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母親給女兒的勸告:結婚後,朋友越少,越非好事

2020-09-18 麥豐深夜暢談

現在的年輕人,與從前的年輕人觀念與生活模式都發生了相當大的變化。

從前沒有網絡,年輕人外出遊玩想要尋開心,一個人總歸是嗨不起來的吧?所以才會呼朋喚友、團體出動。

在社交之間,又不斷結識新的朋友,從而擁有了一個龐大的社交圈與朋友關係網。

但是現在呢?獨自一個人在線上就會自娛自樂,年輕人外出交友的時間少了,呆在家裡輕鬆自在又不悶,感覺有沒有太多朋友,其實都並不影響自己的生活。

面對這種大趨勢,一位母親有不同的看法與意見,她給自己女兒提出了這樣一番勸告:「結婚後,朋友越少,越非好事!」

01.婚後有自己的社交圈,才能不被社會淘汰,及時汲取新知識

50歲的嚴女士,與丈夫育有一個獨生女兒,今年26歲,大學畢業參加工作4年多時間,現在已經結婚一年多了。

其實自從孩子從上大學的城市回到家中上班之後開始,嚴秀娟就發現,小時候還挺愛交朋友的女兒宜瑾,現在變得特別宅。

除了上班之外,基本不怎麼外出,成天悶在家中對著手機與電腦,隨便就能打發掉業餘時間。

而結婚之後社交圈更窄,除了上班,生活的全部重心就是她老公一個。

她覺得這樣不是太妥,沒事就打電話或在微信上催著女兒出門找朋友玩,別悶在家裡。張宜瑾這樣回答她:「媽,我在外面上了四年大學,朋友現在分散在五湖四海。回來之後沒交到什麼朋友,上班的同事之間存在利益之爭,彼此也不是那麼誠心待彼此,交來麻煩更多、隱患更多,還不如保持距離更省心、更自在。

現在結婚了,我覺得管好自己跟老公兩個人的事情就足夠了,沒時間、沒精力、沒必要還要去刻意結交什麼朋友?」

嚴秀娟聽了之後有不同的想法,她這樣跟自己女兒說道:「女兒吶,婚後女人得有自己的社交圈,才能保證不被社會淘汰,及時汲取新知識。這樣的話,你老公將來就不會嫌你成天除了刷劇、購物、睡懶覺之外沒有別的長處。」

張宜瑾不是太同意自己母親的觀點,她認為學東西打開電腦什麼都學得到,根本沒必要從朋友那麼借鑑與汲取。

但是嚴秀娟始終覺得,有些像是人生觀、思維方面的優點與長處、還有一些特別具體而全面的生活方面的小知識、小技巧,不可能網上都有。

但在不同的朋友身上,卻可以用一種最自然、最不經意的方式吸收與借鑑,這是交友之所以必要的原因之所在。

02.面對孩子和生活,需要朋友的幫助

還有一點就是,目前女兒張宜瑾還沒有當媽媽,這種情況之下身邊朋友不多沒多大影響,但是母親嚴秀娟卻認為,將來等到孩子出生之後,朋友的重要性就顯現出來了。

「你如果朋友多,大家年齡相仿,在懷孕、生產、坐月子、帶孩子這些方面,給你提供經驗、提供幫助的人就會多得多,到時候自己也輕鬆許多。」嚴秀娟這樣說道。

「不還有您在嗎?」張宜瑾這樣回道。

嚴秀娟認為一個人的經驗實在有限,而且年輕人可能觀念不一樣,在這些方面給出的建議更加能被同樣是年輕人的張宜瑾所接受。

更何況各人體質也不一樣,有些情況與問題,可能是嚴秀娟都沒遇到過的,但是女兒同年齡段的那些朋友們也不一定沒遇到過。

就算沒有,也能幫她打聽。還有就是女人結了婚之後,家庭、生活、工作、人脈方面許多的機會與資源,也都是從朋友那裡獲得的。

小到幫你代購奶粉、代購衣物、化妝品、大到幫你孩子聯繫好的幼兒園、給孩子補習提供好的家教、補習班之類的,更不要說夫妻雙方如果遇到有事情需要求別人幫忙的話,可能家人的力量沒辦法實現,這時候神通廣大的朋友圈存在的重要性就會突顯。

