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年是人生最低潮?

2021-01-13 新華網思客

很多情況下,人們通常會將中年人的不得志和焦慮感,歸結於男性的「中年危機」和女性的「更年期」,但真相併非如此簡單。


▲中年人的快樂程度和生活滿意度是最低的,而焦慮程度也在全年齡段內最高。


相關研究結果卻證明,中年階段的確是人的一生中最為低潮的一段,如果無法順利度過,就很有可能會患上抑鬱症。那麼,中年的「低潮」究竟從何而來?如何正確認識這個階段?我們又該怎樣應對呢?


幸福感與年齡的關係是一條U型曲線。人的一生要經歷童年、青年、中年和老年,可為什麼沒有人說「童年危機」、「青年危機」和「老年危機」,而是只有「中年危機「這個表述呢?這樣來看,似乎中年時期人的心理狀態是相對較差的,生活滿意度、幸福度更低,而焦慮程度也更高。從科學意義來看,這個結論的確是成立的。


英國的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 (ONS)做了一個研究,分析了英國2012-2015年30多萬人的數據,結果發現,人在35歲以後,幸福感和生活滿意度會急劇下降,這個趨勢會在60歲以後迴轉,而65-79歲的人則報告他們的生活滿意度最高。這樣看來,中年人的快樂程度的確是最低的,相應的生活滿意度也處於最低谷,而焦慮程度則在全年齡段內最高。


如果用年齡和幸福程度繪製一個坐標圖,那麼人的幸福感與年齡之間的關係,應該是一個U型曲線。而多項研究結果也發現,這種U型曲線在各個國家、不同背景的人身上,都是存在的。



美國達特茅斯學院(Dartmouth College)和英國華威大學(The University of Warwick)曾做了一項數據量龐大的聯合研究,主題關於人類生活滿足感,分析了世界上80個國家內200萬人在35年內的數據,並剔除掉收入、婚姻狀況、職業等外在因素,單獨考察年齡對人類幸福感的影響。研究者證明,無論男女、無論窮富,無論身處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也無論是單身還是已婚,已經為人父母或依舊沒有孩子,人們的幸福感變化,都存在U型模式。所以,這種模式的形成,似乎與人生境遇關係不大,而更像是人類生理和心理的普遍發展規律。

 

為什麼人生最糟的階段,都會出現在中年,而且全世界的人在幸福感變化這件事上,存在如此一致的U型曲線,究竟是什麼導致的呢?


對於這個問題,大多數人第一時間的猜測,可能是因為中年人面臨太多壓力所致。事業上,中年人可能處於事業的上升期,時間緊缺、精力不足,時刻面臨家庭與事業兩難全的困境,焦慮和憂鬱也是自然的事。家庭方面,不但上有老、下有小,兩頭的責任都需要自己去負,而且還需保證自身較高的生活質量,因此中年人的經濟壓力並不小,此外,現在很多人的生育時間較晚,更是加重中年時期的育兒負擔。很多50歲左右的中年人,兒女已經離家上大學或忙事業,自己也已經退休,孤獨和不適應交相輝映,也可能會加重無價值感和憂慮程度。


不過,這個猜測並不全面。因為U型曲線的得出,是在剔除孩子、收入、工作、婚姻等因素之後的結果,也就是說,哪怕一個人並不存在孩子、收入、工作和婚姻帶來的壓力,他的幸福感依然會在中年達到最低谷。因此,外在壓力也許會導致中年人情緒緊張,但並非中年危機和中年抑鬱的全部成因。那還有什麼原因呢?對此,研究者給出了一個猜測。



原因之一,可能來源於對死亡的恐懼和對人生的遺憾。


人到中年,通常會經歷一段自我審視和回望過去的階段。當拿自己現在的狀態與年輕時期相比,人們就會意識到,自己失去太多機遇,也已經過了可以毫無顧忌追求夢想的時刻,有生之年已經不足一半,死亡也開始成為不再遙遠和抽象的事情,因此自己沒有多少時間,去完成曾經的計劃和目標了。


此外,中年人目睹和經歷過的死亡、變故和健康危機,也愈發頻繁,這更會刺激到人們原本焦慮而敏感的神經。傷春悲秋、由人及己,這一系列的思考,都容易引發焦慮、抑鬱和躁鬱症狀。


原因之二,也許是因為中年人持續下降的成就感和不斷增加的自我懷疑。


20多歲的年輕人,一點小的成就可能就會讓他們開心好久,而40多歲的中年人,獲得的成就不少,見過的風景太多,因此早已發展出對成就的鈍感力。倘若在事業上遭遇了天花板,人們難免會意識到,自己已經不上不下、夾在瓶頸,無力繼續創造出更令人興奮的成就。所以,中年人的期待太高、時間太少,自我提升空間又變小,頻繁的相互比較和自我懷疑,自然也非常容易加重焦慮。


