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子女家庭中,父母或多或少都有會偏向混得不好的子女。可是,他弱,他就一定有理嗎?今天的故事,大家來評評吧。
01
我叫李梅,丈夫曾永國比我大3歲,出生在貴州黔南的一個農村家庭。他父親早逝,母親一手拉扯大三個孩子,對作為老大的他格外嚴厲,時常叮囑他要多讓著弟妹。
憑心而論,作為老大,我們做得還算可以。婚後的那幾年,我們從擺地攤做起,有了經驗後借錢租鋪,終於在批發市場站穩了腳跟。
隨著生意越做越大,我們還在城裡買了住房和門面。老公的弟弟和妹妹也在我們的資助下,先後大專畢業,在老公的奔走下,一個分配在電廠,一個考上了公務員,端上了鐵飯碗。
我本以為一家人齊心協力,日子會越過越好。但令我沒想到的是,就因為我們是老大,婆婆什麼都偏向弟弟妹妹。
先是二弟曾永慶結婚,給出去的彩禮,竟然是我當初結婚時的5倍。可他剛工作沒兩年,手上根本沒那麼多錢,明顯是婆婆給的錢。
我那憨憨老公低聲安慰我:「你想要啥,我給你買!靠天靠地靠娘老子,都不如靠自己。咱自己掙的,花著才硬氣!」
好,這話有理,我認了。可到了弟媳婦生孩子時,婆婆卻一反常態,不僅幫她照顧孩子,還把家裡的雞鴨打包,一起帶到了弟媳婦家。
要知道,當初我生女兒文文時,婆婆放心不下未出閣的小姑子曾永燕和老家養的那些雞鴨,死活不來。
兩相比較,我氣得不行,婆婆卻說,弟媳一把鼻涕一把淚地跟她訴苦,他們夫妻倆都要上班,家裡孩子胎裡弱,又沒人帶,可憐呀。還說我們是老大,條件也比他們好,要多讓著點……
這一讓,讓出了習慣,在這個家,事事都得讓!
2000年,我們轉行跑運輸,就想把百貨店盤出去。店租按年已付清,還剩半年租約,加上剩下的貨品,我和老公計劃的轉讓費底價是8萬元。買家同意這個價,就轉。
誰知,消息放出去,第一個上門的竟然是婆婆。看來,是小姑子做通了婆婆的工作,讓她當說客。
我這個小姑子別的本事不大,哄老太太高興的本事一流。逢年過節,每次回家,她都咋咋呼呼地買這買那,幫婆婆洗洗刷刷,陪聊加按摩。
我比較實誠,每每直接給錢,婆婆愛買啥買啥。再說,我們一窩蜂地買一堆有的沒的,她也用不完。
這次,也不知她是怎麼吹的風,反正婆婆上門開口了,要老公把店盤給下崗在家的妹夫李文濤。想到肥水不流外人田,老公就推掉了其它租客,同意了。
不過,雖說是轉讓,我們不僅沒收到一分轉讓費,就連剩下的貨款和後半年的租金都沒要。
過了一年多,我路過店鋪時才發現店子竟然又易主了。新老闆告訴我,上一家老闆經營不下去了,他是交了7萬塊的轉讓費才接下的店鋪。
就這樣,妹夫連個招呼也沒打,就又把店給盤出去了。
02
我氣壞了,在家庭聚會上,想討個說法。小姑子直接忙藉口收拾碗筷,匆匆去了廚房。
婆婆主動替她擋了,「你們當大哥大嫂的,和小的計較什麼?當然,他們沒說一聲是他們不對,我做主,讓永燕給永國道個歉,這事誰也不許再提了。」我們幾萬塊就這樣打了水漂?這都什麼事啊?
見我仍有不甘,婆婆對我老公說,「老大,你妹這些年也不容易。不僅要顧她的小家,還要經常來陪我這個孤婆子。這轉鋪的錢,讓她慢慢還給你,她不還,就從我的棺材本裡扣。」
老公連忙推拒,說這個錢本就沒打算要。
小姑子這個時候倒出來了,攏著我和老公的胳膊說,「謝謝大哥大嫂,就知道你們最疼我了。」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再氣我也只能壓住火。冷靜下來後,我下定決心:以後,不管做什麼生意都不能和親戚一起,談錢傷感情!
