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音樂」的市場開始發芽了,我看到了興奮、矛盾,與春天

2021-01-09 騰訊網

帶著觀點看商業。超級觀點,來自新商業踐行者的前沿觀察。

文 | 特約觀察員 一丁(音樂版權從業者)

編輯 | 崔硯冬

一、音樂版權從業者:從未如此興奮

2017年,短視頻來了。這是一個比流媒體大的多的市場。拍視頻總是要配音樂的,音樂作為一個不可缺少的要素,給版權從業者帶來新的機會。更何況,在眾多APP中有一個很有代表性的APP叫「抖音」,本身就佔了一個「音」字,音樂在其產品中起重要作用。

當版權從業者摩拳擦掌,準備進入這個市場時,他們發現「用」音樂的市場和「聽」音樂的市場是完全不同的。對於「聽」音樂的流媒體來說,音樂內容是絕對核心的資產——我的平臺沒有周杰倫的新歌,很可能會損失大部分周杰倫的聽眾。在「用」音樂的市場,音樂作為附屬品,可替代性極強——你並不會因為抖音上沒有你喜歡明星的音樂而不用抖音拍短視頻。在與短視頻品牌進行商務合作時,除了少數幾個頭部版權方,大多數的版權方處於弱勢。

還有更壞的消息。

普通的視頻創作者沒有使用正版音樂的習慣,即便是已經花了幾年時間培養用戶付費習慣的流媒體平臺,會員和數字專輯的收入也遠不能抵消採買版權的費用。在2017年,對於很多靠短視頻帶貨發家致富的博主來說,為視頻中的音樂付費是一個過於超前的概念,「大家都不買授權,為什麼我要買?」就算是專業劇組中的音樂編輯,也有一大批製作人員在音樂版權上毫無顧忌,我的一個朋友在製作網劇的時候貼了幾條久石讓的音樂,我問他「用這麼有名的音樂你不怕被告麼?」,答曰:「甲方滿意就好。」

2017年我開始做版權音樂的生意,剛起步的時候沒有熱門的歌曲,只能從「用音樂」的市場切入,在對接客戶時聽到最多的一句話,是「我們暫時還沒有正版音樂需求,當甲方有需要的時候再聯繫你」。每一個新進來的銷售和商務都會抱怨說:「音樂真是太難賣了」。

所以,我們真是太需要一個政策來改變大家的觀念,希望能搭上短視頻熱潮的末班車。我相信,所有的音樂版權從業者在看到政策風向後都會感到無比興奮——「用音樂」的市場要開始發展了。

二、表演者:音樂行業中沉默的大多數

阿鬼是我的朋友,他是一名才藝主播,在我剛開始做音樂版權授權時,他甚至在我這裡買了一條音樂作為他標誌性的開場。他是唱歌類的才藝主播,粉絲花錢點歌,他來唱,每次直播時他會給自己準備長長的歌單和伴奏。200塊錢的禮物可以讓他唱2到3首歌,扣去分成他能有80多塊的收入。有時候他還會即興改歌詞,誇誇粉絲,號召大家多刷禮物。

五一那天他給我打了個電話,問我知不知道以後直播唱歌要獲得授權才行,說平臺跟他們打了招呼,以後可能還會跟他們籤一個免責協議。

「我上哪兒弄這授權去,大哥刷禮物要點歌我肯定不能說不好意思,哥,這首我沒授權,咱再點個別的唄?」

我給他的建議是在他那長長的歌單中,除了歌手之外,把詞曲作者也寫上,在演唱之前,先說一句感謝某某老師作曲、某某老師作詞,我現在要為粉絲演唱這個歌曲,希望獲得您們的授權。如果發生問題,這樣的表達會減少判賠的金額,但是仍然是侵權的。「你說我是不是該轉行了?」

後來我換位思考,如果我在他這個位置,我也不知道如何在保證自己生存的前提下,如何正確獲得授權。我想查全國有多少名唱歌的才藝主播,但沒找到數據。阿鬼曾給我看過他加的幾個主播QQ群,目測這個群體比獨立音樂人的數量大多了。

