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過後,為何要給他們燒紙錢?燒錢只是封建迷信?

2020-09-11 恩陽談遊戲

從古至今,我國對於死者一直遵從入土為安,即便生前漂泊在遠方,可是死後都要埋葬在故鄉,這不僅是對故鄉的思念,更是對故土的尊重,而後人們都會進行一些祭祀來紀念逝者,隨著時代的更替,我國已經很少有那些繁瑣的祭祀環節,大多普遍用一些簡單的方法,既不失對死者的尊重,整個過程也十分的簡便。如今,每逢清明節,中元節等,人們都會給家裡的先祖燒紙錢,人們為何要給他們燒紙錢呢?


很多老人認為這些逝去的人去到了另一個世界,在他們那邊也是需要錢財的,所以我們這裡燒的紙,就成為了另外一個世界的錢了。我們燒的越多,他們收到的錢就越多,但其實這或許也是一種迷信的說法,那究竟在人死後,如果後人沒有給他燒紙錢會怎樣?

我國古代曾經有一位秀才,他的母親不幸去世,但是奈何家裡非常貧窮,她母親死後都買不起一具棺材,無奈之下,秀才只好將母親的屍體先暫時放在家裡。秀才遲遲不下葬,這時,鄰居們就很好奇,問秀才:你為何還不把你的母親早一點安葬?秀才哪敢說是因為家裡沒錢,於是,靈機一動,他這樣回答到說,我非常愛我的母親,我的母親也愛我,雖然她已經去世了,但是我捨不得她,不想這麼快就將她安葬,想再多看她幾眼,秀才一邊哭訴著說,一邊擦拭著眼淚,聽他講的人都被感動了。

沒想到,秀才這一事件被人們傳開了,並且覺得這樣做是對死者的一種敬重,於是,每當人們家裡有去世的人,都不會立即安葬,而是先將屍體放在家裡,隨後才進行入棺埋葬,隨著時間的流逝,這種行為慢慢演變成了風俗習慣,如今也是這樣。可是後來有位縣令,他的母親也去世了,按照傳統規矩,自然是要將屍體放在家裡擱置幾天悼念的。但由於那是夏天,天氣非常炎熱,古代又沒有空調或者冷冰棺,所以屍體放在家裡是要發臭的,縣令的妻子也不同意這樣做,但如若不放,身為縣令的他又會被世人嘲諷說不孝,這可讓他進退兩難。

後來師爺為他想到了一個辦法,將縣令母親屍體直接抬到廟宇裡,等人們弔唁完後,就可直接下棺安葬,若要是別人問起來,就說是因為母親生前一直在吃齋念佛,在廟裡為母親超度,想必她老人家也是十分滿意的,這樣一來,縣令也不用糾結怎麼處理了。可是,這樣的方法對縣令來說的確不錯,可是廟裡的和尚可不同意,同樣的道理,放在縣令家裡屍體會腐臭,那放在廟裡自然也是如此。

