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找別人聊天都要找契機。」
前幾天有朋友和我說了這麼一句話。
我確定了,並不是只有我一個人這樣:
要找某個人聊天,都要等待契機,找一個理由,好像拿著準備好的理由,給對方發消息的時候,就不會那麼突兀。
國慶期間,突然收到小學同桌的消息,問我最近在忙什麼。
我驚訝不已。
她說:昨晚夢見我們讀書的時候,你是我同桌。
她說:我還是老樣子,一直抄你作業。
「夢見」二字,將我的思緒拉到遙遠的小學時代。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和她完全斷了聯繫,好不容易有一點聯繫,竟是因為她夢到了我。
「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
昨晚你突然入我夢來,今晨便想給你發個消息,七八年不曾見過,此時也只好乾巴巴地問一句「你最近在忙什麼」。
我知道你能明白,我這麼突然給你發消息,只是因為突然想起了你。
她發來的消息讓我意識到,找別人聊天,其實是需要勇氣和契機的。
至少我是。
找人聊天需要理由,兩人聊天也需要契機。
兩個人的心弦,同時撩撥起來,並不容易。
契機不對,興味不合,縱然你有滿肚子話要講,別人卻興味索然,這天聊不起來。
剛好有一個時候,你願意說點什麼,對方又願意聽點什麼,爾後,話題才可以打開。
寫到這裡,突然自嘲一笑,我說的聊天,居然指的是網上的聊天。
這麼一想,我有多久沒有和一個人推心置腹地聊過天了呢?網上也好,現實中也好。
好久好久。
最近的一次,是考研前,和旺旺在寢室談論那個時候一片迷茫的未來。
再遠推一點,高中時代曾經無數次和朋友繞著操場轉圈,邊走邊談,談的內容全記不清了,只記得那樣的夜晚,風都是溫柔的。
可是啊,那樣的因緣總會被割斷。
有時候會想,假如不是因為有一段共同的經歷,很多人之間不太會成為朋友。
從小學到中學到大學到現在,我周圍很多親近的朋友都不是因為有共同的理想、追求或者愛好,而只是因為恰好碰在一起,一起上學放學,一起吃飯。
這許多一起做過的事情,一件一件將我們拉近拉近,但隨著共同的經歷開始被天各一方的緣由割斷,這些記憶只能封存起來。
於是在回憶裡,這些記憶會呈現得特別美好,特別讓人留戀。
但若兩人又重新坐到一起的時候,熟悉親切之感頓消,陌生疏離油然而生。這個人,我們曾經那麼熟悉,那麼親切,但往日的感覺,卻不可復得。
我們真正回憶的,不是那個人,而是那些事,那些經歷。
不過,其實在和多年不見的好友聊天這種情況裡,即便聊的內容無味而寡淡,但那種失而復得的雀躍,足以讓我準備下次再找一個契機,好和她聊天。
其實寫這篇文字的初衷是想寫愛情的,
但又覺得愛情裡這樣的戲碼太爛俗了。
況且,
愛情也好,友情也好,
不都如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