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三種境界 你屬於哪一種
第一種 滿足自己的需求
表現出來的狀態是:我想你,見不到你時滿腦子都是你,見到你就開心,見不到你就很難過。我發現我離不開你了,我愛上你了。
當一個人發現自己腦子裡整天都是對方,吃飯的時候是她,睡覺的時候是她,做什麼事情都想著她。這時候我們通常會認為這是一個人愛另一個人的表現。
其實這不是愛,這是對對方的心理需求。這只能說明對方是能滿足你心理需求的人。這不是愛對方,這只是需要對方。也算是愛的第一種境界。
愛的第二種境界:自以為是的付出
表現出來的狀態是這樣的,自己認為西瓜很好吃,就經常給對方買西瓜吃。結果對方不領情,因為對方喜歡吃荔枝。
自己認為紅燒肉好吃,就經常給對方買著吃,對方不領情,因為對方喜歡吃排骨。
這一種愛比前一種好一點,前一種是只愛自己,這一種是有愛對方的意願,想為對方做點事情。而不只是讓對方來滿足自己的需求。但做的事情都是自己認為好的事情,不是從對方的角度出發的,對方不領情也感受不到愛。這樣的人最後都感覺好心被當成了驢肝肺。
這樣的人注意力還是在自己身上,就像買西瓜關注的只是我買了西瓜這個行為。我付出了我愛了,卻忽略了她是否喜歡。這只是愛上了「付出」這個行為本身。這比前一個好點算是愛的第二個境界。
愛的第三個境界:滿足對方的需求
表現出來的狀態是這樣的,對方喜歡吃荔枝,就經常買荔枝給對方。對方喜歡吃排骨就經常買排骨給對方。
就像山楂樹之戀裡面,靜秋上體育課沒有運動衣老三就買了運動衣送給她。靜秋母親生病需要核桃和冰糖就從老家給帶過來。
這才是真正的愛。為對方做的事情都是從對方的角度出發的。
這樣的愛是滿足對方的需求,用心去觀察對方需要什麼然後去滿足。這樣的付出並不需要多麼昂貴卻最能打動人心。讓她感到深深的愛意與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