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你覺得身邊的大齡剩女這麼多,剩男卻沒幾個?

2021-01-14 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 湃客

chenqin


1 中國的未婚率及其變化趨勢



上圖中展示的是2015年分年齡的未婚人口比例,藍線代表男性,紅線代表女性。女性的未婚率在40歲後下降到了很小的量級。無論是在哪個年齡段,男性的未婚率都是高於女性的。比如在30歲時, 有10.3%的女性仍是未婚,男性的未婚率則高達20.4%,幾近是女性的兩倍。從圖上還可看出,男性和女性在未婚率上的絕對差值在28歲以前在不斷拉大,在28歲之後開始呈現出收斂的趨勢。



第二張圖是2010年各年齡段未婚人口在之後五年中結婚的概率。紅線在26歲處達到峰值,這說明26歲的未婚女性在2010-2015年間結婚概率(46%)比其他年齡都要高。女性的結婚概率在28歲前一直比男性要高,但在之後下降很快並持續地低於男性。比如說,一個2010年時35歲的未婚女性在2015年前結婚的概率僅有5%,但同齡男性還有10%。


從整個人口來看,「剩女」的佔比並不高且明顯低於「剩男」的佔比。但是,「剩女」現象會不會主要集中在某些特定地域或者特定教育群體呢?


2 未婚率的跨地域比較:北京、上海和甘肅



基於2015年1%人口抽樣數據,上圖展示了北京和上海分年齡的未婚男性和未婚女性的數量比。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這一比值都大於1。換句話說,在幾乎所有年齡上,這兩個一線城市的未婚男性數量都是高於未婚女性的。以上海為例,從25歲開始直到40歲,未婚男性數量平均要比同齡未婚女性多出50%左右;在40歲之後,未婚男性數量約是同齡未婚女性的2-4倍。


事實上,中國一線城市的未婚人口性別比已相對均衡。一方面,這是因為一線城市的出生性別比本身就更均衡。另一方面,從其他地區來到一線城市的女性移民要比男性移民更可能留在當地落戶結婚。



未婚人口性別比例失衡在中國不少地區是極為嚴重的。在甘肅,30歲未婚男性和30歲未婚女性的數量比大約是3比1,而在農村更高達5比1。到35歲以後,這一比值更上升到兩位數量級。例如在40歲時,每33個未婚男性對應1個同齡未婚女性。


3 高知容易出「剩女」嗎?



那麼,是否「剩女」主要發生在教育水平較高的群體中呢?首先來看看北京市各教育程度上的未婚男女比。即使是在學歷最高的研究生群體,未婚男性數量仍高出未婚女性11.2%。在低教育群體中,未婚人口的性別比失衡更為嚴重。比如,小學文化未婚男性大約是小學文化未婚女性的4.5倍。總的來說,無論是在發達地區還是在高教育群體中,數據都表明「剩男」要比「剩女」多。



我們再基於全國樣本來看研究生學歷群體各年齡上的未婚人口數量。首先,在25歲到40歲間的絕大多數年齡上,未婚男性的數量都是高於未婚女性的。換句話說,即使是在學歷最高的群體當中,「剩女」現象並沒有比「剩男」更為嚴重。那麼,和學歷較低的女性相比,學歷較高的女性是否未婚概率會明顯更高呢?



從上圖來看,平均來說,學歷越高的女性結婚相應要越晚。但是到了40歲以後,高中、大專和本科學歷女性的未婚率都收斂到了1%以下,只有研究生學歷女性仍在1%到3%之間。換句話說,高學歷女性的未婚概率確實相對高一些,但也僅高出1-2個百分點,遠沒有許多人所想像的那麼高。



甚至從美國的歷史經驗來看,高學歷女性的相對低婚率或許只是一個暫時現象。在美國,本科及以上學歷女性的結婚比例在1940-1950年間一度處於低點,但在這之後開始恢復並保持穩定。相反,其他學歷群體的結婚比例在1960年後持續下降。在過去二十年中,本科及以上學歷女性的結婚比例顯著高於其他群體。