「再不濟你們夫妻倆臨時有事,把孩子放在關係特別好的朋友那裡跟他們的孩子一起玩耍玩耍,孩子有伴性格活潑開朗,也總好過一天到晚塞給我們這些老頭、老太太養得自我又嬌慣要好得多吧?」她這樣補了一句。

嚴女士還認為,結了婚的女人有自己的社交圈,才不會過於緊張自己的老公,夫妻關係更加正常和睦不容易發生矛盾與爭吵。

聽完之後,張宜瑾無法反駁,若有所思,覺得母親說得也挺在理的。

小麥說:

現在的年輕人,一個人就能自娛自樂,對於人際關係的依賴性,真的比從前要弱出太多了。

在他們看來,將時間、精力與金錢花在建立朋友圈這種事情上,還不如該吃吃、該睡睡、該玩玩。

非但如此,在此之上他們還認為身邊的人越多,對自己的牽絆、限制與打擾其實也越多,不如儘量少交際,朋友少,競爭也少、不必要的威脅、麻煩與潛在性的傷害也就相對會減少。

這樣也沒什麼不少,至少清靜、自在、安全。

不過對於結了婚的女人而言,真的身邊也確實需要有些朋友存在的,就像嚴女士所說的那樣,朋友未必全都帶來的都是負面的影響與消耗,那樣的人算不上朋友。

真正的朋友是能夠起到幫助你開闊視野、增加見聞與知識、不會落後於時代、不會封閉在狹小的個人空間當中的作用的。

而且在你的人生當中,他們能夠在很多實際問題上起到的作用也相當大,這些想必大家在自己的經歷當中也已經見識過了。

只要不是單方面消耗朋友,互幫互助之間,能夠產生的積極、正面的影響,其實這才是一種能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生活幸福美滿的一種非常有利的動力。

