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人4個兒女卻無人贍養,背後原因很現實,養兒防老不可靠

2020-08-27 昕寶小豬妹

在中國有這句俗話稱之為「養兒防老」。

儘管大家對小孩的愛是出自於本能的,可是大部分父母也是會出現一點的自私心,感覺自己把小孩給養大,也是期望小孩日後能夠照顧自己,也能夠為自己養老送終,並且在許多父母的眼裡,這早已是習慣性的事了。

殊不知直到爸媽老了後來,有一部分老年人才會發覺,沒想到自己的小孩對自己是這般的忤逆不孝。儘管說仁義道德常常掛在嘴上,可是從有些行為之中充分能夠看得出,小孩壓根就毫不在乎自己。

典型案例

先前見到過一個事情,是有關老人家無人送終養老的事,引發了很多人的重視。

沒想到這名老人家實際上並並不是沒小孩,相反的,她一共有4個小孩,可是現如今卻沒有一個小孩情願為老人家養老送終,之後被這幾個孩子,像「踢皮球」似的踢來踢去,最終被含著淚被送去了敬老院。

後來有些村鄰居不忍老人家一個人過,便把這些孩子都給叫來到面前,期望能夠做下統籌協調,而這些孩子列出的回應卻使人感覺這般的吃驚。

兄弟倆的話全是這般的相同:「我媽自己不缺錢,那時候她分錢的時候就沒給我分多少錢,我和我妻子全是依靠自己奮鬥出來的,如今大家家庭條件也不是非常好,壓根養不活她!」倆人的口頭上回應這般相同,也是免不了使人寒心,這下總算明白為何兄弟倆不給她養老了。

那時候到場的鄰居就在反問道,為何她的閨女也不願意給她養老呢,後來兩個閨女的看法則與兒子迥然不同。

一談起自己的母親無人養老,兩個女兒起先大哭後來又講出了自己心裡的真正看法:「我並並不是不願意給她養老送終,只不過是因為她之前年輕的時候做的事確實是太過分了,壓根就沒給過我什麼愛,那時候因為這些事,大家還大吵了一架,後來便極少往來了!」

小女兒也是搭話:「我媽給不給我錢不要再講了,之前她有多偏心,我們鄰居們全是明白的。實際上我也並不是真不願意給她養老送終,只不過是希望她能夠長長記性!不要再只感覺生男孩才有價值。」

從兒子和女兒的回應之中能夠看得出,等人老了之後,小孩之所以會不願意養老送終,實際上的原因區別是非常大的。

兒子為何不願意給母親養老送終?

大部分兒子之所以會不願意為自己的母親或是父親養老送終,根本原因非常的簡單,便是取決於財物的分配。

閨女為何不願意給父母養老送終?

閨女不願意給父母養老送終的真正的原因和錢財大都是不相干的,她們之所以會不願意為自己的父母養老送終,最關鍵的也是在意父母對自己的看法。因為有一部分父母之前的偏心,讓這些小孩感覺父母的愛是不公平的,自己遭受了排擠,所以到最終她們才會出現如此的行為。

那麼身為爸媽,我們一般要怎樣對小孩進行公平公正的教育,才可以讓自己的晚年生活不會過得太悽涼呢?

具體要做到以下兩點:

一、不可以對某一個人偏心

說到父母對小孩偏心的這類情形,實際上是許多小孩都不能認可的。無論是爸媽對男孩子偏心,或是對女孩子偏心,都是會對受冷淡小孩的情緒產生十分嚴重的損害。

二、不可以暴力教育

要想讓自己的晚年生活不會過得太過分悽涼,期待小孩可以盡到養老的義務,那么爸媽一定要反省下自己平常的教育理念是否合理。

有的人平常對孩子教育方式特別的簡單直接,一言不合就是大打出手,可是在打小孩的過程之中,爸媽和小孩的心是離得愈來愈遠了。

伴隨著國內第1代獨生子女的爸媽踏入老年期,「421」構造(即4個老年人、一對夫妻、一個孩子)漸成核心,我們中國人養兒防老的基本規律被揍得落花流水,「養兒防老」早已不在實際,一般群眾想靠小孩養老毫無疑問已經不再可靠。