一項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研究,也證明了這一點。研究者分析了1991-2004年德國的數據,詢問樣本人群目前對生活的滿意度,以及他們對未來5年生活的預期。結果發現,無論受訪者的經濟狀況如何,住在德國東部還是西部(兩邊文化非常不同),年輕人總是會極大程度地高估自己5年以後的生活幸福程度。因此,自我預期過高,使得年輕人們很容易經歷接連不斷的失望和悲觀,直到中年時期,他們才真正意識到自己並不如想像的那般強大。這樣一來,生活滿意度和自我預期,都會在中年階段觸底。而根據這項研究,觸底年齡會在50歲。


不過,也正是在中年這個自我審視的階段,人們會在痛苦的人生思索中,漸漸經歷一番柳暗花明,慢慢調整對生活和成就的預期,不再好高騖遠、期待過高,而是正確、合理地看待自身的能力和夢想。當真正進入六十歲的關頭,人們才會慢慢發現,現實生活的滿意度開始高於自我預期,生活又充滿了愉悅和驚喜。所以,老年人的幸福感要高於中年人。



原因之三,中年是一個低潮與成長並存的時期。


隨著年齡的增加和閱歷的豐富,人們的人生智慧會逐步提升。所謂人生智慧,也就是同情心、同理心強,有良好的決策能力和判斷能力,處事冷靜,並能夠對不同的價值觀予以包容,對人生的不確定性和模糊性,也可以安然接受。


老年人經過人生數十載風風雨雨,會更加看重家人關係、坦然接受自身缺點,也更希望少點糾結、過好當下。


人生遲暮來臨之際,男性可能更願意回歸家庭、陪伴家人,而那些為家庭勤勤懇懇服務數十年的媽媽們,當孩子成年自立、生活後顧無憂,而且經過了中年時期痛苦的自我懷疑,她們通常會幡然醒悟,決心繼續追求自己喜歡做的事,或回到學校、繼續深造,或追求因家庭責任而暫且擱下的事業夢想。所以你可能也會發現,媽媽們進入中老年以後,會變得更「自私」,不太想繼續再承擔帶孩子、照顧子女等服務性的工作。如果你的媽媽也變得「自私」,不妨維護一下她的私心,讓她得以追求一番自由輕鬆的晚年生活。


說到這兒,也許你已經明白,為什麼我們的父母長輩,都會越來越喜歡心靈雞湯的原因。雞湯在年輕人看來毫無營養,但或許真的契合長輩們多年以來的人生感悟。年輕人的大腦尚不具備父母的鈍感力,還處於對失去異常敏感、對負面評價極度在意的階段,他們並不能像父母一樣,做到凡事不計較、人人都包容,自然會在對父母轉發來的雞湯嗤之以鼻。也許,等你步入老年,發展出一套人生智慧,成為一枚堅定的雞湯黨也不是不可能。以後,如果再收到父母發來的雞湯文,可以先別急著反對。 這樣看來,中年時期如果順利度過,人們會變得更加坦然、豁達、滿足、鎮定和感恩,生活滿意度自然也更高。



首先,要明確自身狀況。如果只是中年時期的低谷情緒,並未發展成為抑鬱症,或許時間就可以治癒一切。但需要關注的是,這種低潮是否可能已經發展成為抑鬱症的情況。抑鬱症除了影響人的情緒,還會損傷認知功能,比如專注能力、記憶功能和判斷能力,身體機能也會伴隨出現不同程度的退化。哪怕是中度的抑鬱,也會讓人痛苦不堪。


一項澳大利亞的研究發現,40-50歲之間患過抑鬱症的中年女性,比沒有得過抑鬱症的女性,中風的機率高出2.4倍。哪怕剔除了各種容易引起中風的風險因素(年齡、社會經濟地位、生活習慣、高血壓、心臟病、超重、糖尿病),抑鬱的中年女性中風的概率,依然要高出1.9倍。


此外,2012年一項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研究發現,中年時期有過抑鬱症,並沒有得到良好治療的人,會比沒有得過抑鬱症的中年人,患上阿爾茲海默症(老年痴呆症)的機率高出20%。


所以,如果將中年抑鬱症放置不顧,那麼就很可能增加日後遭遇中風、老年痴呆症的風險。輕微的抑鬱症狀,可以通過豐富日常生活、增加人際聯繫、尋求家人幫助來進行調節。而如果是中度或者重度的抑鬱症,請及時去醫院進行診斷,並接受病例治療和心理諮詢的綜合治療方案。