轉運輸行業後,我們在市裡承包了兩條市與市之間的客運大巴。
2016年年底,其中一輛客車達到8年強制報廢的規定,必須買輛新車更換才能繼續承包經營。當時的購車價是45萬元,這對我們來說,本不是難事。
可那會兒,我們的女兒文文正準備結婚。為了給她置辦婚前房和陪嫁,我們把家裡一百多萬的存款都花了。
商量後,我們決定把要換車的那條轉讓出去。這樣不僅可以賺些轉讓費,也免了籌集資金的壓力。日後外孫來了,還能抽出身去幫女兒帶帶。
不想,這個消息又被小姑子得知。
這些年,她老公一直沒有穩定的工作,趕上前不久拆遷,得了一筆「巨款」。看著我們運營客運大巴賺錢,他坐不住了,找上門來,提出想要承包經營。
有了前車之鑑,我自然是不願意,還警告過老公,千萬別重蹈覆轍。
老公以妹夫不懂經營為由,當場就拒絕了。可他似乎是鐵了心,又找了婆婆當說客。
那些天,老公夾在中間,兩頭都不好受。看著老公食不知味,夜不能寐,我心軟了,轉讓誰不是轉,轉給小姑子一家不過就是少收些轉讓費罷了。
少拿些錢,總好過老公把身體給熬壞了。得知我同意了,老公高興極了,人也變得浪漫起來。
結婚那麼多年,他第一次給我買了一束玫瑰花。我哭笑不得,看著嬌豔欲滴的玫瑰花,再看他的笑臉,希望這次的決定值得!
03
於是,老公以低於市場價的轉讓費,把這條線的經營權轉給了妹夫。怕他不懂行,還找來另一個買家張師傅跟他合夥。
張師傅是駕駛員,還有其他的線路經營著,正好可以彌補妹夫經驗上的不足。
談妥後,大家就去中巴車掛靠經營的汽運公司交了購車款,也說明了轉讓的意圖。不過,當時正值春運,汽運公司暫停辦理過戶手續。
經理說,車輛可以由妹夫和張師傅先經營著,等春運一結束,再一起來更換承包合同,辦理過戶。
第二天,小姑子夫妻倆就帶了購車協議上門。協議約定,由妹夫和張師傅支付45萬元購車費和10萬元轉讓費,其中,8萬轉讓費當場付清,剩餘2萬等過戶成功後支付。
協議還約定,「如果不能在2017年5月30日前辦理完過戶手續,就要全額退還購車款45萬元及轉讓費10萬元」。
我趕緊讓老公添了一句,如車輛不能按時轉讓的原因,不是我老公個人造成的,他不承擔違約責任。
籤完後,這輛車和線路就歸妹夫和張師傅經營了。
不想,春運還沒過,張師傅就不願合夥了。從張師傅的口中,我得知:妹夫和以前一樣,總想躺著賺錢。
每每要和公司、車站溝通協調事情時,就以不懂為由,打電話遙控我老公去辦。處理違章、車站開會等事又全部丟給張師傅。
張師傅是個人精,購車時聲稱只能拿出5萬元定金,剩下的錢要2個月後付。
他還出具了一張如果不能在2017年3月1日前支付剩餘的22.5萬,妹夫可以不退還5萬元定金。如今,張師傅寧可虧5萬元也不願意再跟妹夫合夥了。
我和老公唏噓不止。妹夫倒不介意,還得意洋洋地說白賺了5萬元。好景不長,沒了張師傅,不懂行又不肯學的妹夫,連好好的春運都沒賺到什麼錢。
2017年3月初,小姑子夫妻倆跑來我家大鬧,罵我老公把賠錢的線路轉給他,非要我們把錢全部退還。他們接連來鬧了兩次,見我不為所動,竟又搬出了婆婆。
婆婆聽了他們的一面之詞,罵我們「坑自己的親妹妹」。有了婆婆當靠山,小姑子夫妻倆更肆無忌憚,到處宣揚被我們騙了。接連有親戚勸我老公,什麼「家和萬事興」「要是好,大讓小」之類的。
他們非要我們按合同退還45萬元購車款和10萬元轉讓費,並以「購車款系借高利貸而來」「經營虧損」為由,要求我們支付高利貸利息和這2個月的虧損。
我氣得夠嗆,轉讓費我們拿到手的才8萬,怎麼可能退10萬?加上吃掉張師傅家的5萬,合著他們跟以前一樣,玩一圈還白賺12萬!
