母在孫子寶玉和外孫女之間,選擇了為孫子的前途著想,她為孫子選擇了更有助力的親家,黛玉落得鬱鬱寡歡而死的結果。
在封建大家庭中,家長往往想的是家族的利益,女兒、外孫女都是屬於潑出去的水,她們大多數被視為待價而沽的籌碼,隨時可能被犧牲掉。
5.有些農村沒有兒子的家庭被稱為絕戶,許多沒有的兒子的家庭在人前說話都不硬氣。
這一切都是世俗中男女不平等所造成的,是人們腦海中封建殘餘思想所形成的畸形現象。
二.在現實生活中,作為潑出去的水的女兒真的對娘家沒有用了嗎?
當人們說生女兒沒用的時候,生活中有時女兒對家裡的貢獻會超過兒子。
1. 許多人認為養兒防老,只有生了兒子,將來才會老有所依,但是現實生活中許多口頭上最沒用的女兒卻是家裡的頂梁柱。
《歡樂頌》中的樊勝美的父母就是典型的例子,樊母從小對兒子嬌生慣養,把兒子養成了一事無成的廢物,她把女兒視為家裡的搖錢樹,讓女兒為兒子買房結婚,甚至孫子也是讓女兒養著,兒子每天無所事事,一家子像吸血鬼一樣榨乾了女兒的血汗錢。
既然認為兒子是父母的依靠,女兒是外人,當父母一次次打電話和女兒要錢時,是否當女兒是外人,是即將潑出去的水?他們其實早把女兒當成家裡的頂梁柱,家裡隨時的提款機,生怕女兒成為潑出去的水,不再去填充他們家裡的無底洞。
2.自古以來,巾幗不讓鬚眉。奮發圖強的女孩不但能頂半邊天,還能頂整片天。
鄰居小芳是遺腹子,她爸爸在她即將來到這個世界的前一個月,因工傷去世了,小芳有4個姐姐,大姐當時馬上高中畢業了,鄰居都說這以後的日子怎麼辦?一家子女兒,小芳的媽媽老了以後靠誰養?小芳的大姐,頂替父親進了工廠上班,大姐幫助媽媽把下面幾個妹妹撫養長大。小芳上大學時,幾個姐姐都有了自己的家庭,她們每月都擠出一部分錢來作為小芳的生活費。小芳大學畢業後考入事業編,成為公務員。
小芳家的日子過得紅紅火火,姐妹幾個不管是企業上班的,還是下海經商的,都守望相助,互敬互愛,小芳的媽媽也輪流在女兒家居住,越活越年輕。
這讓鄰居們羨慕不已,都說小芳媽媽好福氣,生的女兒個個能幹,誰還敢說姑娘就是潑出去的水,小芳媽媽老無所依的話?
3.隨著時代的發展,男女兩性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和家庭等各個方面,享有同等的權利,負擔同等的義務。因為女性與生俱來的溫柔和細心,有女兒的家庭幸福感會更強烈一些。
步入婚姻殿堂的小兩口,大多數都會和父母分開過日子。兒子、閨女結婚後,因為女孩相對男孩來說比較細心,許多女孩會記住父母的生日,父母的衣食住行會更操心一些,而男孩大多數大大咧咧,對父母的關心會少一些,所以婚後有女孩的家庭反而會幸福感爆棚,常回家看看的經常是女兒一家,潑出去的水不但回來了,還帶著個盆(女婿)回來了。
時代在前進,我們的思想也要與時俱進,拋棄重男輕女的思想,讓自己有個幸福的晚年。
三.我們怎樣正視自己對待兒子和女兒的態度,改變女兒是「潑出去的水」的態度,讓自己有個幸福的晚年?
1.父母對兒子和女兒無差別對待,老人才會擁有幸福的晚年。
曾經看過一個網友說家裡拆遷了200萬,他給了女兒60萬,兒子70萬,老兩口留了70萬,結果兒子女兒都不高興。兒子認為財產給兒子是天經地義的事,不應該給女兒,女兒認為兒子結婚買房都是家裡出的錢,女兒結婚時家裡沒出錢,現在拆遷款應該和哥哥一樣多。因為這些拆遷款,兒子和女兒鬧得不可開交。
網友評論說:老人應該給兒子和女兒一樣的錢,要不就把錢自己都留著,將來誰上門伺候的多,就給誰一點。兒女不公平的待遇必然必然引發家庭矛盾。
現如今兒女都有撫養老人的義務,兒女應該一樣的待遇,不能在有福利的時候差別對待,在要求義務的時候,要求均等,這對於女兒太不公平了,容易引發家庭糾紛。只有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儘量做到無差別對待,才能讓女兒更有家庭歸屬感,嫁出去的女兒不成為「潑出去的水」,父母將來做到老有所依。
2.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思想在慢慢轉變,有的人養育孩子奉行的準則:「窮養兒子,富養女兒。」養育孩子不要從一個極端到另一個極端,家長怠慢女孩和慣養女孩都是不可取的。養育孩子的過程,富養女孩不是慣養,物質上的滿足並不等於富養,只有精神上的充實、獨立,培養良好的性格才是真正的富養。
家長要適當給女孩進行挫折教育,讓女孩也像男孩一樣,培養自強自立、抗挫折的能力,才會將女兒培養成為對社會和家庭都有責任心的人。
3.家長不要將女兒作為待價而沽的商品,有的家長在女孩準備出嫁時,向男方索要天價彩禮,這會讓女兒有時失去心儀的對象,慢慢熬成「齊天大聖」。最終湊合婚姻的女兒,因為婚後的不幸福,她就會成為「潑出去的水」,一去不回頭。
4.我們鼓勵女兒婚後常回家看看,對父母適當表示關心,但父母不要把兒子所需的花銷,都轉嫁到女兒身上,讓女兒成為」扶弟魔「。女兒婚後也有自己的家庭,娘家過分的壓榨女兒,會讓她的小家庭產生矛盾。不要讓父母偏心的愛,阻斷女兒回家的路,真正成為」潑出去的水」!
十指連心,手心手背都是肉。我們對待女兒和兒子,要實行一碗水端平的態度,父母的區別對待,會讓孩子形成心理落差,有的人甚至會影響到一生。「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希望所有的父母都善待自己的孩子,讓女兒不再是「潑出去的水」,而是自己養育的花,帶著花盆(女婿)回來了。
願天下所有的父母都有兒女承歡膝下,擁有一個幸福的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