來源:家長進化論


蘇琦:如何做一個體面的中年人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跑


點擊文末左下角閱讀原文,查看更多有關讀書的精彩文章。

相關焦點

  • 【夜讀】為什麼中年是人生最低潮?
    隨著年齡的增加和閱歷的豐富,人們的人生智慧會逐步提升。所謂人生智慧,也就是同情心、同理心強,有良好的決策能力和判斷能力,處事冷靜,並能夠對不同的價值觀予以包容,對人生的不確定性和模糊性,也可以安然接受。老年人經過人生數十載風風雨雨,會更加看重家人關係、坦然接受自身缺點,也更希望少點糾結、過好當下。
  • 男人到了中年,會失去3樣興趣,很真實
    男人到了中年,經歷的事多了,也失去了好奇心,以前那顆經常「躁動」的心,也慢慢安定了下來,看問題,也都更趨於理性。男人到了中年,最為忙碌,因為上有老,下有小,左手託的是事業,右手託的是家庭,這個階段可以說是最為尷尬,但值得一提的是,中年的男人也越發變得更成熟,更理智,更懂得放手(對兒女放手,對瑣事放手,對欲望放手),但同時,中年男人也失去了3樣興趣。
  • 《女人30+》馬伊利首談離婚:經歷人生最低潮,涅槃重生
    很多人說離婚後的馬伊琍活得越來越好,她只是活明白了,人生苦短,只為自己而活。人總會在經歷磨難後逐漸蛻變,對人生有了更深層次的感悟,看清了自己的內心所需。人的一生太短暫了,女人完全可以靠自己活成一道亮麗的風景,就像馬伊琍,王菲那般,人到中年依然可以放飛自我,不理世俗的眼光追尋屬於自己的幸福。我是冰冰情感說說,等風來,等你來,用文字溫暖你的世界。
  • 中年女人,為什麼更加離不開男人?
    中年男人可能是人生中最重要、最有魅力的時候,可中年的女人卻已不再年輕漂亮,到了養兒養女,為父母盡孝、照顧孩子、照顧家庭的時期。很多人覺得,女人到了中年,已經習慣了生活的瑣碎,對男人的依賴也沒那麼深了。可事實上,她們也渴望被關愛、被照顧。這個年齡階段的她們,只有自己的丈夫可以依靠,所以從某種角度來說,中年女人更需要男人。
  • 人到中年,為什麼越來越薄情?
    明明是去日無多,為什麼卻再無難分難捨?只能說,自己也越活越薄情了。親情尚且如此,友情就更可有可無了。不得不說,對於友誼這件事,男人和女人是不同的。男人的友誼可以維持一生,女人的友誼卻大多只維持到結婚生子。結婚生子後還友誼在線的,也不再僅僅是友誼那麼單純,而可能是彼此需要一個吐槽老公孩子以及扯蛋生活的同路。
  • 《中年的意義》如何面對「中年危機」,去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
    大家好,這裡是小播讀書,今天我們繼續分享《中年的意義》這本書。本書主要講述三個部分的內容:第一部分:中年的重點完全不是變老,而有另外的意義;第二部分:中年其實是人的大腦,在一生中的全盛時期;第三部分:40歲之後的愛情依舊牢固,人生也變得更加自我。
  • 三個原因告訴你,為什麼中年女人最難嫁?
    在你看過的人生裡,或許藏著許多相同的故事,我用故事表達情感。文 | 東情西愛說起這個話題,估計會有很多人反駁我,中年女人怎麼了,中年女人就不配有幸福嗎?中年女生已經經歷過人生的種種,看遍了人世間的紅塵,身上背著太多的辛酸苦辣,下面三個原因告訴你,為什麼中年女人最難嫁?
  • 為什麼說中年以前不要怕,中年以後不要悔?
    接著抬頭看了看這個年輕人,說:「孩子,人生的秘訣只有6個字,今天先告訴你3個,供你半生受用。」三十年過去了,這個從前的年輕人已到中年,有了一些成就,也添了很多傷心事。漫漫歸途,回到家鄉,他再次拜訪了這位族長。來到族長的家,他才知道老人家在幾年前去世了,族長家人取出一個密封的信封對他說:「這是老先生留給你的,他說有一天你會再來。」
  • 中年男人的思考:人為什麼活著?
    四五十歲的中年男人會發出靈魂拷問:人為什麼活著?二十歲之前,青春年少,風華正茂,正是「指點江山,激揚文字,風土當年萬戶侯」的時期,沒人有興趣思考這樣無聊的問題。中年男人開始正視這個現實的問題。在單位中,中年男人已經不吃香。
  • 為什麼我從不勸中年夫妻離婚?
    不過有一點是相通的,不管是古人也好,現代人也罷,邁入中年之後離婚往往是夫妻雙方的共同損失,永遠不會有贏家。當一對夫妻好不容易走到中年之後,很多婚姻決定都不能再像年輕時一樣,僅憑一時衝動就輕易抉擇,這是為什麼呢?第一、中年人的選擇範圍小中年人處於老年和少年之間的尷尬位置,無論是結婚和談戀愛,還是工作和創業,都很容易面臨高不成,低不就的困境。