老娘就不退了,誰來做工作都不退。
老公當下就沒再說話,反而對我越發的殷勤。我知道,他在等我氣消再做工作。這麼多年,他就是用這個戰術把我吃得死死的。
我這次是鐵了心不退。不料,很快,我老公就接到了法院的傳票。
04
原來,小姑子夫妻倆見我們不同意,第二天就去法院起訴了我老公詐騙,理由是:合同約定要轉讓車輛的所有權,但是掛靠的車輛只有經營權。
「你妹在合同裡處處給你挖坑。她能不知道中巴車只有經營權嗎?那麼多中巴車、計程車賣得,就你曾永國的車賣不得!」我雖然心疼老公,但是更氣他,多年忍讓,忍出了個不明是非的妹妹。
他不想和親妹對簿公堂,又給她打了好幾次電話,想要和解。可能是覺得贏面大,不等我老公說完,小姑子就直接把電話掛斷了。
他們兩口子的電話都打不通,老公就想讓弟弟給遞個話,當個調和劑。
這次,電話接通了。「大哥,這是你們兩家的事,我幫哪邊說話都不好。不過大哥,小妹家本來就不太好過,你怎麼還把這虧錢的線路轉給她呢!
「她一直在單位上班哪裡會懂做生意的道道?連媽都在氣你和大嫂呢!小妹用法律維護她的權利,我們還能攔著?」一向在我們中間幫著小姑子說好話的老二曾永慶這樣說。
這不明顯是拉偏架嗎?我便讓老公好好準備開庭。
開庭後,法官以掛靠車輛的經營模式就是如此,小姑子夫妻在購買之前已經有充分的時間、條件了解清楚,加之親自經營了2個月,在事實上已經取得了車輛的所有權利為由,判我們贏。
贏了官司,我們還沒來得及高興,婆婆卻打來了電話,大罵老公夥同外人欺負自家妹妹,白生養他了。婆婆的話就跟冷水一樣,一下就把老公澆蔫了。
這時,律師提醒我們,要去催對方辦理過戶手續。
我打了電話給小姑子,剛說到過戶,她就掛了電話。律師讓我們貼一個催辦通知貼在他們家門上,拍照留證以絕後患。
當時,恰逢五一,女兒和女婿請了幾天假,要去海南拍婚紗照,想著我多年沒有旅遊,就把我和她未來婆婆叫上,一起去了海南。我就把催辦的事交給了老公,之後電話裡問他,他說是辦好了,讓我放心。
結果,合同裡約定的過戶期限一過,小姑子就又起訴了我們。這次的理由是老公沒有在5月30日前為她辦理過戶,導致合同未能履行完畢,要求解除合同。
律師讓我們提交證據的時候,我才知道貼催辦通知的事,老公根本沒去辦!
他覺得,自己的妹妹妹夫就是一時轉不過彎,現在去逼,可能就真成一輩子仇人了。大家畢竟是一家人,等風波過去,還能為了這些錢鬧一輩子?
「曾永國,你和你媽一樣把我當外人。我辛辛苦苦跟著你幾十年,還是暖不了你的心。你妹喊你去辦的事,你口口聲聲答應了,我讓你辦的事,你卻偷瞞著不去,結果怎麼樣?
