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馮唐說,人生可遇不可求的事有四件:
後海有樹的院子,夏代有工的玉,
此時此刻的雲,二十來歲的你。
想要有一個院子,想要嚮往的生活。
每天朝九晚五,穿梭於城市高樓間,偶爾看見別人家的院牆裡,探出的那一串玉蘭花,總會勾起心中的嚮往:何時我也能有一個小院子?
林語堂曾說人生之二十四件快事,其中一項便是:「宅中有園,園中有屋,屋中有院,院中有樹,樹上見天,天中有月,不亦快哉!」
想努力成為一個有院子的人,盛放我對美好的嚮往,對生活的閒情。
01
院子有花不用很大
陪我度過春秋冬夏
現在園子裡非常靜,陽光照在松枝和盆中的花樹上,給那些綠葉塗上金黃色。
兩隻松鼠正從瓦上溜下來,這兩隻小生物在松枝上互相追逐取樂。
——巴金《寂靜的園子》
巴金的院子,是閒時聽松風,花開一院香。
張伯駒的院子,是滿架薔薇,牡丹芍藥錦簇如雲。
張恨水的院子,是潔白清香的槐花落了一地。若有人來,他馬上停筆招呼:「往旁邊走,別踩著花。」
院子,是人間的清歡。不求多大,不必奢華,但一定要有花,陪我度過春秋冬夏。
春種芍藥牡丹,夏聞清荷紅榴,秋觀山菊凌霜,冬有雪梅初綻。花期如夢年年至,四時景致皆成趣。
古語云:「格物致知。」可是身處今天的資訊時代,我們對於自然、四季的感受都變弱了。院子,便是我們與自然最好的連接。腳步踩在泥裡,感受土地的生氣。
願有一個院子不必很大
即使外面的世界再策馬奔騰
我們亦可在其中細嗅薔薇
擁有每一刻春秋冬夏
02
院子是家不必繁華
只圖歡喜自由自在
那裡是我的家,我生在那裡,長在那裡,那裡的一草一磚都是我的生活標記。
——老舍
老舍的院子,是他成長的家。有平坦土地,能打太極拳,養只花貓金魚幗幗。
最好一兒一女,嬉鬧不知日落,飯菜香嫋嫋,一家人齊齊整整。
曹雪芹筆下的稻花村,是歸隱的田家小院。院中種滿瓜果,繁花爬滿籬笆,有雞有鴨,養只黃狗,想吃的田裡全都有。
梁實秋的院子,是與友相聚的雅舍。月夜皎潔,坐在梨樹下,不用擔心外界的戰亂,只在此刻相伴喝茶,看清光從樹間篩灑,瀉了一地的銀子。
院子是家,不是漂泊的詩與遠方,不用繁華,不要複雜。你的院子,就是你過的小日子。
院子,便是讓我們抖落一身疲倦與偽裝,不必迎合他人,不用假意討好。堂上燕子自去自來,水中白鷗相親相愛,腳踏實地地生活,自由自在。
願有一個院子不必繁華
卻足以容納我所有的任性
吃酒喝茶,做夢看書
只生歡喜,自由自在
03
有個小願
就是有個院子
對於中國人來說,有了一個自己的院落,精神才算真正有了著落。
——梁思成
院外是紅塵滾滾不由我,院內是自己的精神天地。
晨起讀書聽風,聞一席茶香。月夜相照來伴,聽一曲悠揚。
晴時,看花木扶疏,竹弄綠影。
雨落,聽雨打芭蕉,苔痕階綠。若有三五好友,花前品茶。若是獨處,一本書,一張琴,一窗幽居,足矣。
我們愛院子,不過是愛著被院子截下來的一塊,屬於我的那一片藍天。
有人說,想有個小院的人,是因為他們堅信「仍然有人在為了理想活著」。
院子,某種程度上而言,是中國人的集體夢想。
有多少人不是想著退休回家,種幾畝田地了卻餘生?
有多少人不是犧牲通勤時間,只為住在一方小院?
有多少人即使只有一方小露臺,也要種滿花果樹木,營造小院之感?
如果你也想有一個院子,請給我點一個「在看」就好。
院子很小,有花就好。
院子樸素,自在從容。
大千世界,願你如願,
願你有夢可做,有院可依。
文章摘自道學平臺公眾號(id:edaoj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