可是屍體已經有臭味了,為了掩蓋這種味道,有一個和尚就使勁燒紙錢,果然,混雜著紙錢的煙味兒,屍體腐臭味兒就沒那麼大了,縣令見他這樣做,問和尚為何要這樣做,和尚隨機應變的回答縣令,我在給你的母親燒錢,我這裡燒的紙,就是她那邊的錢,縣令聽此恍然大悟。和尚的這一舉動,被人們紛紛效仿,但其實,在人死後,如果沒有後人為他燒紙錢也不會怎樣,這樣的說法只是一種迷信,是人們對死去親人的慰藉,希望通過這種方式,來表達對親人的思念之情。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要給已故的老人燒紙,究竟該不該取消?
    很多人或許會認為燒紙只不過是一種迷信,但是其實燒紙並不是一種迷信,只不過是生者對逝者的一種思念和精神上的安慰而已通過燒紙錢的習俗,能夠讓人們記住已故的老人,同時在燒紙的時候,也會想起老人生前對子女的好,這只是一種精神上的安慰而已。如果自己不喜歡這種文化的話,那麼就不要去逼迫別人去強制的不喜歡,同時也不要讓別人跟著自己不喜歡。
  • 奶奶給滿月孫子剃光眉毛,一個月後全家後悔不已:封建迷信要不得
    畢竟這封建的思想在中國人的心裡已經深化了幾千年,如果要中國人改變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現在很多地方,特別是在農村還存在著許多封建的思想。許多老人都會跟自己的兒女或兒媳婦說,如果不這樣做,就會受到什麼懲罰。許多年輕人也拗不過自己的父母,最終也向父母也妥協,但是最終卻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 為何人死後會託夢給親人?是迷信還是有科學依據,答案你意想不到
    人死後,晚上會「託夢」給自己的親人,告訴他們一些事情,不過現在我們依然無法解釋這種說法,很多人覺得是迷信。人死後會「託夢」給親人,是迷信還是有科學依據?相信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體驗或者是感受。因此託夢很可能就是人的身體進入了另外一部分,只是看不到而已。
  • 比嫁給媽寶男更痛苦的是嫁給跟婆婆一樣封建迷信的媽寶男
    在婚姻大事上,她一直很謹慎,她覺得自己一定要遇上心儀的對象才會結婚。這些年她一點都不缺追求者,地方遠的她不會考慮,因為身邊有多少朋友因為遠嫁後悔她也吸取了經驗,抽菸喝酒的也不考慮,她最討厭一身煙味酒味的男人。油嘴滑舌的也不看好,畢竟太會哄自己開心的哪天說不定也會哄別的女人去。不合眼緣的也沒法接受更別說相處了。
  • 奶奶託夢沒錢花,孝孫捨棄半月薪水回家燒紙,豈料躲過一場劫難。
    託夢這種事,信的人很信,不信的人怎麼都不信,科學也無法解釋,你們怎麼看?有小夥子名叫小凱,才七歲時父親就去世了,沒多久母親也丟下他跑了,從那以後就跟著年邁且身體不好的奶奶相依為命。奶奶也賺不到錢,日子過的極其清苦,平時大多就吃鹹菜蘿蔔,好不容易吃頓肉,祖孫倆誰都捨不得吃,推來推去要給對方吃,可儘管這麼苦,奶奶還是靠著撿點破爛,供小凱讀了初中。
  • 本人已死,有事燒紙
    本人已「死」,有事燒紙。本人真的已經「死」了,似乎一塊行屍走肉,猶如一潭死水無波瀾。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每天都是「複印」的日子,這難道不是「死」了嗎?的確是「死」了。有的人已經死了,但他們的思想卻在流傳。這是雖死猶生。有的人活著,卻沒有任何輸出。這是雖生猶死。所謂輸出,大概是以你自己的方式,覺得心理上頗有成就的事情吧。這種事情,或許與物質無關,僅僅關係到自身主觀感受。
  • 並非迷信
    作者:貼心君    來源:貼心文摘(tiexinwz)古代流傳的的俗語數不勝數,每一句都有其獨特的意義,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環境,和人們真實的內心活動
  • 為何總有人說「天機不可洩露」?科學研究證明,真的不是迷信
    當然我們在生活中有時候也會接觸到,比如會有人在生活中將要完成某一件事的時候,如果這件事還沒有辦成就告訴別人,很大機率這件事最終就辦不成了。而這種情況很多人就認為是洩露了天機。科學研究證明,「天機不可洩露」應該從另一個角度來分析,不應該以封建迷信的眼光去看待它。 首先就是很多人都說如果生活中的事情說起來了就會失敗,明明已經快要完成的事情,就因為和朋友提前分享了最終就失敗了。
