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十大熱詞,哪些是你的生活態度 | 睡前聊一會兒
睡前聊一會兒,夢中有世界。先給大家說個故事:某天,當紅明星「錦鯉」和「槓精」不期而遇,彼此「確認過眼神」,又講了幾句「土味情話」,於是「官宣」:雙方情投意合,決定一起「C位」出道,衝擊某個年度榜單。聽完這個蹩腳的故事,有些人或許一頭霧水,但也不排除,機智的你能get到笑點。受黨報評論君邀請,今天我跟大家聊聊新鮮出爐的2018年十大網絡用語。
這兩天,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發布了「2018年度十大網絡用語」,上榜的熱詞依次為錦鯉、槓精、skr、佛系、確認過眼神、官宣、C位、土味情話、皮一下、燃燒我的卡路裡。說實話,這些熱詞雖然流行一時,但也不是每個都能真正在我們的語言文字中沉澱下來,變成經典語彙流傳下去。不過,即便熱詞會變冷,它們也都證明了語言作為日常交流工具,本身所富有的活力與張力,以及變化的能力與動力。
我本人儘管天天上網,可對這十個詞的含義和來頭,也不是全都門兒清,也要補一番課。畢竟,網絡熱詞潮漲潮落,來得快也去得快,有時候難免一不留神就滑過去了。據介紹,這些熱詞的抓取方式是「以智能信息處理技術為主,以人工後期微調為輔」,監測的語料庫,包含了網絡論壇、網絡新聞等,僅網帖就統計了大約46萬個。這也證明,流行文化豐富多元,來自8億網民的創造力還是頗為驚人的。
當然,對於深愛網絡、深度介入其中的網民而言,即便不明就裡,也應該不會陌生。生活中,也聽到過「確認過眼神」的旋律,用過「skr」的表情包,跟朋友合影時也搶過「C位」。網絡的魅力,或許正在於通過你與我、我與他的信息交互,使誕生於角落的新事物擴散開來,從小眾抵達大眾。愈來愈多的網絡用語,將網絡內部的話語體系進一步推向網絡之外,促成人群之間的理解、交融,也讓人窺見時代面貌之一種。
從這個意義上講,咱們的睡前聊一會兒也發揮了同樣積極的作用。翻一翻咱們今年的睡聊,《年輕人,真的「佛系」了嗎》《錦鯉:我們為何總在積極心理學中洄遊》《十句土味情話,不如一句真情告白》《請會說話的國寶C位出道》……這麼一盤點,還真是押中了不少熱詞,擴散了它們的熱度。不妨藉此機會,做個自我表揚。
鋪墊了好些背景和意義,現在該細瞧這十個熱詞了。最直觀的感受是,許多熱詞都關乎大眾娛樂產業。含英文的兩個詞「skr」「C位」,均出自選秀節目;旋律魔性的「燃燒我的卡路裡」,是新晉偶像的音樂作品;「官宣」,則是一對明星公布婚訊時用的詞。可以說,娛樂圈撐起了熱詞榜的半邊天。
這一現象可以從兩個維度理解:一方面,娛樂與網絡是天然的「互補品」,兩者互相借勢、互相代言,自是情理之中;另一方面,娛樂也是大眾喜聞樂見、熟悉親近的領域,在生活中的能見度比較高。從這個角度看,年度熱詞的娛樂味,其實也有著濃鬱的生活味,代表了普羅大眾的一種選擇。
其實,不管熱詞從什麼領域產出,既然成為「熱詞」,也都呈現著生活、影響著生活。人們轉發「錦鯉」,是要為生活加持一份好運氣;人們調侃「槓精」,是因為他們既給生活添堵、也給生活添樂;人們「確認過眼神」、講一口「土味情話」,是日常人際交往的需要,是默契感、認同感、真誠感、距離感的試探與拿捏;人們時而「佛系」,與世無爭,癱坐沙發,又時而進取,要「燃燒卡路裡」,贏得他人的「skr」喝彩,這也是生活節奏的張弛之法。說到底,所有的熱詞,都既是生活的產物,也是生活的因素。不同熱詞,其背後各有所蘊含的價值理念,也都折射著不同的心態。
熱詞即生活,熱詞即態度。2018年的十大熱詞,起碼代表了不盡相同的生活態度。這些生活態度,我們可以擇其一二,奉為心中的價值坐標;也可以兼而有之,根據不同情境進行取捨、組合,使我們的精神狀態能得以調適,在遭遇生活的堅硬時更富於彈性。當然,我們也可以跳出榜單,選擇屬於我們自己的熱詞,用獨立的生活態度過上自己滿意的日子。無論怎樣,讓自己有一份對生活的態度,活出自己的精氣神,這或許是網絡熱詞帶給我們的最重要的啟示。這正是:
熱詞熱詞,盡人皆識。大浪淘沙,方有真知。(文|劉 念)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