雖然媒體上和網絡上對於「剩女」有不少熱烈討論甚至是冷嘲熱諷,但事實上這一問題並沒有嚴重到足以成為話題。一方面,「剩女」在總人口中的比例很少。即使是在研究生群體當中,也就有不足3%的女性在40歲以後保持未婚。


另一方面,性別失衡在不同地區和不同群體中都廣泛存在。即使是在一線城市或者高學歷群體之中,大齡未婚女性數量並不比大齡未婚男性更多。但為什麼沒有人去討論「剩男」話題來「幫幫」他們呢?尤其在一些農村地區的低學歷群體中,未婚性別人口失衡之嚴峻到了駭人聽聞的程度,但是媒體和網絡卻沒有給予相應程度的關注。


所以,將大齡未婚女性稱之為「剩女」並不確切。從婚姻市場的供給需求來看,她們很難說是被剩下的。很多情況下,未婚不過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或者是一種當下沒有匹配到合意對象的暫時狀態。與其對「女人優秀了就找不到對象」這樣一個偽命題條分縷析,還不如去探討怎樣提高婚姻市場的匹配效率。



本期編輯 周玉華


推薦閱讀



相關焦點

  • 你認為大齡剩女多,還是大齡剩男多?他們不想結婚嗎?
    你認為大齡剩女多,還是大齡剩男多?他們不想結婚嗎?Q:你們大家怎麼看?但是大齡剩女顯然不是這麼想的,他們要求可高了,從我理解的角度,她們是想找個爹照顧她們。另外,那些離異有小孩的,不管怎麼樣?她們的心思都是放在孩子身上的,無非是想找個男人養她的孩子!
  • 大齡剩女越來越多,是不是意味著以後剩男們的結婚成本會降低?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你會發現身邊的大齡剩女越來越多,據相關報導,中國的大齡剩女已經超千萬人次。有人說大齡剩女都是因為太優秀而被剩下,她們往往拿著較高的收入過著精緻的生活,因為不想向婚姻妥協,所以被剩下,而大齡剩男則往往是因為個人條件不夠。也有人認為大齡剩女的精緻都是浮於表面的,對此你怎麼看。那麼,這些大齡單身女性將何去何從?
  • 為什麼大齡剩男的數量明明比大齡剩女多,但是對大齡剩女的關注度比大齡剩男高?
    為什麼大齡剩男的數量明明比大齡剩女多,但是人們絲毫不關注大齡剩男,反而過多的操心大齡剩女的問題?
  • 為何大齡剩女多優秀,大齡剩男多屌絲?
    7月中旬,我和三個女青年去桂林玩耍。我們四個都是未婚女青年,最年輕的那位也剛剛過完了27歲生日,無論哪種算法,我們都要被歸入大齡剩女的行列裡了,家人的逼婚更是到了最猛烈的時候,「如果你再不結婚,我死都不瞑目」這是我們每個人父母都用過的臺詞,但我們四個的心情卻是:要讓我湊合找一個男人,我才是死不瞑目呢!某天夜晚,我們圍坐在灕江邊,聊起了一個嚴肅的話題:「為什麼大齡剩女中優秀的居多,而大齡剩男中屌絲卻居多呢?」
  • 大齡剩女為什麼不願嫁給大齡剩男?
    這名讀者說,他很苦惱,很想知道,現在的剩女到底有什麼樣的擇偶標準,難道她們都不願嫁大齡剩男了嗎?於是,對於這名讀者的問題,上周末我特地去和幾位大齡單身的女性朋友聊了聊,期望能從剩女的角度,來給剩男們一些思考和啟發吧。
  • 為何大齡剩女多優秀,大齡剩男多屌絲?
