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神」許冠傑,張學友口中無人可及的巨星,他的魅力你知多少?

2021-01-12 劇扯兩言

1992年香港十大勁歌金曲頒獎禮上,主持人鄭裕玲在萬眾矚目下,邀請了當時商業電臺董事兼總經理俞崢小姐上臺,頒發一九九二年度十大勁歌金曲金獎時,極力讚揚了當年這項獎項的獲獎者張學友。

其中有一段俞崢小姐這樣說道:「(張學友)成為無愧無悔90年代歌神的接班人」。

請注意,張學友被定義為接班人,那麼問題來了,接誰的班?

而對粵語歌曲鍾愛的朋友一定記得這個如雷貫耳的名字-許冠傑。

要知道許冠傑早在60年代就已經出道,70年代以個人歌手身份發展。而就在92年退出了歌壇。在60年代到90年代這三十年間,華語歌壇縱使有過「譚張爭霸」,但是公認的歌神只有一人,那就是許冠傑。

在1992年許冠傑「封麥」告別晚宴上,眾星璀璨。你可能有資格參加香港金像獎的頒獎儀式,你可能可以去十大勁歌金曲頒獎禮上蹭個鏡頭。但是,你不一定有資格參加這場晚宴。

來參加的都是什麼人物,有什麼特別之處?

在這場晚宴中,因為考慮「譚張爭霸」可能對香港樂壇發展帶來不良影響而宣布不再參加任何頒獎禮、不接受任何獎項的歌壇校長譚詠麟與梅豔芳一起為許冠傑和哥哥張國榮的合唱鼓掌合拍子。

此時的張國榮同樣受到「譚張爭霸」的影響而早在1989年就宣布退出歌壇,也就是意味著「封麥」。而在這次晚宴上,張國榮卻在許冠傑「一聲令下」,上臺一展歌喉。而這也是他自1989年退出歌壇到1994年復出歌壇以前唯一一次公開演唱了。

當伴奏響起時,張國榮向臺下坐著樂壇的大小人物們解釋道這是一次私人宴會的演唱。但是,誰都清楚,這場宴會註定會在香港乃至整個華語樂壇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果然,盛況轟動整個香港娛樂圈甚至香港各行各界,佔據第二天香港大大小小報紙雜誌封面的頭版。

在當晚的宴會上,不但有當時已經聲明顯赫,功成名就的譚詠麟,張國榮,梅豔芳,甄妮,羅文等人。更有一大批樂壇攘攘升起的璀璨奪目的明日之星。

其中的翹楚佼優就有在當年並稱「三劍客」的黎明,劉德華,張學友三人。是的,在當時,郭富城還沒有「資格」受邀參加這場宴會,當然,主要是因為郭富城是92年才開始走紅。就算在後來的「天王」黎劉張三人,在許冠傑的引退宴會上也只是合唱了一首歌。


互動中,當時還青春靚麗的後代歌神張學友羞澀的讚嘆到:「我覺得在許冠傑面前,沒有人可以稱得上天王巨星。」這句話,是後來的天王,歌神張學友,對著譚詠麟,張國榮,黎明,劉德華等人說的話。可以說也代表了所有人的心聲。

的的確確,如果說現在回望華語樂壇那張封神榜,光耀奪目的神佛名號的領軍者,你會發現許冠傑,羅大佑等人的名號。因為他們的的確確是開天闢地的人物。沒有許冠傑,就不可能有後面的光芒萬丈的粵語歌壇。

香港娛樂圈,是在當時僅次於好萊塢的全球第二大娛樂產業。而其中一個重要支柱就是粵語歌曲。當然,你也可以說沒有許冠傑,也會有李冠傑,趙冠傑。的確,粵語歌曲取代外語歌曲成為主流是必然的歷史趨勢。可是,歷史偏愛許冠傑(或者說偏愛「文武英傑「許氏兄弟)他是當之無愧的樂壇模範人物。

