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勸婆婆,兒媳坐月子,咱只幫忙可別添亂

2020-08-27 十點鐘書屋

一勸婆婆,當看到兒媳身懷六甲的時候,千萬不要背上重男輕女的思想包袱,時代在前進,男女都一樣,甚至現在的女孩在某些方面還會優於男孩。至於傳宗接代,那是百年以後的事,咱看不到也管不了,與其幻想未來不如活好當下,與兒媳和睦相處,為兒子的婚姻多添加一份幸福的砝碼,合家團圓、其樂融融,這才是父母最應該考慮的問題。

二勸婆婆,在兒媳坐月子期間,如果決定去幫忙,就不要再想那些「多年的媳婦熬成婆」、「過門的兒媳是外人」等陳俗舊理。既然緣分把我們撮合在一起,我們就是一家人,人都是重感情的,更何況姻親之緣!你對人家親,人家自然也不會把你當外人,時間久了,感情深了,疏婆媳也會成為親母女的!

三勸婆婆,即便有月嫂照顧,咱也不能坐視不理。條件允許的話,可以常去看看、搭搭下手,這樣既能增進感情,還能鍛鍊筋骨,更重要的是,家人所表達出來的愛是任何人都無法替代的,尤其是月子裡的女人,她們所承受的痛是刻骨銘心的,當然,別人對她的愛也是沒世不忘的!

四勸婆婆,當寶寶降生後,切忌顧此失彼,把全部精力一股腦地轉移到寶寶身上,從而冷落了寶媽。俗話說「喝水不忘挖井人」,更何況此時的寶媽在經過身體上的消耗以及精神上的創傷,更需要別人的關心和照顧。作為婆婆,這個時候一定要一碗水端平,因為在這碗水中,不僅凝聚著隔輩人的親情,同時也承載著子女的幸福!

五勸婆婆,當兒媳出現情緒波動的時候,你的情緒一定不要被帶動,相反還要給予充分的寬容和耐心的勸導。畢竟產後抑鬱誰也不想碰,但碰上了就要積極去面對,與其針鋒相對的激化矛盾、傷己傷人,不如水乳交融的舐犢情深、心心相惜!

六勸婆婆,與兒媳的交流不要過於強勢,特別是當兒媳照顧寶寶出現問題的時候,不要馴服要說服,因為馴服當中參雜著恨,說服當中飽含著愛。作為一個母親,母愛是她最好的代名詞,要想讓寶寶得到母愛,自己先要示範母愛!

七勸婆婆,看護兒媳的時候不要戴上「有色眼鏡」,總認為人家的兒媳好。因為常戴這種鏡子的人,往往攀比心會駕馭平常心,從而導致心態的失衡以及言行的失態,造成婆媳間無法挽回的矛盾。實際上,人家的兒媳未必很好,自家的兒媳也未必不好,之所沒有感觸到美,是因為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八勸婆婆,當兒子與兒媳發生分歧時,咱要多替兒媳說話,因為跟兒子的血緣關係到什麼時候也改變不了,早就融為一體了;而跟兒媳的姻緣關係則充滿著變數,搞不好會一分為二,甚至勢不兩立。所以,為了保持穩定生活的平衡性,婆婆一定要選擇站在較輕的那一邊!

九勸婆婆,切忌耳根子過軟、偏聽偏信,特別是從兒子口中聽到兒媳對自己的不敬之言,既不要火冒三丈,更不要興師問罪,那樣只會進一步激化矛盾而不是解決矛盾,最理性的處理方式是在反躬自省的同時寬容別人,用母性的慈愛之心去感化他人、釋懷自己!

十勸婆婆,心態要平和。在給兒媳幫忙時,難免會出現這樣或者那樣的不一致,而這種不一致,既不是她的過錯,也不是你的毛病,只是觀念的代溝跟我們開了一個小玩笑。既然是玩笑就不必較真兒,較真兒只會傷害別人、貶低自己,與其閉塞思維、固執己見,不如敞開心扉、接納未來!