    ,有啟發性的明確觀點,有可讀性和可傳播性,字數3000字以上,附上100字左右的作者簡介。長期提供優質流行稿件者,幫助實現出書夢想。前幾天,我和三個女青年去桂林玩耍。我們四個都是未婚女青年,最年輕的那位也剛剛過完了30歲生日,無論哪種算法,我們都要被歸入大齡剩女的行列裡了,家人的逼婚更是到了最猛烈的時候,「如果你再不結婚,我死都不瞑目」這是我們每個人父母都用過的臺詞,但我們四個的心情卻是:要讓我湊合找一個男人,我才是死不瞑目呢!
  • 為什麼剩女看不上剩男?這3個大齡剩女的相親經歷,說出了原因
    身邊有不少過了適婚年齡沒結婚的女性,她們經歷過相親後,都有一個共識,就是現在的大齡剩男都抱著苛刻的相親標準。比如:要求女人沒有過戀愛,一婚。所以,身邊的大齡女性,常常感嘆,這樣的男人活該單身,他們是找老婆嗎?簡直是做白日夢,天上哪會掉下個林妹妹?一點沒自知之明。
  • 為何大齡剩女多優秀,大齡剩男多屌絲
    前幾天,我和三個女青年去桂林玩耍。我們四個都是未婚女青年,最年輕的那位也剛剛過完了30歲生日,無論哪種算法,我們都要被歸入大齡剩女的行列裡了,家人的逼婚更是到了最猛烈的時候,「如果你再不結婚,我死都不瞑目」這是我們每個人父母都用過的臺詞,但我們四個的心情卻是:要讓我湊合找一個男人,我才是死不瞑目呢!
  • 大齡剩男,為什麼不願找大齡剩女?
    你問的這個問題有點太滑機,這兩種類型的大齡剩男剩女,都不在一檔次上,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上,他們怎麼能走到一起來呢?大齡剩男大多數都是經濟條件比較差的,他們都是在農村的居多,底層的居多,經濟欠發達的地區居多,都是因為家庭經濟條件差,在當地縣城裡買不起房子而錯過了婚姻的。
  • 為什麼剩女看不上剩男?這3個大齡剩女的相親經歷,說出了原因
    所以,身邊的大齡女性,常常感嘆,這樣的男人活該單身,他們是找老婆嗎?簡直是做白日夢,天上哪會掉下個林妹妹?一點沒自知之明。很多大齡女性都表示,遇到這樣的男人,趁早避而遠之。對這樣的男人,寧可單身也不會將就嫁了,太不值得。因為,這些剩男沒上進心不說,還抱著這些不切實際的想法去要求女人,真的很渣的。
  • 大齡剩男或大齡剩女,最後的結局是什麼?答案讓人無言以對
    剩男剩女,為什麼剩,深究原因,是因為當初沒有正確的認識自己,給自己沒有定好位,沒有認清嚴峻的社會男多女少的社會形勢,心氣太高,超過了自己本身的水平,不是沒有機會,沒有戀人,只是總覺得更好的,更合適的在後面,所以等來等去成了剩男剩女。
  • 有這幾個習慣,很容易成為「剩男剩女」
    前些年有了一個新的詞彙,叫做「剩男剩女」。剩男剩女,其實就是指大齡的未婚男女。這個詞彙對於那些未婚的男孩和女孩來說,是否是一種貶低呢?亦或是偏見? 很多人說出這個詞語的時候,會滿口對你說:這都是為你好啊,你看看你這麼大了還沒個對象。然而,剩男剩女從大多數人嘴裡說出來的時候,其實都是不懷好意的,而是滿懷嘲諷和奚落。
  • 大齡剩男未來的日子,或許比大齡剩女更悽慘
    社會越來越發達,但是社會上的大齡剩男、剩女群體卻越來越龐大。有人認為大齡剩女是因為容貌不佳,而大齡剩男是因為物質基礎不佳。但是這樣的說法過於武斷,並不是所有的大齡剩女剩男都是因為自身條件不好。細心觀察你會發現,很多大齡剩女剩男都是優質的,當剩女剩男是他們選擇。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人們更加注重自己的生活質量,部分大齡剩女剩男們認為自己是因為沒有找到合適的結婚人選所以才「被剩下了」。