相關焦點

  • 養兒防老,老人晚年生活該如何安排?送養老院還是兒女輪流贍養呢
    養兒防老,這是我們聽到最多的話語。可是,養兒真的能防老嗎?這個問題沒有一個準確的答案,畢竟,兒女孝不孝順,小時候是看不出來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和生活方式,有的人,在結婚前孝順,結婚後又慢慢變的不孝順,在我們生活中,這樣的人也有很多。
  • 「養兒防老」?兒女有出息了,老人卻孤單了
    兒女有出息了,父母臉面上也有光!再者,打心裡想,父母都是希望兒女們都過得好,不願他們再如自己那般辛苦了!可現實是,做人,哪有舒服可言!南方農村有句俗語:「歹囝養爸」!意思是:小時候調皮搗蛋的壞孩子,長大後反而會贍養自己的父母!
  • 什麼樣的老人會被兒女搶著贍養?對照一下,看看你是搶手父母麼?
    趙爺爺一共有1個兒子2個女兒,這一大家子當時很讓人羨慕。當時鄰居還說他到老了之後,有這麼多兒女照顧,就等著享福吧。可是他晚年的生活卻很悽涼,自從老伴去世後,3個兒女從不在他這過節,只是偶爾來一次給他留下一些錢。大家都說老人的兒女跟他不怎麼像一家人,後來才聽人講了他們家的故事。年輕時趙爺爺很帥氣,也有些花心。
  • 老人帶大外孫,卻陷入無人贍養的窘境,兒媳:去找你女兒一家養你
    同年,老人的老伴也因為年老體衰去世了,只留下老人一人在農村孤守,老人此時也已年近八旬,由於地處南方,又常年操勞,各個關節都患上了嚴重的關節炎,嚴重發作的時候都無法正常站立行走,老人也到了需要兒女贍養的地步。
  • 人到晚年,半路夫妻和親生子女哪個更可靠?3個七旬老人說出心話
    有人說半路夫妻永遠是賊,根本不可能一條心,防火防盜防半路夫妻。也有人說半路夫妻關鍵看人,如果人靠譜自然是可靠,如果人不靠譜,那自然就不可靠。那人到晚年,半路夫妻和親生子女哪個更可靠?我們一起來聽聽這3位七旬老人怎麼說的。
  • 十個子女,贍養不了一位老母親;看這些遲暮老人的心酸過往
    原來老爺子,他的同城子女有好幾個,只是他們已經二十多天沒有來探望老人了,還有兩個子女就住在老爺爺家的馬路對面;只隔了一條街,以前有人說,和父母最好的距離,是一碗湯的距離,端一碗湯過去都不至於涼,但兒女卻涼了老人的心!
  • 晚年養老,兒女和錢誰靠得住?三個老人的心裡話很現實
    俗話說養兒防老,但是在實際生活中,養兒真的能夠防老嗎?其實這個問題值得我們去深思,因為兒女長大之後成家立業,其實也有了自己的家庭和生活,這時候不僅有孩子,還得顧及老人,難免會有所力不從心。所以,有時候養兒防老這句話並不一定正確,那麼在現實生活中,兒女和錢誰更靠得住呢?這三個老人說出了心裡話。
  • 農村怪象:子女好幾個,卻無人養老,專家分析的3個原因很戳心
    在我們農村地區經常說,養兒防老,可是現在很多農村地區出現了這樣一個怪象,明明子女好幾個,到最後卻沒有人願意給父母養老,一般都是每家一個月或者每年出多少錢給父母,卻都不願意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怪象?專家分析的3個原因很戳心。
  • 人到晚年,錢和兒女哪個養老更可靠?聽聽這3個老人的內心話
    晚年養老,兒女和錢哪個更靠譜,這3個老人的心裡話,很現實。對於我們這一代人而言,想要擁有個幸福的老年生活,真的就不能都指望兒女了。我早就步入養老計劃,必須堅持鍛鍊身體,個人興趣愛好,不虛榮,不攀比,不高消費。人到中年一定要清楚,父母的錢是兒女的,兒女的錢可不一定是你的,兒女們很想孝順父母,但是兒媳婦和女婿不同意,你就很尷尬了。
  • 這4種老人,晚年多半很幸福,即便是一無所有,兒女也會搶著贍養
    但是如果說,我們的老人更多的就是「一窮二白」,也沒有什麼能力和價值,更不能為子女帶來更多的利益和實惠,那麼是不是就很少有子女願意和老人來往?更不要提什麼爭著搶著去贍養老人了呢?其實有的時候也不一定完全都是這樣。
  • 這4種老人比較受兒女歡迎,兒女爭著養,還能享清福
    養兒防老,是中國人千百年傳承的固有觀念,父母最怕的就是兒女不孝順,老無所依,老無所養。在現實生活中,兒女不願贍養老人,鬧上公堂的事情不少見,一家人祖孫三代其樂融融,盡享天倫之樂的老人也很常見,俗話說,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兒女是否孝敬老人,老人是否是受歡迎的類型,是個重要因素。