今年4月份,我為一個地理風景紀錄片做版權諮詢。這次的合作模式是導演自己找一些音樂貼在各個場景中作為參考,我來分析這些音樂的內容特質和版權情況,一部分容易獲得授權的作品,直接聯繫版權方或者曲作者獲得授權,另一部分音樂在曲庫中尋找相似的音樂進行替代。其中有一首音樂是一位中國電子音樂人創作的,導演特意強調,想為中國音樂做些貢獻,讓我儘可能聯繫到音樂人,一起商議授權的價格。幾番周折聯繫到音樂人,但是卻被拒絕了。他說很喜歡這個項目,不過他已經把音樂版權給到某流媒體平臺,不能授權給我們。

我很想看看他跟這家平臺到底籤了怎樣的協議,連作者本人都不能對我們進行授權。我們想要授權也不知道去找誰,只能作罷。

即使導演不提要求,每次為客戶推薦音樂的時候,我都儘可能找中國音樂人的作品,希望能夠促成合作。但是在操作過程中,國內音樂人的作品往往情況複雜,很多廠牌或者發行商只是在名義上代理了音樂人的作品,有的連音樂人的授權合同都拿不出來,還有的發行商明明代理時間到期了,仍在利用音樂人的作品宣傳和授權,好不容易找到音樂人本人,又會出現剛才那種情況。

音樂人真的是一個內向的群體,在做版權授權時投鼠忌器。這也難怪,你只要在網上隨便搜一下音樂版權代理協議的模板,就會發現音樂人在籤署嚴苛的協議之後,最好的辦法就是什麼都不想,什麼都不做。自負地說,又一個推動行業進步的機會被我浪費了。

三、音樂創作者:期盼春天的模樣

每一個版權從業者都會遇到「收歌」的需求,我不喜歡這個詞,也不喜歡這種做生意的方式——這意味著作品與作者斷絕關係,甚至被要求不能署名。但是,對於小版權方或音樂人來說,作品被唱片公司看重,買斷版權,是最快的賺錢方式。如果一個音樂工作室能跟大佬籤上批量收歌的合同,近期的收成就有了保證。

當唱片公司或者平臺用網際網路的方式選擇音樂時,就會出現上面的情況。我曾帶著一批音樂人的作品拜訪一家有收歌需求的平臺,對方拿到音樂說:「咱們先跑跑數據吧。」

這家平臺專門做了一個後臺系統,輸入歌曲名稱和作者,爬蟲程序自動抓取各個平臺、APP中的數據,包括播放量、評論數、收藏數等等,最後計算出來一個得分,用它來評判音樂的價值。

「數據都不大好,保底肯定是給不了你了,其他的合作方式咱們還可以談。」

這個結果讓我很詫異,因為我提交的作品中有知名製作人的製作的歌曲,他甚至已經在綜藝節目中當導師了。「怎麼可能,這個人你一定知道,很出名,你聽聽他做的東西,這歌肯定能火。」我把音頻文件指給他,他並沒有播放。

「我不懂音樂,只看數據。」

與上文提到的收歌需求相類似的作品,數據都不錯。

每一次技術帶來的變革都會對音樂產業帶來巨大的影響,在變革之時唱衰的聲音不絕於耳。從磁帶、CD、mp3到流媒體,更高的錄音技術,更好的音響系統。每一次技術的革新之初都給音樂產業,尤其是音樂版權行業帶來極大的不適,但陣痛過後,龐大的市場就在眼前。但是我覺得這次我們遇到麻煩了,它的名字叫「大數據」。

之前,無論技術怎樣發展,創作者自身的想法決定音樂內容。雖然隨著更多載體的出現,發行商的話語權逐漸提升,但決策者仍然是在音樂行業中摸爬滾打多年,「懂音樂」的人。而現在,在這個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的時代,用戶需求決定音樂內容,音樂的製作從「讓大家聽到我的音樂,我的想法」到「你想聽什麼,我做給你聽」。流量爆炸的故事越來越多,伯樂識馬的故事越來越少。我看到能多前輩還在堅持,用自己的資源將自己認為代表音樂未來的人推向市場。但在網際網路模式面前,這種努力變的微不足道。

很多優秀的創作者都保持著一個微妙的節奏——先根據市場需求做能火的歌,再用賺來的錢做自己喜歡和認可的作品。但是生活不易,做自己的東西意味著停下來,現在,誰敢?