很難想像如果每個人都變成一座孤島世界會是一種什麼樣子?如果說單身的人孤處問題不太明顯的話,結了婚的女人,其實是需要交際的。

-END-

相關焦點

  • 做人越大方,朋友越少
    ,朋友越少。有一位老人,一輩子做人都很大方,年輕時朋友無數,年老了卻很孤獨。我看到他那些所謂的朋友多少人走了多少人來了,很少有不是為了利益而來的,很少有不是為了利益而走的。他用他的大方換來了很多朋友,可是卻把他的小家庭搞得不得安寧,每天都充滿了喧囂。後來妻子也躲開了,兒女也不想回家,生活也緊緊巴巴。
  • 一位退休大姐的勸告:對待女婿,不要帶有太多「想法」
    俗話說,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開心。一位退休大姐的勸告:對待女婿,不要帶有太多「想法」。在和女兒女婿的相處中,胡大姐一直做得很得體,不僅讓自己和兩個女兒家相處和諧,而且孩子們也都對她很好。胡大姐的勸告的第一條就是:不要總對女婿期望值太高,這樣反而會讓自己失去原則。有的老年人,會在和老夥伴兒們聊天的時候,彼此誇耀兒女們對自己如何好,甚至有種攀比的意識。誰的兒子兒媳、女兒女婿又給自己買什麼東西了,又帶自己去哪裡吃飯了等等,其實,這都是無謂的比較。
  • 年齡越大,朋友越少;通訊工具越多,能傾訴的地方越少
    昨天晚上朋友打電話讓我出去陪他喝會兒酒聊聊天,雖然免不了吹吹牛、侃侃大山,可到最後仍然逃脫不了對生活的吐槽。一個中年人的世界,尤其是臨近中年的男人,突然而來的各種壓力,有時候壓的人喘不過氣來,想找朋友聊聊天,卻發現能出現在身邊的已經沒有幾個人了,想在手機上發發牢騷,又怕父母親朋看到……年齡越大,朋友越少;通訊工具越多,能傾訴的地方越少。
  • 人越長大,朋友越少,是工作太忙,還是人心叵測
    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越長大,發現朋友越少,是學業太重了嗎慢慢到高年級啦,學業越來越重啦,一天到晚都是學習,上課,複習。那時候的友誼是大家一起為將來而奮鬥的團結。那時候僅僅是同學,還沒意識到那裡有著所謂的朋友。到大學,來到新的地方,結識新的同學,一起學習,一起瘋玩,一起參加社團,一起參加比賽,一起努力嘗試做不一樣的事情。
  • 一位母親對女兒的勸告:對待婆婆,不要有太多「主意」
    聽一聽下面作為母親的丁女士給女兒的勸告,她作為一個過來人,每一條忠告都是發自肺腑的。
  • 母親越愛貪小便宜,女兒婚姻越難幸福?
    導讀:母親越愛貪小便宜,女兒婚姻越難幸福?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情感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母親越愛貪小便宜,女兒婚姻越難幸福!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為什麼越厲害的人朋友越少,這3個原因,看完你就明白了
    你有沒有發現:你身邊越優秀的人,感覺朋友越少,感覺越不合群,很少去參加朋友的聚會。很多時候,你看到的並不一定是真相。為什麼越厲害的人朋友越少,這3個原因,看完你就明白了!你是什麼人,才會結交到什麼樣子的朋友。不是優秀的人不交朋友,而是人家不願意帶你玩,人家的朋友圈沒有你。是不是感覺扎心了。曾經在網上看到過這麼一段話:「當你身價幾十萬的時候,你混百萬的圈子就;顯得不合群;當你身價百萬的時候混千萬的圈子,你也會顯得不合群;當你身價千萬的時候,混上億的圈子,你更會顯得不合群。」你仔細品一下,是不是這個道理。
  • 失而復得的愛情,未必是件好事
    也許很多人都有像張黛麗一樣的體驗,那就是結婚時很容易,結婚後發現和自己想得不一樣之後又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去離婚。她結婚前以為前夫是個很適合自己的人選,可是一旦結婚後她立馬發現此人對婚姻的很多看法和自己並不一樣,小家子氣不說,還存在嚴重的雙標。對妻子的要求極高,而對自己各種找藉口撂挑子不負責任。或許很多人在婚姻裡都是這麼湊活著過的,可是她卻不願意。
  • 一位母親給出嫁女兒的忠告:想在婆家過得好,這四件事做好
    一位母親給出嫁女兒的忠告:想在婆家過得好,這四件事做好!一位母親給出嫁女兒的忠告:想在婆家過得好,這四件事做好!在與母親多次談話的過程中,我也聽的格外認真,簡單的說可以歸納為以下4條。母親叮囑第一條:結婚後就不要經常拿錢或者物品回娘家。解釋下這個並不是說結婚後就對娘家徹底的不聞不問,更多的是需要在夫妻間力所能及的範圍內,且夫妻二人都同意的情況下,在娘家需要幫助的時候,給予適當的幫助。
  • 一位母親能養大三個女兒,三個女兒卻養不起一位母親!真寒心
    大家好,我是北流小秋,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位八十多歲的老奶奶故事!老奶奶一生沒有兒子,但有三個女兒,雖然三個女兒都是嫁在同一個鎮上,但只有一個女兒嫁到離她不到三百米的地方,另外倆個距離還是比較遠,原以為女兒嫁得近能老有所依,但卻沒想到如今八十多歲有家卻不能回!