1948年出生的許冠傑,19歲擔任蓮花樂隊主唱,後以個人歌手身份發展,25歲就成了香港第一個開個唱的歌手。這期間還順利讀完了心理學專業。

60年代香港樂壇推崇的是西方音樂,粵語歌曲登不上大雅之堂。曾經披頭四樂隊訪港時引得水洩不通場面嚇人,可見外語歌曲的霸主地位。成長於此的許冠傑雖受其影響,心裡卻意欲將粵語歌曲發揚光大。


1971年,由大哥許冠文填詞,許冠傑譜曲演唱的《鐵塔凌雲》廣為傳唱。不僅在曲調上有新興之風,歌詞內容改良了以往「粗俗」同時又反映社會現實意義。


俯首低問 何時何方何模樣

回音輕傳 此時此處此模樣

何須多見復多求

且唱一曲歸途上


許氏兄弟歌曲之所以流行開來,正是因為「好聽」又深得人心。

許冠文在2005年的紅磡體育館個人「棟篤笑」中,回憶他們兄弟四人童年時曾經提起這樣一段往事。許冠傑的父母帶著兄弟四人從廣東初到香港時,對兄弟四人交代,這個地方叫做香港,但是我們不會常住的,我們過一段時間就要回廣州了。可是沒想到,這一住就是一輩子。說到此處,許冠文情感真摯。幾乎淚撒當場。可以說,許家對於這座城市的熱愛,對於民族與國家的忠誠是飽滿純潔的。


這在許冠傑的很多作品中也有所體現。97回歸前的香港,大街小巷中隱約透露迷茫和不安的氛圍。這時,許冠傑大膽的站了出來,用一首《話知你97》,帶著他獨有的幽默調侃,揶揄了一把部分鼠目寸光,杞人憂天的人。「其實駛乜驚到求神又拜佛(其實用不著害怕到求神又拜佛)」,同時闊達開慰他們,向他們傳達一種樂觀向前的精神。就如這句「繁榮盛世度度有金執(繁榮盛世到時有金撿)」。但是,也如往常一樣,許冠傑不是一味的囉嗦說教,而也加入了許多近些年又重新火了起來的佛系避世頹廢的處世之道。就像這句講的:「明日懶鬼理最緊要宜家HAPPY話知巨死(懶得理你明天是不是要死了,今天先happy)」。全歌活潑歡暢,莊諧並重。

認真聽,你能聽出其中西文化在香港這片彈丸之地的激烈碰撞的淋漓盡致的體現,並通過一個天才之手展示了出來。這是何等的天時地利人和才能造就的一首作品。每每聽到,都能得到很大的鼓舞。仿佛又生發出了無窮的勇氣面對生活中千千萬萬的困難與挫敗。「good luck good luck god bless 1997,阿彌陀佛」。


許冠傑的「厲害」之處,且不僅在歌唱事業,論跨界能力,他與哥哥們聯手在電影方面也是一代傳奇人物。

在當時娛樂產業如此發達的香港,明星們大都利用資源優勢多面發展,更何況是許冠傑這般的巨星。許冠傑的另一個功績就是電影賣座王,自1974年開始,他其與哥哥許冠文,許冠武許冠英組成許氏電影公司,所開創的局面,可以稱得上是周星馳之前香港喜劇電影的壟斷。在當時,只要有許氏兄弟的喜劇電影,那麼就鮮有電影能夠一較高下,屢屢穩坐票房之王。即使後來如日中天的成龍、周潤發二人在當時只能望其項背。

在許氏三兄弟的電影中,當然少不了許冠傑展露歌喉的機會。其為1979年《半斤八兩》量身打造的同名歌曲《半斤八兩》是粵語歌壇永恆的經典。

旋律每每想起,總能在歡暢輕快的歌聲中,聽到一陣陣窸窣的抽泣聲音。這首歌寫盡了在社會奮鬥,身不由己,供人驅使還不得應有回報的勞苦大眾的心酸苦楚。


「一生一世為錢幣做奴隸」

「半斤八兩就算有福都沒你享」




一句句歌詞將一副眾生辛楚百態像通過幽默的表達展現在你面前。這樣強烈對比的獨特表達,悄然讓聽者留下淚水。但凡在社會體味過艱辛的普通人,難免讓自己代入其中,並得存一記撫慰。這就是許冠傑式「俚」的魅力所在。