相關焦點

  • 兒媳坐月子,這四位老人家不幫忙也就算了,反而扮演招恨角色
    在我坐月子的時候,婆婆非但一手不伸,而且還跟「母老虎」一樣經常大聲呵斥。比如,一看到我刷牙就吼,一看到我開窗就鬧,說什麼這些都是幾輩人傳下來的老規矩,必須遵守。後來,見婆婆也幫不上什麼忙,就請了個月嫂,結果倒好,婆婆對月嫂也是吼這吼那,怎麼做都不對,簡直快把人氣死了!
  • 婆婆生病,兒媳不管:我坐月子,她怎麼對我的
    在談戀愛時,和準婆婆接觸過幾次,王甜覺得婆婆很強勢,有了隱隱擔憂。當時男友一直安慰她:「以後我們自己出來住就好了,你怕什麼?」王甜出於對男友的信任,也就安下心來。王甜婚後也的確和丈夫自己住,可自從懷孕快臨產,婆婆自告奮勇來幫忙照顧她和未來的孫子。
  • 七旬老人被兒媳送進養老院,婆婆:兒媳的月子仇是牢記在心了
    七旬老人被兒媳送進養老院,婆婆:兒媳的月子仇是牢記在心了俗話說,十年看婆十看媳。俗話還說,千年的大道流成河,多年的媳婦熬成婆。自古以來,婆媳關係都非常微妙,都說婆婆不是媽,兒媳婦也不是女,所以說,婆媳要像母女一樣相處,絕無僅有。
  • 兒媳坐月子,婆婆教兒子,「你就晾著她,看她能怎樣!」
    不是婆婆不伺候月子,也不是少燉了一鍋湯,就產生了月子仇。而是指婆婆當面一套背後一套,對外說伺候兒媳坐月子,對內卻趁兒媳產後虛弱,欺負虐待她。暗中使用冷暴力,裝聾作啞不理會兒媳的需求,還在兒子面前扮好人,挑撥小兩口的夫妻關係,讓兒媳陷入孤獨無助的絕望境地,甚至落下月子病,一生受病痛折磨。
  • 婆婆:我沒義務伺候你坐月子,但你們必須養老!兒媳:憑什麼?
    可是婆婆依舊是什麼都不做,這讓我很是生氣,可是又無可奈何。我懷孕七個多月的時候,婆婆就開始天天在我面前說:"你這孩子都快生了,你怎麼還不接你娘家人來啊 ? 現在都是娘家媽伺候月子 ! "後來我實在忍無可忍就和她吵了起來:"如果我坐月子你不管,那麼以後你老了,或者是病了,也別指望我能照顧你 !
  • 婆婆:我沒義務伺候你坐月子,但你們必須養老!兒媳:憑什麼
    我懷孕七個多月的時候,婆婆就開始天天在我面前說:你這孩子都快生了,你怎麼還不接你娘家人來啊?現在都是娘家媽伺候月子!後來我實在忍無可忍就和她吵了起來:如果我坐月子你不管,那麼以後你老了,或者是病了,也別指望我能照顧你!婆婆一聽立刻去找老公,和老公打小報告:我沒有責任和義務伺候她坐月子照顧孩子,但是你們必須養我老!
  • 婆婆跳廣場舞出去一天不著家,兒媳坐月子怒懟:「老了可別後悔」
    婆婆在兒媳遇到難處的時候,可以對她施以援手,這也是一個長輩以及疼愛兒子,應該去做的一件事情。你在她困難的時候幫了她,就猶如讓她在黑暗裡尋找到了「引路人」。兒媳第一次懷孕生娃坐月子,很多事她未必能通曉,倘若婆婆能藉此機會傳遞愛的溫暖,我想日後兒媳也會念你的好。
  • 兒媳坐月子,婆婆卻找藉口去旅遊,多年後兒媳決定以牙還牙