我問了幾個音樂院校和編曲專業的朋友,大家在畢業後幾乎沒有機會做自己的作品。畢業前做的音樂叫作品,畢業後做的音樂叫活兒,這就是行業現狀。

有人覺得現在音樂的發展處於停滯或倒退的狀態,也有很多人去緬懷10年前或20年前的「黃金時代」。靠貼合大眾品位,音樂是無法得到發展的,如果行業和創作者仍然保持這個狀態,我想很快,大數據與AI編曲的結合,就能替代大多數音樂人的工作——口水歌真的不難做。如果真是這樣,版權從業者將毀掉這個行業。

四:守護春天

為什麼要有版權?版權的核心作用是為了讓創作者利用其帶來的收益持續創作。

什麼是音樂發行?音樂發行的核心是找到那個「我認為好」的音樂,讓更多人聽到。

收歌買斷版權,重新製作,推廣,流量變現,模式本身沒有錯,但它有個前提,對音樂本身的認可。一邊罵音樂low,一邊不遺餘力的推廣讓這個音樂「火」,有多少做發行的朋友處於這個矛盾的狀態中?

「聽音樂」的市場已很難改變,以最小的成本追求最大的利益,這是人性。我選擇做「用音樂」的市場,因為很可能這個市場會打破音樂發展的停滯——你看到彈幕和評論中「求BGM」的人越來越多麼?這些音樂可不差。

最近,政策層面密集出現了一些變化。《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修正案(草案)》提交審議,修正案一方面增加了對自媒體、UGC生產內容的保護,另一方面明確了這些內容生產者在獲取創作素材內容時需獲得授權,並引入懲罰性賠償的概念。《視聽表演北京條約》前不久也正式生效了,對表演者權利的表述引起版權行業的討論,未來我國著作權法修正案中可能會給予表演者更多的權利,使表演者可以參與到版權行業的商業活動中。

多個版權相關政策的集中發布預示著變革的來臨。所以,看到這些政策發布,我非常興奮。政策的春風來了,但行業的春天需要同行們共同守護。

推薦閱讀

不是流量,不是網紅,心理學才是新消費的第一生產力 | 超級觀點

7分短視頻種草+3分直播帶貨,90%大牌都是這樣帶貨的 | 超級沙龍

農夫山泉赴港IPO,「大自然的搬運工」你能複製嗎? | 超級觀點

「超級觀點」欄目現發起「特約觀察員入駐」計劃,邀請各賽道的創業者、大公司業務線帶頭人等一線的商業踐行者,在這裡分享你的創業體悟、乾貨、方法論,你的行業洞察、趨勢判斷,期待能聽到來自最前沿的你的聲音。