  • 一位母親對想要離婚的女兒說:婚姻裡,沒有誰能一直遷就你
    好多未婚女孩總認為,年齡比自己大的男人,成熟穩重,懂得疼人,懂得包容和理解,就像父親對女兒一樣寵愛,做個被寵的小公主。宏嵐就是如此,她那天生敏感脆弱的心想要找一個溫暖的懷抱,總覺得成熟穩重的男人能夠帶給她極大的安全感。
  • 一位母親在女兒婚宴上的講話
    親愛的各位親戚朋友:  大家好!作為母親,看著自己心愛的兒女長大成人,有了自己的小家庭,我感到很幸福。在坐的很多親戚,是看著孩子長大的,所以,在這裡我首先要感謝大家這麼多年來對孩子的關心和幫助。  雖然今天是大喜的日子,但是作為母親,我不想說什麼「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百年好合,天長地久」之類祝福的話。我想對女兒、女婿叮囑幾句,說三句「不是」。
  • 女兒出嫁,母親掛橫幅自嘲「此女兩樣不會」,女人,越坦誠缺點,越被...
    現在結親家,很多父母都生怕對方挑自己女兒的理,婚前不敢坦露真實情況而掩藏自己「懶」與「拙」的大有人在。這丈母娘倒大方,不知道的還以為這是後媽在給繼女潑汙水,壞他們的好事呢? 她們二人肯定也不是閃婚,雙方老人都心知肚明自家孩子們的性格和生活習慣,但他們還一如既往支持兩人結婚,可見這位倪先生也是一位好丈夫。 這個女兒肯定有過人之處,公婆喜歡才允許兒子娶她進門。只有雙方和睦共處,這位丈母娘才敢」明目張胆「破壞女兒在大家心中的形象,開開心心地嫁女兒。
  • 人到中年,朋友越少越好
    文/雪落無塵01同事老馬是一個性格開朗之人,喜歡熱鬧,也喜歡交朋友。前兩年,人到中年的他,被單位任命為一個部門的領導。這對一個男人來說,當然是件好事,不過隨之而來的,卻也是無盡的「煩惱」。老馬所在的部門裡,手底下管著幾十號人。自從當上領導之後,那些跟他從前並不相熟的人,紛紛開始來找他套近乎。
  • 父親勸告兒子:要娶,就娶朋友少的女人
    樊先生今年26歲,大學畢業後工作了三年的他到了談戀愛的時候,父親卻勸告他:要娶,就娶朋友少的女人。為什麼父親還要讓他找朋友少的女人?難道孤僻是好事嗎?其實,父親告訴他,首先,朋友多的女人,無用社交太頻繁,其實中間真心不一定多。你可以看看現在年輕人手機中的朋友圈,假如一個人朋友圈裡的人無以計數,甚至上千,那麼,這裡面有多少有效社交呢?無效社交有這麼多,裡面能有幾個是真心和你交往,是真正屬於你的社交圈裡的人?
  • 當女兒宣布結婚後,母親為女兒寫了一封婚前警示信
    參加過那麼多的婚宴,聽過新娘父親的致詞,你可曾好奇過,新娘的母親會有什麼話想說?這是一封來自母親給準備結婚的女兒的信,字字表露母親對女兒的關心和期許。女兒我們既高興我們的寶貝女兒終於要結婚了,又捨不得你。雖然,媽媽經常各種催你找男朋友,催你早結婚,但真的要結婚了,又有點捨不得。現在,該來的還是來了。我知道你還在興奮小許的驚喜求婚,但媽媽不得不重新問問你。你確定了,你要和小許過一輩子?你確定了,你們結婚後會幸福?我知道小許人不錯,但我們也只能看到表面,沒辦法知道其他的。所以,你要重新考慮清楚,這關係到你的未來。
  • 一位婆婆的大實話:別把兒媳當女兒照顧,才是最好的婆媳關係
    一位婆婆的大實話:別把兒媳當女兒照顧,才是最好的婆媳關係很多婆婆都認為,只要把兒媳當做女兒來看待,就一定能夠處理好兩人之間的關係我的一位表嫂,她與自己兒媳婦之間的關係卻非常和睦。01.婆媳之間接觸的越少,矛盾越少這位表嫂是一個性格爽朗大方的女人
  • 一位母親告訴女兒:婚前有「三問」的婆家,不要嫁
    【導讀】一位母親告訴女兒:婚前有「三問」的婆家,不要嫁。有人說「婚姻是女人的第二次投胎」。如果你投得好,你一輩子都是個幸運的女人;如果你投得不好,你分分鐘都會後悔。」所以對絕大多數女性來說,選擇什麼樣的生活伴侶等於選擇什麼樣的生活。在現實生活中,女性,尤其是亞洲女性,總是非常重視婚姻和愛情。他們認為女人的職業是嫁個好家庭。
  • 越走越多的是年齡,越走越少的是時間
    記得母親說過外公一身正直,年輕時在村裡做過會計,村裡的那些村長書記假借工作之名同流合汙,當然那時的村官都這樣,外公不願與他們在一起,母親說外公看不慣這一群人的做法,後來一直在家與外婆務農,具體怎麼不幹到的母親一直沒給我提起。
  • 一位母親的「恨鐵不成鋼」:女兒非要嫁給鳳凰男,我和她斷絕關係
    鄰居張阿姨最近遇到了一件煩心事,她的女兒阿琳要結婚了。可是這場婚事,張阿姨並不同意。為此已經和女兒阿琳吵了好多次,但是雙方都不聽對方的話。為此關係鬧得很僵。張阿姨說:「我這個不爭氣的女兒,失心瘋竟然要嫁給一個農村鳳凰男!鳳凰男哪可以嫁啊,可是我苦口婆心勸了這麼久,她愣是不聽,真是氣死我了!」原來,張阿姨的女兒阿琳在一年前認識了她現在的男朋友齊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