  • 是大齡剩女急著結婚還是大齡剩男比較急?為什麼男生不追求女生了
    無論是大齡剩女,亦或是大齡剩男,到她們這般歲數,作為家長的那肯定是非常著急的,另外除了家長,還有她們的親朋好友們,即七大姑八大姨,單身的朋友們,肯定都被她們逼過婚吧!關於到底是大齡剩女急,還是大齡剩男急,或許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但畢竟事實情況,再加上個人性格條件以及際遇不同,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 32歲大齡剩女相親拒絕大齡剩男,男子說出一番話,讓她無地自容
    大齡剩男,大齡剩女這個群體在如今的社會生活中越來越多,對於男人來說,之所以會被剩下,成為了大齡剩男,畢竟在二十多歲的年紀,能夠結婚,能夠拿出彩禮,買房買車結婚的男人其實並不多,所以一些男人才沒有去著急結婚,想要先賺錢,想要先忙著做一做事業再結婚,結果就把自己剩下了,進入了剩男的行列。
  • 我做了大量對比發現:「大齡剩男」未來竟然比「大齡剩女」更慘
    隨著現在社會的發展,我們經濟條件越來越好,可以說現在是個物慾縱流的時代,在這個時代下因為資源不匹配以及現在的人越來越現實的問題,衍生出了一大批「剩男剩女」。大家可能會經常聽到大家討論「剩女」很少一部分人討論「剩男」潛意識裡大家都覺得「剩女」比「 剩男」更加「羞恥」。
  • 姐弟戀猛增:對比大齡剩男,剩女更喜愛年輕的
    引言最近看到問答上關於姐弟戀的問題,明星當中的姐弟戀更是普遍,而現實生活裡男多女少已經成為現實。大齡優質剩男雖然也有,但身邊並不缺女的。和大齡剩女匹配的剩男又往往被歧視,於是剩女寧願選擇小鮮肉。哪怕他們和剩男一樣窮,那也選擇小鮮肉。
  • 大齡剩女很難嫁,而大齡剩男卻很好娶?只因女人和男人這3點不同
    在現實社會中,那些挑慣了的大齡女開始出現很難嫁的局面,再回頭看看之前被挑選的大齡剩男,大多都已經結婚了。為什麼會出現大齡剩女很難嫁,而大齡剩男很好娶的局面?只因女人和男人這3點不同。One「女人衰老的更快」33歲的吳夢長相甜美、身材還好,在20來歲的時候身邊從來都不缺人追求,正因為身邊有這麼多人追,反而對婚姻的看法越來越隨意,覺得自己不缺一個好的男人。就像是《紅玫瑰》裡這樣一句話: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可時間不等人,就那麼一晃變成了大齡剩女,發現身邊同齡的男人比她還看起來還年輕。
  • 是誰搶走了大齡剩女的對象,剩男和誰結婚了?
    按照目前人口基數來算,中國總體男性的人數要比女性多出三千萬才對。 但是我們看到在婚戀市場上看到的現象卻讓人大跌眼鏡,男女比例懸殊實在太過龐大,幾乎都是女孩在找對象,有時候幾十個相親女孩對三四個相親男人。
  • 大齡剩女剩男,他們誰的未來會更慘?
    對此,有個熱帖,網友議論紛紛,且先來看看:網友:剩女強,剩男弱別傻了,肯定是大齡剩男更慘!為什麼?因為窮啊!要知道,大齡剩女和大齡剩男被剩下的主要原因,是不一樣的。在當下男多女少的社會大環境下,女性如果不是特別的差,是不可能單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