「你妹會放過你嗎?你顧著臉面,可你妹什麼時候顧你的臉了?就算你不為你我打算,你女兒跟你姓曾,你也要為她考慮啊,輸了的話,一下子拿五六十萬,看你怎麼賠?」我連吼帶氣地說出這番話,以為老公會醒悟。
誰知,他脾氣也上來了,「到時候離婚,我把自己的那一半拿去賠,行了吧!放心吧,你的還是你的!」
「離就離,這麼些年,我跟著你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委屈,結果你心裡還是向著你那個家,向著你那個偏心的媽。」但為了不影響女兒的婚禮,我們約定等女兒婚禮結束後,再去民政局辦手續。
05
我一語成讖,因為拿不出證據證明是小姑子一家不願意去辦過戶,我們輸掉了官司。
大獲全勝的小姑子和二弟一家抱團,竟連我們女兒的婚禮都沒出席。
那年十月一日,一向好面子、重親情的老公在酒店樓下等到開席時間,才失望地上樓,我看著他低垂著頭,想嘆氣又拼命忍住的模樣,真的是又氣又憐。
婆婆倒是來了,匆匆地給了200元禮金,登記在二弟名下,連酒席都沒吃就走了。
好在是男女雙方分開辦的酒席,除了新郎,婆家只來了接親的人。怕人多嘴雜,害女兒在婆家被看輕,我們把接親的人都安排在包間,和大廳隔開。
那天,憑著我們夫妻倆平時積攢的好人緣,50桌座無虛席,婚禮現場熱熱鬧鬧的。
在婚慶司儀的安排下,尚不知情的女兒當眾對我們說了不少感人的話,祝我們能和和美美過一輩子。聽完,我和老公都背過身擦了擦眼淚。
別人敬酒的時候,老公總是看我,似乎在徵求我的同意。我衝他點了點頭,他似乎放心了。那天,他喝得酩酊大醉,還是幾個他平時的好哥們幫我把他送回的家。
不知道是酒精的影響還是真情流露,一向寡言少語的老公拉著我的手說,「老婆,對不起,讓你吃苦了。女兒出嫁後,這個家就只有我們倆了。」聽著他說出這句話,我的眼淚再也止不住了。
我照顧了他一整晚,醒來,我們誰也沒提離婚的事。一場婚禮,似乎把我倆的心又籠齊了。
可能是知道我心裡有氣,也可能是對小姑子一家終於心灰意冷。婚禮結束後,老公同意向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了上訴。
主審法官經過向我們兩家及汽運公司進行質證,掌握了來龍去脈。知道我們曾經願意和解,於是積極地在我們雙方之間進行調解。
雙方僵持不下,第一次調解失敗。
過了沒幾天,婆婆親自上我家裡來了。
婆婆進了門一直冷著張臉。但這次,老公不再像以前,看著她不高興就趕緊哄,只是招呼婆婆吃飯,一點也不提官司的事。婆婆無趣,飯也沒吃就走了,臨走時氣鼓鼓地丟下一句:「老大你就是個沒良心的。」
第二次,法官又來調解,希望我們多讓一步,退回10萬塊轉讓費。我果斷拒絕了。因為,一旦讓步,就意味著我們輸了,小姑子定會大肆宣揚,我們為了錢坑害至親。
我們的面子不要緊,但是女兒、以後出生的外孫,在親戚朋友面前怎麼做人?
兩周後,中級法院裁定我們已經交付了車輛完整權利,也曾經與妹夫到汽運公司辦理過戶手續,確係客觀原因導致辦理不成功。春運之後,過戶手續未能辦理的原因在對方,我們不承擔違約責任。
這次官司結束後,不僅小姑子,連二弟、婆婆也不和我們來往了。過年不再一起過,我們家反倒吃了頓熱乎乎的團圓飯。
2018年清明祭祖,也是老公自己帶著我和女兒、女婿去的。
06
我感覺很開心,但是我知道老公不對勁。有時,我半夜起床去洗手間,身邊沒人,推門出去,發現他居然在客廳陽臺抽悶煙。
我知道他在煩些什麼,但是我做不了什麼,也不想做什麼,我和他的那個家是真的不想再有什麼瓜葛了。
有時候我也覺得委屈,他有我和女兒還不夠嗎?他睡不著,我也睡不著,每次都要睜著眼等他回來,但因為不知怎麼面對,我總是背過身假裝睡著了。
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嫁人就是嫁給他全家真是一點沒錯了!
