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年少時都被家長和老師叮囑過——不要早戀!
有些人越是被反對就越要去做,有些人卻聽話的不去觸碰,還有一些人,本身感情就比較淡漠,聽到這些叮囑,反而有些如釋重負的欣喜。
小希就是屬於感情比較淡漠的那種,她也是個也點害羞內向的女孩。
在她十六七歲時,她還在讀書,父母老師就叮囑她不要早戀,因為學校裡有人早戀被發現,被老師批評了,父母也覺得她們丟人。
有一次在去學校的路上,她發現一對年輕的學生情侶在路邊擁抱,路過的熟悉的大人看到後叫她不要看,仿佛那是什麼髒東西一樣。
這件事在小希的心裡留下了一個印象——談戀愛,是件很丟人、很可恥的事。
讀書期間,父母都在教育她不要談戀愛,她雖然偷偷喜歡過一些人,但從不敢表露半分,一是因為內向,二是,喜歡時臉紅心跳的感覺,讓她覺得自己有點可恥。
後來出去工作了,也有人追求過她,但每當周圍的人看向他們的時候,她就覺得別人在笑話她,覺得丟人。
雖然也有被人喜歡的欣喜,但更多的卻是一種生活被人打擾的感覺。
因為她害羞內向的性格,她說話時總是會緊張臉紅,她覺得那很丟人,尤其是在別人看過來的時候,總覺得談戀愛是件見不得人的事。
她也不喜歡這種「不正常」的感覺,她是個感情比較淡漠的人,如果她覺得愛情會讓自己不舒服了,她就會下意識的去排斥,不想接近。所以,她拒絕了少年的追求。
而且,年少時對於——談戀愛是件很讓人羞恥的事——這種印象,也給了她不去接觸愛情的藉口。
所以,在她三十多歲的時候,她都沒談過一次戀愛。
她也有過少年慕艾的時候,可惜,在她對愛情懵懂而憧憬的時候,被人突然打破幻想,灌輸了早戀丟人的想法。
而她又是個既害羞內向又感情淡漠的,對於自己的困惑她不會主動去訴說,長大後也沒有人和她討論這種事,這直接導致她對戀愛這件事有了排斥心理。
當年齡到了長輩們覺得可以談戀愛的時候,卻早已經沒了年少時的愛戀與熱情。
在年齡到達三十歲時,面對父母的催婚,反而更堅定了對於戀愛這件事的不喜。因為她現在生活中最大的煩惱,就是戀愛和結婚。這件事讓她的生活亂了節奏,變得糟糕。
也許小希三十多歲還沒談過戀愛,有她自身的原因,但在她對戀愛這件事好奇的時候,她接受到的,卻都是別人對這件事的負面情緒。
在她到了年齡可以談戀愛的時候,也沒有人開導她,讓她覺得戀愛還是美好的,不會讓人看不起。
他們只是在她應該結婚的時候,問她有沒有對象,讓她找個人結婚。這讓她有種,戀愛結婚後,自己就會變成一個不好的人的錯覺。
不想戀愛或結婚的人,也不是一開始就有這種想法的,我們會有這種想法,是因為我們的經歷和性格。
想讓一個人戀愛或結婚,也不是一句,「你去談個戀愛吧」,或「你去找個人結婚吧」就行。
談戀愛和結婚,都是因為有感情有需求才去做,要心裡願意才行。想要催促人去談戀愛或結婚的,不如先幫人解開心結。
戀愛本來是件很美好享受的事,但被人逼著去做,也未免太煞風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