  • 養孩防老,為什么子女多的家庭,更容易出現不贍養老人的問題
    養兒防老這種觀念,仍舊在人們思想裡根深蒂固,尤其是在一些農村家庭中尤為突出。這種思維方式受封建社會的影響,同時也是人們長期以來的一種習俗。在一些較為貧窮的地區,人們的生育觀念很是落後,他們不講究優生優育,而是只注重數量,換句話說他們認為「園丁興旺」就是一種福報。在這些地區,有很多的孩子並不能夠受到良好的教育。
  • 70歲老人住院,身邊只有老伴陪伴:「養兒防老」真的管用嗎?
    ,不是兒子不孝順,而是一對小年輕上面四個,上面這四個頂上還剩兩三個呢,請問他養得起嗎?孩子大了有自己的事業和生活,其實並不能時刻都在父母身邊,大部分老人還是只能和老伴相互抱團取暖。都說「養兒防老」,未來,用孩子來防老真的管用嗎?
  • 老伴想把財產均分給子女,老大爺堅持不同意,網友:老大爺很聰明
    其實,肖大爺的擔心不無道理,只對兒女講平均可能最終傷害到的是自己。在我國民間,一直都有「養兒防老」的觀念,但養兒卻未必能防老。在現實生活中,多少老人膝下兒孫滿堂卻成為孤寡老人,無人照顧,多少兒女為爭奪家產而反目為仇,平均分配看似公平卻又隱藏著最大的不公平,反而會給子女不贍養老人留下隱患。
  • 無人贍養的老人
    前幾年去他們家,聽到我叫他「外公」還笑呵呵的老人,如今已經認不出我們了。外公和童年只有在鄉下,陪伴在老人身邊的日子,才有童年的味道。我最近一次見外公是2018年大學畢業的時候。外公痴呆過後,精神恍惚,加上本來腿腳就不好,只能躺著,吃喝拉撒都在床上,一直被自己的幾位兒女輪流照顧著,時間一長,大家就都有點不情願了,特別是住在城市裡的,總覺得屋裡乾乾淨淨的,老人一來就搞得一股味道,家裡有孩子要帶的就更不樂意了,又要照顧孩子,又要伺候大人,還有個老人要天天盯著,一萬個不耐煩。
  • 老人手握五十萬,考驗兒女的孝心,求贍養
    老人手握五十萬,考驗兒女的孝心,求贍養百善孝為先,這是我們作為&34;,父母將我們養育成人,我們長大了,父母老了,就應該輪到我們孝順父母的時候了。特別是到了晚年的時候,老人的照料和贍養還有身體的健康問題都會成為兒女的一大難題,而且很多家庭的分支比較複雜,老人的兒女眾多,有些不想要麻煩的還有孝心不夠的,都不喜歡贍養老人,都喜歡把老人的贍養問題互相的推來推去,這一切老人都是看在眼裡的,老人的內心傷害是很大的,看著昔日自己辛苦撫養成人的兒女們,現在卻在贍養自己的問題上互相的推脫。
  • 老人想找老伴,兒女不同意,說完3個原因後,老人覺得兒女做的對
    當一個人老了的時候,如果老伴還在,就算兒女不在身邊,也一樣過得很開心。但人的生老病死是大自然的自然規律,到最後總有一個人會先離開。時間一長就會覺得太過孤單和寂寞,那麼這時候,當老伴不在的時候,很多的老年人想要重新找老伴的,以此來填補內心的空虛和寂寞。這時作為兒女,應當要理解並支持老人。但是有的時候,老人在找老伴時,為什麼會遭到兒女的強烈反對呢?有的兒女們甚至以斷絕關係來威脅老人。
  • 老人有兒女,晚年卻無人孝順?多半是年輕時做過這4件「虧心事」
    導語很多時候,人到晚年,要是我們的老人存在於有兒有女的情況,可老人卻依然「淪落到」無人孝順等的狀態,那麼我們一些不知內情的人就覺得,這肯定就是老人的兒女不孝順了等等,要不老人怎麼可能沒人孝順?老人有兒女,晚年卻無人孝順?
  • 王阿姨拿到420萬拆遷款,給了兒子300萬,卻鬧得無人贍養
    中國人常說「養兒防老」,年輕時將一切都給兒子,等自己年老時,兒子也會感激父母的貢獻,從而更好的養老生活。可越來越多老人發現,兒子不見得就真的孝順,老人要給自己留下後路,不然晚年後悔就晚了。王阿姨家裡4年前拆遷,按照面積賠付了420萬元,這可是很多人一輩子難賺來的錢
  • 淺談:在重男輕女的時代,女兒是否有贍養老人的義務
    所以小甘很氣憤想回家一探究竟,小甘奶奶有五百個孩子,兩個女兒和三個兒子,應該說照顧個兩個老人是沒有問題的,但是現在卻因為孩子多讓兩個老人的晚年沒有了著落。都說養兒防老,養兒防老,但是只有真正老了躺床上不能動彈了,才知道什麼叫兒女。小時候,我牽著你長大;我老後,你卻把我踢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