  • 「娶媳婦不要娶離家近的,太燒錢了」30歲男子的抱怨讓人無語
    在網上刷到一個視頻:一個30歲的博主說,以後娶媳婦不要娶離家近的,太燒錢了。我以為這位博主能說出多厲害的理論,看完這位博主的內容也挺讓人無語的。這位博主的內容就是,他和媳婦準備了大包小包的很多東西,和媳婦孩子一起去媳婦娘家。到了娘家後,丈母娘張羅了一桌子好飯菜還有鮑魚排骨湯,兩口子還幫著照顧女兒。
  • 有些人不配為人父母——親爹為了錢竟然詛咒我?啥叫父親?我不懂
    還是要說一下,我是獨生子,按說獨生子的待遇一般都很不錯的,最起碼也得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成長吧,可是我沒有這份幸運。對我來說打罵是家常便飯,從小就有幹不完的活,鄰居們總是說:你家小子可算使上了,多能幹。我爸爸總會說養我一場就是為了用我。其實這些都是小事,他打我沒關係,罵我沒關係,愛錢如命沒關係,靠我養也沒關係,在我心裡他不過也就是個給口飯吃的陌生人,我不在乎,我會長大。
  • 明天回家給你燒紙
    明天我帶兩個孩子回家給你燒紙去!你要是有需要的東西,託夢給你!我明天一塊帶過去!我最愛的人,你拋下俺娘仨馬上11個月了!我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這輩子再也沒法擁有你了!老公!好想想想你!去年的這個時候,你休班,在家陪我娘仨!可,今年的今天,你卻不見了蹤影!你好狠心!一點都不牽掛我娘仨嗎!你說話啊!你回答我啊!你回來啊!
  • 婚禮與葬禮「同時」舉行,場面讓人痛心,6張圖詮釋扎心現場
    (何開宏兒子在父親的遺像前跪拜燒紙) 紅白喜事交織在一起,只是在民間傳說過(圖為何開宏生前照片)新郎的父親何開宏一年前得了塵肺病。何開宏死了,他再支撐著多活一天,就能見到兒子把新媳婦娶回家,但這一天卻是那麼的遙遠。
  • 因為迷信導致分手 盤點婚戀中因該拋棄的那些迷信
    朋友直接無語了,本來挺有眼緣的兩個人居然因為這點迷信而失去了交往的機會。這難道不是21世紀嗎,怎麼還會有人這麼迷信呢?其實,即便是在今天,還有不少人持有這種迷信的思想,婚姻嫁娶中還有哪些常見的迷信呢,不妨來盤點一下。
  • 朋友,你迷信嗎?你怎樣理解迷信與科學?
    今天分享兩個話題,科學,迷信。很多人看到這兩個詞,可能覺得,這有什麼可講的,太簡單了,那麼我想問一下,你所理解的科學是什麼?迷信又是什麼?我相信絕大多數人的認知裡,對這兩個概念並不明確,可能有人會說,科學,不就是飛機,火箭,計算機,智慧型手機,網際網路,這些都是科學,其實,這些只是科學的產物,應該叫科技。
  • 民間故事:人有沒有預感?為何幾個朋友生前的話,像交代遺言一樣
    阿強的酒量最差,沒喝幾杯就開始胡言亂語,當時她妹妹還在家,阿強突然拉著妹妹說道:「妹,以後爸媽就靠你一個人了,哥這次出去一定要出人頭地,等下次回家,咱請全村人吃飯,不混好,死也不回來。」引的另外幾個也紛紛發誓,不混出個人樣,死也要死外面。阿強越說越激動,最後甚至抱著他媽哭了起來,直呼自己不孝。這件事大家沒在意,喝多的人說胡話很正常,詭異的是接下來發生的事。
  • 長輩苦勸:等你老了沒人照顧,死後無人上香燒紙
    有的人本身不喜歡孩子,看見孩子哭鬧就嫌煩,再加上自身條件不咋滴,經濟實力不行,當然不想生了。用他們的話說,不想養一個又醜又臭的造糞機、碎鈔機。生命有限,生命寶貴,有的人不生孩子是想過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生活,他們不想這輩子就圍著灶臺轉,更不想圍在孩子身邊轉。
  • 「迷信」的廣東爸爸們,想要一條褲子
    騎著單車的我倆懷緊貼背的擁抱難離難捨想抱緊些茫茫人生好象荒野如孩兒能伏於爸爸的肩膊誰要下車——《單車》黃偉文作詞今天是父親節。你跟爸爸表達愛與謝意了嗎?我爸爸是個廣東人。廣東人注重好意頭,是眾所周知的一件事。所以,話不能亂說,禮物也要頗費心思。去年,我打算給爸爸送雙鞋子。爸爸年紀大了,現在習慣去公園散步,或者去爬山。
  • 張學良口述:我這人從不迷信,殺楊宇霆後我不得不信
    楊宇霆剛走進大廳沒多久,就突然從四面八方湧出了六個人,他們強行壓制了楊宇霆,隨著三聲槍響,楊宇霆中槍身亡。 雖然楊宇霆的死是張學良一手策劃的,但事後他非常後悔。晚年張學良接受採訪時曾經表示:自己之前並不迷信,但是經歷這件事後他不得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