    女人在懷孕和坐月子的時候,身心都會比較脆弱和敏感,此時最能考驗婆媳間的關係,若是婆婆懂得幫忙搭把手,兒媳自然會記在心裡,婆婆年老後兒媳也會幫忙養老,若是婆婆在兒媳最需要幫忙的時候,卻選擇了無視和冷漠,那隨著時間的流逝,最終只會嘗到自己當初種下的苦果。
  • 兒媳坐月子需要照顧,婆婆卻果斷拒絕:以後我也不用你們養老
    除了男人的態度外,婆婆是否講理,兒媳是否孝順,也會影響到彼此間的相處,就怕有些婆婆過於強勢,仗著是長輩就肆意妄為,絲毫沒有考慮到兒媳的感受,特別是在兒媳坐月子期間,一旦做得太過分,很容易就會結下月子仇。
  • 中國好婆婆!為照顧兒媳坐月子,考月嫂證!
    婆媳關係不好其實只是個例,中國好婆婆還是有的。近日,在甘肅民勤出現了一位中國好婆婆,兒媳坐月子,婆婆王雪琴特意報了月嫂培訓班,每天給兒媳做五六頓月子餐。早晚餐小米粥,十點做紅棗薏米枸杞粥,下午兩點做主食如茄子菠菜西紅柿揪面,五點多做雞湯或羊肉泡饃,每頓也會變著花樣來。她說媳婦生孩子很辛苦,要好好照顧她。網友紛紛給這位婆婆豎起了大拇指。
  • 「不伺候兒媳坐月子,兒子照樣給我養老」,6年後婆婆自食其果
    而判斷一個女人在婆家受不受重視,從坐月子這件事便可見一斑。孩子的降生,給一個家庭帶來希望和歡樂,按說公婆要感激兒媳冒著性命危險,為婆家添丁進口,從而在坐月子期間給予悉心照顧。可總有一些公婆要麼重男輕女,要麼不拿兒媳坐月子當回事,敷衍對待寒了兒媳的心。婆婆之所以怠慢兒媳,其實是內心並沒有接納她為一家人,婆婆認為兒媳只不過是兒子娶回來的老婆,雖然名義上是家人,但是情感上並沒有交集。
  • 兒媳剛坐月子,婆婆催著生二胎,丈夫的態度瓦解了2年婚姻
    沒想到婆婆不僅不領情,還得寸進尺,索要兒媳的房產證和存摺,美其名曰她是一家之主,應該掌管經濟大權。家裡的事情,婆婆事無巨細都要管,就連兒子兒媳晚上休息,她都聽牆根。但凡有點動靜,便敲門提醒兒子別太折騰,並且還出去四處傳播,說兒媳不知道疼惜兒子身體。家務活婆婆總是做一半,留一半給兒媳,洗衣服只洗他們母子的。劉文妮下班遲,有時候忙不過來喊老公幫忙,婆婆告誡兒子不許去,說男子漢大丈夫,不能被老婆牽著鼻子走。
  • 兒媳坐月子沒人管,如今婆婆崴了腳就賴在兒媳床上不走,兒媳笑了
    兒媳坐月子沒人管無論婆婆怎麼哭鬧,趙麗都不為所動,婆婆見自己的哭鬧沒有達到目的,就賴在趙麗的床上不肯走,揚言說什麼時候趙麗肯照顧她了,她就從床上離開,趙麗冷笑一聲,對她說:「您就在這床上呆著吧,我去別的地方睡,當初我坐月子時,你對我不聞不問,你就該想到自己會有今天,是你說的婆婆沒有義務照顧兒媳
  • 那些沒照顧兒媳坐月子的婆婆,晚年過得怎樣?3個婆婆說出大實話
    比如坐月子,女人在月子裡吃好睡好,身體很快就會恢復了。可沒有休息好的話,月子裡落下了毛病,是很難治好的,所以坐月子對女人來說很重要。女人坐月子時,通常都是由婆婆或者自己媽來照顧的,也有的家庭是請月嫂,或者有老公照顧的。按傳統習慣,都是女兒嫁給男人的,所以婆婆照顧兒媳坐月子的比較多。
  • 在坐月子時對兒媳不好的婆婆,晚年過得怎麼樣?3位婆婆說心裡話