歡迎與我們聯繫,微信:cuiyandong66;郵箱:guanchayuan@36kr.com。

相關焦點

  • 讀首詩再睡覺|我是個農村的孩子,吃土發芽喝雨長大
    清淡的想 或者濃密的想 我都只是坐在秋風裡 寫信 或者給你寫一篇春天的文章 你不要太沉默 我的思念並沒有 泛濫成海的模樣
  • 演講稿:大山小調——野百合也有春天
    我叫楊昊,來自萬載縣的小西藏----高村鎮,是高村鎮嚴田小學的一名鄉村教師。萬載是百合之鄉,山鄉的孩子,就像頑強生長的野百合,作為一名鄉村教師,我堅信,野百合也有春天。今天,很榮幸能與大家分享我和野百合的故事。2017年,我通過考試,如願加入教師隊伍,夢想成真,當時特別興奮。
  • BHM兄弟時光領跑國內電音新紀錄,打造國內電子音樂市場全新格局
    場電子音樂現場活動領跑國內電音新紀錄;92組藝人精湛演出,共計呈現98小時電子音樂現場,聯手800餘家媒體夥伴掀起話題巨浪,打造國內電子音樂市場全新格局;遠赴荷蘭,站在國際交流舞臺上深耕電音文化未來市場的ADE House of China;成功與世界知名活動公司Q-dance達成戰略合作,將國內首場大型室內Hardstyle演出The Sound of Q-dance落地中國;旗下子公司B.E.A.M
  • 文藝中帶著希望的語句,果然春天了,是要發芽的
    -01-我遇到過很多人。很多人讓我發燒,我以為那是愛情,結果燒壞了我所有。有人讓我發冷,從此消失在生命裡。有人讓我覺得溫暖,但僅僅是溫暖而已。只有你,讓我的體溫上升0.2℃。——《巴黎野玫瑰》-02-風大得很,我手腳皆冷透了,我的心卻很暖和。但我不明白為什麼原因,心裡總柔軟得很。我要傍近你,方不至於難過。
  • 發芽的土豆到底能不能吃?答案來了,不能亂吃,早知道早告訴家人
    大家好,我是美食優質作者「湖南美食達人」,每天分享家常菜的製作、生活與美食、美食故事,喜歡我的文章記得關注+分享哦,感謝您的支持! 既然土豆很好吃,價格也便宜,然後又太容易壞,因此很多人買土豆一次會多買點,吃不完的放起來下次接著吃,不過土豆沒保存多久就容易發芽,尤其在春天多雨潮溼的季節裡。
  • 庫克音樂擬上市 古典音樂能否打破流行音樂的包圍?
    1月9日,中國唯一一家以古典音樂版權為核心的綜合音樂集團——庫克音樂(KUKE)開始準許認購股權,發行價區間為10-12美元,擬發行500萬股ADS。
  • 庫克音樂擬上市,古典音樂能否打破流行音樂的包圍?
    信息時報訊(記者 潘敬文 實習生 鍾燕)1月9日,中國唯一一家以古典音樂版權為核心的綜合音樂集團——庫克音樂(KUKE)開始準許認購股權,發行價區間為10-12美元,擬發行500萬股ADS。根據公開招股書顯示,庫客音樂本次赴美IPO的承銷商為德意志銀行證券、尚乘國際、中信建投國際、華盛證券。其實在此次上市之前,庫客音樂還曾兩度在港交遞交IPO申請:2018年6月和2019年1月,但均以失敗告終。此外,在遞交港交所IPO前,庫客音樂還曾於2016年在新三板掛牌,但2017年11月卻終止掛牌。直至如今,才把上市目光從國內市場瞄準到美股市場。
  • 春天,美麗的春天向我們走來
    早春的二月,季節正用它的熱情把春姑娘接待,春姑娘一來,盛大的春事便開始醞釀、綻放。那些絢麗多彩的花兒正在安靜中準備盛開。春光明媚,微風徐徐,尋一清淨幽雅之地,聆聽春的心事。「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躺在春的懷裡,看春在季節中婉轉。
  • 在線音樂用戶寄望用愛發電,資本不願無米之炊
    這意味著,走過10多年的蝦米音樂,留下toB業務後,正式跟C端用戶說出了那句「說不出的再見」。說不出再見的,除了蝦米音樂,還有其背後的眾多忠實用戶——開年第一心碎、爆哭、爺青結、我與音樂有關的靈魂不見了.......是很多蝦米音樂用戶的心碎的聲音。不過,青春結束也罷,靈魂抽空也罷,少了蝦米,在線音樂依然不會停,地球也照樣轉。
  • 黎明《See You Later》MV教父掀音樂市場3D旋風
    被香港媒體稱為「MV教父」的黎天王一向走在尖端,音樂作品製作方面常玩創新引領潮流,這次為新曲還大玩3D技術,執導全球首個Stereoscopic 3D效果真人頭動畫身MV,單論MV製作費已經超越三百萬,攜手包括《阿童木》及《忍者神龜》等電影的3D製作團隊,以九個月時間傾力打造,突破了音樂視像常規水平,展現了一個人、神、妖大鬥法的魔幻世界,引喻現實社會中男女愛情相互角力的關係。
  • 寫景的作文:遇見春天