很多人認為許冠傑最經典的熒幕形象是1990版《笑傲江湖》中飾演令狐衝。的確,當許冠傑彈唱「滄海一聲 不再寂寥」,我們聽到的是「滄海一聲笑」,看見的是逍遙快意的令狐衝,更是人海茫茫中那個才子。




令狐衝退隱江湖,許冠傑為給新人留路在1992告別舞臺,但是當他覺得人們需要他的歌聲時,「歌神」又復出江湖。

12年後的復出不為名利,只為香港人「繼續微笑」。當時56歲的許冠傑說,「我見到許多香港的朋友很不開心,當時有沙士(非典),有很多樂壇的朋友一一去世,我突然間覺得有一種使命感,希望出來逗香港的朋友們開心。」

一口氣連唱48場。老歌神的影響力依舊,社會責任感未變。


2020,疫情影響香港,需要同舟共濟時,72歲的許冠傑再次站出來為港人打氣。

特殊時期,維港之畔,雖無人來和,面帶笑容的許冠傑與吉他相伴,開啟「2020同舟共濟」演唱會,一個小時不停歇,連唱20首經典。

振奮人心的歌聲,在視頻上架24小時內就有600多萬次觀看。滿滿的正能量又何止歌曲,許冠傑亦將捐款並上自己的支持拿去幫助疫情下生計受影響的琴行員工。那些都是與他有過多年合作,被視為手足的兄弟。

對舞臺,對歌唱有著最純真的熱愛的許冠傑對港人赤誠,待內地歌迷亦真摯。

在一次韶關演唱會上,許冠傑展示了一張老照片。他拖著蒼老加之長時間演唱而略顯沙啞的聲音向韶關歌迷們講述,照片上的人是許冠傑的父母,他們在年輕的時候呀,經常到韶關的一個公園約會。這個公園現在叫做中山公園。這張照片就是他們在一次約會時拍下的。說話間,韶關人民已經歡騰了起來。