    導語:都說月子仇不共戴天,很多兒媳在坐月子期間,遭受了婆婆的虧待,這些和兒媳有月子仇的婆婆,晚年過得怎麼樣呢?林婆婆:我兒媳生的是個女兒,我從小就重男輕女。兒媳說只打算生一個,可生的是女兒,所以我就老大不高興,兒媳坐月子期間,我頓頓給她煮便宜菜吃,誰讓她生的是女兒,生女兒就只有這種待遇。因為我兒子忙於工作,所以坐月子期間,都是我在照顧兒媳,我照顧得不怎麼周到,我覺得她生了一個賠錢貨,根本就不配得到很好的照顧。所以我每天煮給她的夥食都非常差勁。
  • 兒媳坐月子第五天,婆婆便叫兒媳做飯,婆婆:別像個大小姐一樣
    兒媳坐月子第五天,婆婆便叫兒媳做飯,婆婆:別像個大小姐一樣都說善良的人笑起來特別好看,而我則是那種長得特別好看,並且心地善良善良的人。這並不是我對我自己的評價,不是我周圍的人對我的評價都這樣。不管是在讀書的時候,還是在家裡,我的同學都說讓我別那麼善良,不然以後肯定會被別人欺負。
  • 「坐月子,婆婆拒不幫忙,但我不記恨她」:有種仇,不該計較太久
    文/涵美一01和同事曉曉聊天,談到了婆媳關係,她冷不丁問我一句,「你坐月子的時候,婆婆幫忙照顧了嗎?」實話講,曉曉的這句提問觸碰到了我內心的「敏感點」,因為時至今日,只要想起婆婆,我依然忘不了她當初看到我女兒時厭嫌的面孔。誠然,也正是因為婆婆的「重男輕女」,在醫院呆了一天之後,她就再也沒有露過面,更不用提坐月子時照顧我和孩子了。我如實告訴曉曉自己坐月子時母親不辭勞苦的場景,以及婆婆的置之不理,只是和昔日的憤懣相比,現在再提起已是看開後的淡然。
  • 兒媳坐月子婆婆躲小兒子家,她住院兒媳不伺候,送三千得罪婆家人
    2嫁給老公後,最讓宋英耿耿於懷的,不是寒酸的一萬一彩禮,而是婆婆在自己坐月子時因為老公勸她,他比小叔子多花錢讀書,這是他虧欠弟弟的。老公都這樣說了,宋英只好悶頭吃了這個啞巴虧。結婚後一年,宋英懷孕生下了兒子。就宋英剛生下孩子第一天,婆婆來看了一趟,然後就沒影了。老公原本請婆婆來照顧月子,可婆婆卻說大孫子需要她,她得去照顧大孫子。
  • 婆婆生病喊兒媳照顧,兒媳:「我可沒讓你生病,別麻煩我」
    還有一些婆婆是天生本性自私,只顧自己,所以不僅把媳婦當成外人,就連兒子也當外人。這樣的婆婆,她認為給兒子娶了媳婦已是萬事大吉,自己過舒坦了就很好,至於兒子和媳婦有什麼事情,最好別來麻煩她。可問題是,婆婆會越來越老,就算保養再好,身體也會時不時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也有需要別人來照顧的時候。
  • 家有88歲的癱瘓婆婆,我無法伺候兒媳坐月子,兒媳卻說「謝謝媽」
    其實他們很難,尤其是當步入老年,家中有比他們更年老的公婆父母需要伺候,也有剛成家的兒女需要幫忙照看孩子時,往往會陷入兩難境地。到底是該伺候生病老人,還是該伺候坐月子的兒媳呢?這真是個令人頭疼的問題。今天這個故事,就是一位60歲的阿姨用自己的智慧化解這種難題的故事,希望大家讀完有所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