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進入婚姻的女人,在婆媳關係這座大山面前,都曾被壓到喘不過氣。
於是有越來越多的女人發出感慨:明明婚姻中的主角是夫妻雙方,為何卻會因為彼此的家長而心生間隙,可真是有苦難言。
更有趣的是,在結婚之後,女人也許可以做到不經常和丈夫吵架,但偶爾和婆婆發生點矛盾,好像很簡單。更有甚者,覺得自己沒能力解決婆媳難題,最後被迫選擇離婚。
而那些因為解決不了婆媳問題的女人們,在外人看來屬於小題大做,不為老年人考慮顯得自私。但誰又曾想過,那些經歷過婆媳矛盾的女人,心中也有說不出的委屈。
看過太多家庭的悲歡離合之後,大家容易總結出一個結論——一個家庭的框架是否穩健,不能只看夫妻關係是否甜蜜,婆婆也有著不可忽略的重要地位。
但如何在婚後生活中將婆媳關係處理的更加融洽,如果總結一些已婚女人的經驗,就會發現最好的方法,無外乎這四個字。
羅女士每逢家裡來客人,都會對大家誇讚自己的好婆婆。時間一長,所有朋友們看待羅女士婆婆的眼光都變得不一樣了。甚至有一些處理不好婆媳矛盾的好友,還想著來羅女士家裡取取經。
好友眼中的羅女士婆婆,是一個會做飯、會體貼人、神情慈愛、不鬧事、分得清界限的好長輩,更被羅女士的朋友們評價為婆婆界的楷模。當然,也有不少好友理解不了,為什麼羅女士的婆婆能夠懂得在小兩口之間劃清界限。
原來,羅女士的婆婆在自己身為兒媳婦時,也曾遭遇過各種婆媳矛盾。那個時代的婆婆性格都比較極端,言辭羞辱、打罵也是生活中的常態。理解女人在結婚之後也有自己的不容易,羅女士的婆婆自然不想將上一代婆媳矛盾背後的醜態,延續到這個時代中。
另外,羅女士自己也比較關心丈夫的母親。聽丈夫說,婆婆的老伴去世之後,就唯獨喜歡跳舞。就在網上給婆婆挑選了廣場舞的專業服裝,為了和小區裡其他的婆婆們打成一片,羅女士還專門從網上購買了一些廣場舞專業設備,比如說音箱,扇子,手絹等等,也算是打開了婆婆交友的大門。
小兩口在生活中難免發生矛盾,羅女士總是會站在兒媳婦這邊,指責兒子的不是,給足了羅女士安全感。
羅女士和好友分享心得時,就只用了4個字總結,那就是「將心比心」。
說到底,婆婆還是為了大局考慮,最重要的是擔心兒子會夾在中間為難。所以先讓兒媳婦感受到溫暖,只要對方性格沒那麼得理不讓人,婆媳矛盾上桌面的可能性就不高。
總有人在經營婚姻時,覺得自己所遇到最大的困難,就是婆媳矛盾嚴重。總覺得自己哪怕做好了好媳婦該做的本分,但遇不到一個好婆婆。在老年人這邊,也有一些身為婆婆的女性,覺得自己已經做好了好婆婆的本分,但卻遇不到好媳婦。
中國有一句古話,說家有好婆婆就沒壞媳婦。雖然這句話不適合所有家庭,但其實也有可借鑑的地方:婆婆可以作為榜樣,影響兒媳婦對婆家人的態度。
其實不論是從母親的角度出發,還是從妻子的角度出發,兩個女人愛著的是同一個男人。所以那個被愛的男人在享受著這種幸福的同時,也應該想想該如何調解兩個女人之間的平衡,發揮一個男人中間調和的作用,也是身為兒子和丈夫本身該有的責任。
不可否認,生活中也有一些無法調劑的婆媳矛盾,當難題無法解開時,距離也可以產生美。
大部分的老年人相對而言會顯得穩重一些,處理問題時大局觀更加明顯。年輕人對比之下會顯得衝動一些,但談起情愛,又勇於割捨和付出。當彼此坐下來萬事以商量的姿態進行,彼此都容易感受到對方給出的尊重,很多事情就更容易解決。
誰的身上都有著缺點,每個人的性格各異,這些差異都是這個世界不同的色彩。將心比心地去體諒彼此的不容易,多一些包容,哪怕投資一點感恩的心,說不定生活都會回饋幾倍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