2019年10月,老公接到了二弟的電話,說是婆婆坐中巴車去親戚家吃酒時出了車禍,人在醫院,讓他趕緊過去。老公讓我趕緊也去。
到了醫院,還沒看到他媽,二弟就讓他趕緊跟保險公司協商理賠的事,也轉達了小姑子的意見。
「小妹她畢竟是女兒,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贍養媽的責任在我們兩兄弟身上。我們倆一人負擔一半醫藥費,以後媽的事,也是我們各出一半。」老公一口答應了下來,他堅持先去看看婆婆。
婆婆躺在病床上睡著了,看起來很蒼老,把我們都嚇了一跳。
之後我們了解到,婆婆當時系了安全帶,在車輛側翻時僅傷到骨頭,把左腿骨弄骨折了。
醫生告訴我們,婆婆的問題不大,可以用鋼板、髓內釘或外固定架進行切開復位手術,老人可以下地,也避免了長期臥床導致的肌肉萎縮、關節僵硬等併發症。醫生還說,「治療過程很快,但是恢復期長,重在養護。」
老公找同行了解理賠的事,把辦理流程和協商理賠金額的一些技巧轉告二弟後,便由他全權辦理。老公先墊付了醫藥費,最後賠了多少,他不知道也沒過問。
婆婆之前除了幫小姑子、二弟帶孩子時去他們兩家住過外,大多時間是自己在農村住。沒打官司之前,我們接過她幾次,她都以在城裡住不慣為由回絕了。
但現在,再讓她自己住是不可能了。兄弟倆一商量,決定讓我們接回家去照顧。
07
「大哥,我和王潔每天朝九晚五的,毅毅又小,想照顧媽實在是有心無力。你和嫂子沒上班,正好文文也出嫁了,照顧媽最合適。」老公聽弟弟說完,不再像以前一樣直接答應,而是望向我,眼裡滿是乞求。
我看著這個和我過了大半輩子的男人,再看看躺在病床上的婆婆,突然覺得他就跟一個孩子一樣,難道他不知道婆婆更疼二弟和小姑子嗎?
對於母親的偏愛,他作為當事人,肯定比我更難受,我若再去說什麼「媽平時就不疼你,病了還要靠你」,簡直就是在他的心上插刀子。
於是,我沒說話,只是朝他點了點頭。
「平日裡看不起沒工作的,但一旦出什麼事,還都得沒上班的來。」回家邊收拾,我邊和老公抱怨。他不說話,只是「嘿嘿」笑,幫著我鋪床、拖地。
剛開始,小姑子和二弟還時不時來看看婆婆。時間一長,他們來得越來越少。
一次,婆婆不小心尿了床,我給她擦洗、換衣服、被褥時,她一直迴避我的眼睛。婆婆肯定覺得難堪,我索性就不再提這事,給她買了成人紙尿褲換上。
慢慢地,我覺得這個老太太似乎變了。以前她總是無緣無故地發脾氣鬧情緒,現在,她居然會對我說「謝謝」了。
女兒懷孕後,婆婆把一張存摺給了我,說是給重孫子的見面禮,把我們夫妻倆嚇了一跳。要知道,文文以前幾乎沒得過奶奶疼,就連壓歲錢也比其他表兄妹們少很多。
婆婆說:「媽以前太偏心了,對不起你們兩個。永燕、永慶被我慣壞了,總覺得你們是大的,就該讓著他們。媽希望你們不要和他們計較。今年過年,我會好好說說他們。一家人把話講開了,放下心結,還是一家人。」
哎,罷了……我鼻子一酸,轉頭一看老公,他眼睛也是微紅的。我倆相視一笑,衝婆婆點了點頭。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