  • 中年女人,為什麼離婚後結局多數不好?
    導讀:中年女人,為什麼離婚後結局多數不好?文|西瓜情感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情感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中年女人,為什麼離婚後結局多數不好?!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中年人都渴望獨處?丨中年才是人生的黃金時期
    所以很多人都說,人到中年,所謂朋友只有兩種,一種是從小就認識的舊相識,而另外一種只能是利益糾葛上的所謂朋友。話雖無情而絕對,卻不無道理!到最後,人到中年便喜歡回憶過去,回憶自己過去為數不多的真朋友,回憶自己從小到大經歷交往過的形形色色的人,不禁感慨,人生夢幻,很多日子不值一提。
  • 為什么女孩總喜歡中年大叔
    人到中年,對於愛情,往往會比年輕人更懂珍惜。無論到了什麼年紀,我們都不應該失去愛的能力。很多人在年輕時受過傷,於是慢慢地把自己禁錮起來,刻意與愛情保持距離。但人生總是很奇妙的,你永遠無法知道下一秒會遇見誰。某一天,當你終於遇見那個對的人的時候,即便早已青春不再,兩個相愛的人還是會情不自禁地走到一起。
  • 為什麼婚姻裡的中年女人會動少女心?
    即使走進了婚姻的中年女人,依然會少女心泛濫。女人無論嫁給哪個男人,都會後悔失望,尤其在生完孩子的前兩年,女人通常會對男人失望透頂,這通常會讓女人絕望到懷疑人生。紛繁複雜的婆媳關係,月子仇的不共戴天,育兒觀念方面的天壤之別,男人在面對孩子,面對女人時的無動於衷。一樁樁一件件都會惹得初為人母的女人,一觸即發。
  • 鄭秀文人生最低潮時,他爸爸一句話讓她走出抑鬱症
    在經歷過諸多人生重大選擇和變故後的鄭秀文坦言當年那個只知道用力向著事業頂峰衝刺的倔強女生,如今已成長為懂得平淡真實才是人生真諦的幸福女人,並迎來了自己人生最好的時候。或許有人會說,老公出軌這也叫人生最好的時刻?
  • 中年男人為什麼容易出軌?
    一、成熟的年紀更顯魅力  四十歲的年紀正是人生最輝煌的時候,尤其是很多男人,許多人成為行業裡的成功者。經歷了生活和事業的考驗,對自己的能力、氣質等都更加自信,交際圈子更廣,有了結識更多異性的機會,再加上事業和社會地位的提升,沒有年少輕狂的幼稚,自然更惹人注目,這無疑就加大了出軌的機率。
  • 為什麼人到中年?,越來越不捨得花錢?
    人到中年,越來越不捨得花錢的人,也是有一部分的,這都是家庭經濟上的問題手頭沒錢,咋花呢?這個時間剛好大部分的子女都長大成人,正在讀大學的,或者是準備結婚的,做父母的肯定要為子女節省準備一批錢,為了子女,做父母的對自己的生活就比較刻薄點,省吃儉用,才能省下存到一批錢。
  • 為什麼男人更喜歡中年婦女?
    在男性眼中,中年女性獨特的女性品味可以激發男性的巨大衝動和興趣。因此,相比年輕的女孩,很多男人更加鍾愛中年女人。 更重要的是,中年婦女對保養和穿衣的了解更多,對男人的思想也更了解,這就是為什麼很多男人更喜歡中年婦女的原因。
  • 為什麼中年女人最容易出軌?
    由於中年夫妻之間的感情慢慢變淡,已經沒有當年談戀愛時的甜蜜,兩個人經常會因為各種事情而發生爭吵,種種原因都可能導致女人背叛婚姻。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由於生活壓力太大,在結婚之後,不得不面對的就是繁重的家庭生活,一起去打拼,每天早出晚歸,有的中年夫妻為了掙錢外出打工,兩地分居,造成情感破裂。但也有的中年夫妻不需要為了經濟而四處煩憂,更不需要為了奔波生活而起早貪黑,可是當中年夫妻有了更多時間接觸時,卻發現,兩個人之間開始變得陌生。
  • 中年女人為什麼不合適離婚?
    中年女人為什麼不合適離婚? 問題:怎麼才能每天都收到這種文章呢? 已婚女性到了中年時,孩子已經長大,不再粘著大人了。中年女性將會覺得很無聊,但又不願意忍受孤獨,她們就會想著到找人去聊天。可是聊著聊著就會聊出了感情。 於是一些大膽的女性就會鼓起勇氣選擇離婚,這類女人們再尋找她們自己的幸福後,不管她們的孩子和她們自己的未來,說離婚就離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