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年底,有人開始復盤,有些單位在做年終總結和表彰。央視也不例外。
央視公布了2020年度最佳主持人名單。在這些熟悉的名字當中,人們沒有發現董卿。
1.董卿落選,有點出乎人們意料
在這一行行熟悉的名字當中,人們發現沒有董卿。
去年的經典欄目,讓人們耳熟能詳、信手拈來的央視經典,《朗讀者》《中國詩詞大會》《故事裡的中國》等等,怎麼能沒有董卿呢?
況且,十佳播音員主持人的評判標準,無外乎本人的專業素養、主持能力、作品質量、創新風格,以及最重要的收視率指標嗎?但這些數字和成果,都是有目共睹的。
雖然也有一些聲音出來,說董卿所主持的欄目主旨,與她兒子國籍問題,表現得言行不一。
但畢竟這是一個專業考量啊!
2.一直在進步,在成長的董卿
有位粉絲留言:
「董卿落選其實是在意料之中的事情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從幾年前開始董卿的事業和發展方向就已經不僅僅是在主持人這一塊,以前說到董卿的時候我們的第一印象是她是一個央視主持人,不過現在說到董卿的時候我們第一印象是她是一個主持人,而不僅僅是一個央視的主持人了,另外除了主持人之外,她現在還是節目的製片人,以及作家等。」
的確如此。
董卿在所主持和擔當製片的名牌欄目當中,比如《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極盡展示出自己的才華和豐厚的文化底蘊,而這些欄目的人物設定,正與其自身的文學修養相匹配。她的出口成章,她的機智敏銳,她的職業微笑,都構成了她在屏幕上的人設和形象。
她在主持人轉型過程中,在自身突破上做得大膽而突出,贏得了觀眾的認可和好評。
3.人生的總結,怎麼會停留在某一時一刻呢?
在青年時期,人們把成長更多的定義為累積。之後,人的成長將呈現指數及的變化,當人們擁有了專業知識、社會實踐、人際往來以及深度學習能力後,就會對於社會/事物本質的理解,形成自我打通阻隔、自然融為一體的能力。
董卿也是一樣,她對自我的提升要求也不再局限於播音員主持人,有可能走向幕後、製片,或者更多。
曾報導過美國總統甘迺迪被S,太空人登上月球等事件的美國知名記者克朗凱特,被譽為美國「最值得信賴的人」,這不是因為他經歷了上述事件,畢竟一代媒體人士都經歷了同樣的歷史過程。他經歷大新聞,報導大新聞,拿出自己獨到的立場和見解,客觀,真實,負責。
這種職業態度和職業精神,為各國記者所推崇,而由它們所建立起來的個人品牌,一直保持到他離開新聞崗位。
許淵衝曾說:生命啊,並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是你記住了多少日子,要使你過得每一天,都值得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