    不經意間,春天已經到來了,而我卻絲毫沒有察覺,直到春姑娘爬上枝頭,在枝頭上栽下一顆顆希望的種子時,我才知道春天已經到來。「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黎明時分,我睡眼朦朧地睜開了眼睛,恍惚間好像聽到了幾聲清脆的響聲,為了能讓我聽得更清晰一些,讓耳朵接收到更清晰的聲波,我緊閉雙眼,屏住呼吸。一聲聲清脆的聲音響亮悅耳,好奇心促使我想要看看這是「何方神聖」。當我迫不及待地跳下床去,興奮地打開窗戶後,看到的是這樣一幅美麗的畫卷:遠處成雙成對的麻雀,在枝頭上合作演唱,所以才會有這麼美妙的歌聲。
  • 一個音樂廠牌的起死回生:酷狗星曜計劃爆款誕生沒那麼容易
    隨身份變化而來的,還有來自周遭的質疑,"基本上身邊的人都會認為我是活在夢裡,有的親戚更是嗤之以鼻"安蘇羽回憶道。但和大多數獨立音樂人相比,安蘇羽還是幸運的,事業上一直有志同道合的朋友支持,他的父母也從不反對他的音樂夢想,安蘇羽得以將自己的音樂事業順利地開展了下去,事業也開始有起色。
  • 蝦米音樂落下帷幕,網際網路仍將繼續改造音樂
    他還建了一個網站,介紹杭州所有搖滾樂隊的名字、成員、專輯、歌曲、照片等,開始是靜態網頁,後來升級為BBS論壇,用戶可以貼自己的文章,文藝青年在此相聚。這個名為「聲音網」的網站很快在2001年成為杭州本地流量最大的網站之一,吸引《電腦報》和《我愛搖滾樂》的報導。王皓也因此與杭州搖滾甚至整個國內搖滾圈越來越近,外地樂隊來杭演出,都會找他介紹場地。
  • 沒想到,是我「殺」了蝦米音樂?
    12年後,我的粉絲朋友們在說,「爺的青春,終結了」,阿里高薪聘請高曉松當蝦米音樂董事長,將電商音樂寄託給高曉松,王皓退位讓賢。蝦米網12年後叫「蝦米音樂」,我們說過最多一句話,重生後的蝦米,高曉松空降蝦米董事長,王皓辭職離開,沒留下什麼遺憾,阿里巴巴高調入局音樂,低調退潮,我認為,「阿里巴巴只能做電商,音樂交給王皓幹就好」。
  • 為什麼身邊的朋友更願意用QQ音樂,而不是網易雲?看完你就明白了
    國內音樂市場有多家音樂APP,用戶數量最多的要數QQ音樂和網易雲了,初期網易雲具有良好的口碑和體驗突出重圍,在用戶心中佔據了一席之地,但是近來身邊用網易雲的朋友越來越少,反而是用QQ音樂越來越多,為什麼更多的人願意使用QQ音樂而不是網易雲呢?
  • 男女之間一旦有了這些「曖昧」,愛情就開始生根發芽了
    比如我身邊的一個哥們,長得只能算中等,但是女人緣特別好。有一次我和他出去唱k,發現ktv除了我和他兩個男生,剩下足足有十個女生,並且姿色還是很不錯的那種不解疑惑的我就問他:「你怎麼認識這麼多妹子啊?」從此曖昧這個詞在我心裡就生根發芽了。據我了解,他喜歡和女生聊一些關於情趣的問題,或者經常給女生送點小驚喜什麼的。反正他追女生不超過一個月都能追到。(喜歡看的關注我,謝謝)
  • 音樂有多傷感現實就有多殘酷 蝦米音樂關停
    早在去年11月,備註為「前華納音樂/環球音樂中國區市場總監」的相徵在微博上爆料了蝦米音樂將關閉的消息。如今傳聞坐實——5日上午,蝦米音樂發出「告別信」稱,因業務發展上的調整,將在2021年2月5日停止服務,並從1月5日開始停止帳號註冊、會員充值、專輯購買等服務,開啟用戶個人資料與資產處理通道。
  • 再見蝦米,感謝讓我找到這20首寶藏音樂
    在這裡,小印不想討論蝦米關停究竟為何,今天這篇推送,只是想單純推薦一些那些好聽小眾的音樂,希望這能幫助你度過「後蝦米」時代的陣痛期。此刻的大家應該都很興奮但又要按捺下去,心思早已不在工作或學習上,因此聽一些輕鬆歡快但又有點小興奮的歌再合適不過了。首先一個最讓大家覺得心思完全離開了工作學習的應該是這首Edith Piaf的《Non, je neregrette rien》了,可能年代有些久遠,但是讓大家走神放空非常有效!
  • 用音樂,救贖自己
    用音樂,救贖自己病痛和失落會動搖你的信心、樂觀以及人生目標。當你從快樂的幻想中被推到不斷變化的現實面前時,你會覺得困惑、覺得突然失去了方向,而且你會害怕改變,擔心是否還會感到快樂與滿足,直到新的意義再次出現……意義是由更寬廣的生活經驗而生……大多數人都必須經歷悲痛或憂傷。
  • 用一場演出告別2020:如果沒有音樂,生活就是一個錯誤
    當我看到王菲那一刻,當她唱起第一個音符的那個瞬間,我感受到了音樂的美好。也是在那一刻,我恍然明白當我們遇到挫折,陷入困境之時,音樂能夠給予撫慰靈魂。在年初如此艱難的情況下,在線下演出重重受阻時,大家通過線上的方式在音樂中相聚,找到了一份安慰和心安。「相信未來」是為未來歌唱,也是為信念歌唱。