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並不都是一帆風順的,有時候,當你想要放棄,生活會給你一針強心劑,讓你重新振作起來,你會發現,生活,其實更多的是想要幫你。而有時候,儘管生活再怎麼幫你,你都不打算接受它的好意,察覺不到生活對你的饋贈,這樣的人,就很容易孤獨終老。
而有的人會說:「孤獨才是一種境界。」這麼說就有點不全面了,很多人都喜歡斷章取義,孤獨也不例外。孤獨確實是一種境界,可孤獨也是分情況的。
有境界的孤獨,是懂得利用孤獨,當他們處於孤獨的狀態時,也能很自律的做自己該做的事情,不喜歡被別人打擾,一刻也沒想過要放鬆。因為孤獨的環境,才能發揮他最大的效率,所以他們喜歡孤獨,是因為孤獨的時候,更能把事情做好,這才是境界。
而沒有境界的孤獨,很真實的一點就是消磨時間,他們的孤獨,只不過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放鬆的心,儘可能的享受著自己所擁有的時間。在孤獨的時候,他們沒有人生追求,更沒有目標,沒有方向的找著可以度過這段時間的辦法,沒想過要把這段時間利用起來,他們對待人生的態度,就是得過且過,做的事情,對自己一點用都沒有。
不難看出,容易孤獨終老的人,不懂得利用孤獨,只想著消磨時間,沒有積極的人生態度,才會讓他們在沒有境界的孤獨裡面,越走越遠,以至於走到最後,一無所有,孤獨終老。他們往往也有著下面幾個特徵。
生活中,我們多多少少都會有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一件事能不能做好,是否感興趣,是最先的決定性因素。沒有興趣,可以慢慢產生興趣。而有這麼一種人,做什麼事情都需要別人在背後推一把,不知道自己有什麼可以奮鬥的方向,做事隨波逐流。這樣的人生,沒有目標可言。
契訶夫說:「感到自己在這個世界上是件多餘的裝飾品,那是很難堪的。活著而又沒有目標是可怕的。」說的一點也不假。活著沒有目標,做事就沒有動力。而沒有了動力,人生也就沒有了意義。
小區住戶老許,有個兒子小許,平常很少跟別人打交道,整天窩在家裡。為了不讓他荒廢下去,家裡人給他找了個打包的工作。自從有了工作,他每天都過著同樣的生活,沒有什麼變化。聽說他在廠裡也沒有交流,由於快遞最不缺的工作就是打包,他每天上班,就打包,下班了就回家,仿佛周圍的事情都跟他沒關係一樣。
後來有同事找他聊天,他說他不喜歡聊天,同事問他愛好是什麼,他說沒有。他每次的回答都是:「沒有」、「不喜歡」、「不感興趣」、「沒意思」。慢慢的,同事們也不想靠近他。以至於到現在好幾年,30出頭了,還是自己一個人。
小許這個人,對什麼都不感興趣,生活也是枯燥無味,每天都是做著同樣的事情,一點改變的想法都沒有。生活對他來說,完全就沒有什麼意義,人生對他來說,什麼都無所謂,這樣的人,最容易孤獨終老。
生活中,與人打交道,目的就是為了交上一些真誠的朋友。有時候,一個真正的朋友,只不過是一個擦肩而過的距離,沒有抓住,就錯過了。培根說:「沒有真摯朋友的人,是真正孤獨的人。」我深以為然,一個朋友真不真摯,是要靠自己主動去發掘的,而被動的交友,只會讓自己越來越孤獨。
小武,從來不主動去融入別人,而是在一旁等著別人過去找他搭話,仿佛在他眼裡,人們都必須要圍著他轉一樣。做事情也是,工作的時候,大搖大擺,總想引起別人的注意。可是,儘管他做了這麼多的事情,還是顯得特別多餘。除了一些工作上的事情,其他時候,同事們都沒把他當回事。
像小武這樣,不主動去與人溝通,總想著靠自己的吸引力來認識別人。其實,這是自負的表現,總是覺得高人一等,自己主動就會丟面子。而自尊心太強,只會讓自己在孤獨這條路上越走越遠。
自卑的人,經常會否定自己,讓自己沒有勇氣去做好一件事情,莎士比亞說:「自信是走向成功之路的第一步,缺乏自信是失敗的主要原因。」一個人之所以做事會失敗,往往就是缺少相應的自信,這麼做,只會讓自己呆呆的站在原地,沒有任何進展。
而孤獨終老的人也有這麼一個特徵,就是自卑,做事也好與人交流也好,總是否定自己,覺得自己做什麼事情都是不對的。自卑的人,也不會主動去認識別人,會覺得自己缺點太多,別人看不上,然後就選擇逃避。如果再這樣下去,真的就離孤獨終老不遠了。
生活中,有上面3種特徵的人,不難發現,都會有一些共同點,那就是性格缺陷。雷諾茲說:「如果你很有天賦,勤勉會使天賦更加完善。如果你的才能平平,勤勉會補足缺陷。」所以,性格缺陷,是可以靠後天的接觸去改變的,勤能補拙,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如果不改正,就會在孤獨的路上越走越遠,很容易就孤獨終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