許冠傑還是何等的天真,對著素昧平生的歌迷朋友們向他們講述自己父母當初的戀愛軼事。仿佛臺下是一群交心好久的朋友。

一代歌神許冠傑出走了(中國)香港一生,當歸來廣東故鄉時,他仍然是一個天真熱情的少年。


相關焦點

  • 「歌神」許冠傑:從窮小子到巨星,他把自己活成了傳奇
    許冠傑,就是那時一顆耀眼的明星。 他的專輯曾經「賣到要搶」,他也是第一個獲得「歌神」稱號的音樂人。 創造了香港歌曲口語演繹法,開創了粵語流行歌曲時代的許冠傑,堪稱香港歌壇的「宗師級」人物。01許冠傑並非土生土長的香港人,而是在幼年時隨著家人自廣州遷居香港。 那是1950年,當時他兩歲。
  • 他是香港流行樂鼻祖,張學友見了都得叫歌神
    說到香港樂壇,那麼就不得不提一個裡程碑式的人物,他就是許冠傑。許冠傑被稱為現代粵語流行歌曲的開山鼻祖,更是被封為香港第一代歌神。(在這裡我有必要給大家解釋一下,香港娛樂圈被明確封為歌神的,至今只有兩個人,第一個就是許冠傑,第二個就是張學友。可見這歌神二字的含金量有多高。) 那麼,許冠傑到底是怎麼成為粵語流行歌的開山鼻祖,又是如何被封為歌神的呢? 接下來就請大家和我一起走進許冠傑的世界。
  • 歌神許冠傑退隱江湖多年,江湖依然有他的傳說
    隱退已久的香港「歌神」許冠傑為香港抗疫打氣,昨日(12日)17時,在尖沙咀海港城天台停車場舉行演唱會,以全球直播的方式通過網絡平臺直播。演唱會開始前,許冠傑先為香港市民打氣說:「大家同舟共濟,開開心心。」
  • 他將歌神的名號傳給了張學友,是他開創了粵語歌的黃金時代
    當時一眾演藝圈大腕來參加這個節目,唱許冠傑的歌。其中就包括梅豔芳,張國榮,譚詠麟,吳宇森,徐克,張學友,劉德華,黎明。譚詠麟是第一個上場的,當時譚詠麟說了這樣一句話:我覺得在這裡我們應該再一次,為阿Sam(許冠傑英文名)--樂壇的大哥大,樂壇的歌神致敬。至此,歌神之名正式出現。
  • 第一代粵語歌神迎來70歲生日,風光不再垂垂老去卻不應該被遺忘
    有很多人記得,粵語歌神。印象最讓人深刻的,那自然是張學友這個天王巨星,再老一輩的則是有張國榮哥哥,以及同期的校長——譚詠麟,卻總是容易忽略掉一個人,他才是真正的第一代粵語歌神,可以說粵語是因他而起的——許冠傑。
  • 許冠傑|我哋呢班打工仔,唱滄海一聲笑的歌神72歲了
    從許冠傑開始,粵語歌曲真正流行起來。電影主題曲、電視主題曲都開始以粵語歌曲為主,港樂慢慢繁榮起來,一大批粵語歌手也逐漸展露頭角。 許冠傑成為現代粵語流行曲的鼻祖,一代歌神。 1993年,張學友發行普通話專輯《吻別》,順利接班,成為第二代歌神。張學友說,「以後我與Sam(許冠傑)同臺的時候請大家不要叫我『歌神』,這樣我會很尷尬,在我的心目中許冠傑才是永遠的歌神。」
  • 歌神還是那個歌神,72歲許冠傑演唱會獨唱1小時,幾百萬人觀看
    相信很多觀眾都知道許冠傑是一個非常優秀的演員,但是很少人卻知道,他卻是香港粵語歌壇的歌神,就連譚詠麟看見許冠傑都要叫上一聲歌神。也正是在大學期間,許冠傑選擇獨自發展,並且憑藉著《鐵塔凌雲》這首歌受到眾多關注。在此之後,許冠傑更是影視、歌曲雙開花,不僅揭開了香港粵語流行歌曲的序幕,而且在電影方面也獲得了各種獎項,他主演的電影《賣身契》更是成為當時香港年度票房冠軍。隨後主演的電影《最佳拍檔》系列,同樣也成為了當時香港電影的年度票房冠軍。
  • 再不聊聊這位中國第一歌神,我怕來不及了
    中國樂壇第一位「歌神」的誕生是在1992年。這一年的2月24日晚,香港麗晶酒店裡眾星雲集,梅豔芳、葉倩文、張學友、劉德華和黎明等人悉數到場,演唱了一首又一首金曲,只為送別他的退隱。最為人知的就是他與麥嘉、張艾嘉主演的電影《最佳拍檔》,這部電影1982年在香港上映,以2600萬的成績成為年度票房冠軍,當年,每兩個香港人中就有一個看過這部電影。
  • 許冠傑:粵語流行歌曲的開山鼻祖,一次直播頂500場演唱會的歌神
    1966年,許冠傑到英華書院讀預科,1968年考入香港大學心理學系,1971年畢業,籤約寶麗金唱片公司。(許冠傑兄弟與父母)1972年春節(24歲),他與哥哥許冠文在TVB節目《雙星報喜》中,演唱了他創作的第一首粵語歌《鐵塔凌雲》。這是許冠文出國遊歷時寫的英文詩,抒發海外遊子對香港的思念之情,由許冠傑翻譯修改後譜曲。
  • 張學友實力被高估?他才是真正的「歌神」!
    張學友,許多年來一度被封作「歌神」的殿堂級音樂人,其歌唱技巧、抒情手法、演唱風格一直以來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可,媒體也順之封以歌神。張學友在勁歌金曲獎、中文金曲獎等多項獎項上的風頭一度也蓋過了多數同時期歌手。
  • 能唱會演,全能型人才之許冠傑
    提起歌神,很多80後可能一下子就會想到張學友,而90後則更多會想到陳奕迅,實際上,香港到目前為止僅出過三名堪稱歌神的人,張學友和陳奕迅只能排老二、老三,真正的一哥是當年在香港音影兩棲的傳奇人物阿Sam許冠傑,他在香港樂壇的至尊地位無人能及。
  • 張學友陳奕迅被媒體拔高,黃家駒被神化
    作為華語音樂曾經的風向標,香港音樂和香港那些跨時代的偶像巨星都曾給我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但相比內地歌手的實力唱功(劉歡,譚晶)和臺灣歌手的全能唱作能力(李宗盛,羅大佑,周杰倫),香港歌星的實力被遠遠高估。
  • 「歌神」許冠傑歌聲抗疫 255萬人同步共賞
    疫情重創百業,生於斯,長於斯的「歌神」許冠傑(阿Sam),與市民同舟共濟,用歌聲抗疫,為香港人打氣!阿Sam昨日舉行網上演唱會,跨平臺共有超過255萬人收看直播。在演唱會開騷前,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亦在社交網站發文,呼籲市民留意《同舟共濟》歌詞中暖心的一句——「香港是我家,怎捨得失去它。」
  • 歌神許冠傑愛心延續,網上演唱會傳遞正能量
    為增強全國人民抗疫信心,為香港前通利琴行工程部失業員工加油,2020年4月12日,歌神許冠傑在香港尖沙咀海港城舉行了名為《2020許冠傑同舟共濟Online Concert》的大型網上演唱會,面向香港所有電視頻道、電臺頻道、網站、Facebook、Youtube進行現場直播,背向美麗的尖沙咀海港城
  • 張學友的歌真的可以稱之為「歌神」嗎?
    至於「歌神」名號,見仁見智啦,一開始是商業包裝成分佔多,但能被當時勢利圖財的資本主義唱片公司包裝這麼唯一傳承的歌神稱號肯定是要有過硬的實力的(不覺得天王天后一大坨麼?)在後來他的影響力變大,得到同行和群眾的認可,喜歡他,敬重他才流傳開來的。
  • 粵語歌鼻祖—許冠傑
    譚詠麟曾說他是唯一的偶像,張學友表示在他面前沒有人敢稱是巨星,他就是粵語歌曲開山鼻祖—許冠傑!他一手開創了粵語歌流行的時代,也是第一個在紅館開演唱會的歌手。更是成就了以後的香港樂壇,成就了無數的經典。1973年,許冠傑演唱了由三兄弟主要的電影《會嗎雙星》同名主題曲,歌曲中他大膽運用了本港俚語入歌,結果沒想到退出後大受歡迎。而這部電影和他的主題曲後來火到什麼程度呢?除了打破李小龍系列電影的票房記錄,拿下當年票房冠軍以外,他的同名音樂專輯遭人哄搶。甚至被媒體誇張形容為「買到全靠搶」。
  • 人生贏家許冠傑,婚姻走過49年甜蜜如初,珍貴三代同堂照片曝光
    香港娛樂圈有一個非常傑出的家庭,那就是許冠傑的家庭。許冠傑四兄弟,文武英傑,大哥許冠文是著名的喜劇演員和導演,二哥也是電影幕後工作者,三哥許冠英也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文才」扮演者。而許冠傑,更是傑出的小弟,演戲、主持、唱歌,樣樣精通,尤其是他在唱歌事業上的成就,目前還很少有歌手能比得上的。
  • 歌神張學友10大經典粵語歌曲,你聽過哪些?這首至今無人超越
    張學友不僅被稱為「歌神」,而且在「四大天王」中被大家公認唱功最好,他的經典歌曲數不勝數,比如《吻別》、《一千個傷心的理由》、《心如刀割》等。雖然他的很多國語歌曲名氣大過粵語,但對於真正喜愛張學友的人來說,學友最經典的歌曲非粵語歌莫屬。
  • 張學友的這些記錄至今無人能夠超越,你知道嗎?
    每天帶你重新認識一位華語樂壇的大人物。期待你的關注!今天要聊的這位歌手無論在華語樂壇甚至在世界歌壇上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他就是張學友。為了更詳細的向你講述張學友的故事,今天的文章可能比較長,希望你能耐心的讀完,我相信這篇文章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讓你全方位的去了解這一位天王巨星。我會分5大方面來詳細介紹,分別是:初出茅廬、低潮前行、四大天王、高光時刻和當下未來。那麼我們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